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道德的两种价值取向:公正与关怀

2015-02-25于沧海

学术交流 2015年5期
关键词:公正关怀原则

于沧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01)

外国哲学研究

试论道德的两种价值取向:公正与关怀

于沧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01)

自古希腊哲学以来公正道德价值取向始终处于道德哲学的核心地位。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伴随着女性主义哲学的兴起,以卡罗尔·吉利根和内尔·诺丁斯为奠基人的关怀道德价值取向以一种不同的声音走入道德哲学。传统的公正道德价值取向从分离个体的认识论出发,以公平、互惠为人际道德关系的核心概念,在道德判定方式上强调对于普遍道德原则的理性认知,并以对公正原则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为终极目标。而关怀道德价值取向从关系个体的认识论出发,以关爱、责任作为人际道德关系的核心概念,在道德判定方式上强调具体情境中的感性直觉,并以不伤害所有人的具体行动为终极目标。虽然两种道德价值取向在道德自我认同、人际道德关系以及道德判定方式三个层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二者互为补充,是组织道德判断的两种方法,是进行道德选择的两种视角,统一于人类现实日常生活之中。

道德;公正;关怀;互补

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在于描述和掌握人类道德价值取向的本质和道德发展的一般过程与规律。长久以来,传统的公正道德价值取向始终处于道德哲学研究的主导地位,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卡罗尔·吉利根基于女性群体的实证研究,提出了道德的关怀价值取向,以一种不同的声音走进了道德哲学,并使其在女性主义哲学、道德心理学和道德教育等多个领域得以迅速发展,大有与传统的公正道德价值取向并驾齐驱之势。两种道德价值取向在所涉及的范围上有较多相同之处,但在具体观点上却大相径庭。然而,对于两种道德价值取向本质内容的把握和框架结构的对比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比较分析两种道德价值取向的本质区别以及厘清二者之间的从属关系,对于把握道德哲学之理论,引导道德教育之路径,拯救当下社会道德危机之困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正道德价值取向与关怀道德价值取向

西方道德认知学派的主要代表劳伦斯·柯尔伯格历时23年(1958—1981)在84个男孩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将公正道德价值取向推向顶峰。曾任其助手的女性主义学者吉利根批判地借鉴了他的研究成果,以女性的经验研究为基础,拉开了两种道德价值取向的道德哲学的序幕。

(一)公正道德价值取向的内涵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柯尔伯格从道德哲学、道德教育和道德心理学三个交叉领域入手,描述了具有广泛影响的“三水平六阶段”的人类道德发展模式,提出了公正道德价值取向。柯尔伯格的公正道德价值取向借鉴并吸收了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心理学方面,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青少年道德自律发展的研究构成了其理论基础。在教育学领域,他深受杜威的道德发展与具有恒定特性的不同阶段的观点的影响[1]。在伦理学领域,他吸取并继承了自启蒙运动以来多位近现代伦理学家关于公正的研究。如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为主要代表的契约公正论强调对于契约的履行以及对于个人利益的占有;以康德为主要代表的道义论和以边沁、密尔为主要代表的功利论则倾向于将道德抉择诉诸绝对命令和功利原则等抽象的普遍原则;以罗尔斯、诺齐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公正论则强调人是“分离的存在”,人人相互独立并享有个人权利(自由)。以柯尔伯格为主要代表的公正道德价值取向以个人权利和契约精神为理论基点,立足于人与人互为分离的认识论,强调人际互动过程中的平等、互惠、正直以及原则性。在道德问题的发生及解决方面,公正道德价值取向指出,道德行为应该诉诸普遍性的抽象道德原则,而相互冲突的道德原则导致了道德困境,因此,对道德原则进行纵向的等级排序,使得道德行为通过理性认知援引更高的道德原则是道德困境的解决之道。从此种意义上看,道德就是一套指导道德判断与抉择的普遍适用的理性原则,而众多理性道德原则中等级最高的是公正原则[2]。因而,道德发展可以被视作是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其本质在于个体对公正原则认知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

