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条件推理的社会契约理论研究述评*

2015-02-25曾晓青,陈美荣,胡竹菁

心理学探新 2015年5期



条件推理的社会契约理论研究述评*

曾晓青1,陈美荣2,胡竹菁1

(1.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西省心理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南昌 330022;2.南昌师范学院教育系,南昌 330029)

摘要:华生选择任务(也称四卡任务)中的“内容效应”自发现以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但许多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时甚至相互矛盾。为了解释“内容效应”这一现象,先后涌现出诸多理论观点或模型。Cosmides和Tooby从进化论角度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四卡任务中的“内容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社会契约理论。本文全面介绍了社会契约理论的由来、基本主张、行为学证据及认知神经科学证据,同时也介绍了对该理论的不同观点及批评意见,最后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条件推理;社会契约理论;四卡任务

1引言

推理(reasoning)是人类思维领域中的高级形式,是人类最基本特性的一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个体几乎每天都要调用自身的推理加工能力,推理作为高等动物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一种认知加工能力,一直以来不仅引起哲学、逻辑学领域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也引起了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以至于几乎所有的智力测验中都必须涉及推理能力。

长期以来,推理属于哲学的学术范畴,直到20世纪思维心理学才努力使推理成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的前50年里,来自各学科领域的许多重要的开拓者为现代推理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过去的大约40年里,演绎推理的研究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Evans,2002;Manktelow & Over,1991);近几十年来,许多其他领域的研究不断加入到思维和推理研究的行列,这包括类比推理领域、神经网络模型和认知神经科学等。

为了更清楚地探讨人类推理的原理或机制,逻辑学家们与心理学家们的研究重点有所不同。逻辑学家们更注重于形式逻辑规则对人们推理的影响,心理学家们则更注重于设置一定的形式逻辑规则实验,控制各种不同的变量,以考察人们的推理加工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2条件推理与内容效应

2.1条件推理

条件推理(conditional reasoning)又称为假言推理(hypothetical reasoning),是认知心理学家广泛研究过的一类形式推理作业,也是演绎推理的主要类型之一。它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具体来说,它发生在当给出所谓条件语句——决定在满足特定条件时将出现何种结果的规则——并要求推理者根据前面给出的信息对结论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的时候,通常,规则以如果—那么(if—then)的格式进行表述。

推理者必须在“如果—那么”命题的基础上推导出结论。常见的条件推理包含一个条件性命题、一个直陈命题和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彭聃龄,张必隐,2004)。其表达形式为:

如果P,那么Q。

P。

所以Q。

第一个命题是条件性命题,P表示前件,Q表示后件。第二个命题是直陈命题,它可以是对前件的肯定或否定(P或非P),也可以是对后件的肯定或否定(Q或非Q)。第三个命题是从前提得到的结论(P或非P,Q或非Q)。

if…then…这一推理形式主要有四种形式,见表1。

表1 条件推理的四种形式

2.2华生选择任务和内容效应

华生选择任务(Wason selection task,1983)也称四卡任务或四卡问题,是调查条件推理的主要工具(Wason,1966;Wason & Johson-Laird,1972),也是揭示人们对违背条件规则侦查能力的最有趣和最广泛使用的实验范式之一。标准四卡任务是将四张卡片放置在一张桌子上,每张卡片的一面印有一个字母,反面则印有一个数字。被试的任务是为了验证“如果卡片的一面是元音,那么它的反面就是偶数”这一规则的真假,选择出那些必须翻看的卡片。结果只有4%的被试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胡竹菁,朱丽萍,2007)。数十年来,许多心理学家几乎都一致发现,很少有人真正能给出逻辑正确答案。大多数被试要么选择“P卡片”,或者“P卡片和Q卡片”,很少有人选择“非Q卡片”。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一看似简单的四卡选择问题变得如此困难呢?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四卡问题过于抽象所造成的。为此,Wason和Shapiro(1971)要求被试检验“我每次去曼彻斯特都是乘坐汽车去的”这一更为熟悉且具体的规则是否正确时,发现有62%的被试给出了正确答案(即逻辑对应于“P和非Q”卡片),这与之前所使用的抽象材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具体的现实材料能够改善和提高人们的四卡作业成绩,并由此提出了“具体促进效应”的概念,即后来许多研究中所提及的“内容效应(content effect)”。

