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生猪饲养管理及常见病防治
2015-02-22江苏省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畜牧兽医站226557
(江苏省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畜牧兽医站 226557)
(江苏省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畜牧兽医站 226557)
结合现代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夏季常见病的防治经验,在夏季开展猪常见病的综合防控,主要是调控良性的养殖环境、改善日粮调制及饲喂方式方法、及时开展高发病防治及中暑紧急救治。在此三方面管理措施执行到位的条件下,即能有效防治猪的夏季常见病,特别是能降低急性中暑病例的死亡率,为夏季生猪养殖提供了安全保障,维护了猪场养殖效益。
夏季;日粮调制;饲喂技术;综合防治;中暑救治
1 夏季猪场养殖环境的控制
炎热夏季,一则是日间气温大幅骠升,密集型饲养很容易造成猪热应激综合症;再则是日间光照充足,很大程度上能抑杀环境中的多量病原微生物,病毒性疾病较少存在,但某些细菌性、寄生虫性疾病恰恰适合其繁衍,如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猪丹毒、猪回肠炎(猪细胞内劳索尼亚氏菌病)、肠道蠕虫及球虫、弓形虫病等。因此,夏季猪场环境控制主要是抓好以下工作。
1.1 猪舍降温及通风
一般情况下,新生仔猪舍最适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65%~70%;育成猪舍、育肥猪、空怀母猪舍20~25℃、相对湿度65%~70%;公猪舍18~20℃、相对湿度60%~65%。如此可以保证不同日龄、功用的猪群发挥最佳生长及繁育性能,达到最好的养殖效益。在温、湿度达不到当前猪群相宜的标准时,应及时采取空调、风扇(纵向通风)等,降温、控湿,以维持相对平衡的温、湿度。
1.2 消毒灭原
夏季抑杀病原微生物要有针对性,主要是定期清洁猪舍及开展防疫消毒,有疫情动态时,要采取带猪消毒,〉化降低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另外,还要重视净化体内环境,要结合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本场实际,针对性采用敏感药物(拌料、混饮)按保健预防程序净化体内病原(细菌、寄生虫),从而预防上述各种夏季常见病。
1.3 生物安全防范
现代集约型、规模化养殖模式下,加剧各种ī
病的感染风险,任何外来入侵疫病原均可能引起猪群批量发病。因此,首先加强引种、交易环节的检疫检验,提高重大疫病的检出率,从源头上控制各种烈性传染病流入本场养殖环境,是关键性的一个步骤;其次要严格禁止外来车辆、用具、无关人员及其他可能携原的动物等随意入场,同时本场饲管人员要加强个人卫生消毒及工作服常规消毒等,以降低野毒感染几率;第三要加强日常动态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带病个体,病死畜迅速撤离原舍并作无害化处置,同时妥善处置发病猪舍内的粪污、垫料等,整场带猪消毒1~3次,结合诊断结果,采用敏感制剂整群开展对症防治,迅速控制疫情,防止进一步扩散蔓延。
2 日粮调制及饲喂技术
2.1 日粮调制
为了提高猪群抗热应激能力,降低夏季热应激综合症发病率,科学的日粮调制及饲喂方式方法起到重要作用。据研究表明,夏季猪机体碳水化合物代谢加强,产热量明显增多,碳水化合物的体增热大于脂肪,分别占代谢能的10%~15%和5%~10%,因此要适当降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夏季猪日粮中以油脂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可使动物获得较高的生产净能,在日粮添加2%~3%混合脂肪可收到明显效果,另外,添加乳糖、蔗糖等也能缓解能量不足的问题;几种重要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倍量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猪抗应激能力,可按常量1.5~3倍量添加,其中,适当补喂青绿饲料,不仅可以补充水份,还可以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夏季环境温度超高时,猪群机体内钾和碳酸盐排出量增加,氯和钠排出量减少,对体内矿物质平衡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适量在猪的饲料中添加0.2%~0.5%氯化钾、氯化铵或碳酸氢钠等电解质,可以预防热应激的危害。
2.2 饲喂技术
