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秸秆反应堆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015-02-24吴孝军

现代农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棚室反应堆二氧化碳

吴孝军

朝阳县南双庙镇农业站

朝阳县南双庙镇位于朝阳市区南部20 公里,朝青公路贯穿全境,大小凌河分水岭横贯,全镇南北长25 公里,东西宽10 公里,总面积178 平方公里,是典型农业大镇。 南双庙镇现辖16 个行政村,134 个村民组,8197 户,总人口28400 人,耕地面积6.08 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和蔬菜。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截止2013 年末,全镇设施农业面积1.196 万亩,建高标准日光温室3960 栋,主栽作物为番茄、西葫芦和葡萄等,年产番茄4.6 万吨,西葫芦2.0 万吨,葡萄400 吨。 番茄远销黑龙江、俄罗斯,葡萄销往北京、沈阳等国内大城市,年收入达1.6 亿元。 设施农业生产已真正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全镇设施农业生产中,由于及时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秸秆反应堆技术推广深受广大棚农的欢迎。

秸秆反应堆技术是一种充分利用当地玉米秸秆资源,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 改善农作物品质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其原理是采用生物方法,将秸秆经腐熟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二氧化碳、养分、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主要采用内置式,即在温室或大棚栽培畦下挖25~30 厘米深,宽等同畦上栽培行距,长度同栽培畦长的沟、铺秸秆、撒农家肥、撒菌种、覆土18~20 厘米,将秸秆浇透水。 以后的操作与常规相同了,即覆盖上地膜等。 这项技术使设施农业(蔬菜、水果等)在低温季节里生产走上了新台阶。 该技术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热量、二氧化碳、矿物质元素、有机质、生物防治及土壤改良效应等,释放出经济、环境、生态的多重效益,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是辽宁近年开始推广的重大农业实用技术。 概括起来,秸秆反应堆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如下:

一、 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提高了棚地温、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了作物抗病力,增产效果明显

1.棚室使用秸秆反应堆技术,秸秆经腐熟发酵后产生热量,提高了地温,经实际测量,棚室地温平均提高了2~3 度。

2.腐熟后的秸秆释放出二氧化碳,提高了二氧化碳浓度,使用秸秆反应堆的棚室,二氧化碳浓度可达4950 微升/升,中午普通温室二氧化碳浓度为100 微升∕升,使用秸秆反应堆的温室为500 微升∕升。 据资料介绍, 棚室中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1000 微升∕升,番茄增产35%,黄瓜增产42%。

3.秸秆反应堆使用中加入的高活性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益菌, 对病菌有抑制杀灭作用,减少了病害的发生。

二、节省水肥和农药的投入,提升了农作物品质

1.由于秸秆保水能力强,可减少灌溉用水20%~30%,同时减少了化肥流失,并且释放出养分,节肥效果明显。

2.由于秸秆腐烂提温,作物生长健壮,病害发生少,特别是土传病害发生轻,节省了农药投入,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三、改善了土壤结构,实现了能源循环利用

棚室使用秸秆反应堆技术,秸秆经腐烂后,改善了土壤结构,通透性加强,团粒结构好转,有机质含量提升,作物根系旺盛,同时作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物圈。

四、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

棚室使用秸秆反应堆后, 农产品质量明显提升,果品味道浓郁,商品性好,果型正,光泽度高,并能提前上市7 天左右, 产量提升30%, 农民亩增收7000元。

猜你喜欢

棚室反应堆二氧化碳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VVER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中子输运计算程序系统的验证
原地翻建大棚三注意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稀土在棚室蔬菜种植中的妙用
江西省赣州棚室蔬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虚拟反应堆
——数字反应堆
反应堆压力容器螺栓预紧数据智能化处理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