此后,国内外许多研究者证实内容效应的存在,但也有许多研究结论与此相反。总的来说,没有一致的证据表明具体材料比抽象材料能使被试在四卡问题上的作业成绩变得更好(Evans,2002)。

3社会契约理论的基本内涵

如何来解释这些前后互不一致的研究结果呢?心理学家们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对此提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理论观点,如抽象规则理论(Abstract Rule Theory)、记忆线索假说(Memory Cues Hypothesis)、实用推理图式理论(Pragmatic Reasoning Schemas Theory)、心理模型理论(Mental Model Theory)、条件概率模型(Conditional Probability Model)、双加工理论(Dual-process Theory)等。

3.1选择研究条件推理的原因

Cosmides和Tooby(1983,1985,1989)从进化论的角度,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四卡任务中的内容效应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发现,在四卡任务中出现的有关内容效应的许多实验报告中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结论。这些矛盾的焦点都集中于:在四卡任务上,是否存在着某种特定类型的问题内容能稳定地引出被试的逻辑反应(P和非Q)?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理论或实验能有效地解释这一问题。但当他们按照是否遵守社会契约这一准则将这些内容效应进行归类时却有了新的发现:在一个标准社会契约规则中,只有涉及到成本和收益时才发现大量的内容效应是可重复和稳定的,但在非社会契约规则中所报告的大多数内容效应是不稳定的(Cosmides,1985,1989;Cosmides & Tooby,1989)。

进化分析论认为,许多理论不能解释内容效应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错误地认为不同领域的推理都由某一相同的认知加工过程加以控制。事实上,人类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会产生特殊目的、特定领域的心理运算——包括推理规则,这有利于推理适应性问题而不是逻辑性问题,从而允许人们并不严格地依赖于命题演算中得出结论。因此,如果自然选择决定着人们推理的性质,那么不同领域的推理就会被不同的、依赖于内容的认知加工过程所控制(Cosmides,1985,1989;Cosmides & Tooby,1989)。

Cosmides(1985,1989)从进化论角度所提出的关于社会交换的计算理论,这一计算理论源于心理算法(mental algorithms),它调节与该领域有关的推理结构内容,将此称之为社会契约理论,并认为社会交换算法推理形式则可以解释人们在逻辑推理测验中尤其是四卡任务中所表现的内容效应。所谓社会交换是为了有资格接受来自另一方的收益,个体有责任满足对方的要求即所付出的成本,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普遍特征。

3.2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

所谓社会契约就是个体必须满足一定要求的情境,通常对其本人来说付出一些成本,目的是为了有资格获得来自另一方(或群体)的收益。因此,一个形式良好的社会契约表述了一个相互利益的交互条件:为了获得收益,一方要求为他人提供益处。通常(但不总是)一方通过满足这个要求而遭受一定的损失,但该本或损失超过了其所获得的收益。

3.3欺骗(Cheating)

在社会交换中可能会存在着欺骗行为。Cosmides和Tooby(1992)认为欺骗就是对社会契约的背离,欺骗者是没有满足与另一方所达成的条款中有条件的收益要求却不公正地为自己获取收益的人(Cosmides & Tooby,1992)。后来,他们对欺骗的定义给出了一个较为灵活的补充说明,认为欺骗的定义依赖于交换对方所采取的观点是什么。由于条件、行动或事物的状态而影响观点,一方会将其看作收益而另一方可能看作是要求或成本。认知系统会综合考虑每一方观点而计算成本/收益表征并定义欺骗(Cosmides & Tooby,2008)。但欺骗的核心观念仍然是违背社会契约:当你没有资格获得收益时却仍然选择接受收益。

为了高效地进行社会交换,就需要防止被欺骗。因此作为规范人们社会交换的运算法则——社会契约运算法则理应包括“辨别欺骗者(look for cheater)”程序,在社会交换中,这个程序将关注任何不付出成本并接受收益的人,它操纵着一个直接反映在四卡任务上的社会契约的成本-收益表征。

