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石榴产业现状、资源优势及发展建议
2015-02-23郭晓成
郭晓成
陕西石榴产业现状、资源优势及发展建议
郭晓成
石榴原产于伊朗及阿富汗等中亚地带。公元前先后向西传至地中海沿岸各国,向东传至印度、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目前,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石榴栽培。陕西是我国石榴栽培最早和作为生产利用最久的地区,也是我国石榴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将石榴引入长安后,栽培历史已有2 000多年。陕西地区尤其是陕西的临潼区,不但是石榴引入的落脚地,而且是我国石榴文化和石榴走向全国的发源地。
1 发展现状
1.1 分布情况 石榴性喜温暖,大多分布在年极端最低温平均值-19℃等温线经过之地的南边,即陕南及关中地区,陕北很少。陕南以宁强、洋县、略阳部分乡镇集中分布。关中主要分布于临潼、三原、乾县、礼泉、长安等地,这里也是陕西石榴的主产区。地处渭北高原的陇县、彬县、铜川、韩城等地也有零星栽植。据不完全统计,陕西栽培的石榴传统品种有33个,分别为大红甜、净皮甜、软籽净皮甜、天红蛋、三白甜、鲁峪蛋、软籽白、软籽红、软籽天红蛋、软籽鲁峪蛋、御石榴、红皮甜、白皮甜、红籽白、玫籽白、粉花白、大红酸、鲁峪酸、一串铃、晚霞红、围项子、垢痂皮、银边红、火石榴、笨石榴、绿皮小甜、麻皮小甜、红皮酸、黑皮酸、青皮、酒石榴、甜石榴、代家坝等。
1.2 栽培现状 陕西石榴自古就分为两大特色鲜明的产区,一是以临潼为主的甜石榴产区,一是以礼泉、乾县为主的御石榴产区,栽培历史均悠久。根据2014年陕西省果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4年底,全省石榴总面积6.98万亩,其中挂果面积5.96万亩,总产量9.49万t。
1)临潼产区。包括西安市临潼区、灞桥区,其中临潼主要有10个主产乡镇(斜口、秦陵、骊山、行者、代王、仁宗、马额、穆寨、零口、新丰)。临潼石榴以其果色艳丽、果味独特享有盛誉,先后荣获全国优质石榴奖、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展销会金奖等奖项,2006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该产区石榴栽培技术水平、标准化生产程度居全国领先,主要传统品种有天红蛋、大红甜、净皮甜、三白甜、鲁峪蛋、大红酸等,近年选育的以“临选14号”“临选8号”“临选1号”为代表的临选系列,以“临研96号”“临研100号”“临研78号”“临研93号”“临研21号”为代表的临研系列软籽石榴新品种也开始占领市场。其中,“临选8号”在2004年全国石榴评比会上荣获“优质石榴奖”,“临研96号”在2006年杨凌农高会上荣获“后稷金像奖”。引进品种中有代表性的有泰山红、突尼斯软籽、新大甜、黑籽石榴等。目前,该产区已建成无公害石榴生产基地1万亩,绿色石榴生产基地2万亩,精品石榴观光示范园1万亩。产区共有千吨以上贮藏库1座,百吨以上贮藏库30余座,贮藏能力达到6 000余t。已建成年加工能力1 000 t的西安丹诺尔石榴酒厂、年生产能力1 200 t的红石榴酒业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800 t的秦俑石榴酒厂。
2)乾县礼泉御石榴产区。御石榴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乾县已有上千年栽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唐贞观、开元年间,当时栽种的石榴仅为宫廷贡品,因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喜食而得名御石榴。御石榴果实圆球形,极大,平均单果质量750 g,最大1 500 g。上世纪50年代,礼泉人民曾将“庄河御石榴”寄给了党中央、毛主席,还得了毛主席的亲书嘉赞。礼泉县人民政府于2009年将“庄河御石榴”更名为“昭陵御石榴”。2010年,礼泉县园艺站从传统御石榴中选育的优株通过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命名为“昭陵御石榴”。杨凌稼禾绿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礼泉昭陵御石榴中选育的特大果个、特大果粒优株通过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命名为“陕西大籽石榴”。
