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计探究
2015-02-24程玉莲
程玉莲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计探究
程玉莲
摘要互联网与高校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机结合,不是两者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课程形态。并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新兴理念和技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理念引导和价值反思,最终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设计
“互联网+”概念的兴起和研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创新带来契机。“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即互联网与高校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机结合,不是两者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课程形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而言,互联网与之的结合,不仅仅在于破除传统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窠臼和羁绊,更重要的是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新兴理念和技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理念引导和价值反思,最终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2015年1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模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体系创新的进一步深入与深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言,“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身是个动态和开放的系统,需要不断结合和利用时代发展和变化的积极成果,形成创新开放的教育体系。当前形势下,需要全面贯彻《意见》要求,面对由网络技术进步、新型网络教学方式及网络平台应用所带来的挑战,积极探索开放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理念和新模式,研究“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体系。
一、“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变化
“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产生了新的突破,是对传统课程模式的推陈出新,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学习时间扁平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教、学、评是错时的,不在同一个时间层面内,即在教、学以及评价几个环节之间存在时差。这种时间上的继起性不利于学生及时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借助网络平台以及交流软件,可以使得教与学、评和议、问和答在同一时间场域内完成,丰富了课堂形式,大大促进了课堂的集约化。
二是学习过程立体化。互联网的技术使得原来相对平面式的课堂向立体化课堂转变,能够突破传统课堂有限场域的限制和束缚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与学的过程立体化,互联网背景下教与学的场域处于动态互换之中,预习环节—授课过程—复习答疑等都通过立体式时间空间表现。第二,课程学习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可以在具体学习中通过不同国别、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比较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深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第三,教学材料来源多元化。通过互联网的现代信息技术,把原本静态的、二维的、碎片式的教学材料以更加直观、更成体系和更强冲击力的形式加以展现,为学生呈现出一个立体知识的全景三维图。比如,可以联网市政官员、劳动模范、学习标兵等各个领域的领袖或者优秀人物,充分利用他们的事迹、人生经验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是效果反馈及时化。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学习场域所限,使得效果较难以评估或者难以体现,通过互联网构筑的立体式的学习场域,促使学生在相对有限的时空中获得理论认知的最大化效果。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将学生置身于与学习内容相契合的网络场景,实现情景模拟的效果,促进了“知”向“行”“身”向“心”转化的最大可能,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说服力。
四是学习支持个性化。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人机交互技术的突破,解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互联网+”打破地域和时空的界限,改变了传统课堂集中授课的模式,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创造新的入口和“生态圈”,并且这种“生态圈”内的交流和合作是可以依靠互联网实现一对一的精准沟通和教育,而非泛泛的信息量的堆积。
五是教学与教育资源整合化。通过挖掘各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和素材,调动导师、学校教师、学生辅导员、学校管理人员、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积极性,制作微视频,建设网络翻转课堂,充分将学校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的资源有机整合起来,有助于实现“大德育”平台构建的理念。
二、“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计
(一)利用互联网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三个转变”。
一是从“传统教学”向“新理念教学”转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不断结合已有的社会成果和技术成果,以保持其教学理念不断推陈出新。教学理念的创新是教学技术革新的前提和宗旨,教学技术的推动则是教学理念的动力,互联网带来教学主客体之间的淡化、传统课堂模式的颠覆,能促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保持良好的发展生态。传统教学中,教材是“教”与“学”围绕的核心,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基本保持一致,而互联网的使用可以促使“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教教材”和“用教材”之间实行有效转换,所谓以书本为核心是第一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是第二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是第三代教育,以学生为核心为第四代教育即为此精要阐释,“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更加多样丰富的方式解读和使用教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重新建构教学体系,守本但不照本,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基础。
二是由“关注知识的传授”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主要采用相对集中讲授的方式造就学生相对客体的地位,通过互联网作用机制,翻转课堂机制、微课堂等方式,学生的客体角色有可能彻底改变,学生由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学生参与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任一环节,不再是站在教师背后和课堂之外,而是走在课堂之前,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中心角色,学生在这种教学体系中不仅锻炼了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紧紧融入课堂,在教师主导中掌握学习内容,并在学生自我塑造中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是从注重“教”向注重“学”转变。要充分利用学生手中智能设备,促使这些设备成为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终端。网络环境下的诸多教育功能通过微信、微博等途径实现,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促使慕课、翻转课堂、微视频等网络教学手段创新,充分实现线上与线下、网络与课堂、校内与校外等教学场域有机结合,建立一个包含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过程的教-学动态互动机制,这个互动过程,除了强调教师教育导引以及教学设计之外,更重要的是强调学生“网络学习”—“课堂互动”—实践探索”三个基本阶段的学习过程。