3.4对人类心理的基本主张

社会契约理论认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心理包含了针对社会交换的特定的推理机制和推理的组织系统,这个组织系统是专门用来解决如社会交换、威胁、联盟关系和配偶关系等各种熟悉问题的(Cosmides,1985,1989)。持进化观者认为人类推理功能至少部分是通过操纵认知机制来完成的,这些认知机制是内容特殊性的,是由特定领域的内容激活的。

人们所拥有的专门的、特定性的认知机制是自然选择塑造的结果,并通过激发所遇到的适当领域的推理加工程序来解决许多问题的。这一机制存在的证据有两个:一是推理成绩是经常变化的,这取决于推理的主题内容;二是推理成绩的变化也取决于适应过程中的具体内容。因此,可能通过比较下列几个方面来鉴定一个理论的优劣:认知加工是领域特殊性还是领域一般性、是依赖于内容还是独立于内容、以及所预计的成绩依赖于哪一种内容。

Cosmides和Tooby(1992,2008)提出要解决适应问题的社会契约运算法则必须具备两个特殊的设计特征:

(1)人类心理必须包含产生和操纵表征相互交换的成本-收益算法。在一次交换中,个体为了获得一定的收益,通常被迫付出一定的成本。然而,平均起来,从事社会交换的能力并不能得到进化,除非所有的参与者都认识到通过交换会获得一定的净利润(net benefit):他们必须能避免因交换而使成本超过其收益(Axelrod,1984;Axelrod & Hamilton,1981;Trivers,1971)。这就需要专门化的认知机制以评估各种交换行为中成本和收益,并操纵这些信息以决定一个潜在的交换收益是否超过了其成本。

(2)人类心理必须包含使人在社会契约中擅长于侦查欺骗行为(detect cheating)的推理程序。在社会交换中,一个物种中的个体只有在社会契约中侦查出欺骗者,该物种参与社会交换的能力才能得到进化。否则他将因付出成本却没有获得相应的补偿收益而被选择淘汰。

社会契约理论假定:(1)人类对社会交换推理拥有特定的运算法则;(2)这些运算法则具有一定的结构特性;(3)这些运算法则是天生的,或者是由针对社会交换特定推理的天生运算法则建构的经验的产物。被试并不擅长于寻找对描述性规则或者非社会契约成本-收益结构的允许规则的背离,但当他们对具备社会契约的成本-收益结构的条件规则进行推理时,他们会始终如一地“辨别欺骗者”。

图1和表2表明了四卡任务的社会契约的成本-收益框架示例及社会契约回答与形式逻辑回答的差异(曾晓青,张凤华,胡竹菁,2012;曾晓青,2013;曾晓青,陈美荣,黄仁辉,胡竹菁,2015)。可见,社会契约理论的正确回答有别于逻辑正确回答。因此,通过比较在标准和转换社会契约规则上的成绩,就可以得知个体的推理是由逻辑程序支配的还是由“辨别欺骗者”程序支配的。

图1 两种规则的社会契约作答比较

社会契约回答逻辑回答标准社会契约P卡片(接受收益)与非Q卡片(没有付出成本)P卡片(接受收益)与非Q卡片(没有付出成本)转换社会契约非P卡片(没有付出成本)与Q卡片(接受收益)P卡片(付出成本)与非Q卡片(没有接受收益)

社会契约理论认为人脑中还存在着一个关于危险推理的特定进化推理系统,当个体面对危险时,会采取预防措施使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Cosmides & Tooby,1997)。这一假设是来自社会契约系统的独立系统,有着自身显著不同的结构、表征格式的推理程序。实验证明,人们在预防规则推理上也能引发出较好的作业成绩,但预防规则不同于社会契约规则(Cosmides & Tooby,1997)。预防规则的形式是:“如果一个有价值的实体遭受危险,那么会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使伤害的风险最低。”当向被试以四卡任务形式呈现这一规则时,被试能稳定地选择“遭受危险和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卡片,分别对应于逻辑范畴的“P和非Q”卡片。

3.5欺骗在全人口进化演变中占优势

社会交换包含两个典型行为:“你”为“我”所做的(行动1),和“我”为“你”所做的(行动2),但也可能有人欺骗对方以获得更多的收益。这就对社会交换的进化构成了障碍,问题结构与博弈论中最著名的“囚犯困境”情况相同(Axelrod,1984;Axelrod & Hamilton,1981)。

