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鄂藏双方交流合作推动对口援藏纵深发展
——湖北省党政代表团赴西藏考察成果丰硕

2015-02-24贺廷虎

民族大家庭 2015年6期
关键词:山南对口代表团

文 贺廷虎 李 智

深化鄂藏双方交流合作推动对口援藏纵深发展
——湖北省党政代表团赴西藏考察成果丰硕

文 贺廷虎 李 智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深化鄂藏两地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援藏工作向纵深发展,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受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委托,2015年9月11日至18日,湖北省政协主席杨松率领省党政代表团一行30人赴西藏考察调研。代表团一行先后考察了湖北省援藏项目建设情况,看望慰问了湖北援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与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山南地委、行署分别座谈,共商“十三五”对口援藏工作大计,并向山南地区捐赠援助资金2000万元。同时,代表团还分赴林芝、拉萨市学习借鉴兄弟省(市)援助工作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考察任务。

(一)

2015年9月11日至18日,湖北省政协主席杨松(右二)率省党政代表团赴西藏考察调研

此次赴西藏考察调研,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实地考察调研援藏项目有关情况,衔接 “十三五”对口援藏规划,研究落实湖北省新一轮对口援藏工作任务。西藏自治区主要领导会见了代表团成员,双方就进一步做好对口援藏工作交换了意见。山南地委、行署与省党政代表团就“十三五”规划编制相关工作进行了商讨,对做好新一轮援藏工作提出了重要意见。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对湖北党政代表团赴藏考察调研活动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安排,保证了整个考察活动的顺利进行。

整个考察活动历时7天,代表团成员克服高原缺氧等不适反应,在抵达山南的当天,迅速投入到考察调研活动之中。代表团先后召开了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座谈会,与山南行地委、行署的座谈会,与援藏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的座谈会,与受援办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座谈会等5个座谈会;考察了湖北省援藏干部人才周转房、乃东县昌珠镇克松村生态文明小康示范点、西藏天苗公司玛咖种植基地、琼结县武汉丰华能源公司、乃东县武汉产业援藏园区、曲松县劲牌妇幼保健医院等7个湖北援建项目;签订了支持山南地区教育信息化和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框架协议、支援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成立湖北山南青少年交流发展基金协议、湖北阳光慈善物资中心爱心物资捐赠协议等4个协议;组织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劲酒集团、省阳光慈善物资中心等单位开展了7场爱心慰问和捐赠活动,捐赠资金达940万元;应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邀请,赴拉萨、林芝两地实地考察了广东援助重点项目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学习西藏宗教场所管理、历史遗址保护与现代服务旅游业开发利用统筹兼顾的经验做法。

(二)

考察中,山南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团结奋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劲态势,援藏企业自立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山南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突出增强“造血”功能,增强科学发展协调性的成功实践,162名援藏队员秉承“务实、科学、快乐、奉献”的援藏理念,团结协作、情系高原,让代表团一行备受震撼、深受教育。

感受了西藏的巨大变化。通过考察调研,代表团一行进一步加深了对西藏及山南地区的了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增进民族团结、加快西藏发展、保持边疆稳定的极端重要性,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西藏工作决策部署的英明伟大。对西藏及山南的直观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震撼人心。50年前,西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而今天,西藏建立起了自己的现代教育体系;50年前,西藏没有一条公路,现在西藏交通四通八达,通公路5万多公里,有了青藏铁路和航空枢纽。2015年上半年,在国内经济下行加大的情况下,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均仍成两位数增长,西藏及山南地区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二是展现出美好前景令人鼓舞,振奋人心。在湖北及其他兄弟省市的援助支持下,西藏及山南地区变化日新月异。市政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规模内工业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社会局势持续稳定,资源优势日益显现,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明显改善。山南地区党委、政府提出加快推进“六个模范区”和“七个山南”建设的发展思路,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三是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值得学习,感动人心。代表团在西藏考察期间普遍感到广大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状态。西藏自治区广大干部群众在艰苦的环境下,勇于进取,扎实工作,艰苦奋斗,表现出的强烈责任心、展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体现出的科学发展精神令人十分感动值得学习。

