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主流媒体在APEC会议报道中的话语体系构建
——以《人民日报》《华盛顿邮报》为例
2015-02-22王灿发
□邢 祥 王灿发
中美主流媒体在APEC会议报道中的话语体系构建
——以《人民日报》《华盛顿邮报》为例
□邢 祥 王灿发
运用报道框架的“梯次模型”,选取《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关于2014年APEC会议报道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媒体呈现来挖掘中美主流媒体在重大经济报道中如何构建话语体系。
APEC会议;《人民日报》;《华盛顿邮报》;话语体系;框架“梯次模型”
2014年11月5日至1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会议在中国举办,这不仅是一个国际盛会,还是各国媒体的竞技场。各国媒体在传达会议消息的同时,也构建了不同的话语体系。本文以APEC会议报道为研究切入点,选取了2014年11月1日至15日的《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即APEC会议召开前后4天作为样本(其中《华盛顿邮报》因2日、9日为周日未出版),通过运用新闻报道框架“梯次模型”,分析中美主流媒体在重大会议报道中如何进行话语体系构建。
一、新闻报道框架的“梯次模型”
“框架”最初源于社会学家E.戈夫曼,他认为框架是“左右我们对事物,至少是社会事务的主观认识的组织原则”[1]。塔库曼首次将“框架”从社会学运用到大众传播学中,提出“作为框架的新闻”这一观点,认为新闻框架是新闻工作者用来判断信息价值和制作新闻的准则体系。[1]我国学者周琳在框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闻报道框架“梯次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新闻报道框架实质上可归结为一种报道价值取向,它通过各子议题的聚合全景建构的议题框架展现出来,同时体现于各个新闻文本的话语结构中,且在悄无声息的修辞渗透中也可管窥一斑。[2]周琳认为,新闻报道框架均可以从修辞框架、话语框架、议题(主题)框架和价值框架这四个梯次来考察(见图1),其中价值框架处于核心位置,有什么样的价值框架就决定新闻报道采取何种议题 (主题)框架、话语框架和修辞框架。我们认为,价值框架的形成,也可以被认为是话语体系构建的最终反映。
图1:新闻报道框架的“梯次模型”
二、《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报道对比分析
(一)修辞框架分析
“梯次模型”中将修辞框架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结合报道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新闻图片和辞格运用来进行修辞框架的分析。
1.新闻图片
新闻图片作为新闻文本的视觉符号,以其独特的表现张力、视觉冲击和写实性等特点成为媒体新闻选择中的重要环节,媒体经常通过其取景框的作用,将影像置于我们的视觉中心,吸引读者阅读。[3]
《人民日报》对APEC会议报道采用了大量的新闻图片,会议报道中还专门刊发了新闻图组,如11月9日第8版刊发了9张新闻图片,分别是“①怀柔雁栖湖APEC会议区,②怀柔雁栖湖新闻中心,③位于东单的APEC花坛,④通往怀柔雁栖湖的道路两旁装饰着APEC彩旗,⑤2014年APEC会议主题彩灯,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⑦北京秋景,⑧怀柔雁栖湖APEC会议区,⑨北京密云水库白河大峡谷的红叶观赏区”。用不同的场景展现APEC的风采。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只有两篇报道配有新闻图片,一篇报道是11月5日A6版刊发的“China is in Overdrive Putting on its Best Face for APEC Summit”(《为APEC峰会呈现最好的一面,中国正在采取透支行为》),采用两位警察执勤的图片,并配有“Chinese police officers stand guard near decorations for 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summit at Olympic Park in Beijing.Much of the capital has gone into lockdown in preparation”(中国警察正在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为APEC会议站岗。为了做会议准备,北京的许多场所都进行了关闭)的图片说明。
2.辞格运用
