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结果树的培护管理 提高果桑产量和质量*
2015-02-22刘德春
刘德春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0704)
加强结果树的培护管理 提高果桑产量和质量*
刘德春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0704)
栽植果桑的目的是获得较高的亩桑效益,只栽不管不但没有产量和质量保证,还可能导致全军覆灭甚至颗粒无收。无论环境、地理条件如何优越,都必须加强对结果树的培护管理,这是提高果桑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果桑;产量;质量;管理;关键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属于川东部盆地副热带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16.8~18.5℃之间,最低气温3.1℃,最高气温达到40℃。常年降水量一般在923.4~1 308.7mm之间,区域内的空气湿度比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湿度的季节变化不大,但相对而言,秋季最大,春季最小。天府镇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169.5h,历年平均无霜期达328.5d。
天府镇的地表土壤主要由暗紫色水稻土,冷泥黄泥水稻土,暗紫泥土,矿子黄泥土,冷沙黄泥土等组成,土地主要以坡地为主。由于煤矿、石灰石的长期开采,破坏了槽谷地带的表水条件,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不高,但适宜桑树、茶叶、干果、药材等多经作物生长。
文星村果桑示范园位于海拔600多米的文星村后槽石漠化区域,果桑示范园建于2011年底,种植的品种有无核大十、白玉王、台湾长果桑、台湾四季果桑、红果2号等。2012年全部挂果(全部为嫁接苗木)。由于在管理上不够重视,园内是杂草丛生,2013~2014年产量很低,品质也较差。重庆硕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加强了对结果树科学合理的的培护管理,以及菌核病的防治。严格按技术要求去操作,不放松每一个环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是抓住了几个关键技术环节,现总结如下。
1 冬季管理
1.1 剪梢 修枝 整形
每年冬末春初及时剪梢。剪梢是为了充分集中养分,提高桑果的产量和质量。剪梢是剪去枝条顶端10~20cm长的嫩梢部分(该园采取留条高度是离地不超过2m,便于桑果的采摘),时间掌握在桑树落叶后(12月下旬至1月上旬)进行,过早容易发生冬芽秋发现象或被霜雪冻坏。同时修剪过密枝、枯枝、弱枝,控制667m2桑有效条数,使桑园通风透光,增加枝条间的距离,避免果实相互碰伤,感染病菌。
1.2 翻耕清园
冬季及时清除园内的枯枝败叶,及时烧毁;翻耕除草,埋压菌核。
2 萌芽期管理
2.1 重施春肥
春季在2月底3月初重施磷钾含量较高的有机复合肥,既催芽又利花芽萌发,还可控制叶片过快生长,一般667m2桑园施60~80kg。
2.2 早春虫害防治
3月上中旬,果桑进入萌芽期,这个时期也是虫害的多发期,如桑尺蠖、桑野蚕、桑毛虫等。可喷施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1 000倍稀释液,防治叶螨、蚜虫等。
2.3 适时浇水
春季萌芽期,是果桑的需水高峰期,这个时间如果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随时保持土壤适度的水分。
3 菌核病防治
3.1 药物防治
第一次施药是关键。在3月上旬就要坚持天天观察果桑雌花开放情况,及时施药。一般掌握在3月上、中旬,即在雌花初花期必须喷第一次药;第二次喷药时间为3月中下旬,即在果桑雌花盛花期喷药;如菌核病发生严重,还要施用第三次农药,即在果桑谢花期或初果期,一般在4月上旬左右喷洒。具体时间应根据当时的气象条件做适当调整。
如第一次使用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7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灵这两种药剂只选择其中的一种使用。
那第二次使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与第一次农药交替使用,才不会使菌核病产生抗性。
第三次农药,即再用70%甲基托布津按照前述浓度,于4月上旬左右喷洒。
配药坚持严格按照目的浓度配用,不要随意改动使用浓度。 喷药时做到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均匀周到、认真喷洒。喷药时间应选在晴天或阴天进行。
3.2 人工摘除病果
在桑果发青期要随时仔细观察桑果的变化情况,发现病果及时组织人工摘除,检出散落在桑园的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在采摘期间同样要做好此项工作。
4 摘叶剪梢
摘叶剪梢一般在4月上中旬,当桑果快成熟时,将果桑枝条中、下部较密集的新梢和桑叶适当摘除,使其通风透光,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台湾长果桑有明显提高座果率作用)增加桑果糖度,减轻病害发生,并方便桑果的采摘。
5 采果后的管理
5.1 夏伐
采果结束后要及时夏伐。做到剪口平滑,不伤皮,下雨天不夏伐。
5.2 肥水管理
5月底6月初果实采收完毕,施肥与夏伐同时进行。以培养来年挂果壮枝,肥料以有机肥为主,搭配施用部分复合肥,各营养成分比例以氮∶磷∶钾=5∶3∶4为宜。如果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
5.3 合理疏芽
疏芽一般在夏伐后新芽长到20cm左右时进行。及时疏去过密的细芽、弱芽,保留位置适当的健壮芽,留够667m2桑有效芽数,使其营养集中供给,促使新梢健壮生长。
5.4 适量采叶
夏秋季采叶养蚕,要注意采养结合。采叶时要摘叶留柄勿伤桑芽,同时枝条梢端应始终保留10~15片桑叶养树,否则将对来年产果影响很大。
5.5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减少杂草与果树争水争肥,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有蓄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另外,中耕除草还可以铲除病虫害的越冬宿主。做到一年应保证一次深翻,夏秋抓好中耕除草。在使用除草剂时应注意,种类选择要准确,以保证桑园安全。
6 病虫害防治
危害果桑的主要病害是菌核病;害虫主要有桑毛虫、桑尺蠖、菱纹叶蝉、桑天牛等。为了确保果品的食用安全,应以农业、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化学防治时最好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6.1 农业防治
6.1.1 开沟降湿
使果桑园内外沟系畅通,保证雨停田干,无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的繁殖机会。
6.1.2 翻耕清园
冬季及时清除园内的枯枝落叶,及时烧毁;翻耕除草,埋压菌核。
6.2 物理防治
利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桑树成虫。危害桑树的大部分为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其成虫均具有较强的趋光、波的特性。利用昆虫的趋光、波的特性,应用灯光诱杀农业害虫是一项重要的物理防治措施,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5月,北碚区农委在果桑示范园安装了6盏EN301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从5月7日至7月15日。所捕获的桑园主要害虫有:桑螟成虫、桑毛虫成虫、桑尺蠖成虫、灯蛾类,其次有桑缨蚊成虫、蝽象、蝼蛄等;成虫重量达15.89kg,效果显著。成本低,又环保,其他时间基本不使用农药。
6.3 化学防治
6.3.1 虫害防治
一般只在2月底或3月初桑树萌动前打一次开园药和11月底打一次封园药。主要药物为敌百虫、敌敌畏、乐果40%。
6.3.2 菌核病防治
一般采取的是:农药交替使用。既第一次使用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7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灵这两种药剂只选择其中的一种使用。第二次就使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与第一次农药交替使用,才不会使菌核病产生抗性。
*资助项目: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22-SYZ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