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内镜诊断及临床的回顾性分析
2015-02-24张莹,任华,李长锋等
106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内镜诊断及临床的回顾性分析
张莹1,任华2,李长锋1*,门岚1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内镜中心,吉林 长春130033;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一组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点的独立性疾病[1],IC被认为是肠血管的功能或形态变化所导致的疾病,可以累及整个消化系统,通常主要累及结肠。IC是由于闭塞性或非闭塞性的动脉供血不足或静脉回流受阻所导致的结肠缺血性损伤,是缺血性肠病中最常见的类型[2]。缺血性结肠炎症状有腹痛、便血、腹泻三主征,发病急剧,其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病患首先出现腹痛发作(尤其是左下腹痛),并常伴有恶心、呕吐,继而出现腹泻、便血。IC好发于中老年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IC发病率也会逐渐增加。且本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漏诊。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院的106例IC患者,对其内镜诊断及临床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治疗效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选自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106例IC患者,男55例,女51例,除去肿瘤患者、有急腹症患者。本组106例患者均急性起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腹痛表现为突发的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绞痛,疼痛部位主要位于上腹部、脐周及左下腹。腹痛后出现腹泻、血便(呈暗红色、粘液脓血便)、腹胀、呕吐、发热。
1.2方法本组患者均完善实验室检查,行大肠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肠镜检查后根据病变部位、范围、特点制定治疗方案后给予临床治疗。
2结果
2.1临床表现100%的患者出现腹痛(106/106),92.5%患者出现便血(98/106),81.1%患者出现腹泻(86/106),42.5%的患者出现腹胀、恶心、呕吐(45/106),22.6%的患者伴发热(24/106)。
2.2危险因素本组106病例,其中95例患者同时伴有1种或几种基础疾病,高血压病72例67.9%),冠心病52例(49.1%),高脂血症46例(43.4%),便秘24例(22.6%),糖尿病35例(33%),脑梗死26例(24.5%),房颤14例(13.2%),其余11例(10.4%)患者平素健康,无伴发疾病。
2.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结果:82.1%的患者白细胞升高(87/106),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16%的患者有血红蛋白下降(17/106)。便常规结果:100%的患者检测红细胞阳性(106/106),71.7%的患者检测到白细胞(76/106)。
2.4大肠镜检查内镜下表现:病变处肠段与正常肠段界限较清晰。100%的患者病变处肠粘膜表现为程度不同的粘膜水肿及充血(106/106);63.2%的患者病变处可见点片状、大片状糜烂面伴暗红色淤血斑,无溃疡形成(67/106);32.1%的患者病变处形成溃疡,溃疡一般较表浅,多呈不规则形态沿长轴分布,溃疡之间肠粘膜充血伴淤血斑,可见暗红色或新鲜血迹附着(34/106);4.7%的患者病变部位粘膜水肿增厚、肠管痉挛致肠腔狭窄(5/106)。内镜下可见病变累及范围及部位(如表1所示):0.9%累及全结肠(1/106);8.5%累及升结肠及结肠肝曲(9/106);71.7%累及结肠脾曲、降结肠及乙状结肠(76/106);11.3%单纯累及乙状结肠(12/106);7.5%累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8/106)。
2.5活检病理结果可见粘膜水肿,粘膜固有层出血,炎性坏死,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多数可见上皮增生,部分出现腺体萎缩,形成肉芽组织,有纤维素渗出。
2.6临床治疗方案及病情转归106例患者均予住院治疗,治疗方案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为血管扩张剂及抗生素,并给予支持治疗。同时针对原发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等进行控制血压,改善冠脉循环、改善脑部供血、调节血糖、降血脂及胆固醇、控制房颤等治疗。患者给予系统性及针对性治疗后平均3天后便血停止,腹痛等症状基本改善缓解;14天后复查大肠镜,其中84%患者病变基本愈合(89/106);16%患者病变处粘膜尚有糜烂、充血水肿样改变,较治疗前,内镜下表现及症状明显改善。
表1 内镜下缺血性肠炎病变的累及部位分布