假定有两个决策规则:决策规则1:经常合作;决策规则2:经常变节/背离。

一个拥有包含决策规则1认知程序的个体是一个不加选择的合作者,而一个拥有包含决策规则2的认知程序的个体则是一个不加选择的欺骗者。

假设全人口中绝大多数个体都拥有包含决策规则1的认知程序,但很少有人拥有决策规则2的认知程序。这两个群体在经历若干代以后,平均起来决策规则2(经常背离)的个体将会比决策规则1(经常合作)的个体拥有更多的后代;从而使得决策规则1被淘汰,决策规则2将传遍全人类。这是因为一个不加区别的合作者在背叛者之中,实际上经常是一个“利他主义者”或受害者,在帮助他人过程中持续地付出成本,却没有相应地获得任何收益。

据此逻辑,即使一个决策规则2(经常背离)的新设计代码出现在拥有决策规则1占优势的人口中,它也会传遍全人口并固定下来,而且不太容易受到决策规则1的侵入(Axelrod,1984)。由于欺骗者将在人口中占优势,因此在社会交换中非常有必要进行欺骗侦查。

3.6行为学实验证据

Cosmides(1989)先后用九个实验,证实并支持了社会契约理论假设,而否定了可得性理论假设和实用推理图式理论假设,进一步证明了社会契约理论在解释内容效应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且这些实验建构了下列要点:

(1)不熟悉的标准社会契约能在大多数被试身上引出所预计的社会契约反应——“P和非Q”。

(2)不熟悉的转换社会契约能在大多数被试上引出所预计的社会契约反应——“非P和Q”。

(3)由标准社会契约和转换社会契约问题所引出的社会契约反应的百分比是相等的,即使这些反应从逻辑观点来看是完全不同的(“P和非Q”与“非P和Q”)。

(4)社会契约算法忽略转换社会契约卡片,他们将选择一个标准卡片;反之亦然,这与社会契约理论所预测的一样。

(5)由不熟悉的社会契约所引出的社会契约反应百分比与由熟悉的社会契约所引发的百分比是相等的。

(6)当问题内容涉及社会交换时,社会契约算法是对该问题反应的主要决定因素。与由熟悉的描述性问题所引出的反应相比,不熟悉的社会契约将引出更多的社会契约反应。

(7)在大量的熟悉和不熟悉社会契约问题上,社会契约效应是可重复的。

跨文化研究发现,跟外界没有接触的斯维尔族人在社会契约情况下作出了比哈佛大学生更正确的欺骗者侦查选择。这进一步证明社会契约算法是人类认知结构稳定发展的、普遍的特征,是进化稳定策略的功能。这种普遍的能力,既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认知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其它合作领域的基础(Lawrence et al.,2002)。

最近的研究结果发现,酗酒者条件推理能力总体上受损,但其在描述性推理规则上的损伤程度比在社会契约推理上更严重(Charles Kornreich et al.,2011)。

3.7认知神经科学证据

Maljkovic(1987)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病人的社会契约推理未受损伤,该结果为社会契约推理是由一个功能上与逻辑推理形式相分离的专用系统来完成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Adolphs(2001)发现背外侧和腹内侧额叶皮质受损患者在社会契约规则上的成绩显著地低于描述性任务上的成绩。

Stone等(2002)曾对一个额叶内侧和前额叶大脑皮层受损病人R.M.进行的研究发现,R.M在社会契约问题上的错误显著高于预防问题,且显著高于正常被试。为了排除R.M.的损伤仅仅是由于广泛双边受损的可能,研究者还检验了另外两位患者——B.G.和R.B.,他们损伤的确切内容和形式与R.M.不同,B.G.具有广泛双边颞极受损危及到双侧杏仁核的输入,但他的前额脑区底部完好无损。R.B.比R.M.具有更广泛的双边额叶损伤,但他的右颞极绝大部分完好,因此他的杏仁核双边联系没有断开。结果表明,R.B.在社会契约问题和预防问题上的正确率分别为83%和85%,B.G.在两类问题上却都是100%的正确率。因此可以推断,在社会契约推理上的选择性损伤不是由于病变大小(lesion size perse)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双边受损危及到了边缘系统的组成成分:前额叶脑区底部和杏仁核。该研究表明,能够侦查潜在的欺骗者是人类心理的一个独立成分,社会契约推理是由特定的推理加工程序所控制的。