御石榴主要分布于礼泉县、乾县、三原县海拔600~800 m的中部残塬区,目前栽培面积近3万亩,其中以礼泉昭陵乡栽植面积最大。该产区由于海拔高、光照时间长,果实品质极优,适宜发展酸、甜石榴品种。礼泉御石榴产区栽种品种除了著名的“御石榴”外,还有陕西大籽、新疆大籽、临选十四、泰山红、黑籽石榴等品种。近年,三原石榴产区引进突尼斯软籽和中农红软籽石榴品种,发展面积已达0.4万亩。目前,礼泉县栽种的石榴大面积挂果的已有1.8万余亩,其中“御石榴”挂果面积1.2万多亩,产出果实以其颗粒大、密集、晶莹剔透、味感甜美备受市场青睐,每年能为礼泉果农带来近亿元的经济收入。
3)渭南软籽石榴产区。包括临渭区、华阴、潼关等区县,是陕西石榴的新产区。近年来,以软籽石榴为主,在潼关、临渭等区县发展面积达0.8万亩,有望成为陕西的软籽石榴主产区。尤其潼关县经过专家认证,确定县前中塬地区为软籽石榴适生区,前中塬坡点向阳地为优生区。已建成双桥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软籽石榴种植基地,成立金桥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红宝石软籽石榴专业合作社,形成软籽石榴育苗基地和南刘烽火台软籽石榴种植基地。潼关县规划到2020年建成5万亩软籽石榴基地。
2 资源优势
2.1 文化优势突出 作为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石榴在陕西民众心目中居于重要地位,众多与石榴有关的历史典故、传说、诗词歌赋、民俗、剪纸、雕刻、绘画、书法等是陕西石榴文化光大传播的载体,传统石榴的栽培历史与文化传承一直是陕西人的骄傲。1986年,根据全体市民评选结果,西安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决定将石榴花定为西安市市花,西安电视台的标志就是石榴花。石榴作为 “吉祥物”“多子多福的象征”“热烈喜庆的代表”等深受民众喜爱,深厚的文化积淀是陕西石榴产业发展的基础。
2.2 历史悠久 陕西石榴是我国内地石榴的鼻祖,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石榴种苗就栽植于长安的汉上林苑。作为汉唐时期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外交流频繁,陕西石榴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数以千年的栽培实践和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形成了众多的石榴品种资源和独特的栽培技术体系,陕西临潼的石榴人文价值与吐鲁番的葡萄齐名,是我国著名的农业文化遗产,为我国石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3 品种资源多 陕西临潼和礼泉昭陵的石榴经过几千年人工培育和自然变异,农家品种资源极其丰富。除各产区主栽的30多个品种外,民间发现的优良单株达100多个,散落到非主产区、民间或处于野生状态的石榴资源更是不计其数。国内栽培的石榴品种都能在陕西找到渊源,可以说陕西石榴产区就是中国石榴的基因库和石榴文化的发源地。
2.4 技术水平高 陕西石榴栽培技术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我国第一部石榴专著就是由临潼石榴研究所张军1989年主编出版的,2000年西安市果业技术推广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持的石榴贮藏保鲜技术研究项目在国内首家解决了石榴贮藏温度、湿度、果实包装、果皮褐变、干腐病危害等技术问题,使石榴的贮藏期由不到1个月延长到3个月以上。临潼是我国首个石榴标准化示范区,果农素质高、技术能人多,指导了国内其他石榴产区的建设,为我国石榴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2.5 人文资源丰富 陕西石榴有着众多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每个产区都有与石榴相关的历史传说,都有可以依托的石榴文化品牌。临潼石榴与汉武帝、唐玄宗和杨贵妃有关,礼泉石榴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乾县石榴与武则天有关,三原石榴与长孙皇后有关,这些民间传说和典故与现有唐华清池、昭陵、乾陵等构成了陕西石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及旅游资源,反过来又促进了陕西石榴品牌价值的提升。
