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培植牛黄
2015-02-24徐福
徐 福
巴林左旗隆昌镇动物防疫站
牛黄,是黄牛、水牛、野牛的胆结石、胆管结石、肝管结石、属于贵重药材,由于市场紧缺,价格昂贵,特别是在天然牛黄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开展人工植黄,不仅可缓和牛黄供应紧张,而且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之道。每克牛黄销售价达350 元左右,如人工植黄,一般每头牛可产牛黄3~15 克,高的达26 克以上,植黄三年可产牛黄30~40 克,最高达126 克以上,可收入44000 多元,相当于出栏5 头300 千克以上肉牛的收入。 怎样才能培植人工牛黄? 总结一些专业户的经验是:
一、选牛
凡植黄的牛,不分品种,公母牛均可。但一定要把好牛的年龄关,经验表明,最佳植黄的牛的年龄是4~10 岁。 牛龄太小的产黄少,年龄太大的易伤亡,或因生存时间段短,难于形成较大的胆石,经济效益低。
二、植黄时间
人工培植黄牛,与牛的体况和外界气候有关。 因此,要选最适宜的时间,一般南方4~5 月,北方5~6月植黄为宜。 因为上述时间,牛的膘情差,手术容易。此时又处于牧草返青季节,牛吃上青草上膘快。 又因降雨少,伤口不易感染,愈合快。
三、巧植
主要把“七关”:一是准备关。 做好手术前的一切准备,如器械、药品和“核”等,并在手术前让牛禁食一天。 二是保定关。 手术时,要把牛左侧卧保定在平地上,最好是在手术台上,捆住四肢,固定头、尾。使其不能骚动。三是麻醉关。要根据牛体大小,肌肉注射麻醉剂,麻醉时间达3 小时左右,使牛安静下来,进行手术。 四是部位关。 手术部位,即胆囊部位,在牛体右下侧肝下缘腹壁直下,即肩胛骨1/3 处,往后作平行线,与右侧倒数第二、第三肋骨中间的交会处。 五是手术关。 部位确定后,要剃毛和消毒,先用5%碘酊消毒,再用70%的酒精脱碘,并盖好创布。 在两肋间切开皮肤5~8 公分, 然后按肌肉纤维方向钝性剥离肋间外肌、腹横肌,并做好止血。 当腹膜暴露后,用鼠齿镊子提取腹膜,用直尖剪刀剪开一小口,并钝性撕开2~3公分。找到胆囊后,将其牵引到切口处。胆囊初拉出时呈浅绿色,表面分布有网状血管,呈梨形。 将胆囊拉出,剪开2 厘米小口,让胆汁流出一半,从切口放入“核”。六是选“核”关。选用富有弹性的、无毒塑料制成的、乒乓球大小的,并套有用酒精浸泡过毒的良布的网型空核,但核的直径不能小于1.5 厘米。 七是注液关。将“核”放入胆囊内,要用胃线缝合,后再向胆囊内注入牛黄菌种8~10 毫升。 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把胆囊送入腹腔中。再分别作腹膜、肌肉分别连续缝合,最后将皮肤作结节缝合,并用敷料覆盖切口,经5~7 天可拆线。 在缝合胆囊时,千万注意做到完整无漏,特别是腹膜与胆囊粘连,手术即失败。
四、护理
手术后的牛,必须加强护理,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单独放牧,饲养一星期方可入群;二是要防止污染伤口,特别是不能进雨水;三是要防止蚁、蝇叮咬,要在伤口处涂少量的碘酊; 四是注意牛瘤胃臌气,一旦发现要及时注入“气灵”;五是在手术当中及伤口愈合阶段,手术牛严禁使用抗菌素、磺胺类药品,否则不产牛黄;六是牛黄菌种在有效期内应保持在0~4℃之间,防止温度忽高忽低,从而影响牛黄生产的数量。
五、取黄与再植黄
植黄10~14 个月就可取黄, 取黄的方法与植黄手术相同,打开胆囊,把“核”取出。再把新“核”植于胆囊中。 健壮牛可植黄2~3 次,一般不可超过3 次。
六、加工
取出“核”后,可发现其内外有金黄、橙黄、褐黄色的沉积物附着于“核”的内外,此即牛黄。要做好加工,必须把好“三关”:一是及时用卫生纸吸水,不可用其他纸代替,以去其粘液和胆汁及污物;二是不可曝晒和高温烘烤,要放在通风、干燥地方,使其自然干燥;三是干燥后,用清洁瓶密封保存或销售。 据《本草通玄》记载:“牛黄”,体轻气香,置舌上,先苦后甜,清凉透心者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