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言论话语权演变的趋势及选择

2015-02-22王一丽,刘学义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转换范式

媒体言论话语权演变的趋势及选择

王一丽1,刘学义2

(1. 空军航空大学社科系,长春130021;2. 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12)

摘要:从中国媒体所处的独特改革环境来看,政治治理方式的变化,政治权力与媒体之间的关系,都将直接影响媒体言论变革的方向和进程。党和政府如何利用新闻传播等文化事业构筑新条件下的文化领导权?从依靠僵硬的权力话语建构文化领导权,到从“软权力”的角度间接调控、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实现对社会软性控制,应该是具体可行的思路。我国媒体言论场的构成趋势,将会是党报言论主导的多声部媒体言论场,即党报言论、精英言论和公众言论三种言论形态共存。中国媒体言论话语权实践之路,应该是一条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变迁的路径,是权威与自由相互结合的模式。

关键词:媒体言论;范式;转换;路径

收稿日期:2014-06-3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

作者简介:王一丽(1973-),女,吉林梨树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媒体言论及文艺理论研究;刘学义(1973-),男,山东青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媒体言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志码:A

中国媒体的市场化探索与英美等西方国家有很大区别,英美新闻业的市场化带有自发性,其基础是相对自由的政治文化和成熟的商品经济;而在中国,由于媒体的政治属性,市场经济又不完善,媒体的市场化探索不完全是自发的行为。如果离开党与政府的推动作用,就无法诠释90年代以来媒体变局的动因所在。因此,我们不仅要思考媒体市场化探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更要思考公共权力是如何影响中国媒体市场化探索进程的。

中国媒体所处的改革环境是独特的,计划体制时代媒体的面貌取决于原有的国家权力体制和运作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业包括媒体言论出现的新变化,也离不开政治权力的推动作用。事实上,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政治治理方式的变化,政治权力如何处理与媒体之间的关系,都将直接影响到新闻业包括媒体言论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1从强制到同意

现代社会是一个韦伯称之为祛魅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神治、仁治和专制日渐丧失其合法性,难以继续成为占支配地位的治理方式,民主法治成为现代政治发展的潮流。

统治国家不能罔顾民意,这是古今中外一致的认识。“民为贵,君为轻”“民可载舟亦可覆舟”是中国古代先哲对这些思想的概括。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时对毛泽东说,纵观古今朝代更替,都走不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

统治国家依靠民众的同意,也是西方政治的一贯传统。阿克顿勋爵在其《自由与权力》中表达了对这个观念的强烈认同,“没有任何人能比我更加强烈地确信这一必要性,一种实践上和道德上的必要性:统治国家靠的是同意。人民的同意通过舆论氛围和明确的代议制得到验证。”[2]387他同时强调,“对权威的限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当—个政府受到有效的限制时,它才是合法的。”[2]343而民意正是限制政府权力的最好选择。彼得·布劳也认为,“领导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取决于下级的社会赞同”[3]。哈贝马斯的话语理论也是强调,话语交往应该成为解决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冲突的最佳方式。对于哈贝马斯来说,“不论是理论话语还是实践话语,实际上都假定了某种规范前提的存在。”[4]话语的规范前提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是对话语主体的素养要求,客观方面无疑包含对政治治理方式的要求,即公权力的行使应该是以民众的同意为基础的。

当代某些实行权威主义统治的政权,在解决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时,就是通过优先发展经济,满足人民对于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巩固其统治的合法性,也适当释放政治改革的压力。国内有学者把这种政治形态称为“新权威主义”或者“半集权主义”。

