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早年的儒家政治理想
2015-02-22杨永亮
杨永亮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王安石早年的儒家政治理想
杨永亮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在王安石早年的政治理想中,他选择继承韩孟遗志,体现在他诗文中所阐发的“兴遗教,振儒道”的儒士情怀。在登第入仕后,他孜孜以进不断地迈向儒家“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在向宋朝最高统治者的建言中,不断申述“二帝三王之用心”,以求“国家太平”之治,这正是他早年欲为稷契的儒家担当情怀的自然逻辑。
关键词:儒家文化;欲为稷契;致君尧舜;王安石;韩愈;孟郊
包弼德指出:“王安石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即通过儒家经典来理解圣人之道的学者,能够靠政府来改变社会,在天下实现完美秩序”[1]。王安石基于推动北宋社会摆脱承平以来所寄养国贫、兵弱、吏顽的痼疾,主持推行了熙宁新政,史称王安石变法。对于王安石变法的研究在学界已有丰硕的成果,但对于王安石本人及其思想的归属却显得不足。本文意在通过对王安石早年(即王安石拜除参知政事前)求学、入仕、为宦期内的政治理想与政治践行的梳理,认为他深沉的儒家理念支撑了他后来的变法革新。
一、儒家理念的熏习
天禧五年(1021),王安石出生在被誉为“对宋代政治、文化灌输新风气的”“南人集团”[2]的江西临川,他的叔祖王贯之、父亲王益都是进士出身,他的父亲是个态度谦和的人,教诲王安石时常常从容置酒,导之以“孝悌仁义之本,古今存亡之理”的儒家正统思想。据《四川省名宦志》:“王益荆公之父,祥符间,任新繁,修学校,礼师儒。”[3]他十分注重学习儒家经典,但兴趣异常广泛,曾言:“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4]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在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后,初任建安主簿,天禧中判临江军,王安石即生于此;又曾出领新淦县,知庐陵县,时间当在仁宗天圣四五年间,时年王安石六七岁,其后又入川,任知新繁。由于政绩卓著,王益在天圣八年(1030)被任命为殿中丞知韶州,时年王安石十岁。王益在此任职共三年,韶州成了他们父子漂泊生涯中的一个比较稳定的据点。王益在此移风易俗,政绩显著;王安石在此地勤习诗文,才华初露。王安石在《与祖择之书》中称:“某生十二年而学”,此时他已开始系统学习,主要学习内容是诗文,并且他留下了“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乘闲弄笔戏春色,脱略不省旁人讥。坐欲持此博轩冕,肯言孔孟犹寒饥”[1]的诗句。这是王安石少年时代留下的最早作品,虽说艺术性不高,直赋其事,缺少情韵,又多议论,但体现了他渴望心性自由的释放,希望通过自我的努力改变“孔孟犹寒饥”的窘境,去追求“博轩冕”的人生理想。
明道二年(1033)王益的父亲也即王安石的祖父去世,按制王益须返乡丁忧3年,于是王安石随父亲回到了临川老家。在此之前王安石一直生活在外地,对临川几乎没有什么印象。3年间,王安石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舅舅家度过的,在这里他遇到了“少年神童” 方仲永:“公有《伤仲永》篇曰,金溪民方仲永,明道中,从先人还家,及舅家见之。”方仲永“离奇”的际遇使聪慧的王安石进行深入思考,认为育人才是维系“神童”的良方。此后他改制科举,兴学育才盖源于此。
守制期满后,王益于景祐三年(1036) 进京述职,王安石亦随父同行,时年16岁。对于此次旅程,他写到“丙子从亲走京国,浮尘坌并缁人衣”,一路上的风沙与浮尘给王安石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体现出他对此次京城之行的苦涩心情。因为父亲在京城是待职,所以像他这种下级官僚的子弟是没有地位的,因此在京城的这段时间他倍感落寞。然而,也正是在这里,他结识了一生的良友曾巩,给了他孤寂生活中一丝温情,曾巩在《寄王介卿》一诗中描绘了二人初次见面的情景:“忆昨走京尘,衡门始相识。疏帘挂秋日,客庖留共食。纷纷说古今,洞不置藩域。有司甄栋干,度量弃樗栎。振辔行尚早,分首学堧北。初冬憩海昏,夜坐探书策。始得读君文,大匠谢刀尺。周孔日已远,遗经窜墙壁。倡佯百怪起,冠裾稔回慝。君材信魁崛,议论恣排辟。如川流浑浑,东海为委积。如跻极高望,万物著春色。寥寥孟韩后,斯文大难得。嗟予见之晚,反覆不能释。胡然蕴环堵,不救谋者惑。”曾巩认为时下距离周公、孔子的年代越来越远,后世诸子学兴而致大道凌夷。在与王安石的交往中,他看到王安石的文章就像是工匠必须感谢刀尺工具一样,认为王安石能够继承孟子、韩愈的志向,承担起救时弊的重任。
第二年,王益被任命为江宁通判,王安石随父亲又辗转到了江宁(今南京),所谓“明年亲作建昌(应为建康,笔者注)吏,四月挽船江上矶”,在这里他遇到了李通叔。在王安石看来,李通叔的言行仪范无不体现出古者君子的神韵,这对于陷入因无有朋切磋而感到难入道德之境的王安石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而李通叔对于王安石也有相见恨晚之感,他们经常在一起相互切磋。王安石在李通叔溺水身亡后,伤心地回忆到:“予材性生古人下,学又不能力,又不得友以相镌切以入于道德,予其或者归为涂之人而已邪?为此忧惧。既而遇通叔于诸生间,望其容而色睟然类君子,即而与之言,皆君子之言也。其容色在目,其言在耳,则予放心不求而归,邪气不伐而自遁去。求其所为文,则一本于古,华虚荡肆之学,盖未尝接于其心,诚有以开予者。予得而友之,忧惧释然,作《太阿》诗贻之,道气类之同而合也。通叔亦作《双松》诗,道气类之同而期之久也以为报。自予之得通叔,然后知圣人户庭可策而入也。是不惟喻于其言而已,盖观其行而得焉者为多。”[2]
由于早年随父亲游历各地,使王安石对社会问题和民间疾苦有了初步的认识,他在《感事》诗中描写道:“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原田败粟麦,欲诉嗟无赇。间关幸见省,笞扑随其后。况是交冬春,老弱就僵仆。州家闭仓庾,县吏鞭租负。乡邻铢两征,坐逮空南亩。取赀官一毫,奸桀已云富。彼昏方怡然,自谓民父母。朅来佐荒郡,懔懔常渐疚。昔之心所哀,今也执其咎。乘田圣所勉,况乃余之陋。内讼敢不勤,同忧在僚友。”
