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与古代中国蚕桑技术的外传
2015-02-25张萌刘俊仙
张萌 刘俊仙
(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100026)
丝绸之路与古代中国蚕桑技术的外传
张萌 刘俊仙
(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100026)
【摘要】中国是蚕桑业的发源地,是历史悠久的丝绸王国。在古代,中国不仅通过丝绸之路向亚、非、欧、美的许多国家供应蚕桑产品——美丽的丝绸,而且,先后向东方和西方国家输出蚕桑技术,于世界各地推广这种由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蚕丝业生产活动。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全球的文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丝绸之路;蚕桑;传播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蚕桑业的国家。养蚕治丝是我国先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一项伟大成就。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开始种桑、养蚕,进行织丝活动。汉、唐以后,随着蚕桑业的推广,其丝纺丝织技术不断提高,产品更为丰富 。从周代起,我国的丝绸商品及其生产技术(蚕桑技术),逐渐成为国内与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一、国内蚕桑业概述
中国蚕桑业起源于多处: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成都三江平原等,各处皆是训化野蚕为家蚕的起源之地。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养蚕业在许多地方逐渐开展起来。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豫州、荆州等各地,每年都向中央朝廷缴纳蚕丝或丝织品。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蚕桑业经济已有了初步发展。其中,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乃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期间的采桑、养蚕、治丝已是农耕活动中的必要内容了。
图1 铜壶上的采桑图,战国,成都百花潭出土
家蚕,乃是作茧之最基本的生物体,起初是由野蚕训化而来。属于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它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以桑叶为食,产的茧可缫丝,主要用于织绸造缎,是优良的纺织原料。
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食物,桑属荨麻目桑科(Moraceae),在古代中国境内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其主要品种有鲁桑、白桑、广东桑等。
汉、唐至宋代,各朝政府皆重视蚕桑业,并采取种种措施给予鼓励。使得蚕桑生产长久维持兴盛。民间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的栽桑、养蚕技术,特别是国人能够广泛应用嫁接技术繁育桑苗,保留母树的优良性状,从而不断提高桑树资源的品质。隋唐宋元时期,蚕桑生产高度发展。在养蚕方面,在蚕种培育和推广上取得不少成就。并且民间还逐渐掌握了蚕病的防治技术。
唐、宋时期,养蚕、贮茧、缫丝的设备已相当完备,其手段也更为进步了。于上簇时采用加温、盐泡、蒸煮等方法来改善茧质。在缫丝技术上,采用了先进的熟缫法,更好地保障了蚕丝的质量。
唐代是我国丝织业大发展时期,产品的质量、数量均领先于世。其著名产地主要在冀、豫、鲁、苏、浙、粤和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其中河南道仙的纹绫,扬州的锦被、锦袍,越州(今浙江绍兴)的绫、纱,成都的蜀锦,享誉国内外。还出现了印花丝绸、缀锦等新品种,可谓辉煌。
宋代发展了缂丝技艺,比唐代更加精湛,尤以大幅的缂丝画为特色,品格高雅,多为宫庭所藏,身价骄人,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还出现新品种缎、宋锦之后者产地在苏州,其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被赋予中国“锦绣之冠”称号。海外贸易进一步繁荣。印度、罗马等50多个国家的海船,常来江南和四川采购丝绢,再现了海上丝绸之路之繁华。
元明丝绢、刺绣承继宋代传统,且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品质普遍提高,材料改进精良,技巧娴熟洗练,而且趋向繁缛华丽的风尚。这等蚕丝产品,深受海外消费者喜爱,尤其得到西方国家的追捧。
二、丝绸之路