亨廷顿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权威主义政权虽然可能会同经济高速增长相适应,在某些情况下,权威主义还会促成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权威主义只能是一个很短暂的现象。政治制度的改进和扩大政治参与是很必要的。如果这样的改革不发生,后果将是灾难性的。”[5]这种后果就是旧的政治体制容不下民众的民主参与意识,导致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降低,出现权威危机。所以,以经济增长作为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增强剂,虽说功效显著,但经济发展毕竟不能代替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政治和社会问题还会凸显出来,到那时,再以经济发展回应民众的政治权利要求,有效性会大大减损。要避开这一风险,无疑应该在优先发展经济之后,政治、社会、文化事业也能随之跟进,不要相差太远,最终实现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转向市场经济,并取得了重大进展。虽然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还很尖锐,但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也都在党的领导下逐步进行,中国走的是一条经济发展优先,政治社会改革协同跟进,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稳健改革模式。与此相应,我国公众言论的发展也将经历一个稳步推进、有序放开的过程。

2从权力话语到文化领导权

权力的“非集中化”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权力现象,“在体制转型中,国家或政府的权力,特别是动员和调动资源的权力,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向下分散和转移。”[6]这种分散和转移既指由中央向地方、由政府向经济社会组织转移,也指由政府向公民个人转移。

权力走向大众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中另一个重要的权力现象。新闻舆论和公众舆论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提高,是公众在权力体系中地位上升的一大表现。从媒体言论的角度,媒体上公民以个人身份发言的个人话语大量增多,一改以往媒体理念上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实际上却往往过度偏向前两者,经常是权力话语主导媒体声音的形象。

在传统政治、经济体制时期,新闻媒介作为党和政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力工具,有其历史的合理性。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日新月异,政府要想使所有传媒继续与其保持一致,为其执政营造有力的国内国际环境,延续传统的政治、宣传、人事、财政等“硬”控制手段,虽然也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但不利于政府树立民主、开放的形象。且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潮流熏陶的民众也非传统体制下的群众,媒体的管理体制和宣传方式如果不作改进,舆论引导的效果也值得商榷。

这方面,西方国家政府和政党对待媒体的经验值得借鉴。西方大多数政府和政党并不拥有报纸,自然也谈不上对它们的领导。但媒体对待政府并非总是以反对派自居,西方国家媒体的主流舆论对于政府的大政方针基本上还都是支持的,尤其在涉及国家利益时更是如此。那么,它们这种微妙的政府与传媒间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西方国家、政党利用及引导传媒的巧妙技巧,恐怕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它们背后的媒体关系专家,通常都深谙媒体运作之道,熟悉各种利用传媒的方法。这样,在新闻事件发生时,他们就能根据不同媒体的好恶和新闻处理习惯,巧妙应对,从而使得各种传媒的报道、宣传于己有利。

改革20多年来,对于如何利用新闻传播等文化事业构筑新条件下的文化领导权,党和政府以及学界、业界有了很多认识上的改变。从依靠僵硬的权力话语构建文化领导权到从“软权力”的角度间接调控、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实现对社会软性控制,反映了这种文化领导权话语范式上的转型。

利奥塔德认为,西方后现代主义是“宏大叙事”或“大说”式微的时代。同样,中国目前也正经历这一现实,随着具有整合性、普遍性的主流价值观元叙事的消解,文化价值观嬗变,80年代以几个主题凝聚整个社会话语走向的做法已成神话。在当前历史条件下,主流话语如何继续巩固其文化领导权,成为意识形态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这方面,约瑟夫·奈(JosephS.Nye)的“软权力”思想能够提供许多思路。对于“软权力”的妙用,奈指出,“使别人或国家同意或接受我方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以产生我方希望的行为,软权力就成功了。”[7]软权力或者说软实力不仅可以运用在国际关系领域,这个理论对一国执政当局处理与民众的关系同样具有启发性。

首先,政治权力的行使不是统治阶级能够为所欲为的,还要有科学性的因素,“如果统治阶级不顾政治权力的科学性,不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不尊重客观规律,政治权力的行使就收不到好的效果,也就不可能很好地为统治阶级服务。”[8]这里所说的科学性正是“软权力”发挥作用的空间。