(二)关怀道德价值取向的含义

将关怀作为道德的有机组成并不罕见,然而,将关怀作为一种道德价值取向,一种与公正不同的道德思维方式,并构建关怀伦理学的要数美国学者卡罗尔·吉利根。吉利根早年求学时期师从柯尔伯格,她认为柯尔伯格的理论中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柯尔伯格经验研究的被试对象全是男性,因此其结论存在“男性的偏见”;二是公正能否囊括人类所有道德价值取向还有待商榷。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吉利根认为与男性的公正道德价值取向不同,女性的道德思维中存在着“关怀”的价值取向,因为女性更为强调行动对关系的影响;更关注具体情境对道德抉择的直接作用;更倾向于从投注与移情的感性维度作出道德决定;更考虑关系各方(包括关怀方)对行为结果的满意程度。女性常用“关怀”和“关爱”来说明行动,并从被关怀者的维度出发来思考和处理道德问题。吉利根的关怀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其早期著作《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一书之中。不同于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视角,内尔·诺丁斯试图从伦理维度将关怀道德价值取向进一步理论化,并将该理论应用到现实道德教育领域中,建构了关怀道德教育模式。诺丁斯认为关怀意味着关注他人之需求,并为他人分担某事的烦恼,最终得到反应。关怀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方之间的联系和关爱,而本质在于对双向关系的维护。与柯尔伯格的理性原则观点不同,诺丁斯认为道德动机并非产生于理性抽象的道德原则,而是诞生于感性体验的伦理关怀[3]79-81。道德决定也并非源于逻辑推理,而是在真实境遇中对具体细节的搜寻与直觉中所作出的。道德最终落实在具体的关怀行动上,而非抽象逻辑的道德认知。诺丁斯的关怀思想集中体现在《关怀:伦理道德教育的一种女性的途径》和《学校中的关怀面临的挑战》两本著作之中。以吉利根和诺丁斯为主要代表的关怀道德价值取向以关系、责任作为理论基点,从人是关系的存在体的认识论出发,主张人际道德关系的本质是关怀这一要素。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注重关怀者的参与体验、情感交融、情寓于行,强调联系、投注、移情、责任等概念对关系的维系与发展[4]。在道德困境的发生与解决方面,关怀道德价值取向认为道德两难之所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关系各方都缺少有效的沟通。沿着这一思路,在解决道德问题时,关怀道德价值取向诉诸具体情境和感性直觉,并以不伤害他人和所有人的目的作为解决道德两难困境的终极目标。此外,相比于公正道德价值取向的道德认知,关怀道德价值取向更注重道德践行。如诺丁斯曾多次指出不要在房间中空谈理论,而要到广阔的现实社会日常生活中去,到需要关怀与关爱的人们面前去给予真情实意的关怀道德行为。

二、两种道德价值取向的比较分析

公正道德价值取向与关怀道德价值取向分别代表了道德选择与判断的两种不同视角与方式。公正道德价值取向关注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问题,而关怀道德价值取向关注的核心是人际间的分离问题。两种道德价值取向在道德自我认同、人际道德关系以及道德判定方式三个领域都存在着方向性差异。

(一)道德自我认同方面的对比分析

公正道德价值取向坚持从对关系的依赖到自主的道德自我认同观,认为分离的、自主的和独立的自我是自我认同与自我道德成熟的重要标志。认同的本质在于发现某人某物是“这个”而非“那一个”。自我认同的本质在于个体发现“我是谁”,这一发现要通过察觉到我与他者的本质区别以及不需要依赖他者的主体独立性来完成。柯尔伯格认为这种发现的过程强调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自我越与他者分离,自主性越能够得以体现,自我越趋于成熟。因此,公正道德价值取向把自我(身份)看成是独立的和自主的存在,把道德成熟看成是从对关系的依赖到自主独立的转变过程。与公正道德价值取向不同,关怀道德价值取向主张的是一种在关系和联系中的自我认同和自主自我,在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两种极端中寻求一条中间道路,认为关系的、依赖的和联系的自我是自我认同与自我道德成熟的重要标志。吉利根认为自我身份的界定并非来源于分离的自主,而是来源于联系的关系。如她在研究中发现女性在发展中总能注意到身份与亲密关系的融合,在作为以往的恋人、现在的妻子、未来的母亲的关系中描述自己的身份。因此,吉利根的关怀道德价值取向强调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在关系中界定自我身份。自我并非作为一个完成了的状态进入关系中,相反,自我诞生、成长、成熟于关系之中。诺丁斯也有相似的观点,她指出关怀道德价值取向实际上是要编织一张关系网络,自我处于网络的中心并与其他节点(他者)相连,网络的规模与发散程度越大,说明自我价值越大;网络中心(自我)与节点(他人)越相互满足需要,自我的道德越能够得以发展。在自主性方面,关怀道德价值取向认为自我生来便被抛在种种关系之中,因此自主性不可能是个体完全、绝对独立的自主性,而是依赖的维系关系的权宜自主性[5]。沿着这一思路,关怀道德价值取向认为自我始终处于依赖的、变化的、复杂的众多关系之中,关系中人与人的能力也存在现实差异性,所以,自我并非存在于自由平等的关系之中,而是存在于情境变化的接受与给予交替的不平等关系之中。

