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预防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2015-02-25王玲张永利
王玲 张永利
(宝鸡市中心医院, 陕西 宝鸡 721008)
集束化护理预防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王玲 张永利
(宝鸡市中心医院, 陕西 宝鸡 721008)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将213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按照住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9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患者转出ICU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ICU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ICU内对使用呼吸机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VAP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缩短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ICU的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集束化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 不仅是医院内肺炎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而且是重症监护病房(ICU) 内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原因[1]。因此,积极预防VAP的发生,是ICU的重点护理内容之一。我院针对引发VAP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对213例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实施了集束化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VAP的发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ICU内使用呼吸机的213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住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男68例,女41例;平均年龄(63.3±10.71)岁;原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39例,神经系统疾病53例,循环系统疾病15例,消化系统疾病2例;对照组,男71例,女33例;年龄(62.9±10.45)岁;原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35例,神经系统疾病49例,循环系统疾病11例,消化系统疾病7例,妇产科疾病2例。所有入选病例在使用呼吸机前均无呼吸道感染指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原发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VAP 的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VAP 诊断标准为: 呼吸机通气 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与机械通气前胸片比较, 出现肺内浸润性阴影或显示新的炎症病灶;肺实变征和(或)湿性罗音, 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发热, 体温>37.5℃,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有脓性;血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起病后从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到新的病原体。
1.3 护理干预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即对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易于引发VAP的环境因素、个体因素、疾病因素、医疗因素等潜在风险进行梳理、评估,结合文献报道和专家意见提出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包括:①控制病室空气质量环境:开窗通风,3次/d,15min/次;紫外线照射,2次/d,,30 min/次;用含氯消毒液拖地,3次/d[3]。②做好体位和重点部位护理:患者取半坐位或头部抬高 30°,减少胃、食管返流后的误吸,降低胃内细菌的逆向定植[4];患者均以0.1%氯己定(洗必泰)液行口腔护理,每日4次[5];翻身拍背1次/2h;③科学吸痰:采用翻身、叩背及物理治疗后要保持侧卧8~10min再行吸痰,所用负压成人为0.033~0.053Mpa,每次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s,吸痰前给予100%氧气吸入且持续2min[6]。④严格落实感染源隔离、消毒制度:多药耐药菌等特殊感染患者要安置在隔离病房,患者使用的各种设备、仪器及床单元及时进行清洁、消毒,患者出院或转出必须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并达到标准要求。⑤严格落实呼吸机及其附件的清洁与消毒[7]:呼吸机表面清洁、空气过滤网清洗和更换湿化瓶内的灭菌蒸馏水,1次/d。管路、湿化瓶更换,1次/7d。⑥严格落实探视控制、疾病回避和及时消毒制度:严控限制探视人员数量,进入病室的探视人员均需着隔离服、戴口罩和脚套;建立护理人员健康通报、回避制度,有急性传染性疾病的医护人员避免进入病室,确需进入时,需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工作人员进入监护病房应更换拖鞋,穿着ICU专用工作服,每日更换;医护人员不论是否戴手套,在接触黏膜、呼吸道分泌物或及其污染的物品之后,接触带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前后,接触患者正在使用的呼吸治疗设施前后和接触同一患者污染的身体部位后,均应洗手或对手进行消毒处理[8]。
1.4 评价指标 患者转出ICU病房时,统计分析VAP发生情况、呼吸机使用时间、住ICU的时间和病死率等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ICU时间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ICU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VAP发生和病死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P发生和病死情况比较 [n(×10-2)]
3 讨论
近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呼吸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急救设备,在ICU内得到了广泛使用,并为无数重症患者赢得了第二次生命。同时,VAP作为ICU内呼吸机应用患者常见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原因,又会将患者再一次推向新的危机。因此,如何有效预防VAP的发生,对于危重患者的成功抢救极为重要。研究表明[8,9],引发VAP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环境因素,如ICU是感染的高发区,感染发生的危险比普通病房高5~10倍;医源因素,如呼吸机管道污染、食管返流误吸等;基础性疾病,如基础性疾病越严重则VAP风险越大;机械通气时间长短与VAP发生成正比,通气时间越长,VAP发生危险越高;未能严格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制度等。在护理实践中,只有熟悉和了解引发VAP的各种诱发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以消除,才能将VAP的发生控制在最低水平,为危重患者的抢救增加成功的筹码。
在ICU患者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我们将集束化护理理念引入临床护理实践,通过文献检索综合专家意见,总结科室既往好的做法和教训,对引发VAP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和成功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以引发VAP的高风险因素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借鉴既往成功经验。同时,结合医院、科室的软硬件实际情况,将既往成功的经验积极地融入到临床实践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预防护理措施,将引发VAP的诱因消灭在萌芽状态,极大地减少了ICU内VAP的发生,为患者的成功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统计结果与相关研究报道相一致[10,11]。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集束化护理干预突出了以防为主,其积极融入了循证护理的思维理念,将可能引发VAP的诸多潜在风险因素和成功应对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整理,同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专家建议,对文献进行合理采信,提出一整套科学、合理,并可靠、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得各项护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对预防VAP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使得一些重要环节的护理更加规范化和程序化,杜绝了因护理人员个人素质差异和习惯养成不同引发的护理质量问题,将引发VAP的各种风险降到了最低。VAP发生率的降低,不仅为患者的成功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缩短了患者住ICU的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4 结论
在ICU内对使用呼吸机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VAP的发生,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缩短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ICU的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1]李茜,孙仁华,陈敏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4):3338-3340.
[2]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202.
[3]史诺,李国荣.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9,9(1):84-85.
[4]王雅妹,董兴,纪翠清.中国中医急症[J].2010,19(2):337-338.
[5]秦玉荣,秦寒枝,钟先进.中华护理杂志[J].2012,47(11):999-1000.
[6]王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J].现代护理,2010,36(1):163-163.
[7]徐遂转,贺建秀.中国社区医师[J].2010,12(27):230-231.
[8]龙利亚.预防机械通气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1,6(16):188-189.
[9]李秀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10(2):88-89.
[10] 马静,于静蕊.集束化综合护理预防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 2012.20(2):30-31.
[11] 屈莉,古长维,周小荣.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8):2020-2021.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with cluster nursing
WANG Ling, ZHANG Yong-li
(BaojiCentralHospital,Baoji721008,Shanxi,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with cluster nursing. Methods 213 ventilato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luster nursing on that basis. The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VAP and mortal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ime of ventilator and ICU sta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luster nursing interventions can b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VAP, reducing patient mortality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shortening patient ventilator time and ICU stay and reducing the financial burden on patients.
Cluster nursing interventions; ICU;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R 473.56
A
10.3969/j.issn.1672-3511.2015.02.047
2014-09-16; 编辑: 张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