其次,在当下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中,政治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人们普遍认同参与政治是每个人的权利,不再认为政治高于人民、政府在人民之上。无疑,公众的权利发展意味着政府要缩减权力的领域或者改变实施权力的方式。

最后,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原来集中于党和政府的“完整权力”有分散化的张力,而社会现代性的发展又不允许重蹈政治权力强制统一社会意识的覆辙,构筑“软权力”实现社会隐性控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当然,无论基于哪种现实需要催生的“软权力”,它的实施都离不开大众传媒的参与,因为目前最有力的政治社会化工具非传媒莫属,传媒话语生产规律同“软权力”有天生的亲和力,因而对公众有独特的控制力与影响力。

同时,对于“软权力”作用的局限,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文化领导权的确立,除了要改善话语方式,变权力话语为“软权力”以外,首要的还是要发展经济,改善民众的生存状况,积极推进政治和社会的民主化和现代化建设,为执政权力文化领导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奠定必要的物质和制度基础。

3避免“参与危机”的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权利有了很大发展。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能力、水平与规模也在逐步提高。公民日益增长的权利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在公民对媒体言论的参与上必然会有所反映。对此,国家应该合理引导,创造条件,逐步扩大公众对媒体言论的参与,实现政治以及社会事务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

扩大公众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普遍特征,民众的政治参与可以矫正政府的行动与公民的意愿、选择之间的矛盾,避免政府与公民积累过多的矛盾和冲突。除此之外,政治参与作为公民自我教育的功能也很重要,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可以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政治作用,变得关心政治,而且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还可以教育公民更多地注意到他人的立场,政治上变得更加成熟。

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民众政治参与的增长是很自然的事情。现在很多国家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民众政治参与,而是如何加强政治制度化渠道的建设,以容纳和规范民众的参政行为。就如有学者所言,“一旦群众的参政热情被动员起来,也需要有制度化的渠道来容纳。”[9]我国现在就处于这种情况,民众的参与热情很高,但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原有的政治体系一下子还不能提供足够的参与渠道供民众选用,以及一些社会不公正因素的存在,使得某些领域、某些地区、某些问题上矛盾激化,有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参与危机”。

为了避免“参与危机”的出现,政治制度的建设应跟得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政府应该首先从改善自身入手,努力提高处理社会矛盾、冲突的能力和效率。多从民众的角度考虑问题,疏通现有的民众政治参与渠道,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为民众表达诉求创造更多的制度化途径,尽量满足他们寻求社会公正、渴望政治参与的愿望;其次,针对民众政治参与初期往往表现出的非理性和无序化,设法加强公民的理性参政意识,教育公民学会在法律的框架内参政议政,规范参政行为;最后,像我国这样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国家,公民政治参与保持在适度范围内也是现实所要求的。这里所谓的适度参与,既指公民参政应该在政治、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循序渐进,也指保持相当数量国民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主题分流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把公众关心的焦点分散化。公民参政并非规模越大越好,国民太大规模的政治参与,往往打乱社会生活的正常节奏,影响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所以如何在鼓励民众积极参政议政的同时,引导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建设性的主题上去,是政府将来要面对的新课题。

4多声部言论场中如何重塑党报言论权威

从当前媒体言论话语权嬗变的趋势来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媒体言论场的构成将是党报言论、精英言论和公众言论这三种言论形态的多声部合唱。其中,党报言论仍将是媒体言论场中的权威和核心,承担社会整合和价值整合、维持既有的政治秩序稳定、宣传主导意识形态的重任;精英言论的功能在于理性批判,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探索和精神支持;公众言论作为民间舆论的反映,主要用来满足普通民众表达喜怒哀乐的需求。

可以预见,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媒体言论话语权格局还将发生变化,党报言论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重塑权威形象;以专家和权威为主体的精英言论,在以后相当长时期内还将继续引领媒体高端评论栏目;而目前各类媒体中广受欢迎的公众言论,仍然处于迅速发展的上升期。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众生喧哗的公众言论构成将发生分化,一部分延续大众化路线,也有一部分将向精英言论转化。