夏季适宜的喂料次数为每天3~4次,坚持少食多餐,以8~9成饱为宜;饲喂时间以早晚气温较低时候最佳,采食量不受高温影响,必要时晚间(20:00~22:00)可补喂1次料;科学调整日粮营养配方,选用优质原料,调高能量和蛋白水平,尤其要确保氨基酸平衡;夏季湿拌料极易腐败、变质,因此,每次喂料以槽中不剩料为宜,剩料应立即清除,还要妥善保管好每批配制的全价料,尽量现配现喂,以7~10天喂完为宜,严防饲料霉烂、变质及被污染,如此可以预防霉菌毒素中毒、消化性疾病等;饮水是夏季必须高度重视的营养供需环节,其是维持猪基础生理代谢的必须物质,缺乏或断┫诱发严重的后果,故要随时检查饮水器,确保24小时全天供应充足清洁清凉饮水。
3 夏季常见病的综合防治
3.1 猪重大疫病
在规模化饲养条件下,增大了猪的几种重大疫病感染几率,且表现为常年发病、混合感染、多重感染的现状。因此,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布鲁氏杆菌病等重大疫病必须坚持以疫苗预防接种免疫为主的总体方针。结合当地流行病学及本场实际,制定相宜的免疫程序,适时接种相关疫苗,使猪群产生有效的被动免疫抗体保护,以此规避重大疫病带来的严重损失。其中,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在国内多地实行政府组织强制免疫,在疫苗上可享受免费福利,其他病种则按需采购,但要注意采购正规厂家的生物产品,以确保接种后产生免疫应答。
3.2 细菌性疾病
夏季重点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猪丹毒、猪回肠炎等细菌性疾病。这几种常见病均有其相应的高敏抗菌剂,规模化猪场应在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的前提下,及时采用相应的敏感药物进行体内病原净化或对症治疗。目前,较广谱抗菌的制剂首选头孢噻呋钠、复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苄西林钠、复方长效磺胺等,采取相应药物肌肉注射或口服,对这几种猪细菌性疾病均有较好效果,建议将上述敏感药物联合、交叉应用(注意配伍禁忌),以提高本次综合防治效果。开展整群防治(净化内源性病原菌)建议采用上述敏感抗菌剂,于月初按药物标签使用说明规定的用法,拌料或混饮,1~2剂/天,连喂5~7天,即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3.3 寄生虫性疾病
寄生虫性疾病临床上包括猪肠道蠕虫病、体螨病、血液原虫病(球虫、弓形虫)等。其中,肠道蠕虫以左旋咪唑、丙硫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拌料口服效果较好,夏季猪场应按需、适时统防1~2次;体螨病为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寄生虫病,建议以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拌料口服1~2次,同时体表以双甲脒或杀螨灵稀释液雾喷2~3次,患畜经常接触的栏舍、墙壁等位置也要喷施到位,才能达到彻底控制的效果;猪球虫、猪弓形虫以磺胺类制剂效果较好,推荐处方为磺胺嘧啶70 mg/kg+乙胺嘧啶6 mg/kg+碳酸氢钠适量,联合用药,拌料投喂,首次应用可适量加量,2剂/天,连用3~5天,同时要严禁猫、犬等进入猪舍,以及┯粪便等污染猪场(舍)内外环境等,即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3.4 曲霉菌素中毒
实践中,夏季由于饲料及其原料物质等保管不善,逢连日阴雨、之后持续高温的天气,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常会导致发生霉变现象,猪长期食入这种变质饲料达到一定的蓄积量,即会诱发曲霉菌素中毒症。这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的不良后果,可以通过加强饲料及其原料的妥善保管、禁喂霉烂变质饲料等,即可预防本病发生。
夏季诸般不明病因机制的猪病,笔者经验总结为“抗病毒+抗菌+对症控制”是最为实用的组方,最切合当前猪病混合感染、多重感染普遍存在的现状。实践中,笔者以黄芪多糖注射液或双黄连注射液(0.2 mL/kg)+柴胡注射液(0.1~0.2 mL/kg)+头孢噻呋钠或复方青霉素、氨苄西林钠(0.05~0.1 g/kg)混合肌肉注射,1剂/天、连注3天,可交叉、更换用药效果更佳,综合治愈率85%以上,值得大家推广应用。为了提高治愈率,治疗期间应加强患猪的饲养管理,构建适合患猪当前生长需要的良性外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温湿度,清洁、干燥、无菌环境,良好空气质量等),给猪投喂易消化、营养全价的饲料,同时配合上述保健预防方案合理选择用药,加上复方电解多维或补液盐+葡萄糖混饮(调节机体电解质代谢紊乱、防机体脱水、增强体能),综合防治效果及综合治愈率大大提高。
夏季生猪饲养管理及常见病防治
沙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