Goel等(2004)对额叶损伤被试和健康被试对抽象选择任务(“如果卡片的一面有字母A,那么它另一面就有数字4”)和社会契约任务(“如果某人喝酒,那么他必须大于21岁”)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抽象条件规则上的成绩都很糟糕,但只有控制组在社会条件规则上作出了显著的好成绩,额叶损伤病人没有表现出这种优势,而且,左半球受损病人的这一效应更为突出,表明额叶不对称地参与了社会推理。

一些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研究也支持社会契约推理与预防推理是由不同的脑区控制的假设(DeSteno et al.,2004;Fiddick,Spampinato,& Grafman,2005)。

Nicola等(2005)使用fMRI技术,采用四卡片任务研究范式对一些社会内容(如果你给我向日葵种子,那么我就给你罂粟花瓣)的演绎推理的研究表明,双侧的枕叶、顶叶和额叶都获得广泛的激活,进一步研究发现,左半球前额叶的推理活动独立于社会内容,而社会内容或者世界知识更多地影响右半球的推理活动,这一研究结果支持了社会内容的条件推理更为容易。

Ermer等(2006)的影像学研究表明,社会交换推理所激活的脑区与预防推理所激活的脑区不同,被试在对规则的阅读和解释两个阶段,也发现社会交换推理和预防推理的脑部激活区域存在差异。

4理论争鸣

社会契约理论自提出以后得到了许多实验证据的支持,而且被认为是至今为止对内容效应更为有效的解释之一,这一理论最为引人注目的特点表现在:

第一,认为人类推理并不是整体的和领域一般性的,而是由一系列目的特殊性机制控制的,这将为认知心理学的模块方法提供坚固的支持。

第二,强调先天遗传的重要作用与影响。该理论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们对于涉及成本-收益结构的推理机制,是从远古时期逐渐进化发展的结果,随着社会演变和进化,人们尤其是成人在社会契约问题上非常擅长侦查潜在“欺骗者”,即使在不熟悉的和文化陌生的问题上也是如此,这意味着所涉及的学习加工是由特定目的性的、天生的运算法则所指导和构造的。

第三,以生态观的视角认为人类推理是适应的结果。

第四,该理论并不认为自己的理论能包罗万象,解决一切推理问题,而是认为自己只对涉及成本-收益结构推理这一特定领域内的问题更具敏感性和说服力。

尽管如此,但也必须承认社会契约和欺骗侦查是否是过去进化的结果至今仍不是很清楚(Gigerenzer & Hug,1992)。Rellihan(2012)认为人类心理适应只是适应性思维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这些条件不可能作为普遍规则而被人类接受,更不可能在人类早期就获得;有很少的理由相信适应性思维可以从过去的选择压力证据来推论出当前人类的心理结构。

Sperber和Girotto(2002)认为社会交换问题推动选择任务实验的持续产生是由于社会契约理论的解释存在问题,这本身就有足够的理由质疑其基于选择任务而不断扩散研究的合理性。他们对社会契约理论提出了极为严厉的抨击,直接将Fiddick,Cosmides和Tooby(2000)实验中所设计的问题用他们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简称为FCT选择任务,认为FCT选择任务不是一个标准推理问题,它体现的只是基于所叙述的问题本身所提供的信息而对一个欺骗者的识别能力而已,被试回答的是欺骗问题而非华生任务问题。Sperber和Girotto(2002)通过实验检验后得出结论认为,FCT任务不足以检验Cosmides(1989)所感兴趣的假设:人类具备用以社会契约推理的心理模块,或者其它相似的进化心理学假设。进而认为Cosmides(1989)关于存在着处理社会交换的特定能力的假设是错误的,在脑损伤病人身上使用华生或FCT选择任务以检验对社会信息加工具备特定机制的假设只是对不恰当方法学的更进一步的浪费。

