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2-25陈彦林
陈彦林
(安图县两江镇中学,吉林 安图 133600)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陈彦林
(安图县两江镇中学,吉林 安图133600)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探究式、合作式、讨论式”和多媒体的运用等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正根植于日常的初中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活跃、学习气氛浓厚,但也显现出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细节性问题思考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探究式、合作式、讨论式”和多媒体的运用等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正根植于日常的初中语文课堂。在赞许新课改带来的教学新气象时,透过看似课堂活跃、学习气氛浓厚的表面,越来越多的细节性问题凸显出来,对此笔者进行了思考。
一、教案的“预设”与课程的“生成”问题
现象:笔者参加一次规模较大的初中语文教学新秀的汇报课,有一节是讲授《记承天寺夜游》。授课教师先带领学生了解了作者苏轼及“乌台诗案”背景、朗读课文、学生范读、简单地疏通文义后转入课文的分析上。此时,教师提出“文章第一段写了什么事”这一问题。当教师按自定的“预设”教案写出“寻游赏月”时,学生们产生了质疑,有的学生提出应是“寻游赏夜”,随后学生间辩论声四起。起初,教师还作为一个参与者耐心在听,不时叫学生回答,可是观点有分歧的学生力求阐述观点,纷纷举手。老师眼看时间不够,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就武断地下出结论,结束争议。然后又继续提出“文章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月景的”,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针对“积水空明”是否是月景展开争论,课堂气氛再次高涨。面对此情此景教师不是因势利导促成“生成点”,而是又一次以权威给出答案,熄灭了一个个迸发出的学习火花。教师在学生频频举手却视而不见的状态下,完成了“预设”的教学内容,学生们则在压抑、困惑中走出课堂。
反思:什么是“预设”?说得简单点就是课前教师所备的教案。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案”为本位,每节课的内容和进程都具体地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里,教师在授课时关注的是“这节课”包含什么问题——正确的答案——说出答案的手段,这些任务完成了,教学目的就达到了。至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随机出现的“情境”则采取压制回避的态度,因为它不在自己预设的范围内。
“死”的教案不仅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而且束缚着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跟随着教师,“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就怎么学,不教就不学”[1]。最后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完成知识的填充。这样以教案为本位的封闭式教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新动力。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成性的开放式过程,是学生多元思考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应当固守预先设置的固定程式。“时变法亦变”,预设的教案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打破预定。教师不必担心一节课预设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因为这样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反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我们不妨假设,如果教师能抛开预设教案,抓住“生成点”就学生关注的一个问题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展开激烈的有效讨论,把“质疑”、“误解”转化为生成资源,那么就是一节精彩的语文课。
“教师和学生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二、阅读语言文字与探讨主题延伸问题
现象一:一位教学新秀在讲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介绍作者、写作背景、朗读文章后提问学生“作者写此篇的缘由”,待学生答出“兼怀子由”及作者仕途的遭遇后,教师完全抛开文本向学生发难:“苏轼的人生是完美的吗?”“你有没有不完美的人生?”当被提问的学生说出“我还是学生,谈不上什么人生的完美不完美”时,老师马上就说:“你难道考试上就没有失败?就没有挫折?”学生回答:“有。”教师接着说:“有挫折能算完美吗!你谈谈你的不完美!”一节课在学生的无病呻吟中结束,至于该词美在何处?“婵娟”为何物无从知晓,更不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艺术内涵了。
现象二:一名教师在讲授《陋室铭》时,在介绍作者刘禹锡、提出文章的三个问题后,将重点放在了陋室的主人为什么要写这篇“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主人具有一种什么品质?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对文章工整的对仗、贴切的比喻、精妙的引典、生动的遣词却置之不理,使该词的“词味、词趣”荡然无存。
反思: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为了体现“人文性”,为了充分表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一些教师将授课的关注点放在了“整体感知”上,经过肤浅的分析后就抛开文本语言品味而大谈所谓的“情感”,甚至不惜生拉硬拽让学生谈并不存在的“亲情”,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传承已久的文学常识、修辞方法、语法知识、语言文字积累等被淡化、被遗弃。更可悲的是,有些汉语语法知识还要靠英语教师在英语课上补习。
