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市竹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5-02-24撰文陆志敏

浙江林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竹材竹笋宁波市

□撰文/陆志敏

宁波市竹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撰文/陆志敏

竹林是宁波市重要的林业资源,竹产业是山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何在深入认识全市竹产业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竹产业存在的各种问题,思考和探讨科学、可行的建设性建议,对提高竹产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竞争力,推动全市林业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资源丰富 发展潜力大

宁波市竹林资源丰富,全市共有竹林面积121.27万亩,其中毛竹林108.6万亩,占竹林总面积的89.55%,立竹量约2.46亿株,其他小径竹面积12.66万亩。全市竹林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奉化、余姚、鄞州、宁海是重点竹产区。全山区、半山区镇(乡)均有竹林分布,竹林面积达3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4个,其中5万亩以上的乡镇有9个。

推广科技,提高竹林经济效益。近年来,宁波市大力调整产笋结构,加大开发市场前景好、价格高的冬笋、鞭笋,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通过典型示范,推广毛竹冬笋、鞭笋高产技术以及竹林肥水喷滴灌技术,使冬笋最高亩产达697.7千克(一次挖掘计量),鞭笋最高亩产达700多千克,毛竹林的经济效益每亩达到8000多元。以雷竹为主的优良笋用小径竹,口感好,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通过大力推广竹笋覆盖早出高产高效技术,使春笋冬出,亩产量达到3200多千克,创造亩产年收入达5—6万元的经济效益。

发展企业,拓展竹业产品种类。全市目前有各类竹材、竹笋加工企业94家,年加工总产值10亿多元,其中笋加工产值4.5亿多元,竹材加工总产值5.5亿多元。目前,宁波市级竹产业工业园区开工建设,已落户竹产品精深企业8家。全市竹笋企业年生产水煮笋180—220万罐,消耗本地鲜笋(毛竹笋)5—8万吨。竹材加工主要有竹工艺品、竹地板、竹模板、竹日用品、竹炭等产品。国家竹产业龙头企业——宁波士林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竹材板、竹家具、竹厨房用品等产品开发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与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全球家居知名企业——宜家家居合作生产竹家具,产品销路及前景均被看好。

分散经营 存在问题多

龙头优势不明显。虽然培植了一批龙头企业,但多数企业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辐射带动力弱、管理模式陈旧等缺陷,以及生产工艺得不到改进、产品更新换代慢、企业改制与资本重组困难等问题。目前,绝大多数笋加工品为初制品,毛竹笋以加工水煮笋为主,仅为外商精加工产品的原料,受国际市场影响大,水煮笋加工数量逐年萎缩。雷竹笋及其他小径竹笋基本上以鲜销为主,加工品不足鲜笋总量的10%。

科技推广力度不足。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转化难问题较为突出。传统的竹材、竹笋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缺乏优势,新产品开发力度不足,缺少适销对路、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从事竹子研究、竹业科技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推广网络体系不全。宁波市成熟的竹林科技成果比较多,但由于推广力度不足,推广面不广,亩收入超千元的毛竹林仅为3万多亩。

生产运输成本增加。竹林地处山区,交通不便,道路状况差,竹笋挖掘、毛竹砍伐、装卸运输的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收益低,影响农民的积极性。随着雷竹笋早出覆盖技术的推广,砻糠、有机肥、劳动力诸项成本大幅增加,亩成本已超2万元,进一步加大了竹农的风险,竹农的净收入增长缓慢。同时,雷竹笋的早出覆盖也造成了土壤退化、竹林提早退化等问题,影响竹林的可持续发展。

竹林地利用率较低。竹林地具有良好的环境,可供利用的竹林地很多,是发展林下经济的理想环境,但其利用率极低,竹林下发展药材、食用菌目前只是在试验阶段,技术、产品尚需进一步拓展。

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由于竹林绝大多数分布在山区、半山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农民自我积累较少,投放大量资金开发竹业有困难,且竹林分散经营,需要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政府在资金及其他政策上的倾斜力度有待加大。

开发不合理引发环境问题。在坡度25°以上甚至30°的毛竹林,全面翻垦发展笋用林造成水土流失;在水库上游的竹林采用砻糠覆盖以及不合理施肥造成水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也应该引起市政府部门、林业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

因地制宜 发挥资源优势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竹农的经济收入、发展竹业经济为核心,以保持水土、保持生态平衡为前提,围绕“山上抓基地,山下建园区,山外找市场,科技创高效”的工作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发挥宁波市竹林资源优势,扬长避短,调整竹林、竹笋结构,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建设竹产业加工园区,培育和发展竹材、竹笋加工龙头企业,开发竹子新产品,拓展竹产品市场,推进竹产业化进程,确保竹区经济快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思路。兴科技、齐设施、强加工、促贸易、扬文化、健保障。