3讨论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某一结肠段供血不足或回流受阻所引起的结肠缺血性疾病,其最主要的因素是血管因素,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导致的血管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栓子,正常血流量减低导致结肠血流灌注不足。本组病例中患者本身有高血压、冠心病者发病率高,其中高血压病72例(67.9%),冠心病52例(49.1%),高脂血症46例(43.4%),便秘24例(22.6%),糖尿病35例(33%),脑梗死26例(24.5%),房颤14例(13.2%),由此可见,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某些疾病的基础上,如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发病率较高。本组病例11例(10.4%)患者没有明确原因,可能与肠道血流调节机制复杂有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增加,缺血性结肠炎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缺血性结肠炎在我国并不少见,以中老年人患病居多,曾有报道,IC发病者的平均年龄为77岁[3]。本组发病平均年龄50.3岁,与以往文献报道相比较有年轻化趋势。本组男女患病比例为1.08:1(55/51),男女患病率无显著差异,以往文献也有此报道[4]。
缺血性结肠炎发病部位以左半结肠多见。由于结肠脾曲血供部位为肠系膜上、下动脉移行部,此处吻合支较少,故相对容易发生缺血性损伤;而降结肠及乙状结肠主要由肠系膜下动脉供血,其血管腔较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腔细,故容易发生血栓;直肠为直肠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双重供血,故直肠很少受累及。本组病例0.9%累及全结肠(1/106);8.5%累及升结肠及结肠肝曲(9/106);71.7%累及结肠脾曲、降结肠及乙状结肠(76/106);11.3%单纯累及乙状结肠(12/106);7.5%累及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8/106)。由本组数据所示,我们考虑缺血性结肠炎发生在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结肠脾曲居多,其余肠段较少发生。镜下病变特点表现为弥漫性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大肠镜被认为是大肠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确定病变的范围,对病变的发病阶段亦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同时在大肠镜操作过程中能够获取组织学检查,有助于缺血性结肠炎与炎症性肠病及大肠癌的鉴别。大肠镜检查是缺血性结肠炎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可明确病变部位、波及范围、病变所处阶段及预后[5]。大肠镜检查普及面广,易于应用,病变观察直观,且可取活检组织做病理明确诊断。有学者认为大肠镜检查与粘膜活检组织病理是诊断IC的金标准[6]。因此对于腹痛、腹泻及便血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早进行大肠镜检查。对于临床可疑结肠炎的患者大肠镜检查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由于本病病情进展迅速,症状变化快且多变,建议在发病3天之内进行大肠镜检查。可以做到更及时、更准确的诊断,便于为临床治疗提供确诊依据,治疗线索,及时治疗的时间,大大提高临床治愈率。但是,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行大肠镜检查时穿孔的风险相对较大,且操作过程中注气过多会引起肠内压升高,可加重肠壁的缺血。因此,在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细心、耐心、避免滑镜、盲进镜及用力钩拉等粗暴动作,同时控制给气量,少注气。
总之,缺血性结肠炎发病率日益上升,多见于老年人,与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病增加密切相关,多好发于左半结肠,症状不典型,无特有的临床表现,临床实践中,应结合临床表现及患者本身基础疾病,综合运用相关的诊断措施,在发病早期行大肠镜检查,提高诊断率及治愈率,并及时应用促进血循环和抗炎药提高总体疗效。临床医生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缺血性肠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加强对该病的了解,深入探讨,反复求证,以便在发病早期即行相关检查,以提高诊断率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廖松林.缺血性肠病的病理学[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6,3(2):160.
[2]Bradbury MS,Kavanagh PV,Bechtold RE,et al.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diagnosis and noninvasive imaging [J].Radio2 graphics,2002,22 (3) :527.
[3]王孟薇,吴本俨,万军.消化疾病鉴别诊断[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54.
[4]Ohyama T.Sakurai Y,Ito M,et al.Analysis of urgent of colonoscopy for Lower Gastrointestinal that bleeding[J].Digestion,2001,61(3):189.
[5]谢宁,代军,欧阳春晖,等.缺血性肠炎27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10):1047.
[6]Sreenarasimhaiah J.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schemiccolitis[J].Curr Gastroenterol rep ,2005,7(5):421.
(收稿日期:2014-06-19)
文章编号:1007-4287(2015)07-11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