目睹了援藏工作的成就。历届省委、省政府把西藏山南地区当作湖北的一个市州对待,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支持、感情上投入。开展援藏工作21年来,湖北先后为山南提供无偿援助资金16亿,建设项目431个,为山南地区培训、培养的各级各类技术人员近万人,他们成为了山南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考察调研活动中,代表团参观了众多的援藏项目,真切地感受到了援藏工作给西藏各族群众带来的实惠和巨大变化。21年间,山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0.9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9倍。地区人均期望寿命由上世纪50年代的36岁提高到现在的67岁。特别是近年来,湖北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拓展援藏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大力开展智力援藏、产业援藏、系统援藏,形成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政策性援藏”与“社会性援藏”相结合、“点对点对接”与“面对面帮扶”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援藏工作格局,得到了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目前,西藏中学在校学生规模逐步扩大,连续5年在全国高考中一类本科上线率达100%。华新水泥、大冶有色、丰华能源等一批产业产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促进了地区财税收入增长和群众就业增收。网络远程教育平台的上线,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先心病患儿康复行、格桑花支教队、“双百工程”等惠级民生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鼓舞了援藏干部斗志。21年来,湖北共派出党政干部7批321人,专业技术人才18批328人到山南工作,为鄂藏两地加深友谊、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作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湖北先后有28人被中央、自治区、地区表彰为援藏工作先进个人。第七批援藏工作队进藏两年来,舍小家顾大家,艰苦不言苦,缺氧不缺精神,积极开展建制度、搞调研、理思路、出措施、接项目、抓发展的工作。至目前,援藏计划内项目资金向农牧区和基层倾斜达84%,协调争取计划外资金1.5亿,解决了大量民生民本难题。引进湖北企业10余家,签订意向协议18.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增强了山南造血功能。创新开展 “爱心100”结对帮困活动,促进武汉、黄石市群众与山南100个贫困家庭、100名孤儿结对认亲,让各族群众都能真切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山南地委、行署主要领导先后5次作出批示,对此给予充分肯定。9月13日,代表团在山南地区专门召开援藏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座谈慰问会。座谈会上,杨松高度赞扬援藏干部不畏艰难、投身边疆的崇高奉献精神,要求广大援藏干部端正认识,摒弃“施舍”观念,牢固是“双向支援”的援藏理念,主动作为,聚焦精准,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力争湖北援藏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代表团带去了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极大地鼓舞了援藏干部斗志。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用扎实的工作业绩来回报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厚爱。

湖北省向西藏山南地区捐赠仪式

湖北省妇联向西藏山南地区妇联捐赠公益项目资金仪式

明确了援藏工作思路。代表团在藏期间,分别与西藏自治区和山南地区主要领导同志、援藏工作队成员以及各族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交流和广泛接触。双方就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做好新一轮援藏工作坦诚交换了意见,对 “十三五”援藏规划编制进行了沟通和衔接。代表团一行深深感到,西藏及山南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对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愿望十分迫切,对湖北在自身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给予的无私援助表达了真诚的谢意,同时也对“十三五”援藏工作寄予了厚望并表达意向。针对西藏及山南方面提出的要求,杨松表示,湖北省委、省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座谈会议精神,以“十三五”对口援藏规划编制为总抓手,统筹湖北优势与山南需求,编制好各专项规划,总结经验,创新机制,精准施策,开拓新领域,创造新模式,使整个对口支持工作丰富起来、饱满起来。下一步,要以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为最终目的,着力完善援藏资金投入机制,创新援藏思路和模式,重点以 “十三五”规划内资金总量6.3亿为支点,撬动杠杆,做实做活做足“6.3亿+”的文章,放大效益;切实做好智力援藏,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市场研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要继续巩固系统援藏成果,建立信息长期沟通机制;要探索产业园跨地区模式,加快电商平台建设,发展特色产业;要加快推进武汉至拉萨直航问题解决,促进鄂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使援藏工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代表团各位企业家也纷纷表态,将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从自身经营实际和山南地区资源、政策优势的实际出发,积极推进鄂藏两地经贸合作。

