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5-02-22李冬云
归因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李冬云
(闽南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归因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归因理论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管理、法制等众多领域。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其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等均密切相关。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要学习和掌握归因理论,避免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出现偏差。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合理的自我归因,必要时可以开展归因训练,帮助改变学生不良的归因方式。
关键词:归因理论;归因方式;大学生;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5)01-0126-03
收稿日期:2014-12-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过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11YJC190033。
作者简介:李冬云(1975— ),女,安徽亳州人,闽南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心理学。
Abstract:Attribution theor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of social psychology and it is appli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law.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s done by Chinese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indicate that college students’ attribution styles are correlated with their mental health level,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elf-efficacy. Consequentl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learn and have a good command of attribution theory so as to avoid making mistakes in attributing students’ behaviors. In addit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should apply attribution theory into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to guide them conducting positive and rational self-attribution. When it is necessar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need conduct attribution training to help students change their defective attribution styles .
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日益精细化和复杂化,这对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何把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归因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归因(Attribution)这一个概念来自于社会心理学,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并指出行为的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1]。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开始研究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寻求自己和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为归因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58年,海德出版了《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提出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的认知理论,标志着归因理论的诞生。
自此之后,众多学者投入了对归因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研究。20世纪60年代,琼斯(E.E.Jones)、戴维斯(K.E. Davis)和凯利(H.H. Kelly)对归因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琼斯和戴维斯发展和充实了海德的理论,提出归因过程的“相应推断理论” (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他们认为:人们在认识和评判他人的行为时较少考虑外部因素,而更多关注的是内在因素,而从一个人的外在行为一般不能直接得知他的内在倾向,这就需要一个归因推断的过程,即相应推断。凯利提出的“方差分析模型”(Analysis of Variance Model)最引人注意,同时也引起很大的争议。凯利认为:“如果某种条件存在,特定的结果也存在,这种条件消失,结果也随之消失,那么这种结果就归因于这种条件”。它扩大了原因的范围,认为原因可以分为个人方面、环境方面和刺激对象方面三种,而人们做何种归因取决于三种信息的组合,即一致性信息、区别性信息和连贯性信息的组合。这三种信息均包括高(H)和低(L)两种水平,因此可以得到八种组合的情况。凯利认为根据这八种不同的信息模式,就可以对归因做出精确的预测。
20世纪70年代,伯纳德·韦纳(B.Weiner)将归因理论系统化和完整化,把归因、情感和行为结合起来,使归因理论的研究重点从归因的认知过程转到归因的效果。韦纳提出:在分析人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时,不仅要分析已知的、特定的原因,还要研究潜在的归因维度。他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外归因、稳定性-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不可控制归因。在对个人成败归因的研究中,韦纳发现:一般人对自己行为的成败进行归因时会涉及到六种原因:努力、运气、能力、任务难度、身心状况和其他,其中以前四个原因为主,后两个原因为辅。此外,个体的差异(个性特征、个人经历等)影响着他对成败的归因;个体对成败的归因将会影响他对未来事件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个体对未来事件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其后续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自那之后,归因的认知过程和归因效果的研究都得到了扩展和深入,归因理论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被运用于家庭、教育、医护、管理、法制等众多领域。
二大学生归因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
在学习和工作中,每个人在面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归因。就大学生而言,由于客观条件和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大学生在归因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进而影响到其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因此,积极、合理的归因方式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学业进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至关重要的。已有研究表明[2]:大学生倾向于把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能力和努力(即内部原因),而较少归因于任务难度和运气(即外部原因),这说明大学生的归因方式总体上是积极、合理的。
归因方式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等均密切相关。研究发现[3]:如果大学生倾向于把负性事件的发生归结为外在的、局部的和暂时的原因,而把正性事件的发生归结为内在的、整体的和持久的原因,那么他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反之,如果大学生倾向于把负性事件的发生归结为内在的、整体的和持久的原因,而把正性事件的发生归结为外在的、局部的和暂时的原因,那么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则较低。
作为个体生活质量的核心变量,主观幸福感也受到个体归因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4]:不同归因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总体及各层面的预测作用不同,个体将事件归因于特殊性比归因于普遍性更容易产生主观幸福感。这是因为归因方式合理的个体不会将失败事件泛化到其他情境中,能够更好地认识失败事件带来的消极情绪,对未来的应对充满希望与自信,从而主观幸福感提高。另一项研究[5]则发现:当个体将成就行为归结于自身能力、努力等内部因素时,则会体验到较强烈的满足和幸福感;如果个体将成就行为归因于机遇、运气等外在因素,无论成功或失败,所体验到的幸福感都较低。
归因方式还影响到个体对于自我效能的评价。研究发现[6]:效能信息通过归因等认知活动的加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产生。虽然活动结果和他人评价影响个人的自我效能,但人是有自主性的生物,有自己的思维分析逻辑,不会仅被结果的成败所强化,因而很大程度上受个体对于先前活动结果和他人评价的归因分析的影响。只有当成功被归因于能力这一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时,个体才会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反之,个体则会产生较低的自我效能感;而当成功或失败被归因于运气、机遇等外部、不稳定的因素时,难以动摇或改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三归因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归因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变量,积极、合理的归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因此,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归因理论,还要把归因理论灵活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一)教育管理人员应避免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出现偏差
归因这一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对人们的情绪、期望和行为都会产生影响。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信念,并用这些观点和信念去解释学生的行为,而这种对行为原因的理解和对行为结果的归因往往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对学生的期望和之后的行为。因此,教育管理人员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归因时,要避免出现主观、僵化的思维模式,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力求客观、全面地理解学生的行为。
(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合理的自我归因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对成功和失败的不同归因会使个体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对个体以后从事成就任务的态度和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不良的归因方式会导致不良的情绪和错误的行为,而不良的情绪如果不加以缓解,错误的行为不加以纠正,则会进一步强化不良的归因方式,造成恶性循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人员经常会接触到在归因方面出现不良倾向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教育管理人员要善于运用归因理论分析学生出现不良倾向的原因,并对学生进行归因方面的指导,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合理的自我归因。
(三)开展归因训练,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归因方式
归因训练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归因技能,改变原来不良的归因方式,形成积极、合理的自我归因。归因训练可以分为两种:错误归因训练与再归因训练。有关研究[7]结果表明:这两种归因训练都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因此,教育管理人员可以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针对归因方式出现不良倾向的学生开展心理训练,让学生在团体中通过观察、体验和学习,重新认识自己的归因方式。同时,通过培训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归因方式。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比较复杂且存在差异,那么,在进行集体归因训练的同时也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杨直.大学生成就归因特点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李成齐.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杨青,许伟裕,韩丽萍.大学生自尊、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1).
[5]郭英,陈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归因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1,(10).
[6]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7]韩仁生.中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8,(4).
Attribution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LI Dongyun
(School of Oversea Education,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Key Words:attribution theory; attribution styles; college student; university management
(责任编校: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