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5-02-24刘雪平曹福中吕志明朝格敖其尔哈布日喜勒张默函

现代农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薯块块茎种薯

刘雪平 曹福中 吕志明 朝格敖其尔 孙 霞 哈布日喜勒 张默函

1.鄂尔多斯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2.鄂尔多斯市农牧业信息中心

按照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发展目标,马铃薯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将显著增加,它将逐渐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为了适应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作业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尤其是着力破解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面积机械化种植马铃薯的技术难题,现将马铃薯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关键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选择三代以内的优良脱毒种薯, 并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符合生产加工及市场需要的专用、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

2.种薯选择与处理

选择具有代表性、无病的优良脱毒种薯,小于50克的整薯可直接播种, 大于50 克的种薯应按机具作业要求切块。 切块时切刀要用75%酒精消毒,每个薯块要45~50 克以上, 保证每个薯块上有1~2 个健壮芽眼,每切一个马铃薯给切刀消毒1 次,防止交叉感染。 薯块用甲基托布津拌种,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3.播种

可于播种前用翻转犁进行深翻35~40 厘米,并及时用旋耕机旋耕,有利于保墒。当10 厘米处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 (内蒙古地区一般在4 月末至5 月初),可采用四垄90 厘米播种机播种,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起垄等作业工序,开沟8 厘米左右,上面覆土8 厘米左右。播种时起的垄要小,这样有利于提高地温及中耕时覆盖杂草。株距23 厘米左右,播种密度3000~3200 株/亩, 可随播种机沟施杀虫剂和杀菌剂。

4.中耕

在马铃薯出苗达到10%~20%时进行第一次中耕, 中耕前可用撒肥机抛施马铃薯专用肥40 千克/亩。 中耕时要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尤其土壤偏粘的一定要浇透水),起垄要正(确保苗子在垄的中间),覆土要紧密,但不能将苗子拉断,垄周长100~110 厘米;株高15 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 要求垄台上要有覆土,以不埋苗为宜。

5.收获

收获亦是马铃薯栽培的关键环节,关系到产品质量,必须引起重视。收获前7 天,及时采用杀秧机进行杀秧,使薯皮加速木栓化。 选择晴天用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收获,在收获和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破皮和机械损伤,保证薯块外观光滑,提高商品性状,同时,要减少储藏期感病腐烂损失。

二、关键管理措施

1.浇水

马铃薯植株含水量约为90%, 块茎含水量约为80%, 每形成1 千克干物质约需400~600 千克水,即每生产1 千克鲜薯约需80~120 千克水。 其生长期间需水量大且复杂,必须有足够的水分才能获得高产。

种薯块茎萌芽期,所需的水分主要靠种薯自身供应,土壤含水量达12%(田间最大持水量60%)即可。

幼苗期到匍匐茎形成期,需水量由少到多,土壤含水量达13%~14%(田间最大持水量65%~70%)为宜。这时期水分过多,妨碍根系发育,降低了后期的抗旱能力;水分不足,地上部发育受阻,植株生长缓慢,发棵不旺。

块茎形成期, 需水量显著增加, 土壤含水量达14%~15%(田间最大持水量70%~75%)为宜。

块茎膨大期,是需水最敏感、最多的时期,土壤含水量达15%~16%(田间最大持水量75%~80%) 最适宜。这时期干旱缺水,块茎就会停止生长,缺水后再恢复正常,块茎易形成畸形,产品质量降低。

块茎成熟期,忌水分过多,土壤含水量为12%~13%(田间最大持水量60%~65%)即可,超过16%(田间最大持水量80%),块茎的气孔就会外翻开裂造成薯皮粗糙、病菌侵入,不利储藏。 土壤积水超过24 小时以上, 易造成块茎腐烂。 在马铃薯整个生长期内,都要保障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 而且要均匀灌溉, 不可忽多忽少, 否则会出现空心、内部异色、二次生长、长出裂痕等品质问题, 还会造成大幅减产。

2.施肥

马铃薯是喜肥作物,尤喜有机肥,磷钾肥与有机肥混施,有利于提高磷钾肥肥效,减少土壤对磷肥的固定。但大面积种植,在无有机肥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每生产1t 块茎,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5~6 千克,磷1~3 千克,钾12~13 千克,N∶P∶K 的比例为2.2∶1.0∶4.6,本着这一规律对肥料进行配比。 马铃薯开花繁茂时期也是地下薯块快速膨大时期,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需要充足的养分, 需肥量较多, 需追三次硝酸钾,4 千克/亩/次,4~6 天一次,还应适量补充微量元素。

3.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属无性繁殖作物, 极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 有些病虫害一旦发生,难以控制。 所以在马铃薯病虫害防控上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除采取选用优良脱毒种薯、倒茬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外, 还需要使用农药等化学防治方法。 在病虫害防治上,要注重对一些能够引起灾难性后果的病虫害的防治。 因此,对于种薯田从6 月末、7 月初开始每7 天打一遍杀虫和杀菌剂,需连续打几次。 商品薯可适当减少用药次数。

三、效益分析

马铃薯在机械化种植过程中坚持采用科学的栽培和管理方法,可以获得高产稳产。据测产,通过应用机械化作业、优良脱毒种薯、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等集成技术,亩鲜薯产量可达到2700~3800 千克, 较常规种植亩可增产1500 千克左右。 扣除机械化作业、脱毒种薯、肥料、灌溉、病虫害防治、租地等开支外,按每千克鲜薯售价1.1 元计算,亩均纯收入可达500~1500 元。

猜你喜欢

薯块块茎种薯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西北高寒地区马铃薯种薯的收获与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