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传统壮锦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的应用

2015-02-24王晗

西部皮革 2015年17期
关键词:壮锦壮族纹饰

王晗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1 壮锦概述

壮锦是壮族民间妇女的传统手工艺织品,它以原色棉线为经,彩色丝绒线为纬织入起花,在织物的正面和背面形成对称花纹,并将地组织完全覆盖,花纹图案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图案种类繁多。用壮锦装饰的床毯、围裙、腰带、衣物、挎包等,被壮族人民视为美好生活的象征,当做婚嫁的必需品、表达爱情和友谊的信物。

壮锦历史久远,考古工作者在广西罗泊湾汉墓的七号残葬坑内发掘出土了数块橘红色回纹锦残片,证实汉代广西已有织锦技艺。几千年来,壮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许多美好的壮锦图案,她们拙中藏巧,朴中显美,以其特有的装饰风格和文化语言,在民间装饰艺术中大放异彩,堪称壮族人民的卓越文化创造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服装设计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2 壮锦传统图案特征

传统的壮锦从构思到完成全凭编织者自行思考设计、随性发挥,通常都只有腹稿,没有样图。壮锦中的纹样,有的是根据动植物而创造的图案,有的是吸收汉族文化并融入本民族审美特点的图案,还有的是壮族先民根据本民族的信仰与图腾崇拜创造出来的图案。细观这些图案纹理,有的呈规整的几何形状,有的则是夸张变形的动、植物图案。这些纹样丰富多姿,结构严谨、色泽厚重,规律性强,足以说明其民族祖先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从生活中捕捉生动形象,再结合大胆想象,运用娴熟的记忆展现于服饰之上,从而达到质朴、厚重、绚丽的艺术效果。这些图案纹样受壮锦经纬交织的工艺特点所限,产生了强烈的夸张和变形,常采用直线转折构成形象轮廓,直中有曲,拙中见巧,越发显得生动可爱。

壮锦中出现的图案类型主要有抽象几何图案和具象动、植物图案两类。

2.1 抽象几何图案

2.1.1 万字纹

万字纹,是壮锦传统纹饰之一。万字纹,即:“卐”,是一种古代符咒,常被用作宗教标志或护身符。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用“卐”四端向外延伸,又可演化成多种壮锦纹饰,来寓意万福万寿和绵延不断之意,称为“万寿锦”。

2.1.2 回纹

回纹,即云雷纹,由古代青铜器、陶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成为一种形同回字的纹饰,主要用作边饰或底纹,富有规整而丰满的效果。在壮锦中云雷有诸多表现,是壮族文化的载体。反应了壮族人民生产、生活、社会活动情形以及他们的精神追求和审美体现。

2.1.3 菱形纹

菱形纹,是壮族民间纹饰中常见的一种纹饰,在壮锦中常常可见挑花手法与三角形、圆纹等几何纹以及花卉、虫草等类型形成的菱形纹组合。在清代晚期,壮族的民间艺人就喜爱用菱形纹编制壮锦,用深红、深蓝等丝线的混合编制,通过菱形纹的不断变化,形成了立体感强、结构细密的壮锦纹饰。

2.1.4 水波纹

壮锦中有一种类似于水波浪线条,壮族人民称之为水波纹。壮族人民居住在多雨湿润的南方地区,以农耕稻种作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当然对水的认知就具有较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在特定生产力水平制约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崇拜文化。

2.2 具象动、植物图案

2.2.1 花纹

在壮锦中,最主要的植物图案是花。壮族人最喜爱的是菊花、石榴花、山茶花、牡丹花,这与壮族的生态环境与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壮族人民认为菊花寓意长寿,是壮人的寿星花。另外,壮人认为花婆姆是生育之神,送花谁家,谁家便得子得女,花草寓意吉祥,所以在壮锦纹饰中常常有花草纹饰。多用纯白、杏黄、大红或者翠绿做底色,花的色彩对比强烈,浓艳粗犷,生意盎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壮锦中常常使用菱形花纹作骨架,用粗线条的梅、菊作主题花,用水波纹或回纹作底纹,再用凤鸟有规则的分散排列,结构十分严谨,又极富变化,表现出朴实、崇尚自然的风格,并体现出求子、长寿的美好意愿。