养蚕治丝是我国先民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伟大成就。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提高,并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国。即通过丝绸之路——国际商道,大量输出绫罗绮缎等丝织品,进而使我国的蚕桑生产技术传到周边国家和西方世界,从而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对国际经济、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图2 张謇开通丝绸之路图,甘肃敦煌壁画
丝绸之路,西出敦煌后就进入新疆,分为南中、北三条路线。南线和中线各沿塔里木盆地的南、北边缘前进,汇合于喀什。南线自敦煌经罗布泊到楼兰,一路经过若羌,且末、民丰、于田、和田、莎车到喀什。中线自敦煌经艾丁湖到吐鲁番,过焉耆、库车、拜城、阿克苏再到喀什。从喀什往西越过葱岭即到大月氏和安息(伊朗高原的古国)。北线则经哈密、吉木萨尔、乌鲁木齐、昌吉、霍城、阿拉木图到碎叶城,直到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自汉代起,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据文献记载:武帝刘彻曾派遣使者并招募商人出海贸易。于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闻(今属广东)、合浦(今属广西)驾船出海,经都元(今越南的迪石)、邑卢(今泰国之佛统)、湛离(今泰国之巴蜀)、夫首都卢(今缅甸之丹那沙林),再行船向西航入印度洋,到达黄支国(今印度东南海岸之康契普腊姆)。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从另一个纬度贯通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持久通行,并且一再延长。到唐朝时,我国的外贸商船,由东南沿海开往东南亚和印度洋北部国家,并穿行红海,到达北非及波斯湾各国。该海上航路,被称作“广州通海夷道”。由此国际通道向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等;输入的商品主要是香料、花草等。到宋元时期,海外贸易进一步繁荣。印度、罗马等50多个国家的海船,常来中国内地采购丝绢,外贸形势极为兴盛。明初郑和下西洋,又把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巅峰。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绫罗绸缎广输菲律宾和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海外声称:如果没有明末中国丝织业的冲击,西班牙人的纺织业不会衰弱。
经过十多个世纪的丝绸跨国贸易,作为中国特有的农耕文明的重要内容——桑蚕种子及丝织方法,陆续被东方亚洲各国获取,又渐次传至欧洲、美洲广大地区。为世界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蚕桑技术外传
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约有50个国家养蚕、缫丝、织丝。追根溯源,它们最初饲养的家蚕蚕种、饲养方法以及丝织技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我国传去的。
(一)向东传播
中国蚕桑技术的外传,首先开始于向近邻的东方国家输出。朝鲜是我国的近邻,在古代华夏和朝鲜之间,民间往来频繁,包括丝绸贸易等商品交换颇多。朝鲜人非常喜欢和需要使用价值很高的华夏丝绸。而且,由于古代中、朝人口的相互迁徙,又加大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农业技术的交流。
据《尚书》记载,周武王灭商,太师箕子“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又有史籍记载,商朝后期(公元前十一世纪),箕子带领一部分族人进入朝鲜,“教民以礼义田蚕织作”——将养蚕技术传入朝鲜。继而从战国纷争到秦末天下大乱,先后有数万中国人逃往朝鲜避难。其中,有从辽东陆路进入朝鲜者,也有由山东半岛渡海而入朝鲜者。他们在朝鲜东南沿海地方(今庆州地带)定居下来,与当地居民和平共处,共同建立了辰韩。并将从中国带来的蚕桑技术于当地传播开来,致辰韩民众,“知蚕桑,作缣布”。西汉之时,又有海内燕国人卫满带领一部分中国民众,到达朝鲜居住,进一步传播丝织技术。西汉末期,朝鲜各部落的蚕桑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已有一定量的丝织品出现。
日本也是较早引进和消费中国丝绸的国家之一,熟知中国丝绸的较高实用性及其价值的珍贵。并且随着丝织品的进口贸易而一步步地掌握了其蚕丝技术。日本的养蚕方法,据传说是在秦始皇的时候引进的。也有资料说,是在东汉后期(3世纪时), 中国的栽桑、养蚕和缫丝技术,由朝鲜传入日本。这两种说法,后者比较可信。据日本史书记载,三世纪时,有一个叫功满王的人,声称为秦始皇的第十一世孙,由朝鲜半岛的百济来到日本,并引来蚕种,最早创办了日本的蚕桑业。随后,日本还专门派人到中国浙江沿海招募丝织技工,请去日本传授其技术。另外还有一部分中国的北方人东渡日本定居,专门从事纺织,成为那时日本纺织业的骨干。可见,日本的蚕桑业,同样是在丝绸交易的基础上,随着中国劳动者某种程度的出境移居而逐渐兴起的。三国时期,日本已经能够利用生长在本土的 “蚕桑”,制作“缣绵”了,丝织业已成气候。