就党报言论而言, 新形势下重塑党报言论权威应是:更新观念,转换思维,探索适应变化了的传播环境需要的党报言论传播内容、形式与方法,实现党报言论从权力话语向权威话语的转化,增强党报言论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重新在公众当中树立起党报言论的权威形象,并且通过这种影响发挥对新闻舆论与公众舆论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概括地说,党报言论权威的重塑,就是在坚持党报言论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对党报言论的角色、功能、内容、形式、语言和文风进行的重新认识和重新界定。

党报言论的权威性应该体现为一种意见性信息传播上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它对公众的影响,不应是以权力为后盾的强制性精神约束,不是体现为对公众社会行为和私人空间事无巨细的指导,而要体现为一种公众认知、情感、评价上的自觉信赖和认同。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需要党报言论工作者做大量创造性的工作。

具体来说,党报言论的主要功能应该体现在它作为党和政府权威阐释者的功能、高水平意见性信息提供者的功能、舆论监督示范者的功能、主流价值观传播者的功能以及社会进步推动者的功能上。这五项功能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实现党报言论作为党、政府和人民喉舌的历史使命;二是确立党报言论作为主流媒体的言论品格。

其中,党和政府权威阐释者的功能应该继续加强,这是党报言论合法性的基础,也是党报言论重塑权威的主要资源。其他几项功能在重要性上要稍逊于前者,但也都是成为一个主流媒体必须的言论特质。在后四项功能中,党报在宣传主流价值观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做得是比较好的,以后要进一步加强党报言论在重大新闻解读、言论舆论监督方面的力度,力争做到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总有党报言论的声音。这里的解读,不仅仅是从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角度,也指“在高度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上,面向社会,深入发掘时代特征及问题的发言。”[10]这里的声音,也不仅指在舆论监督事件“结案”以后的受权发布,而且指在舆论事件发生之时,让公众能在各种媒介的声音中看到党报评论。如果党报言论真正能够做到上述几方面,相信它在公众心目中的被动形象一定能得到彻底扭转。因为这几项功能已经涵盖了除公众表达以外,受众对一个主流媒体言论能够提出的主要期望。

对党报言论功能的这些新界定,是基于对新形势下党报言论受众群的重新认识做出的。传统政治体制时期,在整个社会高度政治化的氛围之下,党报言论是以全体人民为读者的,尤其在政治运动期间,每一个中国人几乎都能感受到党报言论的影响。当前,随着媒体种类的增多,普通百姓逐渐从党报言论的主要受众群中脱离出去。事实上,党报目前的发行渠道和发行方式离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已经很远了。现在党报言论的受众群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院所等,人员构成上多为国家、企业和社会管理人员、中高级知识分子以及私营企业主等,按照社会阶层划分,他们基本属于社会主流人群。目标读者的身份构成基本能够反映他们接触党报言论的动机,国家、企业和社会管理人员基本上是从事政治、经济、社会工作的需要,知识分子则多为科研工作要求,至于私营企业主,则是经济活动迫使他们关心、研究方针政策,以备经营决策时参考。

党报言论的受众群以及他们的阅读期待,决定了党报言论要让他们感到“解渴”,言论提供的意见性信息要及时、权威、深入、全面,能对工作有所帮助。由于他们多是从政治、功利的角度使用党报言论,要求党报言论内容要严肃,要能够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立论要科学、理性,富有建设性和说服力,分析、评价要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对于一个主流媒体而言,这是很高的标准,同时也是必须要做到的。

5结语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媒体言论话语权实践受到外部历史环境的极大制约,社会系统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是影响媒体言论话语权嬗变的重要力量。新时期以来,与媒体言论实践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不断发展变化,政治民主进一步彰显,经济迅猛增长,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深刻变动,文化价值取向多元共生,媒体传播角色转型,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所有这些因素改变了新闻传媒生存与发展的内外环境,也为媒体言论话语权实践提供了各种嬗变的可能性。