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竹林面积达到140万亩,引进与培育年产值超亿元龙头企业10家以上,创建省级以上知名品牌10个以上,建设示范性竹类专业合作社10家以上,竹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竹笋、竹材加工率达到80%以上。年竹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完善竹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竹林经营水平。通过竹林区专道、竹林便道建设,方便竹农经营竹林和竹、笋运输。到2020年连片500亩以上的竹林通机耕路,300亩以上通竹林便道;开展林间喷滴灌等设施建设,提高竹林生产水平和竹材、竹笋产量与品质。到期末,有喷滴灌设施竹林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

——建设竹子现代示范区,以点带面带动全市低产低效竹林改造。在重点竹产区各建立一个面积达2万亩以上的竹子现代示范区,形成以现代示范区为骨干,高效竹林基地为基础,集设施型、科技型、龙头型和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竹产业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全市毛竹笋用林、笋材两用林面积达到65万亩。其中,亩产产值超过1000元的基地达到30万亩,超过3000元的达到6万亩,建立毛竹工业原料林35万亩。

——优化竹(笋)加工产业布局,做大做强竹(笋)加工龙头企业。加大竹(笋)加工企业改造升级力度,对一些造成环境污染、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的加工企业进行“关、停、并、转”,优化产业布局。引进和培育一批品种档次、技术含量高的重组竹板材、竹纤维、竹化工、竹笋精深加工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引进竹加工大企业落户,建立竹产业工业园区,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入园。到2020年,全面实现竹(笋)加工园区化。

——建立健全竹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林业技术推广机构、竹产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等面向企业、农户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到2020年建立较为健全的竹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供建议 推进产业发展

加强竹林技术开发,加快推广产业科技。进一步推进竹子的生物利用、竹材深度开发、竹炭活性炭的高值化利用、竹林机械化开发、竹林下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科技开发与产业化。鼓励本地科技人员参与竹产业科技开发,鼓励民营竹子科研机构发展,鼓励引进外来科技机构、科技人员合作开发竹产业。建立竹产业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学会专家服务站、国家级省级科技机构分支机构。引进先进技术,并推广应用。

完善竹林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重点在竹林道路、竹林灌溉设施、竹林培育机械、采伐运输机械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发挥竹林地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林下药材、林下食用菌等产业,提高竹林的复种指数,提高林地利用率。

加大力度扶持竹加工,做大做强竹加工业。鼓励与扶持有实力的竹笋、竹材加工企业进入宁波市级竹产业工业园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促进竹笋、竹材加工增值。首批企业已开工建设,但建设速度不快。需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加大招商力度,把有实力的企业引入园区中,鼓励各地企业将竹企业引入工业园区,实行竹加工园区化。鼓励竹材、竹纤维、竹炭、竹叶、竹笋综合利用,实现竹子高值化开发。

促进竹产品贸易发展,同步推进竹林旅游业。通过竹产品的国际森林认证(FSC)、竹笋产品农残检测控制等,突破欧美贸易技术壁垒,扩大出口,同时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积极弘扬竹文化,发展竹林旅游,在竹产区展示竹文化,发展竹林旅游,开展竹林景观体验、竹林生态旅游、风味美食体验、竹艺制作体验、竹产业文化体验、竹乡度假体验以及竹炭生技体验。

建立健全保障体系,推动竹产业全面发展。首先,要加强竹产业扶持力度。竹产业是涉及面最大的农业产业,也是农业产业最薄弱产业,竹产业在竹子培育的“一产”上,技术落后、基础差;在加工的“二产”上,企业“小、散、低”,企业赢利能力弱,吸引资本能力弱。因此,全市各级政府应从发展农村,提高农民利益角度来扶持,应重点在竹林道路建设、竹业科技发展、竹农培训、林下经济发展、竹林机械化推广应用、竹林FSC认证、产业组织化建设、企业技改、新技术项目贴息以及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建议市政府安排竹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推动全市竹产业发展。其次,要提高竹产业组织化程度,组建宁波市竹产业联盟,将竹子生产者(竹农及合作组织)、加工企业、贸易服务、科研机构、推广机构、竹业管理部门联合起来,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消化本地竹材。再次,要加强科技投入,引入高端智力。鼓励企业建立国家级学会专家服务站,建议市科技局设立竹产业科技专项,联合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和技术推广部门进行竹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促进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

浙里寻芳

猜你喜欢

竹材竹笋宁波市
SiO2气凝胶纳米颗粒浸渍改性对竹材性能的影响
耐老化处理对毛竹竹材颜色变化的影响
热处理毛竹材吸湿与解吸特性
一图看懂2020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图看懂2019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竹笋
竹笋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
竹笋见到阳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