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线并进 遂昌打造 助农增收新优势

2015-02-24撰文傅志真

浙江林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遂昌香榧林权

□撰文/傅志真



三线并进遂昌打造助农增收新优势

□撰文/傅志真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处钱塘江、瓯江两江源头,是浙江省传统林区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3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7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2.3%。林业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2014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45.7亿元,林业总收入12.1亿元,林业增收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4.3%。

近年来,遂昌县立足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生态优势,以“五美遂昌”建设为主线,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道路,坚持深化林业改革、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绿色产业“三线并进”,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助农增收的“金山银山”。

深化林业改革,充分激发森林资源活力

自2007年以来,遂昌县逐步深化林业改革,先后出台《林权抵押登记管理办法》、《林权抵押担保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定,促进林权抵押贷款、林地经营权流转规范运行,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同时,全面推行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切实发挥林改惠民作用,带动当地林农创业增收。

优化服务搭平台。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组建了林业服务管理中心、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林业中介等三个机构为主体的林业融资服务平台。服务平台进驻县行政审批中心集中统一办公,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并设立森林资源流转交易大厅。林地所有权勘界成果进入省林权监管平台,基础信息数据与山场相符;全县27万余块山场的林地经营权信息全部录入林权信息系统,并对林权信息发生变更的及时更新,实现人、地、证一致。

强化合作促融资。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推行应用林权IC卡,实现林权抵押贷款登记、林权抵押贷款贴息等业务信息化,在办理林权抵押贷款同时,将信息和数据录入系统,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积极与全县9家银行开展业务合作,拓宽森林资源融资渠道。为进一步盘活山区森林资源资产,积极探索并创建了林权小额循环贷款、林权抵押担保贷款和林权直接抵押贷款三种森林资源抵押贷款模式,最大程度满足农民融资需求。截至2015年6月,全县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8965笔,计金额191345万元,贷款余额64253万元,其中小额循环贷款4762笔53425万元、直接抵押贷款3笔828万元、其他担保贷款1笔10000万元。同时,全面落实贷款贴息优惠政策,截至目前享受中央、省、县财政贴息累计3561.25万元,惠及林农17251户。

创新机制促流转。近年来,随着集体林权改革工作推进,全县林地流转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转包、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经营面积达23.5万亩。全县对流转林地发放《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将林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相分离,赋予林地经营权证在林权抵押、采伐审批及其他方面的合法权益。2014年5月,出台《遂昌县林地经营权流转证管理办法(试行)》,创新机制促进林地流转,使林地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着力解决林地细碎、生产规模小、基础设施差及经营水平不高等问题。优化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健全集信息发布、市场交易、资产评估、政策咨询于一体的森林资源流转市场,全面提升林权服务水平。重点推行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发放制度,积极稳妥引导林地经营权向专业合作组织和业主大户规范有序流转。2014年,共办理林地经营权流转证6本,流转林地面积3888亩。

更新理念促转型。以林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为基本方向,不断完善林业经营体制机制,形成以家庭承包农户为基础,专业种养大户、家庭林场和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队伍。2014年,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14家,累计成功创建以竹笋、山茶油、板栗等地方特色产品基地为主的省级森林食品基地12个,基地总面积2.6万亩,辐射面积达15万亩,遂昌林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逐步提升。

加强生态建设,全民共享生态效益红利

强化生态保护,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机制。遂昌县立足森林资源现状,结合生态建设、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自2000年以来,通过多轮扩面,全县划定纳入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省级以上公益林18620个小班,面积223.6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67.3%。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53万亩,省级公益林面积170.6万亩,到2014年,累计建成公益林优质林分153.82万亩。为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管理,从全县各乡镇街道选聘420名护林员,建立公益林护林队伍,全面加强包括林木盗伐、滥伐、森林消防、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等在内的林区护林巡查工作,全力维护林区生态安全。

突出生态惠民,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为充分激发林农自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形成全民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全县全面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积极做好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工作,以“一卡通”直拨的形式及时、足额发放到公益林经营户。近年来,生态效益补偿标准逐年提高,遂昌县公益林面积最大(2391亩)的农户,按2014年的23元/亩的补偿标准计算,当年可领取补偿资金54993元。林农分享到了生态保护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以往砍树卖钱的观念正在改变,植树护绿,守住绿水青山,享受生态红利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2014年,全县落实到位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为5203.75万元,其中,省补助4786.16万元,县配套417.59万元。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3.2亿元,惠及林农3.2万户。

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遂昌是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荣获“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称号。自2008年以来,在遂昌县委、县政府“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指引下,立足山区实际,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先后发展以农家乐、农家乐综合体、民宿经济为引领的特色旅游产业,目前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全县现有旅行社17家,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家,全国唯一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旅游”风生水起,“五行遂昌、一诺千金”已经成为遂昌的一张金名片。2014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10.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5亿元。2015年3月,遂昌被省林业厅、省旅游局列为“森林休闲养生建设试点县”。

发展绿色经济,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遂昌立足县域发展实际,通过实施毛竹高效经营“百、千、万”、油茶产业提升、香榧南扩等工程建设以及省级林业观光园区创建,实现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坚持毛竹产业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继续开展以毛竹高效经营为重点的“百、千、万”工程建设,2015年全县新建高效竹林基地30100亩,其中毛竹高效示范基地8629亩,截至目前,累计建成高效竹林基地20.41万亩。积极推进竹制品初加工企业整治提升,启动毛竹加工集聚区建设,设定严格的企业入驻标准,推动企业集聚发展、绿色发展和精细化发展。完成三仁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综合区累计投资11667万元。其中,毛竹主导产业示范区建成面积22500亩,生态油茶精品园建成面积1205亩,初步建成亲龙谷农业观光园(坑口村)、竹海休闲山庄(十三都村)和好川人家农家乐(好川村)等集竹笋生产、采收等农事体验活动和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园。实现毛竹高效栽培、毛竹加工、休闲旅游三大产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加速推进木本油料产业提升。坚持“政府引导,典型带动”的发展方式,紧扣“优质、高产、生态”主题,着力推广良种良法,通过建基地、树样板、抓典型,继续开展以油茶和香榧为重点的木本油料产业提升工程。2014年建设木本油料示范基地15147亩,其中油茶新种植3244亩,香榧新种植2033亩,油茶低产林改造9870亩,项目总投资1350.3万元,是年油茶产量1050吨,产值1.1亿元。依托省林业厅“香榧南扩”工程及木本油料工程项目的实施,遂昌大力发展香榧产业,制定出台了《遂昌县香榧产业三年发展规划》以及产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油茶良种示范基地建设和低产林改造5.3万亩,累计完成香榧种植8333亩。

积极探索加快林下经济发展。随着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县积极探索林下套种、林下养殖、轮作等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向有限的林地要空间,创新驱动林业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提高经济效益。2014年,油茶(香榧)幼林套种旱稻试验成功,开创了油茶(香榧)种植以短养长新模式,被省林业厅列为林下种植十大模式之一。该模式下,旱稻可为油茶或香榧苗提供庇荫,降低前期遮荫网费用;套种旱稻能给油茶(香榧)幼林地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秸秆还地能改良土壤;通过以耕代抚,抑制杂草,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林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的同时,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全县推广油茶林下套种三叶青300余亩、油茶(香榧)幼林套种旱稻1500余亩。

特别策划

猜你喜欢

遂昌香榧林权
老 爸 和香榧
老爸和香榧
何鹤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东阳香榧变身“财富树”
你是否还会为家乡热泪盈眶
农耕文化的千年传承
林权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