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俄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理念对比——以乌拉尔、大庆地区为例

2015-02-23婷,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6期
关键词:工业遗产乌拉尔大庆

万 婷, 王 璐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中俄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理念对比
——以乌拉尔、大庆地区为例

万 婷, 王 璐*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资源型工业城市由于自身地理资源条件的优势在城市初得以发展,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第三产业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通常遗留下大量具有多重研究价值的工业遗产。俄罗斯幅员辽阔,工业发达,苏联时期重工业、航天业的辉煌工业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迹。俄罗斯乌拉尔地区地处亚欧分界线,以矿藏资源丰富而工业经济发达,成为俄罗斯著名工业基地。地处相同维度的大庆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典型的依托石油、天然气而迅速发展的资源型城市,如今也面临着城市转型背景下工业遗产发展方向问题。笔者将两个国家具有相同性质的城市进行对比,基于两个城市工业遗产过去的保护方式和保护程度的分析,探讨未来资源型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道路。

关键词俄罗斯; 乌拉尔; 大庆;工业遗产

依托于资源而发展的城市,即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面临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问题,在城市转型时期遗留下许多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工业遗产。中国与俄国在保护这些见证城市发展的“活化石”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保护策略。乌拉尔地区地处俄罗斯中部,以丰富的矿产资源著称,在面临失去经济效益的矿区和采矿设备时,当地的规划工作者开发出一条带有城市特色的工业旅游路线。地处同一纬度的中国石油城市大庆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开发,六七十年代的辉煌之后,在21世纪初由于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开始寻求新的城市发展路线,规划出以“天然油化之都,绿色百湖之城”为目标的转型方向。大庆市将见证油田发展的工业遗产进行分类、登记,并将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工业遗产,如大庆的第一口油井、第一套采油设备等列入博物馆保护名录。笔者对比了中国与俄罗斯相同性质的两座城市,探讨两座城市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方式与保护程度,进而为探讨未来资源型工业城市的工业遗产保护问题奠定基础。

1相关背景介绍

1.1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的发展以本地区的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型产业的城市类型,城市的发展与资源的开采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以资源开采的程度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形成期、快速发展期、鼎盛期和衰退期,分别对应着资源的发现、资源的初期开采、城市资源开采的成熟期和最终城市自然资源的枯竭。因此资源型城市通常有界定的城市生命周期,当城市资源开采发展到鼎盛期时,资源型城市就面临着城市发展方向的转型,伴随城市转型遗留下的大量工业遗产面临着被拆迁破坏还是保护的问题[1]。

1.2俄罗斯乌拉尔地区乌拉尔地区是指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中、南段及其附近一带地区,地处亚欧分界线,铁矿、有色金属、石油及钾盐等矿藏丰富,因此采矿、机械、冶金等重工业在全俄占重要地位。可以说,乌拉尔地区是俄罗斯工业开始的地方,青铜时代这里就形成了早期的城市,在卡泼瓦亚溶洞里面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壁画。乌拉尔地区有著名的宝石矿和丰富的有色金属矿,纽约自由女神像所采用的铜、圣彼得堡冬宫里孔雀石大厅和伊萨基辅大教堂的石柱所用的孔雀石都是来自这里。正是依托这里丰富优质的矿产资源,苏联时期乌拉尔地区的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也因此留给人们大量具有保护研究价值的工业遗产。

1.3中国石油城市大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处于资源严重匮乏的时期,石油是国家经济发展急需的物资,因此国家勘探人员来到了当时一片荒田的华北平原和松辽盆地进行勘探。在1959年9月25日,新中国建国10周年前不久,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中找到了工业性油流,同年9月26日,在大同北面高台子附近的“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遂以“大庆”命名油田。作为中国第一大油田、世界第十大油田,依托于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近几十年来大庆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因此大庆这座城市也面临着城市转型问题,近年来提出“天然百湖之城,绿色油化之都”的口号,积极探索城市发展之路。

2俄罗斯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

2.1俄罗斯工业遗产保护概况俄罗斯专家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苏联时期发达的重工业留下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工业遗产,对其进行保护性研究相对于旧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和已与现代科技不匹配的工厂设备和技术装备本身的研究更具有意义[2]。俄罗斯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包括寻找已失去生产能力的工业基地,勘探并改善其周边环境,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但遭到破坏的工业遗迹进行修复,收集其历史信息并由“工业遗迹国家研究中心”重新给其具有代表性的命名。

俄罗斯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工程师斯拉夫切夫在生产过程中保留了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老工业物件;30年代刚市切夫参照被毁坏的工业小品制造了一批相同的独特工业物件,这是俄罗斯历史记载中最早的对工业遗产的修复[3];在四五十年代艰难的卫国战争历史背景条件下,刚凡乌斯基、巴夫罗夫卡、斯特鲁琳娜等人首次从经济学的观点进行工业遗迹研究;60~80年代,阿尔菲洛娃、罗塔列夫、哈拉多维刊登了关于工业生产建筑的独创性的研究,他们在文章中首次表明应该将乌拉尔地区的失去生产能力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当作纪念性建筑物进行保护。