(二)人际道德关系方面的对比分析

公正道德价值取向从人与人互相分离、权利自主的认识论出发,认为良好的人际道德关系的建立是以个体之间的公平与公道为支撑的。自启蒙运动以来,个人权利的辩护、人类理性的神圣、人人平等的自由构成了新的时代精髓。公正道德价值取向与之一脉相承,认为每个个体都是平等而自由的。因此,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始终秉承着互惠、正直以及坚定的原则。互惠指的是在互动过程中,个体要求自己像别人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也希望别人像自己对待别人那样对待自己。这种互惠既强调我与他者的两分法,又强调依据于普遍道德法则的理性算计的平等。其次,在公正道德价值取向来看,公正落实到具体个人身上的德性表现就是正直。正直具有单向性特点,反映的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他者以及对社会诚实、守信、尊重、守法的一种品德,其理想状态是不仅己身正而且能正人之妙。正直包括四个要素:一是诚实,即实事求是;二是守信,即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三是尊重,即人人平等,具有同等的权利和自由;四是守法,即遵守法律与规则;最后,公正道德价值取向认为有无原则性是体现一个人能否公正处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原则性体现了什么样的德性要求呢?一是即使独自一人时依然能够克己慎独;二是面对日常生活中的不公正敢于伸张正义、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当然,在公正道德价值取向看来人际互动中也存在责任,责任意味着不能肆无忌惮地行为,因为那样会影响他人,进而导致他人对我的自由(权利)的影响。因此,这种责任倾向于对自身行为的限制,目的在于保护其自身的自主性。因此,公正道德价值取向认为道德发展意味着个体在与他者互动的过程中逐渐习得,并内化地把其他人看成与自我是平等的,而平等的目的在于进行安全交往。

关怀道德价值取向从人是关系的存在体、人与人之间互为依赖的认识论出发,认为个体良好的道德关系不仅体现于具有公正感更体现于舍己的关怀他人,人际道德关系除了以公平自由作为理性原则来协调之外,更需要以情感的体验与移情来维系。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把关怀定义为人类日常生活的真实存在,是对其他生物的一种牵挂的态度与观念、一种最为深切与实在的渴望。诺丁斯认为关怀是关注他人的需要,并为减轻他人的痛苦(心理上的和身体上的)而实施行动。因此,如果说公正道德价值取向强调一种由内到外的公正人际道德关系观,那么,关怀道德价值取向则强调一种由外到内(从他人需要着想)的关怀人际道德关系观。从互动关怀过程来看,关怀道德价值取向关注于基于责任与情感的投注、移情、反应等观念。投注意味着被关怀方是开放的、不加选择地完全接纳。其中开放性指的是被关怀方要主动诉说其痛苦,向他人抛出信任,而接纳性则指的是被关怀方要感知并接受关怀方所传达的关爱。在关怀过程中投注表现是充分要素。移情是指人际相互作用中,关怀方积极理解、体验被关怀方。诺丁斯认为移情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移情要求关怀方意识到被关怀方需求的存在;二是移情要求关怀方具备满足这种需要所应有的评价;三是移情体现为一种关怀的责任,这种责任意味着去做他人希望自己将做之事,而不论自己是否想做。在关怀过程中移情起主导作用。最后,诺丁斯也高度重视反应在关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她认为反应是指被关怀方对关怀行为的效果作出反馈,即被关怀方接受关怀行为并心存感恩或感激。这种反馈使关怀方知道被关怀方的需要得以满足,关怀过程至此完毕[3]69。值得注意的是,在关怀道德价值取向看来,在人的一生中依赖与关怀不断交替,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身份也是不断转化的。

