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讲 空谷佳人独往来——兰花

2015-02-23主讲孙伯筠

老年世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王羲之兰花

主讲:孙伯筠

第三讲空谷佳人独往来——兰花

主讲:孙伯筠

鉴赏篇

兰花是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兰花香溢四方,沁人心脾,神静韵高;叶姿挺刚劲、终年不凋;花香淡而不娇,馥幽而不艳,素有“天下第一香”“王者香”“空谷佳人”之美名。在我国传统中,兰花与牡丹、梅花、海棠合称“春花四绝”;也有将其与茉莉、桂花和兰花并称为“三大香祖”;还有人把兰花与银杏、牡丹同时奉为“园林三宝”,即“树中银杏、花中牡丹、草中兰”。

兰花大都生长在深山峡谷或疏林下。人们按照兰花的生长习性,将其分为地生兰和气生兰两大类。中国兰花大部分属于地生兰,如春兰、建兰、墨兰、寒兰、台兰等,其花多数是小而少,色清雅、含蓄、朴实。现在的西洋兰以气生兰为主,大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附生在树干、枝条、岩石上,有“空中花卉”之称。东西方审美观的差异在赏兰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西方人偏爱色艳花大、浓烈奔放的兰花,着重寻找视觉刺激;而国人赏兰,往往推崇一种写意式的美学观摩或是纯自然的精神崇拜,为其端庄高雅所折服,并呼兰花为良师挚友。

一般来说,赏兰首先要观其姿,兰花的花形叶态都异常优雅,花箭刚健挺拔,花开之时亭亭玉立,叶色青翠葱茏、疏密有致。其次是品其色,素色兰花的叶常年碧绿如玉,花色雅而不俗、丽而不妖。再者是闻其香,兰香极有特点:一是浓郁而不刺鼻,二是香气悠长而穿透力强。兰花的香味很微妙,并不是以浓郁扑鼻来刻意取悦任何人,而是如缕如丝、清远飘逸,有“一枝在室,满屋飘香”之说。诗家由此赞叹:“虽无艳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德人。”所以,幽香是兰花鉴赏的灵魂,和谐是兰花鉴赏的根本。最后说其“韵”:养兰爱好者,就是从兰的素净、叶的优雅和味的馥香中去品味其“韵”。

知识篇

兰花是名贵的观赏植物,古往今来,一直为人们所珍爱和推崇,中国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风流雅士无不为兰花之品格和魅力所倾倒,并与兰花结下不解之缘。

《孔子家语》里记载孔子赞美兰花:

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

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意思是说,兰花生长在深山峡谷,深山老林等人迹罕见之地,却不以无人而不芬芳。这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孔子还说: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这句话已经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典范。

屈原亲手在家“滋兰九畹,树蕙百亩”。他不仅种兰、爱兰、咏兰,还以兰自比,而且常常身佩兰花行走天下,以证明自己的清白、高洁、爱国和坚贞不渝。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创造的行书、草书与他的爱好有着很大关系。王羲之一爱兰,二爱鹅。王羲之在精研书法体势时,得益于养鹅,更得益于爱兰。曲颈高歌,红掌拨水的鹅,给王羲之带来启示,从此伸臂运笔,更挥洒自如;那迎风飘拂、婀娜多姿的兰叶,更启发了他创飘逸流畅、妍美遒媚的书法新体。王羲之将兰叶的青翠欲滴、素静整洁、疏密相宜、流畅飘逸的姿态运用到书法中。

鲁迅的家乡浙江就是兰花之乡,家中几代人都喜爱兰花,所以他在1911年就曾经约了几个好友一起去会稽山采兰,并把这次采兰的经历写成《辛亥游录》。

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会见了来华访问的中日友好人士松村谦三先生。总理得知松村谦三先生非常喜欢兰花,特意让人从杭州苗圃挑选了一盆名为“环球荷鼎”的极品兰花送给他。兰象征美和友谊,总理希望两国友谊像兰一样常青,一样馨香。

朱德元帅原籍在四川省,当地盛产兰花,他一生都酷爱兰花,所养的兰花有400多个品种,不但陶冶情操,同时寄托思乡之情。朱德爱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夫人——伍若兰,于1929年为掩护他英勇牺牲了,养兰也是对他第一位夫人的怀念和敬仰。

陈毅元帅也酷爱兰花,并喜爱兰花的品格和精神,他曾作诗赞美兰花:

幽兰生山谷,本自无人知,

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革命前辈董必武也非常喜爱兰花,总结兰有四清:气清、色清、姿清、韵清。可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纵然戎马一生,也不妨碍他们成为养兰的“行家里手”。

中国人的名字中,尤其是女孩子都喜欢用“兰”“蕙”。另外,由于兰花名气大,人们把许多与兰没有植物学亲缘关系的植物也称作某某兰,如虎尾兰、君子兰、米兰、玉兰、白兰等,真可谓植物学中的“傍名牌”。

风骨篇

在中国,尤其是在古代,大凡形容美好的事物,都喜欢加上“兰”字:以“蕙质兰心”来比喻既聪明又漂亮的女孩;以“芝兰之室”比喻美满的婚姻;用“兰折玉碎”来形容贤人的离世;用“兰章”“兰肴”“兰兆”“兰途”“兰门”来分别比喻上好的文章、美味佳肴、怀孕、广阔的前途和名门大户。

既然兰花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所以许多人都相信兰花能够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好运,因此我国南方流传着“宁可出门不提篮,不可家中不栽兰”以及“家中有兰不炷香”的谚语,几乎家家都栽种兰花,尤其是江、浙、沪、闽、云、贵、川一带,人们都祈求兰花能够为自己带来安宁和好运。

兰花的这种亭亭玉立、美丽动人、身怀异香却甘耐寂寞,身居穷乡僻壤,不与百花争艳,不求闻达于世,与君子的“不与凡俗为伍”高贵品性相符。另外,虽然兰花开放时无人喝彩,但她不以无人不芬芳,这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有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在各个岗位像兰花一样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猜你喜欢

王羲之兰花
王羲之送字
大书法家王羲之
兰花
兰花鉴赏
王羲之书兰亭序
兰花
我爱你兰花
书圣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