接着,日本方面继续通过以上途径,加强中日蚕桑技术交流,以壮大其本土的丝织业。如隋朝以后日本官方还派人来中国,直接引进蚕种,并于中国招聘养蚕人和缫丝工匠。魏晋之时,日本已能织出倭锦、绛青缣、异文杂锦等特有丝织品。19世纪明治维新时,日本政府曾以发展蚕桑和出口丝绸为富国强兵的国策,为后来日本丝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直到近代,日本还不断地从我国引进优良的家蚕品种和先进的栽桑技术,特别是进一步引进了中国的柞蚕放养方法。很显然,中国与朝、日的蚕桑技术交流,是以丝绸贸易为先导,以人口迁移包括招聘技工为重要手段、辅加外交协作因素而系统实施的。
(二)向西传播
与前述通过民间人口迁移和官方外交途径向东方邻国传播蚕桑技术较为相近的是:往西方国家的传播,开始是通过婚嫁行为的国人移居而作为传播的起点,其后则主要是以丝绸贸易、外加华人迁移的形式而渐次完成的。早在春秋时期,中国的蚕丝产品就已有少量地输入欧洲。到西汉张骞第2次出使西域以后,蚕桑业产品——丝绸又逐渐大量地销往欧洲。从丝绸集散地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过新疆通往西亚,到达地中海以至欧洲。
蚕种和养蚕方是先由中原传到边地新疆,再由新疆经“丝绸之路”传到阿拉伯、非洲、欧洲。
古代僧人在书中曾记载了一个中国蚕桑技术西传的故事:很久以前——东汉后期(大约在公元二世纪末),西域于阗地方(今新疆的和田),有一个叫瞿萨旦那的国家,曾向中国求取蚕种,中国不给。不得已,瞿萨旦那王想了一个办法——借助联姻手段获取蚕桑种子。于是,瞿萨旦那王便郑重向中国公主求婚,获得了允准。到迎娶公主之时,瞿萨旦那王通过迎娶公主的专使,请求公主设法把蚕桑种子带上。公主听了专使嘱咐,暗中弄了一些蚕桑种子,秘密地放在自己的帽子里,并安全地带入瞿萨旦那。至此,当地人便开始栽桑养蚕。起初,桑叶不多,蚕虫还要吃些杂树叶子。公主出面刻石为制,严令保护蚕桑,不许损伤。不过几年就桑树成林,育蚕遍地。随公主而去的还有一些养蚕织丝的妇女,她们在那里造了一座“射鹿城”,专门传授瞿萨旦那国妇女养蚕织丝技术,时隔不久,养蚕缫丝很快在当地普及起来。藏文的《于阗日记》也有相同的记载。这应当是中国蚕桑技术西传的第一站。
图3 和田丹丹乌里克古城遗址中关于蚕种西传的木板画
历经两个世纪,到魏晋时期,于阗地方已经能够纺织出红底白花的绞缬绢。到唐代,于阗所产的丝织品达到了空前的水准,被中原称为“胡锦”、“西锦”。
东晋、十六国时期(四世纪),中国的蚕桑技术借助贸易方式传入印度及俄罗斯边地,随后逐步传至俄国腹地。其中,印度远在战国时期,就已消费中国的丝绸。后来到东晋时期,又掌握了蚕桑生产技术,能够自行制造一定数量的蚕丝,继而又与西亚和欧洲进行频繁的丝绸贸易。
南北朝时期(约550年左右),拜占庭国王通过印度僧侣从中国私运蚕种至该国(东罗马帝国),成为西方国家的蚕业之始。到唐代(八世纪),养蚕法传到阿拉伯和埃及。
虽然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四世纪),中国的丝织技术已经传到了西方国家,但那只是初级的简易的素纹绸绢生产技术,直到隋朝,中国的提花机及其绸绢花纹的构造方法,才辗转流传到了西亚、欧洲,较为复杂的提花丝织物——大花纹的绸绫,才在西方国家开始出现。
五代后期蚕桑技术传到西班牙。后来,北宋(十一世纪)时期,意大利人从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引进中国蚕桑技术,并逐步实施蚕桑生产,不断发展丝织业。继而,南意大利王罗哲儿二世,又通过十字军东征,强驱境外的两千名丝织工人西进,把他们带回意大利去养蚕、缫丝、织绸。虽然这种手段很野蛮,但由于统治者对此项科学技术如此看重,使意大利的丝绸技术得以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欧洲丝绸产业的中心。至1847年,意大利产茧量曾达6万吨以上,在当时,仅次于中国而占世界第2位;但其后产茧量逐渐下降,并趋衰落。明朝前期(十五世纪)蚕种和桑种被人带到法国,从此法国开始出现了栽桑养蚕织丝的生产。英国效仿法国,学习蚕桑技艺,于是养蚕治丝产业又从法国传到了英国。
在互通有无的供求关系之背景下,商人的行为驱动了民间产品的流动。这种流动,又带动了产品制造者(劳动者)的相应移动(出境)及其生产技术的传播。中国蚕桑技术的外传,就是循着这一规律而进行的。
明朝后期,美洲的墨西哥已经养蚕——蚕桑技术已从中国间接地传去,出现蚕丝业之雏形。不过,美洲大规模发展养蚕生产则是在清朝之时。那时英国殖民主义者为图蚕桑之利,曾在美洲殖民地大规模开展养蚕试验,发展丝织业。
总之,中外经济文化的交融,特别是蚕桑技术的广泛传播,虽然情形各异,但其道理相似,规律相同,途径一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商品的流通,文化的交融,科学技术的传播,促进了世界事物的发展,推动了国际社会的进步。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相互了解的最早窗口之一,它表现了古代中国人向世界开放的前瞻性、进步性。丝绸之路的开辟,丝绸商品的流动,推动着蚕桑专业技术人才的迁徙,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蚕桑产品和技术的输出,填补和充实了海外国家尤其是西方社会经济的内容,使全球性的物质建设、世界性的文化发展更加丰富多彩,在世界多种文明交汇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丝绸之路,比新航路开辟早1500年,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国际影响。
作者简介:张萌(1963- ),女,中国农业博物馆副研究员;刘俊仙(1964- ),女,中国农业博物馆馆员。
【中图分类号】S88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