有人认为,Cosmides和Tooby(1992)对欺骗者侦查的工作并没有表明进化理论在心理学中卓有成效地使用了启发式;进化理论研究者所认为的进化假说证据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因此,这些观点只不过是无法令人信服的炒作而已。尽管Cosmides等人的工作好像澄清了四卡任务上的内容效应,但她对选择任务的归类方法实际上是误导(Schulz,2012)。

此外关于研究范式的问题,尽管四卡任务被成百上千的研究所采用,但研究者对把它作为一种检验人类推理行为的工具尚存在争议(Evans,2002),甚至认为四卡片问题根本不能作为检验人类推理的一般性论断的工具(Girotto,Kemmelmeier,Sperber,Jean-Baptiste,& van der Henst,2001)。由于社会契约理论过于依赖四卡任务的结果,这种狭隘地聚焦于某种单一方法的做法扭曲了对社会合作充满智慧的争论,因此这也可能使得人们要思考:是否需要改变这种完全基于选择任务的方法学而对欺骗者侦查进行其它解释的可能(Fiddick,2003)。

5未来研究展望

如前所述,这一理论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也遭受了批评。未来研究应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Cosmides(1989)认为,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欺骗者”最终会战胜“合作者”并在全人口中传播并繁殖下来。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经常会看到,合作才能共赢,对抗或欺骗或背叛会两败俱伤,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个体与个体之间,选择与他人合作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直接影响甚至动摇了研究的理论支柱。因此,未来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考察其理论基础。

其次,该理论没有说明当人们遭遇到成本-收益结构的推理问题时,人类大脑中通过遗传与进化过程而形成的先天装置——辨别欺骗者模块,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其过程和机制如何,未来研究需要解释清楚。

第三,深入分析代表不同含义的卡片选择行为。如代表利他主义的卡片——“付出成本却没有接受收益”;代表合作者的卡片——付出成本也接受收益,这些选择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原因值得深入分析与探讨。

第四,应进一步使成本和收益的定义更具操作化,同时还应加强对精神类成本-收益内容的研究。

最后,就研究方法而言,所有关于社会契约理论的研究均采用四卡研究范式,可以采用其它推理研究范式;并与后来几大推理理论如心理模型理论、条件概率理论进行比较。

参考文献

胡竹菁,朱丽萍.(2007).人类推理的心理学研究(pp.33-35,55-76).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彭聃龄,张必隐.(2004).认知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曾晓青,张凤华,胡竹菁.(2012).不同指导语对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影响.心理学探新,32(4),317-322.

曾晓青.(2013).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的心理学研究.博士毕业论文.江西师范大学.

曾晓青,陈美荣,黄仁辉,胡竹菁.(2015).专家与新手在成本-收益结构条件推理上的差异比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8(2),108-120.

Adolphs,R.(2001).The neurobiology of social cognition.CurrentOpinioninNeurobiology,11,231-239.

Axelrod,R.M.(1984).Theevolutionofcooperation.New York:Basic Books.

Axelrod,R.,& Hamilton,W.D.(1981).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Science,(221),11390-1396.

Charles,K.,Dyna,D.V.,Julian,K.,Aurore,N.,Salvatore,C.,Xavier,N.,Catherine,H.,Paul,V.,& Elsa,E.(2011).Impaired conditional reasoning in alcoholics:A negative impact on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risky behaviors?Additcion,106(5),951-959.

Cosmides,L.,& Tooby,J.(1992).Intheadaptedmind:Evolutionarypsychologyandthegenerationofculture(pp.163-228).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Cosmides,L.,& Tooby,J.(2008).Canageneraldeonticlogiccapturethefactsofhumanmoralreasoning?Howthemindinterpretssocialexchangerulesanddetectscheaters.MoralPsychology,Volume1:Theevolutionofmorality.Cambridge,MA:MIT Press.

Cosmides,L.,& Tooby,J.(1997).Dissectingthecomputationalarchitectureofsocialinferencemechanisms.In Charaeterizing Human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s.Chichester:Wiley.

Cosmides,L.(1985).DeductionorDarwinianalgorithms?Anexplanationofthe“elusive”contenteffectontheWasonselectiontask.Doctoral Dissertation,Department of Psychology,Harvard University,University Microfilms.

