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稳产增产的路径选择
2015-02-25赵杨
赵 杨
(吉林大学 东北亚研究院,长春 130012)
中国粮食稳产增产的路径选择
赵 杨
(吉林大学 东北亚研究院,长春 130012)
在当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深刻影响下,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层次的趋势性、结构性变化,虽然中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起实现了“十一连增”,但是如何保证粮食增产的可持续性、如何突破农业生产的瓶颈进而实现农业大发展仍是棘手的难题。未来应该从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推动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联合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四个关键因素入手,切实改善农村现存问题,实现经营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进而突破农业稳产增产面临的瓶颈,实现中国现代农业的大发展。
粮食增产;农田基本建设;农村经营制度;科技创新;互联网+
近年来,随着全球粮食供需格局发生转变,粮食生产问题成为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农业如何进一步稳产增产已成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农业大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地缘广阔、区域特征明显、居民贫富差距较大等现实情况造成了分析粮食稳产增产问题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笔者所在调研组走访了中国农村多个代表性的市县、乡镇。通过调研我们切实感受到,虽然农民生活日益好转,但传统小农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间的矛盾却愈发制约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本文试图从制约农业发展的若干关键因素入手,探求促进中国粮食稳产增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新变化
当今,中国农业发展成就瞩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居民居住情况日益改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发展方面。中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起实现“十一连增”,由2004年的46 947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60 709.9万吨,年增长率达29.3%;2014年,全国农业产业化组织33万个,其中龙头企业达12万家,年销售收入7.9万亿元,带动了1.2亿农户;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综合机械化率的提高、有效灌溉面积的增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普遍使用,以及地膜覆盖面积和良种覆盖率的提高。
2.农民增收方面。2014年,农民人均净收入9 892元,比上年增加996元,实际增长率9.2%。农民福利得到一定程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和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工就近就业提供了更多便利机会;农业外包作业替代了部分家庭劳动,在增加农户生产支出的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市场服务的普及抑制了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减轻了农民负担。
3.农村发展环境方面。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中央财政资金从2010年的5 721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14 345万元,年均增长25.84%,增长幅度高于常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14年,中央财政拨付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达73亿元,用于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和优势特色农产品项目;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结合,财政支农方式发生了转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有所提高。
调研组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当前农村发展和居民生产的现状,认为当今农业经济发展有如下几个主要的新变化:第一,农产品供需市场呈现新的格局,农产品的需求受购买力增长、城镇化加速和人口数量增多的多重影响不断增长,而农产品的供给却因为耕地数量减少、资源环境约束以及劳动力机会成本的提高而趋紧[1];第二,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农户种养、手工劳动向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的多元领域转变;第三,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和数量发生了变化,从劳动力富余走向了结构性不足,劳动力的素质呈下降趋势;第四,农业的投入成本结构发生了变化,低成本、低投入的农业发展正在向高投入、高成本转变,如何在解决农户成本增加问题的同时保障农业效益成为难题。
二、农业稳产增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问题无论外部环境还是内在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国民经济和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压力与挑战,一些制约粮食稳产增产的根本性问题日益凸显。
1.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调研发现,中国农村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许多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甚至废弃,排水设施无法使用,水利设施管理、维护不到位。研究数据表明,中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0.2之多。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来源问题是兴修工程的最大制约。在所调研的乡镇中,这笔经费均来自水利部门的专项拨款,但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专项拨款并非全额拨款,乡镇一级的政府无相关配套资金;二是水利部门审批立项拨款的项目均为大型水利设施建设,一些“到村到户”的小项目无法立项,没有拨款资金。
2.农业经营制度陈旧。调查发现,中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都呈现出分散式经营的状态,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抗灾能力差、科技水平不高,即使拥有高产实验良田的乡镇,也未形成规模。分散的传统农民并未转变成有组织、市场化的现代农业从业人员。此外,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已有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结程度亦不够紧密。