关于工业遗产保护不同方向的研究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能看出俄罗斯工业遗产的保护大量借鉴了国外的经验。90年代初在国外理论的影响下,《伊娜·乌拉·兰》杂志上刊登了关于乌拉尔地区的工业遗产的综合性研究及保护的多样性方案。在此基础上,在乌拉尔叶卡捷琳堡大学中开设了深入研究工业遗产的专业课程,成立了以东斯拉夫民族代表阿列克斯维姆为带头人的选派制会议工业遗产保护国际委员会(TICCIH)。

2.2乌拉尔地区转型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如果工业遗产是旧时代工业黄金发展时期的见证者,在乌拉尔地区就有成百上千的“见证人”。这些不同时期的工业建筑设备,依据自身工业生产形式的不同被定义为工业历史足迹、具有专家评价价值的工业遗迹、工业博物馆或工业纪念物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俄罗斯对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开始于乌拉尔地区,1960~1970年乌拉尔的洛萨多维奇教授和图拉的斯达斯科夫教授对于乌拉尔地区17世纪冶金工业遗产进行保护性研究,90年代《伊娜·乌拉·兰》杂志社收集了关于乌拉尔地区冶金业的历史消息(收集结果最终整理为一本百科全书),工作者们对于乌拉尔地区开展综合性研究和对当地已被毁坏的冶金工业遗迹进行登记,通过电脑模型呈现出改造过程和被修复的工业珍品,这些工作在世界工业遗产保护领域得到很大反响[4]。

在保护乌拉尔地区的工业遗产的同时,工作者们也积极寻找对于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合理形式,不仅要将其保护修复,还要让更多人体会到旧工业遗产的现代价值。继著名的俄罗斯旅游线路“金环”、“银环”之后,近年来又出现了一条新的工业矿物旅游线路——“乌拉尔宝石矿业遗产环线”,全长630 km,包括150处旅游景点和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9座拥有工业遗产的小镇。旅游业作为环保性的朝阳产业,既能展现工业遗产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又能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是现代很多工业城市所选择的发展方式,如德国的杜伊斯堡、英国的铁桥谷工业旧址等。

3我国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

3.1我国工业遗产保护概况我国历史文明悠久,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近代的工业崛起,对于工业遗产的关注,不仅开始得晚,而且重视程度也很不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工业设备、厂房失去了原有的生产能力和经济价值,随着产业能力的降低,周边环境也随之落败,但由于旧工厂多位于如今城市的中心地带或繁华区域内,因此成为城市发展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却有着很高土地利用价值的地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拥有量在世界上仅次于意大利,居于次位,但工业文化遗产仅仅只有四川都江堰这一项,这与我国工业大国的地位并不成正比。这不仅是由于我国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重视程度不够,也与现代经济迅猛发展,房地产业的大量建设有关。

3.2大庆城市转型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大庆作为一个依托于石油资源的年轻城市,在保证稳产高效的前提下,自身也积极寻求城市转型。在转型时期,大批旧的采油设施(图1)、厂房(图2)失去了生产能力,成为了见证大庆经济腾飞的历史工业遗产,对于这些不可复制的珍贵遗产,大庆的历史工作人员选择将其保护起来,作为那段“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岁月的见证。其中在2001年,将大庆石油的第一口井——松基三井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这对于大庆的工业遗产的保护来说是重要的一步,奠定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向。从2005 年开始,大庆市文物工作者邀请全国的工业遗产保护专家对大庆市的工业遗产进行排查,首先将大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旧址二号院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按照从石油会战以来能够反映大庆铁人精神和大庆石油工业发展历程的重要遗址、遗迹和文物都应得到保护为标准,还有21处工业遗产列入大庆市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图1 大庆市抽油机生产基地

图2 大庆市抽油机生产产房

4中俄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的对比

4.1中俄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理念对比乌拉尔地区和大庆市作为同样依靠于资源完成初期发展,如今面临城市转型时期的资源型城市,在工业遗产处理问题上进行了初期的保护,意在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不可再生性的工业设施,对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保护。在这一点上,中俄两方都做到了不大拆大建,保护为主,修复为辅,都意图在转型时期为工业遗产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不仅仅将其收藏作为博物馆形式对外开放,更多的是发挥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引起社会的更多关注。

4.2中俄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方式对比乌拉尔地区由于城市历史较悠久,资源形式较多样,因此在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上较大庆相比丰富,除前文提到的新型矿石之旅,还开辟矿场森林公园,既保护了遗留的矿业遗产,又满足了当地人的文化休闲生活。在这一点上,大庆市工业遗产工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大庆市对于工业遗产的工作大多停留在排查、登记工作上,有限的被收列到“铁人纪念馆”“城市历史博物馆”“石油馆”的工业遗产也只是陈列在展厅里。大庆人民只是通过对于过去工业发展历史的了解对工业遗产有初步的印象,对于大庆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仍需要社会、政府投入更多的关注与精力。