在父亲的影响和朋友的启发下,王安石逐渐感到树立远大抱负的必要。他说:“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室寂寞生伊威。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遗相稀。”清人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考证此诗王安石十七八岁时之作。
二、坚守儒家政治理想的践行
仁宗宝元二年(1039)二月十三日,王安石父卒于任上,葬在江宁牛首山,王家于是就定居在江宁。父亲的去世,给王家带来了无比的伤痛,王安石也发出了“旻天一朝畀以祸,先子泯没予谁依。精神流离肝肺绝,眦血被面无时晞”的感叹。他与两个哥哥王安仁、王安道一起入学为诸生,勤学苦读,“母兄呱呱泣相守,三载厌食钟山薇”,生活虽然艰苦,却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仁宗庆历二年(1042),他“属闻降诏起群彦,遂自下国趋王畿”,入京应礼部试,“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闱”,是年三月他中进士,于是“身着青衫手持版,奔走卒岁官淮沂”,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从王安石早年的人生经历来看,他是沿着士大夫固有的人生路线前行。他早年欲为稷契的理想,比起一般的士大夫来说要远大得多,父亲和交游的影响使他对儒家精神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使他常怀当世之志和治世理想。
在儒家圣哲和文学巨匠中,王安石最崇拜的是孟子和杜甫。欧阳修非常赏识王安石的文学才华,曾赋诗把他比做李白和韩愈:“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王安石却不这样期待自己,而是把学习孟子作为自己的志向。他在回赠欧阳修的诗中写道:“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5]王安石叹服的是孟子的“王道”、“仁政”。这表明,王安石之读书求知,已经与寻求治道相结合,以便在先哲圣言中寻找拯救时弊的良方。同时,王安石钦敬杜甫的原因则在于杜甫“忧君爱民”的节操。他在《杜甫画像》诗中满怀深情地写道:“吾观少陵诗,谓与元气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磋时之人我所羞。所以见公像,再释涕泅流。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6]后人评价说,王安石之所以这样推崇杜甫,“只因他一饭不忘君而志常在民也”。王安石在读书求知过程中,没有读出书蠢腐儒遵经循典、因循固陋的陈腐之气,而是汲取到了古圣先贤行王道施仁政的思想和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意识。他树立起了行仁政、理民瘼,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从“钓取薄禄欢庭闱”发展到“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他立志要追随稷、契一样的君主,开创一个国强民富、天下康乐的新时代,这也和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志向颇有相似之处。
王安石效法孟子、韩愈。在他看来孟子辟杨(朱)、墨(翟),韩愈排佛、老,他以孟、韩为真儒,因为他们并非完全地排斥异端,更重要的是他们不随流俗,而是坚持己见。孟子之时,“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此时宣传孔子之道,完全是出于内在的信仰和精神,故而即便困难重重,孟子还是以大无畏的精神推行其道,“虽千万人吾往矣”。韩愈之时,天下崇佛,上至皇帝,下至庶民,无一不然,当此之时,公然排佛,也是需要勇气并付出代价的。韩愈不避万死,谏迎佛骨,以一人抗天下之流俗,这种精神也不是常人所能有的。王安石所佩服的,正是他们这种“己然而然”、不阿时、不从众的精神,他说:“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焉尔。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时乎杨、墨己不然者,孟轲氏而已;时乎释、老己不然者,韩愈氏而已。如孟、韩者,可谓术素修而志素定也,不以时胜道也,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然其于众人也卓矣。呜呼!予观今之世,圆冠峨如,大裙襜如,坐而尧言,起而舜趋,不以孟、韩之心为心者,果异众人乎?”[4]
在这篇他早年阐述儒学理念的文章中,王安石认为,君子与众人的主要区别是:众人人云亦云,一任流俗;君子则得之乎己,有自己的见解,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行事。有自己的主见并不是自私自闭,而是顺从圣人之道,以周孔之意为意,以孟韩之心为心。他主张不以人言代己意,不以时俗害古道,即便遭遇艰难困苦,亦不诎己以从俗,不改其志,不变其节。王安石不仅希望有孟、韩的学识与精神,还希望比他们更幸运,一日得志于明君,使真儒之效大白于当世,一旦遇到明主,得志于君,就能变时化俗,使合乎先王之道。
在执政以前,王安石便常怀当世之志和治世理想。宝元元年(1038),十八岁的王安石即以稷、契自许,即为诗以明其志:“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给仁宗皇帝上万言书,指出:“夫二帝三王,相去盖千有余载,一治一乱,其盛衰之时具矣。其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亦各不同,其施设之方亦皆殊。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臣故曰当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乎先王之政矣。”[4]