3.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基础较差,缺乏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的储备;科技自主研发能力较差,缺乏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和服务机制体系薄弱,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农业科研投资力度不够等。
4.传统农产品生产模式亟待突破。首先,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太低,传统的精耕细作无法满足当今的市场需求,资料显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甚至不足美日等国的1/100,随着人力成本逐年上涨,农产品价格随之上涨,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失去竞争力;其次,中国农村食品流通环节的基础设施较差、交易市场不够健全、食品经营者安全及法律意识不足,这导致农村农副产品的安全监管问题成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最薄弱环节;第三,信息化程度较低,2014年,中国农村网民占全国网民的27.5%,但农村地区非网民的转化难度大,在已有农村网民中,能将网络技术应用到生产中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得先进信息技术无法在农村地区得到充分应用。
三、分析与建议
1.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一是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努力提高农田质量,大规模兴建“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确保农田不被侵占和利用、总面积不减;中低产田在中国占比较高,针对中低产田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土壤质量、培肥地力,使中低产田变成中高产田。二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到2020 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要大力兴建灌区,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建设重点应放在桥涵、耕道、田间沟渠泵站、小型集雨蓄水设备、田间积肥设施,以及喷滴灌设施等方面。省级财政要加大专项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水利项目的专项补助资金,解决乡镇财政资金紧张、甚至无专项资金的问题,完成农田大中型灌溉设施的更新和重建;市县两级政府同样要增加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对于粮食产量高的乡镇优先安排,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实验农田,对于粮食产量不高的乡镇要合理规划,兴建小型水利设施。三是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在增加拨款的同时,利用政策支持来调动农村居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如国家适当实行资金扶助或者激励政策对于农民投资修建水利工程的行为予以奖励,增加农民的投资与投劳,提高其建设农田设施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建立多元的工程投资体系和机制,充分吸纳社会资金,激活民间资本大兴水利,使资金以租赁、承包或股份制等方式多元化地投向农田基本建设。四是落实管理责任主体,深化水利管理制度改革。明晰工程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明确投资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使利益与责任挂钩。对于农户单独自用的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所有权、修缮和维护的责任均为农户承担;对于受益户较多的设施,可建立区域性的用水合作组织,设施的所有权和管理经营权归合作组织所有;对于小型水利工程,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竞价承包的方法确定项目的管理人。
2.推进经营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一是加快农村合作社发展进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建设要将生产要素重新整合,增强区域内农户在市场经济中的影响力,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从内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要实现形式上的创新,建立如土地合作组织、农民科学技术协会、种植合作组织、林业合作组织或养殖合作组织等,多吸纳农民加入合作组织,实现生产要素的整合。此外,政府的财政性投入要优先投放给专业合作组织,使之成为财政支农的重要平台与载体。二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速农村产业化经营。依托主导产业培植龙头加工企业,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化格局,在科学技术和原材料方面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支撑;要使农户和龙头企业紧密连接,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利益共同体;政府对已有龙头企业提供政策倾斜,为龙头企业争取与外商接轨的机会和条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平台。三是构建联动发展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在农民合作社已建立并有相应龙头企业对接时,要因地制宜将农民组织化和农村产业化要素进行整合。具体来说,要利用当地资源禀赋成立专业合作组织,使农业生产规模化,形成生产效率的内在推动力;要根据已有的规模生产选择建设合适的涉农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对于生产力的外部支撑作用,将小规模生产经营扩大化;要利用龙头企业拉动农民合作社“再产业化”,使农民合作组织成为核心力量,最终形成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经营模式。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突破农业产出瓶颈。一是夯实农业科技基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合理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研究资源的优化与节约,建立优质高效的科学技术体系,发展以生物、信息技术等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完善农业技术设施的安置与配套,使农业科技的发展向横向和纵向延伸,提高产品的区域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同时鼓励企业加入科技创新中,引导部分龙头企业开展先进技术的应用和研发,创建相应的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突破制约农业进步的关键技术,培育农业自主创新的成果,从根本上突破农业生产瓶颈。二是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健全多元化的推广服务体系。