(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实现“三个开放”。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实现授课内容开放、教学形式开放以及教学场域开放。
一是授课内容开放。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环境下更有助于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授课内容不再受限于教材、课堂,更加有利于充分使用线上线下的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有效性方面,真实的史实材料、不同典型人物的经历与感悟、经典的案例等无疑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无法实现的,开放的授课内容,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服力。
二是教学形式开放。在教与学转变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加凸显。如果说传统课堂中学生与教师存在知识上的距离,教师依靠知识上的核心竞争力在“互联网+”背景下则已逐渐弱化,学生通过微博、朋友圈、公共微信号等信息手段,拓展了各种信息化手段,学生可以直接加专家的微信、微博,学习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在“互联网+”形势下,学生与教师在知识上的距离逐渐缩小,教师会在教学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在学习过程中,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学生学习领域,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借助于互联网,其设计分别如下:“网络学习”阶段,以“目标导学、微课助学、在线测学、问题反馈”四个环节为主;“课堂学习”阶段以“疑难互动,线上分析”环节为主。第二,教师教学领域,其主要突出备课环节的四个基本步骤:即“课时规划、微课设计、教案学案编制、微课录制”。结合互联网的使用,形成愈加开放而有张力的教学形式。
三是教学场域开放。“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的一项优势是突破了课堂场域限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的过程突破课堂限制,尽管还是通过课堂的形式,但是在课堂这个场域中却把千里之外的人物、古今中外的材料和案例联系在一起,教学资源所属场域开放。第二,学的过程突破课堂的限制,把课程体系开发为软件系统,实现内容的快速迭代,以每个学期为周期进行不断优化,优化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反馈,这种方式使得学习行为可以发生在世界的任何位置和任何时间。
(三)“互联网+”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三个互动”。
一是教-学互动。在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与“学”的边界逐渐模糊,不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那样两者界限分明,“教”的主导地位与“学”的客体地位在互联网影响下将被改变。同时互联网也为“教”与“学”互动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和技术支持,能把疑问、对话、合作等互动形式更加优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互动的广度、深度和延展度,“教”与“学”两者之间的互动渗透将会更加彻底。通过教学资料的前期准备以及在线资料的获得,教师的“教”更重在引导,学生的“学”更体现为主动的学,在“教”与“学”的有效互动中,教师即时调整教学方法,有效激励教师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动态和学生的关注点,学生也在这种教学形态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指向,更容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成长目标进行学习。
二是师-生互动。通过“互联网+”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教学效果评估的同层面实施。通过学生手中的终端设备,通过视频流媒体技术在PC端、手机端均可高清观看,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一站多平台的传播效果,教师可以设定与讲课内容相关的问题、答疑以及教学效果考查等在课堂网络上进行,教师通过学生的智能设备,借助互联网,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掌握程度。与此同时,可以通过互联网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运用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多媒体传播形式,从用户场景,区域场景,功能场景,兴趣场景等层面满足课程和学生需求;并基于“互动交流”,学生可通过发送文字、语音、图片等信息,像与好友沟通一样与教师进行实时沟通互动。
三是知-行互动。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互动产生更大的空间和可能。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校内育人和校外育人、知性教育与生活教育之间的结合互动将更加紧密,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学习在更大的平台和更广阔的空间向实际行为的转变,在德育过程和导行途径上,通过互联网加强各个学科的联结,多方力量的联合,形成导行的网络,让学生在导行的网络中找到实实在在的立脚点,使导行更具实效。
三、“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传统教育的秉承与扬弃
一是“互联网+”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遗弃,不是简单的将线下内容信息化和数据化,更不是和传统教学的对立,“互联网+”是一种和传统教育的融合,我们要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以及社会发展状况,寻找需要优化的资源配置,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既可以站在技术的肩膀上获取资源,也可以让教师站在每一个学生的身边传道授业解惑,实现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线上线下同时布局,在“互联网+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依然突出“三个坚持”,即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坚持“价值导引与实践践行的有机结合”;坚持“网络技术手段与课堂常规教学手段的有效互补”。
二是“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是对技术的绝对推崇,其最终目标依然是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完善。传统教学方法由于受时空、资源等的限制,教学目标并不能得以充分展现,互联网给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等带来变化,通过一系列先进的科技理念渗透以及技术方法的有效使用,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现终极价值追求。所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技术仅仅是手段,其丝毫不能掩盖或迷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树人”的教育目的。
三是依旧遵循“知行合一”的德育教育规律。“知行合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互联网+”在引导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和理论教化的同时,更应注重理论教化与学生自主践行的有机结合,强调教师价值导引与学生自主建构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鲍宗豪. 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1.
[2]谢海光.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曾令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M].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4]汪晓莺. 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J]. 学术论坛,2006(12).
[5]杨立英.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4.
[6]谢海光.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7]张再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8]徐建军.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郭嘉〕
●社科信息
作者简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科学院总支副书记、讲师,女)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资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和内容建设研究”(ZCGJ34-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献标识码中国图书分类号G641A
文章编号1671-4741(2016)06-0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