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市政道路常见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5-02-22陈建坤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10期
关键词:平整度施工工艺市政道路

陈建坤

(唐山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 063000)

1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1 施工组织设计阶段

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并且选择优质的设计方案,保证设计数据的准确性、结构方案的合理性和设计方案的高质量性。我国市政道路施工基本上采用的是招投标的形式来选用施工单位,这样就会产生预定施工计划与中标单位施工计划不一致的情形。正是因为计划无法统一,施工组织单位的职能部门便无法得到统一指挥,施工工作也难以有序开展。建设单位更加注重对施工组织阶段技术的管理,而忽视了对施工管理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当施工方案与实际操作存在较大差距时,由此极大影响施工质量。

1.2 道路施工工艺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编制完整的施工设计方案,并由监理单位审核通过,组织选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开展施工,但是由于施工设计阶段的方案并未依据准确的测量数据及工程的实际情况,经常会出现施工工艺无法满足施工需求的状况。市政道路经常出现征地、拆迁等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根据施工中的问题调整施工方案,如果未适当调整施工方案,便难以确定出恰当的施工工艺。

1.3 道路施工管理过程

当前许多市政道路建设中分包现象严重,但是建设单位的管理体制与工程的实际环境存在较多不一致的不良状况,这就容易出现分包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管理权限不清晰的现象。分包单位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严重忽视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未能主动承担施工责任,甚至出现部分项目无人监管的现象,导致施工过程出现诸多漏洞,直接威胁着施工工程的安全及质量。

1.4 道路工程施工队伍方面

施工队伍是施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人为因素,特别是现场施工人员与监理人员的素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最大。施工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环节的具体措施,并经过监理单位的同意,配合施工方案要求和工程进度开展施工工作。但是现场施工人员往往只顾完成施工进度,没有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及时向施工单位反映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当施工遇到阻碍时,施工人员才向施工单位反映,若无法采用合适的补救措施便只能返工,由此会影响工程质量乃至施工进度。

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路基面裂缝问题及解决对策

市政道路在建设过程中,时常会发生路基面裂缝的问题,出现这个原因主要是由于材料的温缩和干缩的收缩因素,这些都是与施工材料的含水标准和塑形指标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面首先应该对施工材料的含水标准和塑形指标进行检测,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施工材料,然后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合理的使用一些具有减水、缓凝性能的外加剂等措施,从而为施工材料达到最佳含水量提供保障,这样从根本上就可以减少或者是杜绝路基面出现裂缝。除此之外,应该还要做好路基防护的工作,如果防护工作不到位,路基受到雨水的冲刷及侵蚀导致不能使用,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路基的防护措施应与路基施工同步开展,而防护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以斜坡为主,对于斜坡的防护首先就是防止市政道路的路基层面被雨水冲刷侵蚀,其次就是防止路基层面的风化程度。从目前来看,路基的防护措施一般都是采用植物保护,这不仅是一项环保、可持续的防护措施,而且在起到保护路基层面的同时,又能起到改善环境、美化环境,平衡生态的作用。

2.2 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的沥青混凝土平整度问题及解决对策

基层的平整度、碾压方式、施工接缝、气候温度等这些都会对沥青混凝土的平整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基层平整度对沥青混凝土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路面层的摊铺厚度、压实度不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就会产生路面平整度沉降的现象,因此需要加强对基层平整度的控制。在对沥青混凝土进行碾压的时候,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温度太高就会使路面产生裂缝和推移的问题,从而影响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平整度,而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混合料的压实不易充分,因此只有在合适的温度下,才能取得良好的压实效果。在初次进行碾压的时候,应该采用10-12吨的双驱双振压路机,进行两次的错半轮振压,然后再用胶轮压路机进行复压,最后使用10吨的双驱双振压路机及进行静压收光。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碾压的温度一般控制在初压120℃、复压110℃、终压105℃。施工接缝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对沥青混凝土的平整度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完成后的当天采用3 m的尺子对已经碾压好的接头处进行测量,检查平整度是否合理规范,然后在合格的横断面上画出一条直线,用切割机切除立茬,将接缝处的大块石料清除干净,并用细料补上。在第二天施工的时候,将熨平板放在已经压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并在他们之间垫上厚度为松铺厚度的木板,然后将熨平板的温度预热后,开始布料施工,从而使接头的质量得到保障,提高了沥青混凝土层面的平整度。

2.3 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软土地基路段出现地基沉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是对软土地基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地质钻探的布孔数量过少、深度不够,因而没有及时发现有软土地基的存在,亦或是没有准确的探明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物理力学性质等,从而导致施工队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或者是使用的加固处理方法不当。除此之外,在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计算方法方面选择不当,与实际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差距,导致了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没有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同时雨水的冲刷与侵蚀会造成大量路基填料的流失,降低其强度。不同区域的软土地基的适应性及加固处理方法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采用,对于软土地基路段的施工时间应该尽量提前加快,争取更多的预压时间,从而消除其沉降现象为软土地基的质量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3 优化市政工程中施工工程质量

3.1 严格把控工程质量

严格把控市政工程质量的活动应将其贯穿在整个施工建设过程中,包括施工材料、施工设计、施工技术、施工环境等要素的质量控制,涉及质量指标监管的施工要素应符合施工标准的要求,并经过相关质监部门的合格检验后才可投入施工使用。关于施工要素方面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则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施工要素进行全面控制。此外,可通过合理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施工质量,施工人员使用先进施工设备过程中应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施工,不可私自违规施工,确保资源和人员的合理利用,提高施工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3.2 提高测量的水平,加强后续监督

提高施工技术人员队伍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全面提高工程测量的整体水平,按要求完成规定的测量任务,并在测量结果通过复核后方可开始施工。此外应综合市政工程施工现状,针对性建立完善的后续监督制度,按照制度对后期完工的工程项目进行严格检查,相关部门应严厉打击作假造假行为,所有的市政工程项目经审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3 提高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法,严格按照正确的施工工艺

城市道路施工的成败与科学的施工技术以及合理的施工方法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任何道路的施工都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的支持。为了做好城市的道路施工,必须要充分运用合适的、符合城市道路施工的实际需要的施工方法与施工技术,严格按照正确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如:挖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控制挖方路基的施工质量,则其挖方路基应当遵循其所设计的横断面和边坡坡度的要求进行开挖,不能乱挖和超挖以及欠挖,要自上而下逐层开挖。开挖时,一定要选择正确的符合实际的开挖方式,如若不然,则很有可能会导致边坡失稳或坍塌的后果(如:进行石方路堑边坡坡面进行开挖时,不允许过量爆破;进行土方开挖时亦不允许采用爆破法或掏洞取土的方法)。开挖边坡之后,为了预防边坡受到雨水的冲刷,排水工作一定要及时。

4 结语

本文阐述了对我国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研究,对于市政道路应该逐步升级设计,从而能够确保我国市政道路能更好服务于国家及社会,保证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发展。同时,城市道路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生机勃勃的道路景观能给城市注入新鲜的活力,国家与社会伴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在持续提高和改善,城市基础建设正在快速发展。所以,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提升,能更好的促使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平整度施工工艺市政道路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国道路面施工平整度的控制方法探讨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探讨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