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2015-02-24许传力
许传力
乌兰察布市种子管理站
青贮玉米是奶牛养殖业必不可少的基础饲料之一,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奶牛业的发展,青贮玉米已在奶牛主产区广泛种植,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收益,因此其需求量和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 一般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 青贮玉米亩产鲜秸秆可达4.5~6.5 吨,最高可达10 吨,比普通籽实类玉米高一倍。 种植1.5~2 亩的青贮玉米,即可解决一头高产奶牛全年的青贮饲料供应。 用青贮玉米饲料喂奶牛,一个产奶期可增产鲜奶500 千克左右, 而且还可节约20%的精饲料。而利用收获籽实后的玉米秸秆制作奶牛的青贮料, 虽然部分解决了奶牛的粗饲料来源问题,但由于适口性差、营养价值低下、消化利用率低,影响了奶牛的产奶量。与种植青贮玉米做青贮饲料饲喂奶牛相比较,一头产奶母牛一年就损失了上千元的经济收入,而且增加了上千斤饲料的饲养成本,所以是很不划算的。青贮玉米产量高,营养丰富,有较优高的能量和良好的吸收,是最经济的饲料。 发展青贮玉米生产不仅可以减轻过度放牧, 草原退化等生态问题,还可以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收入。广大农牧民要充分挖掘土地生产潜力, 科学种植优质青贮玉米,提高种植青贮玉米的经济效益。 同时解决奶牛发展需要大量青贮饲料的紧缺矛盾,因此搞好青贮玉米种植势在必行。
一、品种的选择
选择青贮玉米品种一般应该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选用生物产量高,干物质含量高,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抗病抗倒伏,营养价值高,成熟期适合的, 应该在霜前10~15 天乳熟末期蜡熟初期的品种。 在精选种子与种子处理方面要选择品种纯正、成熟度好、粒大饱满、发芽率高、生活力强的种子,以保证出苗整齐、健壮。 用果穗中部籽粒,粒大饱满,生活力强,有利于早熟增产。 对籽粒大小差异较大的种子,应进行精选分级,一般分为两级,分别播种。 种子处理的方法很多,可促进种子发芽,有利全苗、壮苗,可根据各地的条件适当选用。 晒种可促进种子后熟,降低种子的含水量,增强种子吸水力。 经过晾晒的种子播种后,能迅速吸水膨胀,提早发芽出苗。晒种的方法是在晴朗天气,选择背风向阳千燥的地方,从上午九时至下午四时,把种子摊在苇席上,连续曝晒2~3天。 注意要经常翻动,傍晚收好,避免受潮。 不要放在铁板或水泥地上晒种,避免过热烫坏种子。 用药剂拌种,可以防治病虫害,用1000 倍的“401”或2000 倍的“402”溶液浸种12 小时,可防治玉米黑粉病;用种子量0.5%的40%乐果, 或每亩200 克锌硫磷或250 克5%的呋喃丹颗粒剂拌种,可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用占种子量1%的20 萎锈灵拌种,可防治黑穗病。
二、选地
选择前茬施肥充足的麦类、谷类、蔬菜作物的地块种植。搞好合理轮茬,玉米消耗地力较强,常发生一些病虫,不宜边作,大豆,小麦,马玲薯茬种玉米最好。也可选玉米间作,混作。 整地方面要适当的深耕可创造疏松的耕土层,一般耕翻不少于18 厘米。春播青贮玉米应在前一年秋后,结合施底肥进行秋翻耕,并做到翻、耙、压连续作业,作好保墒。
三、播期、播种密度、播量及播种方法
因各地差异较大,要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栽培制度、品种特性以及生产需要灵活掌握。 青贮玉米春播,主要受温度限制,一般以地表5~10 厘米土层温度稳定在10~l2℃时播种比较适宜。春播青贮玉米,在适期范围内,应尽量争取早播,以利于延长青贮玉米的生育期,特别是延长营养生长期,同时,由于苗期气温较低,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可使幼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并且避开不良气候因素和减轻病虫害对青贮玉米的危害,确保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为缓解劳力、机械等矛盾,可在播种适期范围内分期播种,或选用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种植,做到分期收割加工。对一个畜牧场来说,青贮玉米每一个播期相差的天数最好在1 周左右,不宜超过10 天,以便于收割期与加工贮藏的进度相一致。春播青贮玉米在同一播种适期范围内因地势高低、阴坡、阳坡、土质解冻和升温快慢不同,播种的早晚也不同,一般先播平川后播山地,先阳坡后阴坡,先沙岗地、壤土地后低洼地。
青贮玉米的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方式、种子的发芽率、种植密度、墒情及地下害虫的危害程度等情况确定。 一般播种量应确保出苗量是适宜密度的2 倍,同时要使苗在田间分布均匀, 无缺苗断垄。 播种深度与播种方式、 方法上要灵活掌握。 播种深度依土壤墒情而定,以接上墒为准,播种深度以5~6 厘米最为适宜。 通常行距为60~70 厘米,用青贮收割机收获的地块,行距应与收割机的收割宽幅配套,株距15~20厘米。 播种方法可采用穴播,也可条播。 做到合理密植,使构成玉米产量的三要素(有效穗数、穗粒数、粒重),相互协调,发挥群体优势。 一般紧凑型玉米亩种植4800~5500 株,半紧凑型亩种植4200~5000 株,披散型亩种植3500~4000 株。 早熟玉米亩种植5000~5500 株,晚熟玉米亩种植3500~4000 株。
四、田间管理
要保证一次性苗全、苗壮、苗匀,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叶面积的形成,打好丰产的基础。出苗后检查苗情,少量的缺苗可采用前后或左右借苗的方法,即在缺株周围多留双株苗,以弥补缺株的损失。 缺苗严重的地块,可用原品种浸种催芽或用早熟品种播种。
间苗宜早进行,通常在2~3 片真叶时间苗,选留大小一致、叶片肥厚、茎秆扁而矮壮的苗,拔除病苗、弱苗和杂苗。 在长出4 片真叶时定苗,留苗密度视地力、品种特性等而定。中耕除草要及时,及时中耕既可疏松土壤,改善通气条件,提高地温,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又能灭除杂草,减少地力消耗,对促进幼苗健壮生长非常重要。
中耕宜浅,一般控制在3~4.5 厘米,避免伤根压苗。此时如发现仍有地下害虫,可用毒饵防除或喷洒40%乐果乳剂防治。 在追肥方面要合理,采用尿素做追肥,进入拔节期,为避免生育后期由于脱肥而造成产量下降的情况发生,根据田间植株长势、气候情况确定进行田间追肥用量及方式, 可每亩施用尿素(含46%氮素)15~20 千克,并针对部分弱苗适当增加了肥料使用量。 施肥的方法是在两植株之间打深穴(深6~10厘米,直径3~4 厘米),将肥料施入穴内然后培土。
科学排灌:玉米穗期需水量大,对水分极为敏感。这一时期若干旱、应及时灌水,使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80%,若降雨过多,土壤水分过量,应及时排水防涝。青贮玉米的最适收割期为玉米籽实的乳熟末期至腊熟前期,此时收获可获得产量和营养价值的最佳值。收获时应选择晴好天气,避开雨季收获,以免因雨水过多而影响青贮饲料品质。 青贮玉米一旦收割,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青贮完成, 不可拖延时间过长,避免因降雨或本身发酵而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