《人民日报》中除了对会议消息的报道采用直接事实的讲述之外,其余很多报道都进行了辞格的运用,如“鸿雁展翅飞,四海宾朋至”运用对仗的手法,朗朗上口;如“APEC走了,蓝咋办”用设问的语气,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主要采用的是陈述句进行讲述,并没有进行辞格的运用。
(二)话语框架分析
新闻标题、报道体裁、报道基调作为话语框架分析的内容,最能直观体现该新闻媒体的立场,媒体通过信息生产,将报道内容在特定的语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文本意义的建构,从而实现话语体系的构建。
1.新闻标题
标题是报道的灵魂,以独特的行文和凝练的文字向受众传递报道内容。《人民日报》关于APEC会议的报道直接点题,如11月10日第4版《李克强分别会见印尼总统和泰国总理》,简单明了介绍新闻事实;有些新闻标题则较为隐晦,如11月9日第3版刊发的《风鹏正举 破浪新程》,这种标题主要运用在评论之中。《华盛顿邮报》的稿件标题也是如此,简单明了,如 11月 8日 A6版刊发的“Chinese,Japanese Leaders to Meet”(中日领导人会面)和11月11日A9版刊发的“Xi and Abe Meet,but There’s Little Warmth”(习近平和安倍会面,但是缺乏友好),
其评论员的文章也是只点明态度,不看文章并不知道评论的对象是谁。
2.报道体裁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人民日报》关于APEC会议的报道体裁多样,以刊发消息为主,通讯、特写、图组以及评论并驾齐驱,甚至有许多内容融入广告版面,如11月10日刊发的《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报》十分注重评论的刊发,每期报纸都会刊发2-3篇评论文章。而《华盛顿邮报》对APEC的相关报道主要集中在消息和评论中,没有进行会议报道的特写和图组,体裁较为单一。
3.报道基调
恩特曼认为:“新闻文本的框架是通过使用或拒绝使用某些关键词、常用语、僵化的形象、信息源和句子,通过某些事实和判断的聚合来强化主题。”通过对新闻报道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出该媒体的报道基调。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人民日报》主要运用动词和形容词对APEC会议进行报道、解读和评价,通过情感强烈的词语来彰显APEC会议的重要性和取得的成效,如 “彪炳史册”等。从报道基调来看,《人民日报》对APEC会议报道持肯定态度;而《华盛顿邮报》则多使用一些否定性或表示强硬语气的词语,如“overdrive”(透支)、“have to”(必须)等词汇,对APEC会议持一种消极的态度。
(三)议题框架分析
通过对《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议题、报道数量和报道消息来源进行议题框架分析,可以发现媒体报道的主题,反映了媒体从业人员作为信息的把关人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取舍以及舆论引导的方向。
1.报道议题
报道框架的“梯次模型”认为议题框架的层次越多,报道内容越丰富,越能全面地向客观事实逼近,更好地追求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全面理念;同时多角度报道,角度形成广度,广度达到深度,挖掘事实表层下更深的背景与成因,5W中的“Why”往往就潜伏在深层议题中。
图2:《人民日报》APEC报道议题设置
通过对《人民日报》的213篇报道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对APEC会议的报道议题较为丰富 (见图2),可以分为会议报道、会议成效、日常生活和会议保障等多元子议题,每个子议题下又有几个分议题,多重议题合力立体化直射主题。报道主要集中在会议开展活动、领导人讲话和国际国内的评价等方面,同时兼顾APEC蓝、志愿者等会议保障和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
然而《华盛顿邮报》对APEC会议的报道则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APEC期间的天气情况和中日领导人会晤的情况,议题较为松散,呈现平面结构,还有很多报道并非直接报道APEC会议的相关情况,对APEC会议只是一笔带过。
图3:《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报道数量统计
2.报道规模
从图3可以看到,11月1日至15日,《人民日报》有关APEC会议的报道共计213篇,《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共计13篇。《人民日报》在11月5日至12日进行了集中报道,其中10日的报道较多,达到37篇;《华盛顿邮报》在11月11日关于APEC会议的报道为3篇,达到峰值,而11月1日至4日、6日、9日和15日的报道均为0。通过数量的比较,我们发现两份报纸对于APEC会议的关注程度有很大差异。
