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跛足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2015-02-22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局166200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局 166200)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局 166200)
1 原因分析
基本原因:奶牛的腿部或蹄部受到损害,导致不健全,这种情况下跋足的发病率偏高,此外,奶牛还会由于受到管理和环境的影响,导致病情恶化。
环境: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是引起奶牛跋足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圈舍的类型以及行走的地面对奶牛的影响比较大。无论何种类型的圈舍,都要设置足够舒适的休息空间供奶牛休息,如果圈舍过度拥挤,或者是栅栏设计差,总会有牛出现跋足的情况。所以,平常要仔细观察奶牛的行为是否有异常表现,争取及早发现并且尽早改善。
管理:临床生产实践工作中,饲养者往往都是在奶牛患病时才采取防治措施,其实此时问题已很严重并且不容易处理。日常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应该定期对奶牛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积极主动采取预防性综合防治措施。
疾病:进行抗生素处理前和处理过程中保持奶牛蹄部清洁,是关键性的操作。给奶牛采取不合适的蹄部清洗方法是临床中常见的错误做法,有的给奶牛蹄部清洗之后又将其蹄部弄脏,或者是对奶牛蹄部的清洗时间不够,病蹄与消毒剂接触不够充分。实际生产中,常见的蹄部疾病介绍如下。①蹄变形:修蹄是指利用刀剪、锯锉、修蹄器等以外科手术的方法使蹄的形状及其生理功能恢复的一种技术。术前需要准备器械、消毒棉、双氧水、5%硫酸铜溶液、碘酊、松馏油、鱼石脂、高锰酸钾、绷带等。长蹄要用蹄刀或蹄钳修去蹄角质过长的部分,修整为正常形状,同时对蹄底也要进行适当的修整。宽蹄应该用蹄刀和蹄钳剪除过宽的角质,对蹄底稍加修整,使其内外趾(指)等长、等高。翻卷蹄要用蹄钳将过长的角质部剪掉,除去翻卷侧蹄底内侧缘增厚的角质。②腐蹄病:临床中可见患牛跋行、蹄部变形、蹄底磨灭不正、角质可见灰黑色。给患病奶牛进行蹄部休整时,通常可见灰色或黑色腐臭脓汁从蹄底部流出,腐蹄病严重奶牛,其蹄部会发生穿孔现象。患牛的治疗首先要修整蹄部的变形部位,然后将蹄底的污染层除去,暴露腐败部位进行扩创清洗,清洗可以采用高锰酸钾和双氧水交替进行,通常腐败部位创口较深的可以用镊子夹取消毒棉对其深部进行涂擦,清创完毕之后,将高锰酸钾、鱼石脂、松馏油等填充到创口内,最后用碘酊或鱼石脂在患蹄的趾间蹄冠部加以涂布,打蹄绷带进行包扎,采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入患蹄的上部松软皮肤下。根据临床实际的治疗经验,对于奶牛腐蹄病有特效的药物是速解灵。③蹄叶炎:该病是蹄真皮弥漫性腐败性炎症过程。导致蹄叶炎发生的因素非常多,营养因素是该病最重要的原因,具体表现为瘤胃酸中毒而引起蹄叶炎,瘤胃内乳酸蓄积,pH值降低,导致微生物区系出现变化,毒素与细菌内毒素会伴随着血液循环而作用于蹄部真皮毛细血管壁,导致充血、渗出,患牛产生疼痛反应而发生蹄叶炎。治疗方法与瘤胃酸中毒的治疗措施相似:缓解疼痛,可采用1%盐酸普鲁卡因20~30 mL,先行趾神经封闭;给奶牛的患病蹄部进行温浴,以促使渗出物的吸收。静脉放血1000~2000mL。静脉注射500~1000mL5%的碳铵氢钠注射液,还可以采用100mL10%的水杨酸钠注射液,500mL2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此外,用氢化可的松、抗组织胺药物也具有治疗作用。患牛蹄部发生变形的,要及时采取修蹄措施。
营养:实际的临床生产中,营养因素主要从2个方面对奶牛跋足、蹄部生长的质量和蹄叶炎造成影响。一方面是微量元素,尤其是锌对奶牛蹄部生长的影响。奶牛饲料中添加高利用率的锌,跋足的发生率可以降低24%。但是一定要注意:奶牛日粮中添加锌对其他因素引起的跋足并不会发挥效果,应同时解决其他病因。每头奶牛日粮中锌的推荐添加量是每天3 g;另一方面,奶牛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太高同样能够引发跋足。致病原理尚没有明确的给出,可能是由于瘤胃中存在过多的氨,导致细菌死亡,引起血液中产生毒素,类似酸中毒症状,或者是造成蹄叶炎,由于多余蛋白质的降解产物包括组胺导致。调节日粮平衡,尤其是通过快速发酵碳水化合物和高效纤维避免酸中毒的情况出现。
2 预防措施
首先要掌握饲养场奶牛跋足的发生率,了解奶牛出现跋足情况给饲养场造成的损失,然后寻找跋足的发生原因,并且制订处理方案。建议可以给奶牛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于稳定瘤胃的pH值有帮助,提高奶牛对干物质的采食量,以及对草料的消化率,同样能够降低跋足的发生率。
其次,对于个体奶牛饲养者,处理奶牛跋足同样有以下3种可行的方法:确定饲养场的跋足发生率、二是了解跋足引起的损失、三是制订解决所有问题的针对性方案。
奶牛跛足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王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