2.6 旅游对产业发展带动大 陕西石榴产区特有的周烽火台、汉上林苑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唐华清池、骊山、昭陵、乾陵等旅游资源,对陕西石榴的宣传带动和产业发展、品牌形成、走出国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陕西石榴依托国庆中秋双节和这些旅游资源,销售单价、种植效益居全国各产区之首。
3 存在问题
3.1 政府重视不够 以临潼石榴为例,上世纪90年代初,临潼石榴面积、产量、品种、质量均居全国四大石榴基地之首。1991年举办的临潼石榴文化节,是我国第一个石榴产业盛会,标志着临潼石榴发展进入快车道。至本世纪初,临潼石榴面积超过10万亩,2006年临潼石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为陕西省名副其实的优势产业,与秦兵马俑、唐华清池一样成为西安“秦风唐韵”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然而,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我们忽略了生态保护、特色产业培育与历史文化的传承。临潼石榴最负盛名的汉石榴园从最初的450亩逐渐让位于城市发展,2008年这个号称 “临潼乃至中国石榴鼻祖、临潼石榴的代表和象征(而且由于历史悠久,该园作为古文化遗产,其价值远远超过了石榴本身”)的最后100亩汉石榴园在临潼消失,以这片汉石榴园为核心规划的临潼汉石榴公园 (骊山石榴公园)也胎死腹中。2010年,随着西安曲江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建设,临潼西部斜口石榴产业退出历史舞台,临潼石榴面积锐减到3万亩左右。
与此同时,山东、安徽、四川、河南、云南等省高度重视石榴产业的发展和石榴文化的传承,临潼区数万亩让道开发的石榴古树、大树被贱卖给山东、河南、安徽等石榴产区,成就了这些地区的产业奇迹。山东、安徽、四川、河南等省通过举办世界石榴大会、中国园艺学会石榴分会年会和全国石榴生产与科研研讨会、石榴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山东省枣庄市驿城区建成15万亩石榴基地、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中国石榴种质资源圃、冠世榴园风景区和世界最大的石榴盆景产业,安徽省淮北市建成中国石榴博物馆、塔山石榴风景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建成40万亩高标准石榴生产基地,河南省荥阳市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5万亩河阴软籽石榴基地。
3.2 缺乏技术体系支撑 陕西省有以国家985、211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龙头的涉农院校、科研机构几十所,一直以科教强自居。作为在全国最负盛名的石榴产业和陕西石榴产区,除了石榴加工贮藏有个别院校专家教授参与研究外,石榴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方面没有知名专家教授作为研究方向,陕西省22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也没有将石榴产业列入其中。缺乏技术支撑,使陕西石榴的科研推广、产业化水平和国内其他石榴产区差距拉大。
3.3 新品种选育力度小,不能适应石榴产业发展 陕西石榴产区传统农家品种33个,近30年来筛选出100多个优株,通过省级审定的优良品种只有2个,品种选育手段落后,仅限于从传统品种中选优,杂交育种等其他育种技术应用极少,而且与国际石榴品种选育以完全软籽为主的方向不符,新品种在生产中所占比例极小。所谓传统主栽品种(应称为品种群)内部个体差异大,标准不统一。从2015年临潼石榴品种评优结果看,主栽品种净皮甜送样20个,单果质量440~890 g,百粒重50.77~ 87.13 g,含糖量11.4%~21%,籽粒颜色有深红、大红、粉红、浅红,个体差异极大,远远超出栽培因素的影响范围,已经不具备品种的固有特征,急需筛选出净皮甜代表性优株,纯化品种进行推广。