图4:《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消息来源统计
3.报道来源
通过图4分析,《人民日报》中自采新闻155篇,占所有新闻报道的74.16%,其他稿件大部分是转自新华社,这是因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性文件只授权新华社刊发。《华盛顿邮报》的稿件有84.62%是源于本报社,而剩余是评论员文章的刊发,并没有对其他报纸或通讯社的新闻稿件进行转发。
三、《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构建的话语体系对比分析
(一)《人民日报》话语体系构建:多元发声,框架丰满
中国故事多元发声。《人民日报》在进行媒体呈现时,不是一家之言,而是注重多元发声,较为客观地构建话语体系。既有国际声音,如11月13日第3版刊发的 《播种亚太梦想新希望——国际社会积极评价北京APEC会议成果》,援引多个国家专家学者对APEC会议的评价,再如11月6日第5版刊发的《收获信任和期待——外国人心中的北京印象》报道了国际友人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印象和对APEC会议的期待;也有本土表达,如11月5日第22版刊发的《亚太与我紧相连——北京市民心系盛会》讲述了北京人民对APEC会议的关注。既有《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如11月14日、15日连续推出的《愿中国梦亚太梦同频共振——一论同心共圆亚太梦》《以开放包容推动一体化进程——二论同心共圆亚太梦》;也有社会评论员的文章,如11月15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撰写的 《负责任大国风范》。
议题框架丰满,国家话语和休闲话语体系相得益彰。《人民日报》在此次对APEC会议进行报道时,除了会议本身的报道,比如国家领导人致辞以及会议取得的进展,还有不少报道在假日生活版刊发,有的类似于花絮和随记,如11月8日记者节时刊发的《APEC餐桌上的记者会》;有的是关于居民的衣食住行的休闲话语,如11月2日刊发的 《APEC,吃什么?》《APEC会议期间北京生活小贴士》,11月15日刊发的 《北京APEC会议领导人特色中式服装主要面料华贵宋锦出“深闺”》。《人民日报》构建话语体系时,并没有将国际性会议报道和百姓生活对立与割裂开来,而是让国家话语体系和国民的休闲话语体系进行很好的融合对接,既有宏大叙事,也有生活琐事,不是单纯的宣传式话语体系,而是将话语体系构建得丰富和多元化。
(二)《华盛顿邮报》话语体系构建:服务政治,单一表达
为政治服务,美国中期大选新闻对冲APEC报道。通过对《华盛顿邮报》其他报道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这一时期主要是集中报道了美国的中期大选。因此关于APEC会议的报道中也有几篇是为中期大选报道服务的,这些报道主要是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相关联,并没有大篇幅地报道APEC会议,而只是简单几句介绍奥巴马的行程安排和与中国达成的协议,对奥巴马执政的否定和怀疑等。
单一表达,消极构建中国形象。《华盛顿邮报》本次对APEC的报道采用的是单一表达的方式,对会议进展情况基本未作报道,而是将关注焦点定格在中日关系,而且使用“little warmth”(缺乏友好)等词语,还有关于APEC之前中国对雾霾的防治,全文表达中国政府采取强制措施。除此之外,在对《华盛顿邮报》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期间有关中国的报道共计21篇,其中有7篇是围绕11月12日中美签署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报道;有2篇是关于中国黑客的报道,如 “China Suspected in Hack of Postal Service Data”(《中国有侵入邮政服务数据系统的嫌疑》);有1篇是关于香港占中的报道,即“Protesters in HongKong Risk Losing Public Support as Occupation Drags on”(《占中活动一拖再拖,香港占中示威者面临失去公众支持的风险》)。
[1]张宁.日本媒体上的中国: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1-12.
[2]周琳.新闻报道框架“梯次模型”[J].东南传播,2011(1).
[3]王灿发,马寅桂.中美主流媒体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报道的新闻框架比较——以《人民日报》和《亚洲华尔街日报》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4(1).
(邢祥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王灿发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