(三)道德判定方式方面的对比分析

如前所述,传统公正伦理思想在面对道德两难问题时而求助于抽象的普遍的原则,要求道德行为服从于道德原则的理性指导。因此,公正道德价值取向认为道德两难问题与互为冲突的道德观点有关,与如何解决冲突的理性判断有关,还与如何证明自己道德决定和行动的合理性有关。在面对道德两难问题时,公正道德价值取向倾向于用原则、推理、证明来解决道德问题。首先,在两难情境中,公正道德价值取向重视援引更高的道德原则来解决分歧,认为道德原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指导意义的,是任何人都应该遵守的抽象普遍原则。一个人是谁、处于什么状况下都与道德抉择没有任何关系,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原则才是道德决定的依据。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当两个道德原则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以哪一个道德原则为准?因此,公正道德价值取向强调对于抽象普遍的道德原则进行纵向的等级排序,对普遍原则的道德认知是做出道德判断的根本。其次,公正道德价值取向通过基于普遍原则的逻辑演绎,进行道德判断并确定道德行为。公正道德价值取向认为理性的逻辑推理证明了道德行为的合理性。这或许说明了诺丁斯为什么总是批判柯尔伯格的公正道德价值取向披着数学的外衣。总之,公正道德价值取向的道德判定方式是基于对人的分离性和自主性的承认,以自然法和契约精神来建立道德原则,以保护个体权利为目的,主张道德以一系列具有等级排序的抽象的形式上的普遍原则为依据,通过理性推理和判断,以保证结果的合理性。在解决道德冲突时,公正道德价值取向强调履行个人义务;以公正为根本原则;运用理性确定道德决定。

在处理道德两难问题时,关怀道德价值取向诉诸特殊境遇,关注主体在具体情境中的体验和情感,依靠感性的道德直觉,综合多方面因素的方式,最后作出抉择,并以关怀的行为、关系的维持以及所有人的满意为终极目标。因此关怀道德价值取向关注具体情境、情感、不伤害等观念。首先,关怀道德价值取向强调具体情境对道德抉择的直接作用。诺丁斯认为道德抉择首先是在真实的具体情境与境遇中作出的[3]3。具体情境意味着每一次联系和相遇都是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关怀方需要考虑情境中特定的人、特定的需要以及特定的体验,然后作出道德行为,而不是依据普适性的道德法则作出推理和判断。其次,关怀道德价值取向强调情感对道德动机的直接触发作用。英国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认为人们普遍具有的某种内部的感觉给道德以“积极的德性”。诺丁斯在此基础之上指出道德动机并非产生于理性的道德原则,而是根源于感性的伦理关怀。关怀方通过对具体情境的感受,使苦难的具体细节显现,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图画,伴随着回想起自己被关怀的感觉,这两种感觉合并激发出同情和关怀的直觉。这种直觉要求关怀方对他人的痛苦作出反应,激发道德意志与行为。最后,关怀道德价值取向以不伤害为线索,对具体境遇和关系中各方进行权衡,寻求一种兼顾各方利益、关系得以维持的道德选择,并展开道德实践。如吉利根在研究中发现妇女在面对堕胎问题时往往不会讨论一些诸如胎儿是否是人或胎儿权利等抽象问题,她们常常重点考虑的是:诸如我的丈夫处于失业状态,婆婆正病危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怀孕生子并非一个正确的选择。因此,如果说公正道德价值取向认为道德的最高状态就是理性的认知公正原则,那么关怀道德价值取向认为道德的最高状态是不伤害具体情境下的每一个人(包括自身)。不伤害的目的在于使各方对结果满意、使关系得以维系和发展,因为关怀道德价值取向认为人与人通过关怀相关联并由此得到快乐与幸福。