3.4 传统观念导致石榴园区立地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 石榴抗旱耐瘠薄的传统认知导致石榴大都在缺水且贫瘠的旱塬、山地发展,甚至现代核桃产业的园区条件都超过了石榴,加之果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影响了陕西石榴产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规模化发展、市场竞争力发挥。云南的蒙自石榴产区与稻田争地,通过良好的立地条件和大量先进技术的应用,石榴亩产万斤左右,高产优质低价是我国南方石榴竞争力强的主因。
3.5 果实套袋技术推广不合理 石榴套袋特别是塑膜袋应用后,由于配套措施跟不上,导致石榴品种外观趋同,果个变大,成熟推迟,花期推迟,造成头茬花果基本没有,靠二茬三茬结果的恶性循环。过去的临潼石榴,4月底至5月开花,6月坐果,早熟品种8月中下旬成熟,晚熟品种秋分前后成熟,国庆前全部采收完毕。中秋和国庆双节旅游及市民消费使得临潼石榴单价全国最高、果农效益最好。现在的临潼石榴,6月开花,7月坐果,国庆后成熟,错过了双节这一销售旺季,石榴单价和效益大幅下降。
3.6 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 陕西石榴产区如临潼、礼泉、乾县等,都有国际知名的旅游景点,但与之相关的石榴产业和石榴文化仅限于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没有和 “周秦风汉唐韵”紧密结合,上升到旅游产业层面。石榴产品单一,仅限于鲜果销售和少量的石榴酒、果汁饮料的加工。
4 几点建议
4.1 政府重视,规划引领 政府要加强全省石榴产业规划,建议规划面积不低于20万亩,这样才能确保陕西石榴居于全国八大基地的前4位。通过项目支持、政策引导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石榴资源保护、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研发、加工产品开发,将石榴纳入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组建陕西省石榴产业技术体系,为陕西石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石榴产区的当地政府要高度重视石榴产业和石榴文化传承,理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古文化遗产发扬光大的关系,充分发挥石榴产业的综合效益,造福子孙后代。
4.2 加大保护石榴古文化遗产的力度 加强石榴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引进,加快农家品种选优和优良品种选育,建设陕西省或西安市石榴种质资源圃(博览园)、临潼石榴公园和石榴苗木繁育中心,向资源要效益,带动石榴休闲观光产业大发展,以苗木标准化提升品种纯度、促进优良品种推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尽快开展石榴古树名木保护工程,抢救保护陕西石榴产区古树大树,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资源。
4.3 稳定规模,提质增效 逐年稳定扩大石榴种植面积至20万亩,紧跟世界石榴发展趋势,在确保传统知名品种基础上,开展完全软籽石榴品种的引进示范和选育研究,提高软籽石榴品种特别是完全软籽石榴品种的栽植比重。通过建设软籽石榴生产基地,甜石榴产区增加酸甜石榴品种、御石榴产区增加甜石榴品种,合理调整石榴产区品种结构,推进石榴产业实现升级换代。加大石榴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及石榴生产标准化工作力度,大幅提高石榴种植效益。
4.4 更新观念,发展现代石榴种植产业 明确石榴为温带亚热带水果的定位,改善石榴立地条件,加强石榴园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到水电路到位,为新技术应用奠定基础。
4.5 适期采收,增强树势 重新审视塑膜袋套袋技术,推广低成本省力化技术,不推迟采收,确保头茬花坐果为主,二茬花补充,三四茬花果坚决不要,生产精品石榴。
4.6 加大贮藏加工技术研发力度,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化水平 通过延长优质鲜果供应期、加大石榴产品加工比重,改“吃石榴”为“喝石榴”,开发石榴文化产品、石榴酒、石榴茶、石榴汁、石榴糕点、石榴药品和护肤品,大力发展石榴盆景、根雕等民间工艺品,让石榴产品中看中吃更中用,通过增加石榴产品花色来促进石榴产业发展。
郭晓成,西安市果业技术推广中心,邮编710061。
2015-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