(三)

当前,西藏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央对援藏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援藏工作上升到新的阶段。要实现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突出援藏工作的“精准”性。完成好新时期中央交给湖北的援藏工作任务,既是政治责任,也是实现鄂藏共同发展的机遇。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援藏工作的各项要求上来,梳理总结“十二五”时期援藏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统筹好湖北优势与山南需求,前瞻谋划,因地制宜,抓好“十三五”规划衔接,提升援藏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大力实施“6.3亿+”战略。将有限的资金用好,无限的力量用足。以“十三五”援藏计划内资金总量6.3亿元为基数,大力实施“6.3亿+”战略,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把山南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同湖北的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培育具有当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探索产业园跨地区模式,加快电商平台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每个援藏周期内促使1-2家企业落户山南。

加大智力援藏力度。根据受援地的实际需求,每轮援藏期间选派一定数量优秀教师到受援地开展为期3年的援教工作。参照援疆的教育援助模式,确定一所普通高级中学,采取校长和教师包校的方式,以六年制为周期,打造为全区整体援教示范学校。选取高职院校对口支援山南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承担对口援藏任务的市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点对点支援受援县中学。大力支持山南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让两地孩子都能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

完善干部人才援藏。在保持现有的援藏干部规模的基础上逐步增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重,并按照项目周期的规律开展技术援藏。计划内与行业系统选派的援藏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缩小援藏党政干部与专业技术干部待遇差别。每年接纳受援地15名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到湖北进行至少半年的业务进修,力争到2020年为山南地区培养至少30名领军人才。

深化系统对口支援。把系统援藏纳入援藏工作总体规划,建立完善“省对地、市对县、县对乡、部门对部门、行业对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对口援助”的援藏机制。全面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之间的对口合作交流,加快推进项目咨询、工程设计、会计审计等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之间协作交流。建立湖北4个对口支援市与受援县的中学、医院结对帮扶机制,推行远程医疗会诊、医疗培训和远程网络教学,促进援藏工作向纵深发展

促进鄂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协调开通武汉至拉萨直航。安排部分西藏生源到内地职业院校学习,实现初、高中和未毕业生职业技术培训全面覆盖。对口支援市和企业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岗位,吸收西藏籍的大学毕业生到内地工作。

进一步解决援藏干部实际困难。研究制定援藏干部医疗保障政策,解决在藏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及患上高原病后的治疗费用。关注平职级进藏党政干部的成长,切实让援藏干部真真切切感到组织的关怀。

(作者:湖北省民宗委)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来汉专题调研湖北援藏援疆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2015年11月11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率调研组一行来汉专题调研湖北省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

座谈会上,调研组一行听取了湖北省民宗委关于湖北援藏工作情况的汇报。自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视山南发展为己任,把西藏山南当作湖北省的一个市州来对待,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支持、感情上投入。不断创新援藏方式,拓宽援藏领域、深化援藏内涵,援藏21年来,湖北为西藏山南培训培养各类技术人员近万人,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累计选派优秀干部7批321名,落实计划内援藏资金13.28亿元,实施援藏项目434个,并成功开创了“华新企业援藏模式”和“武汉立体援藏经验”。

会上,调研组一行还听取了省发改委关于湖北省援藏援疆工作情况的汇报;省工商联关于湖北省民营企业在援藏援疆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今后开展援藏援疆工作的想法,以及支持民营企业家开展援藏援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等13位民营企业家在会上畅谈了新时期对援藏援疆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在听取汇报后,调研组一行对湖北省委、省政府特别重视援藏援疆工作,对援藏援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湖北 “华新企业援藏模式”“武汉立体援藏经验”,以及省委领导挂帅在藏疆两地开展的“双结双促”“结对帮扶”等活动有声有色,在全国起到了表率示范作用。

(庄辉锦)

猜你喜欢

山南对口代表团
我省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 推选张庆伟为代表团团长 王文涛等为副团长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略谈西藏山南市图书馆发展的几点思考
各地代表团及代表剪影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
Google Shuts Down Five Products等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