苏联时期重工业的辉煌和现代科技的进步是俄罗斯现阶段工业遗产数量之大,类型之丰富的重要原因,但难能可贵的是,在俄罗斯的快速经济复兴之路上并没有由于对经济发展的急于求成而对已经失去经济生产价值的工业设施、建筑和厂房大肆破坏拆迁,反而选择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技术将它们保护起来,选择性地将其开发为环保产业。俄罗斯版图的辽阔、土地的广袤或许是他们没有热衷于大肆拆迁破坏的部分原因,但俄罗斯人民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工作方式仍值得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者学习。

4.3中俄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对比俄罗斯20世纪的工业遗留物有着不可比拟的历史贡献价值,但在进行保护工作的同时,在研究基础上缺乏有计划的深化,这不仅表现在工业遗产方面,在其他研究领域也存在这个问题。缺乏掌握综合历史、考古研究的复合型专业性人才,在大学中对工业遗产的研究主要来自于没有教学实践,与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有着本质不同,专家没有办法用科学技术将被毁坏的工业文明完整地呈现出来。有人曾指出工业遗产的档案资料就能阐明苏联时期的工业历史进程,但显而易见,书面性质的工业遗产档案工作永远不可能代替工业遗产的保护。

4.4关于中国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的思考中国目前还很匮乏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意识,没有认识到工业遗产存在的巨大价值,对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尤其是资源型城市大多面临着资源利用方式与城市发展方向的转型,在这过程中仍缺乏对于相应的工业遗产的保护法规。同时,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也成为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一个障碍,由于旧的工业厂房多处于市中心或城市商圈中,因此高昂的土地回报率成为众多房地产商青睐工业遗产地的原因,大批仓库厂房被拆除,具有不可再生性的工业遗产被无情破坏,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反映城市面貌和工业发展过程的遗产没有得到保护,使得许多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变得没有自身的文化特点和在面临城市转型时期经济增长点单一等问题。在这一方面上,中国有许多地方要向俄罗斯的工业城市学习。

大庆目前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形式尚较单一,多为将工业遗产进行清理与防腐保护后收藏于博物馆中,如“铁人纪念馆”“石油展览馆”等,但A.麦格斯曾说过,任何一个地区能够保持活力的博物馆数量都是有限的,愿意参观博物馆的旅游者数量也是有限的[5],可见博物馆并不是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方向的唯一道路,探索更多的再利用道路是未来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的可行发展方向。如大庆在2012~2014年在高新区修建了新的三馆一场和图书馆、美术馆等建筑,在规划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失去生产能力的厂房厂区等,在保护其外观和自身特征的前提下,在内部进行改造并保留具有文化价值的工业小品,利用工厂广阔的地形和处于城市优越地理位置等因素,改造为所需场馆,既减少了经济投入压缩工程时间,又形成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功能的新的文化生活方式。

5总结

综上所述,中俄两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后,也纷纷出现了许多问题和面临亟待解决的不足之处,国外许多成功案例和较早起步的工业遗产再利用道路都值得中国资源型工业城市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仍需完善,因此工业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的工作对于两国而言都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ALFREY J,PUTNAM T.The industrial heritage managing resources and uses[M]. London: Routledge,1992.

[2] 田燕,林志宏,黄焕.工业遗产研究走向何方:从世界遗产中心收录之近代工业遗产谈起[J].国际城市规划,2008 (2): 50-54.

[3]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联合会.下塔吉尔宪章[A].2003.

[4] 无锡建议[EB/OL].[2015-11-01]. http://wenku.baidu.com/view/e633f6c9a1c7aa00b52acb56.html.

[5] 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Comparison of the Protection Concept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of Resource-based City in China and Russia-A Case Study of Ural and Daqing

WAN Ting, WANG Lu*(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AbstractResource-based industrial city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o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but with the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industry and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usually left 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heritage with multiple research value. Russia’s vast industry, heavy industry, the aerospace industry in Soviet times brilliant industrial history left a rich industrial heritage、Ural area is located in the Asia Europe boundaries and become a famous industrial base because of 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industrial economy developed. As the rapidly developed resource-based city relying on petroleum, natural gas, Daqing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same dimension, is also facing the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herit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Cities with same properties in China and Russia were compared, based on analysis of past protection method and degree for city industrial heritage, the protection road of recource-based industrial city in the future was discussed.

Key wordsRussia; Ural; Daqing; Industrial archaeology

收稿日期2015-11-26

作者简介万婷(1970-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TU 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6-259-03

猜你喜欢

工业遗产乌拉尔大庆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乌拉尔甘草种子处理及滴灌肥水试验初报
俄陆军首辆乌拉尔—VV装甲人员输送车计划于2016年生产
九曲黄河第一弯
钼、硼、锰和锌对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