对于公益性技术、市场性技术和两部分相结合的科学技术类型,应由不同的推广组织采取不同的推广模式,建立横纵有别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纵向方面,形成以主要农产品为主线的技术经济服务体系;横向方面,可以按地缘的异同实行联合开发,或按照地域经济的不同,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生产线,打造商品基地或拳头产品。三是健全农业投入机制,提高农民对科技使用的预期。政府要积极探索以财政拨款为主导,农户、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引导社会各主体投资农业科研,形成可持续增长机制[2]。对于项目所在科研机构要提高人员经费水平;对于承担科技推广的公益性机构要实行全额补贴;对于参与高科技推广的农户要实行技术示范推广补贴。此外,政府还应通过制定惠农政策,提高农民使用科学技术的预期报酬率,促使他们吸纳新思想、新技术。对于生产技术含量高的农产品可提供价格保护,在制度设计上给予农民“国民待遇”,给予农业平等的发展机会[3]。四是加强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引进农业人才。一方面,要在当地培养高素质农民,使农民成为市场的主体,通过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及成人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受教育程度;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外来人才,鼓励农业专业相关的大学毕业生走进基层,设置“特岗计划”,选拔合适的人才担当“大学生村官”,引入新理念。
4.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一是发展“精准农业”,升级农业生产模式。要大力发展电子产业和物联网产业,推广成熟的、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要针对中国国情,分区域发展精准农业生产方式。如在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可直接普及能够进行环境感知、实时监测并自动控制的精准农业精测系统;在大宗农产品生产区域,要实施智能灌溉、测土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作业手段等。要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透明公开的地区农业基础数据信息系统,对农田系统基本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管理。二是提高网络化服务水平,建立农业信息资源库。在提高农村网络化服务水平方面,政府要深入推进信息入户试点建设,鼓励各领域通过互联网为农村居民提供政策、市场、金融保险、科技支持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建立农村信息监测体系和信息支持体系。此外,政府应建设包含自然资源、专家资源、经济资源、物流资源、生产资料和市场信息的大数据库,为农民提供真实、透明、有效的信息资源。三是完善质量监管体系与安全追溯体系。在农副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方面,对不同地域应采取差别政策,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仍以“小散”为主的欠发达地区采取倾斜支持;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方面,要积极开展追溯信息系统示范项目,推进制度标准化、农业品牌化建设,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间的衔接机制。此外,要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对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化管理,各环节间实现对接与信息共享,一旦出现问题可逆向追溯到产品源头。
四、结论与启示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粮食供需结构的变动,中国农业不仅受到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也受到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刻影响,农业自身的发展水平、社会环境、运转机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农业是立国之根本,农业的稳产增产是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农业大发展的根基。
可以说,中国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逐渐遭遇瓶颈,受到制约。从内部因素来看,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供需平衡”向“总体平衡、结构性偏紧”倾斜,粮食的生产力仍不稳定。此外,部分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效果出现边际效应递减趋势,如粮食直补政策、农资良种补贴政策、最低收购价政策等,原有政策的效能在弱化,粮食增产的难度增加。从外部因素来看,自然灾害频发、资源趋紧及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都严重制约着粮食增产。
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以扭转靠天吃饭的局面,是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的基本保障;推进经营制度创新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拓宽粮食生产领域的助推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突破农业产出瓶颈,是促进农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措施;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领域深度融合是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有效手段。同时,还要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构建与资源和环境设施相匹配的农业生产新格局,以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稳产增产,为中国现代农业大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深厚的根基。
[1] 倪洪兴. 我国重要农产品产需与进口战略平衡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4, (12): 18-24.
[2] 韩君.粮食安全与财政支农支出结构调整[J].商业研究,2013,(12):138-141.
[3] 李谷成, 范丽霞, 冯中朝. 资本积累、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11年中国农业增长与资本存量的实证估计[J].管理世界, 2014, (5): 67-79.
[责任编辑:房宏琳,曾 博]
2015-06-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包含异质消费者的DSGE框架下的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传导机制与仿真研究”(7140309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计算及结构转换路径研究”(12&ZD197)
赵杨(1984—),女,副教授,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F326.11
A
1002-462X(2015)10-01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