2.2.2 凤纹

壮锦纹饰中运用最广泛的动物是凤的图案。壮族人民把凤看作是如意吉祥的象征。清泪地反映了壮族人民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凤纹造型简练,单纯朴实。壮族先民生活在南方,这里生长着原鸡、锦鸡等各种类的鸡,古民以自己日常所见到的鸡为基础,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把凤塑造成理想的形象。

2.2.3 蛙纹

壮锦图案中有不少蛙纹,蛙纹占图案的中心,把蛙的整体形象融于之相关联的其他图像中,创造出寓意深刻的完美形象,如把蛙头巧妙地化为如意头,圆圆的肚子化为通宝。

3 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与借鉴

民族服饰色彩图案作为一种设计元素,绚烂而多彩,可以说是一个有着极其丰富资源的宝库,也是被设计师们借鉴得最多的元素。传统壮锦中的色彩大多古朴鲜艳、浓烈、用色大胆、搭配巧妙;图案更是形式多样,异彩纷呈。了解和继承这些传统图案的美,并不是单纯的“复古”,关键在于现代设计师必须站在现代的立场去筛选和辨识其中的美,同时尽量做到因材制宜,在融合中体现出个人的独创性,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观看传统图案,自由地选用,从而在新的领域和场合里获得灵感。对于民族服饰色彩图案的借鉴,主要有两种方法:

3.1 直接运用法

这是在理解民族服饰色彩图案的基础上的一种借鉴方法。即直接运用原始素材,将色彩图案的完整构成形式或局部形式直接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这用借鉴方法方便实用,但要注意把握三个方面。首先,在运用之前要仔细解读该图案在原民族服饰上的文化内涵及色彩的象征意义,尽量做到与现代时尚感和谐统一。其次,直接运用的图案要考虑在服装上的位置安放,因为有的民族图案适合作边饰,有的适合安放在中心位置,有的适合作点缀,总之,一定要找准该图案在现代服装上最适合的位置。最后,直接运用某一民族图案的时候,要根据服装的整体色彩再调整该图案的色彩,很有可能有的图案适合目前设计的款式,但原色彩过于浓艳和强烈,或过于沉稳与黯淡,不适合该款式或潮流,这时候就需要保留图案形式而改变色彩关系。

3.2 间接运用法

传统壮锦的设计理念和灵感源自本民族传统的社会、文化生活以及对大自然审美的偏爱和理解,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乐观精神,凝聚着人们的美好向往,表达出真诚的情感。间接运用是在吸收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抓取其“神”,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神韵的引申运用。也就是在原始的色彩图案符号中去寻找适合现代时尚美的新的形式和艺术语言,这样才会使作品更加传神。如以借鉴图案符号为主,对民族图案所形成的独特语言加以运用,可以做局部简化或夸张处理,也可以打散、分解再重构,产生与原始素材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作品。再如以色彩借鉴为主,即对民族图案所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借鉴用于现代设计中,设计中的其他方面,如构成、纹样、表现形式又以创作为主,产生既有现代感又有民族味道的设计作品。

4 结语

壮锦作为记录壮家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化石”,是我们本土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艺术资源。全球一体化趋势逐步加强,人们对异域文化更多地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并且充满更多的期待。作为新时代的服装设计师,我们有必要发扬借鉴传统壮锦图案,利用形式美法则,提炼其精髓,归纳其闪光点,将其运用到现代服装中。在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具有民族形式的现代设计。

[1]朱岸静.壮锦图案探究[J].艺术·生活,2011,05:71-73.

[2]蒙建维.探析广西壮锦图案的传承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3,14.

[3]吴伟峰.广西壮族的织锦技术[J].广西民族研究,1990,03:50-55.

[4]巫惠民.壮锦几何图案渊源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1986,01:79-87.

[5]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05.

[6]刘天勇,王培娜.民族·时尚·设计:民族服饰元素与时装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09.

猜你喜欢

壮锦壮族纹饰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帛锦时韵*
保护与创新:非遗视角下壮锦创造性转化研究
雕漆纹饰的修复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