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之后,北宋到仁宗时代社会积弊日渐显现, “冗兵”、“冗官”、“冗费”已经沉重地压在北宋官僚肌体上,从而造成了所谓的“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 ,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政治局面。在王安石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不知法度故也”,而当今之法度也“多不合乎先王之政”。因此,要从根本上来解决社会的积弊,就必须更张国家的法度,使国家的制度、政策“合乎先王之政”。
三、结语
梁启超说:“古之天民者与大人者,必有其所养。观其所养,而其所树立可知也;观其所树立,而其所养可知也。荆公之德量气节事业文章,其卓越千古也若被,则其所以养之各必素矣。吾故于其少年时代事实之有可考者略论次焉。”[7]王安石所处的时代正是儒学复兴的新时代,在经历了五代文化的颓废后,北宋“隆儒”的国策在激荡着士人自觉的文化担当情怀,对于儒家文化的感知和致君尧舜政治理想的向往,是王安石在入仕后向仁宗皇帝上书的内在精神源泉,尽管在现实的政治层面没有创设他自由发挥的空间,但萌生在他内心的儒家政治理念依然支配着他,随后他与神宗皇帝的相遇,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熙宁元年(1068)四月,王安石入朝,神宗特许他“越次入对”,在第一次召对时,神宗问他“为治所先”,王安石答曰:“择术为先”,神宗又问:“唐太宗如何?”王安石对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8]此后王安石就一再劝神宗“以尧、舜为法”,以恢复“先王先王之政”的勇气来变革社会,推进变法,史称“王荆公相熙宁,神祖虚心以听,荆公自以为遭遇不世出之主,展尽底蕴,欲成致君之业,顾谓君不尧舜,世不三代,不止也”[8]。
参考文献:
[1]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M].刘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宫崎市定.中国史[M].邱添生,译.台北:华世出版社,1980.
[3]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王安石.王安石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5]叶梦得.避暑录话[O].上海书店1990年影印本.
[6]王安石.王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7]梁启超.名人传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8]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M].北京:中华书局,2004.
WANGAn-shi’Confucianpoliticalidealinhisearlyyears
YANGYong-liang
(SchoolofHistoryandCulture,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Jilin,China)
Abstract:In WANG An-shi’ Confucian political ideal in his early years, he chose to finish HAN Yu and MENG Jiao’s unfulfilled wish. This was reflected in his Confucian scholar’s feelings elucidated in his poem, that is, to practice instructions left by the dead and prosper Confucianism. After passing the imper-ial exam and engaging in politics, he marched diligently and ceaselessly toward Confucian political ideal “to help the emperor become judicious (like YAO and SHUN)”. In his suggestions to the imperator in Song dynasty, he constantly stated “the idea of YAO, SHUN, and emperors in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and hoped for “country’s peace”, which is just the natural logic for his Confucian scholar’s feelings of being virtuous and talented people (like JI and QI) in his early years.
Key words:Confucian culture; to be virtuous and talented people (like JI and QI); helping emperor become judicious (like YAO and SHUN); WANG An-shi; HAN Yu; MENG Jiao
中图分类号:D2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5)01-0105-04
作者简介:杨永亮(1978-),男,陕西泾阳人,历史学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 (2014B84)
收稿日期:201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