三、两种道德价值取向的互补性

在关怀道德价值取向出现之后,关于公正和关怀两种道德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性在理论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大致有以下四种说法:一是以诺丁斯为主要代表人物,其主要观点是关怀可以包含公正、权利等概念。二是以柯尔伯格为主要代表人物,早期的柯尔伯格认为关怀和公正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如公正适用于公共领域,关怀适用于私人(家庭)领域。而后期的柯尔伯格在其《道德发展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对于关系和关怀的研究扩大到了道德研究领域,两者的关系并非两条轨迹而是两个方向。三是以赫克曼为主要代表人物,赫克曼从柯尔伯格和吉利根两人对“发展”概念理解的根本差异出发,认为关怀是对公正的否定。即两种道德价值取向处于不同的认识论和理论空间,关怀道德价值取向是一种根本性的重新建构。四是以吉利根为主要代表人物,她借用格式塔心理学图形理论指出公正与关怀两种道德价值取向平等而又互补,即它们是组织道德判断的不同方法,是道德抉择的两种视角,代表了道德发展的两种方向。首先,成熟的道德应当是公正与关怀两种价值取向的互补。二者的互补关系具体表现为:首先,在道德自我方面,公正道德价值取向以“个体论”为认识论的基础,强调分离的自我认同,关怀道德价值取向以“关系论”为认识论的基础,主张依赖的自我认同。分离和依赖是人类生活终生无法避免的,我们始终在联系中把握分离的自我,也是在他人与自我的区分中体验感受关系。人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是道德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主体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不断发展,人终究会成为独立自由的成熟主体。然而这种成熟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分离,因为本能与需要迫使人与他人相接触、相联系和相关怀。由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能力的差异,主体始终循环于付出关怀与获得关怀之中,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身份也是不断交替变化。因此,人日渐独立成熟的同时关怀的责任也随之扩大。独立与依恋、权利与责任维系了人类的生命周期,两者互为补充,统一于日常生活之中。其次,在道德发生上,公正道德价值取向倾向于一种基于道德原则的理智决策,重视在普遍性的道德原则的指导下,理性逻辑在道德事件中的突出作用。而关怀道德价值取向则倾向于一种基于特定情境的感性直觉,主张具体情境中道德情感对于道德行为的决定性作用。道德原则规范了人们真善美的道德认知,理性的逻辑蕴含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智慧的结晶,道德事件中需要正确的道德认知作为基础,同样也需要理性的思考以使道德行为更加合适,行为结果更加完满。但这并不否定情境分析下道德情感的触发作用。道德原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导纲领,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遍性,然而道德事件每一个都是具体的、特殊的、现实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定情境下的道德情感虽然具有一定的非理性,但其对于道德行为的即刻触发作用不容忽视。在道德事件中,我们不仅需要对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理性思考,更需要因地制宜的情境分析和情感感召下的即刻行动。原则与情境、理性与感性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道德行为。再次,在道德范围上,公正道德价值取向强调普遍的“规范道德”,而关怀道德价值取向强调高尚的“美德德性”。美德德性是道德规范的内在根据与源泉,道德规范又促成美德德性内容与范围的不断完善与丰满,并使美德德性日渐走向自足的至善。当道德规范在主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内化为美德德性的内容时,主体便在现实的道德践行中走向德化、走向高尚。从这种意义上讲,公正道德价值取向倾向于底线道德且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而关怀道德价值取向倾向于高尚美德且由于具体人的时空限制而涉及的范围相对狭窄。此外,公正道德价值取向更关乎于具有形而上性质的本体世界,而关怀道德价值取向更关乎于生动鲜活的生活世界。规范道德与美德德性,本体世界与生活世界,作为内容与实践而相互补充。最后,在道德目标上,公正道德价值取向着眼于维系社会秩序公平与公正,在正义的旗帜下,人人生存平等自由并不可以做不义之事,它把人的价值观念引向竞争与进取。关怀道德价值取向着眼于促进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将爱亲之情扩展到爱人之情,在关怀的情怀中,仁者爱人,它把人的价值观念引向同情与协同。公正道德价值取向欲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问题,而关怀道德价值取向欲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问题,公正和关怀,两者相互平等、互为补充,统一于主体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社会的一种善意。

公正与关怀两种价值取向共存于人类道德生活世界,两者相互平等、互为补充。一个关怀者,在付出关怀的过程中始终应以公平公正为指导原则,否则就不是理性成熟的道德之人。同理,一个公正者也应该具备仁慈和关怀的情感,否则只是一个冰冷的、麻木的、教条的人。两种道德价值取向的互补与共生,对于解决当下社会中存在的不公与分离问题,培育社会整体的有序与关爱氛围,促进温暖幸福的道德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此外,道德核心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教育方法与方式的相应调整。公正价值取向使道德教育走向了理性灌输的认知路径,而关怀价值取向为道德教育开辟了感性体验的情行道路。道德教育应该如何融合两种道德教育路径,使德育过程真正融入高校-社会-家庭三者联动的德育生态环境之中,还有待更为深入的研究。

[1]肖巍.两种道德发展观的争论[J].学习与探索,1997,(4):80.

[2]Lawrence Kohlberg.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vol.1):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M].San Francisco:Harper&Row Limited,1981:412.

[3]Nel Noddings.Caring:A Feminist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3.

[4]王炜,刘春媛.从公正到关怀:道德教育中核心价值的转变[J].中国青年研究,2005,(11):79-82.

[5]Virginia Held.Feminist Morality:Transforming Culture,Society and Politici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57-62.

〔责任编辑:崔家善 李彬琳〕

B82-0

A

1000-8284(2015)05-0052-05

2015-03-21

于沧海(198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关怀伦理学和精神健康研究。

猜你喜欢

公正关怀原则
公正赔偿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吕坤公正观浅析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
公正俄罗斯党如何准备杜马选举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