语文课堂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或者引导学生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呢?当然,我们反对传统的单纯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的授课方式,也反对将语文知识全盘放弃的教学,其弊端在中考、高考中早已暴露出来,错字连篇,语句不通,不知作者姓甚名谁,生活的年代,更不用说其人的艺术风格了。我们在强调“情感、价值”取向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语文知识的教学过程,放弃“语文知识”的教学是不可取的。
在阅读教学中要给“语文知识”教学环节留有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既要使学生懂得文章的内容,了解课文主题思想,传播了哪些知识,又要让学生知道文章运用了什么手法,什么地方的语言文字可写、可用、可模仿[2]。如《春》中“小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的语言特色:《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生动笔法;《沁园春·雪》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丰富想象;《孔乙己》中“排出”“摸出”大钱这一动作所表现的不同境遇。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成”新知,达到对语文知识的认知构建。
“文学”大厦是建立在“字词、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的基石上的。试想,一个不通语法,不精修辞,提笔错字的学生怎么会写出优秀的文章,怎么会妙语连珠?我们在探讨主题延伸情感的同时,不要忽视了“语言文字”这一语文教学的“本”。
三、多媒体泛化问题
现象:一位教师在公开课教学中,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展示课件,用声像的欣赏代替了语言的品味,以变换的屏幕画面代替了文学意境的想象……这样的课堂,看不到教师的板书,看不到学生的阅读,更缺少了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对内容的挖掘。在听课的时候,觉得有时像图片欣赏课、有时像影视展播课,既像地理课,又像历史课,最终是“四不像”。
反思:多媒体的泛化使课堂失去了语文味,其结果是只能使学生越来越不知道怎样学语文,越来越不会学语文,这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无疑是雪上加霜,导致华而不实,教学质量下滑。
因为语文课堂首先面对的是文字,是文字连缀而成的文章。在多媒体利用过滥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不重视字词教学,即使出现了字词内容,也只是出示幻灯片,打出字音、字形就一闪而过,使学生无法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试想:学生连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概念都没有明确,可能知道“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中的两个“封”字用法的不同吗?一个学生连句子的主、谓、宾都弄不明白,又怎能知道“沛公安在”是宾语前置吗?同样道理,一个学生很多汉字都不认识、不会书写,很多词语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怎能做到语言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生动呢?怎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呢?丰富的词汇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走向广阔的阅读空间,获得字面以外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前提。
再者,在过滥使用多媒体的语文课堂上,很少能听到教师的范读、学生的诵读,取而代之的是有音乐伴奏、有画面流动的“音画”,这是让学生欣赏动听的音画呢?还是欣赏名家的诵读?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总得读。”诵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学生通过读触摸文字、熟悉课文、学习语言,在读的过程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感受语言的魅力,进而才能对语言敏感起来。诵读是一个对节奏、声调、语气的揣摩过程,也是一个调整自我情感逐步接近作品情感的过程。一方面,可以将那些精美、准确、灵动的语言融入到自己的语言系统中,另一方面,反复诵读,可以对节奏与声调所表达出来的情意进行深度体验,经过长时间的积淀,自己的心灵也会变得诗意起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日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多媒体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又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在给学生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又弱化了学生的文学想象能力;在让学生欣赏音像的同时,又左右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甚至,多媒体有时还表现出一定的束缚性。运用多媒体,预设性很强。但课堂是变化的、生成的,许多教学环节是无法事先预设的。
总之,教学过程是动态变化的,教师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忽视课堂生成的资源,又不能矫枉过正。采用多媒体应以合理、有效为前提,既要考虑“三维”目标的达成,又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1]王松.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策略浅谈[J].吉林课改,2006(3).
[2]高得志.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吉林课改,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