Cosmides,L.(1989).The logic of social exchange:Has natural selection shaped how humans reason?Studies with the Wason selection task.Cognition,(31),187-276.

Cosmides,L.,& Tooby,J.(1989).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e,Part II.Case study:A computational theory of social exchange.EthologyandSociobiology,(10),51-97.

Canessa,N.,Gorini,A.,Cappa,S.F.,Piattelli-Palmarini,M.,Danna,M.,Fazio,F.,& Perani,D.(2005).The effect of social content on deductive reasoning:An fMRI study.HumanBrainMapping,(26),30-43.

DeSteno,D.,Petty,R.E.,Rucker,D.D.,Wegener,D.T.,& Braverman,J.(2004).Discrete emotions and persuasion:The role of emotion-induced expectancie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86(1),43-56.

Evans,J.St.B.T.(2002).Logic and human reasoning:An assessment of the deduction paradigm.PsychologicalBulletin,(128),978-996.

Fiddick,L.,Spampinato,M.,& Grafman,J.(2005).Social contracts and precautions activate different neurological systems: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deontic reasoning.NeuroImage,28(4),778-786.

Gigerenzer,G.,& Hug,K.(1992).Domain-specific reasoning:Social contracts,cheating,and perspective change.Cognition,(43),127-171.

Girotto,V.,Kemmelmeier,M.,Sperber,D.,& Van der Henst,J.B.(2001).Inept reasoners or pragmatic virtuosos? Relevance and the deontic selection task.Cognition,81,69-76.

Goel,V.,Makale,M.,et al.(2004).The hippocampal system mediates logical reasoning about familiar spatial environments.JournalofCognitiveNeuroscience,16(4),654-664.

Lawrence,S.S.,John,T.,& Leda,C.(2002).Cross-cultural evidence of cognitive adaptations for social exchange among the Shiwiar of Ecuadorian Amazonia.PNAS,99(17),11537-11542.

Manktelow,K.I.,& Over,D.E.(1991).Social roles and utilities in reasoning with deontic conditionals.Cognition,(39),85-105.

Rellihan,M.(2012).Adaptationism and adaptive thinking i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PhilosophicalPsychology,25(2),245-277.

Schulz,A.W.(2012).Philosophy of behavioral biology boston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HeuristicEvolutionaryPsychology,282,217-234.

Sperber,D.,& Girotto,V.(2002).Use or misuse of the selection task?Rejoinder to Fiddick,Cosmides and Tooby.Cogni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CognitiveScience,85(3),277-290.

Stone,V.E.,Cosmides,L.,Tooby,J.,Kroll,N.,& Knight,R.T.(2002).Selective impairment of reasoning about social exchange in a patient with bilateral limbic system damage.Proc.Natl.Acad.Sci.USA,(99),11531-11536.

Trivers,R.L.(1971).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QuarterlyReviewofBiology,(46),35-57.

Wason,P.(1966).Reasoning.In B.Foss(Ed.),Newhorizonsinpsychology(vol.1,pp.135-151).Harmondsworth,U.K:Penguin.

Wason,P.C.,& Johson-Laird,P.N.(1972).Psychologyofreasoning:Structureandcontent.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 Review of the Social Contract Theory of Conditional Reasoning

Zeng Xiaoqing1,Chen Meirong2,Hu Zhujing1

(1.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Jiangxi Key Laboratory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Nanchang 330022;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9)

Abstract:Since the “content effects” of the Wason select task(also known as the four cards task)has been discovered,it has aroused widespread interest of researchers,but many studies are inconsistent,and sometimes even contradictory.In order to explain those “content effects”,there has emerged many theories or models.In terms of evolutionary,Cosmides & Tooby analyzed the“content effects”of the four cards task from a newly view and put forward the social contract theory.This paper comprehensive introduces the origin,basic views,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evidence of the social contract theory.At the same time,the different opinions and criticisms of this theory is also introduced,finally raise the prospect of research.

Key words:conditional reasoning;social contract theory;four cards task

中图分类号:B8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5)05-0400-07

通讯作者:胡竹菁,E-mail:huzjing@jxnu.edu.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 (31460252),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JY08),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