社会语境的变化对媒体言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首先,建国以来一直居于媒体言论场核心位置的党报言论,话语主导权有所削弱,社会影响力相对萎缩;其次,非党报媒体言论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意见性信息提供者。知识分子话语和个人话语一改以往或从属或被同化的话语角色,地位大幅上升。公众公开表达的意识增强,途径拓宽,言论权利实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言论实践主体的变化,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体制之下媒体声音的构成,标志着媒体言论传播观念的重构与言论话语权格局的分化。

笔者认为,我国的媒体言论话语权发展之路,应该是一条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变迁的路径,是权威与自由相互结合的模式。

媒体言论的发展历史表明,一个社会的媒体言论话语权格局,取决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公民素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一系列主客观条件。要想正确分析一定历史时期媒体言论话语权实践的社会路径,必须全面、深入地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中多重变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强调公民对于媒体言论参与的重要性,并不否认各国历史与现实状况不同,在实现公民言论参与的进程和方式上会有差异,这也就是权利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些人片面强调言论权利的普遍性,无视它的特殊性,有些人把某一国家在特定民族历史、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下形成的言论观念和制度作为立论根据,把某一言论模式说成是普遍适用的公式,此种观念“既否定了人权的特殊性,也否定了人权的普遍性,必然在理论和实践中造成不良后果。”[11]中国是一个具有独特历史和现实国情的国家,因此,我们虽然可以从总体上勾勒正在走向现代化和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公民媒体言论参与的远景,但对这种参与发展的近期进程和方式进行具体描述还为时尚早。

转型时期的中国,虽然公众言论参与获得很大发展,相应的表达观念也已经在民众中广为传播,但总的来看,传统的媒体言论话语权模式还有其继续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与必然性。所以,目前重要的是沉稳扎实的民主基础的建设,继续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公民言论权利的全面实现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黄炎培.八十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48.

[2]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 侯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 孙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32.

[4]汪行福.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85.

[5]刘军,李林.新权威主义[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313.

[6]郑杭生,李路路.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2) :2-8.

[7]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J].美国研究,2005(1) :20-36.

[8]陆德山.认识权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73.

[9]蔡拓,吴志成.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209.

[10]山崎正和.为日本言论和论坛的衰退忧虑[J].国外社会科学,2002(1) :109.

[11]刘楠来.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3.

责任编辑:沈宏梅

TransformationPathoftheMainstreamMediaSpeechDiscourseParadigm

WANGYili1,LIUXueyi2

(1.SocialScienceDepartment,AviationUniversityofAirForce,Changchun130021,China; 2.SchoolofHumanities,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China)

Abstract:FromtheuniqueenvironmentofChinesemediareform,thechangesinpoliticalgovernance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politicalpowerandthemediawillhavedirectimpactsonthedirectionandprocessofmediaspeechchange.HowdothePartyandthegovernmentbuildculturalleadershipunderthenewconditionbyculturalundertakingssuchasnewscommunication?Thefeasibleideatorealizethesoftpowercontrolonthesocietymaybefromrelyingoninflexiblepowerdiscoursetobuildculturalleadershiptodirectlycontrolandguidethetrendofpublicopinionfrom“softpower”angle.TheconstitutionofChina'smediaspeechfieldshouldbeaPartynewspaperspeech-orientedmulti-voicestructure,showingthecoexistenceofPartynewspaperspeech,elitespeechandpublicspeech.Thepathofthemainstreammediaspeechdiscourseparadigmshouldbearelativelystableandever-changingform,whichisamodelofthecombinationofauthorityandfreedom.

Keywords:mediaspeech;paradigm;transformation;path

猜你喜欢

转换范式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浅议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对当代书法艺术性的思考
转换的范式:反思知识产权理论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