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球泥——中国瓷魂

2015-02-22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8期
关键词:温润大球湖湘

瓷,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一块顽泥的窑火涅槃。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尤见装饰匠心。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陶瓷发展史是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湘瓷作为湖湘文化之特色,作为潇湘人物智慧之结晶,作为湖湘人文精神之沉淀,为湖湘文化谱写了一曲源远流长的历史篇章,成为了中国瓷文化悠久历史中一个精彩的缩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瑰宝。“大球泥瓷”作为湘瓷的特 色品牌,在瓷博会、文博会、各大拍卖会以及一些重要场合屡屡高调亮相,引人瞩目。它,到底有哪些傲人之处呢?

《多寿图》瓶

《佳果图》瓶

大球泥

仅仅从图片上来看,“大球泥瓷”非常简练,它很白、很薄、很透、很温润,花色精美,设色淡雅,器形圆润。事实上,只有亲眼所见或亲手触摸过“大球泥瓷”,才能真正的感觉那种雅致,即使是素烧的白瓷,这种单纯的白也显得很甜美温润,而不是寡淡无味,并有一种淡淡的光辉,这种光辉使得它无法成为一个装饰的器物,更是这种淡泊宁静的源头,散发着让人无法忽视的美丽。这不仅是造型的美丽,也是线条的美丽,更是一种趋于抽象的审美,融合了古代与现代,传承了人文与艺术,是一种无法形容的集大成之美。尤其是那涩白青花的一晕一染、那明亮描金的金丝流转,散发着脱俗超群之灵气,渲染出与众不同的东方情韵,深受世界各国陶瓷专家和陶瓷艺术爱好者赞赏,成为国内外陶瓷收藏家和国家级博物馆首选的珍贵藏品。

“大球泥瓷”从原料选择、工具使用、成型工艺、名家创作、装设手段到烧制温度与次数,甚至是个性化展览布置,每一步都不可省略,事必躬亲!而它能够突破陶艺创作中同质现象的关键就是原材料——大球泥!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副所长刘敏芳女士在拿了一件他们自己研发的白瓷与一件“大球泥瓷”做对比后,惊喜的说:“大球泥瓷真是漂亮!一般的瓷器足够薄就显得很透,但这件大球泥做的瓷器有一定的厚重感,却仍是如此的温润通透。拿在手里既有份量又有润度,说明这件作品的瓷质非常好,也就是它的原材料非常好!”

《品高香远》瓶

清华大学美学教授张守智先生也曾经说过:用大球泥做出来的陶瓷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国宴瓷”“毛瓷”制作上的应用,更是将其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发挥到了极致,风靡国内外。可以说没有大球泥,就没有醴陵“毛瓷”。说明当年把醴陵作为生产毛泽东主席生活用瓷基地就是因为大球泥的特殊原因。

而在瓷器收藏界有句箴言——“玩瓷先玩胎”。让“大球泥瓷”胎体通透、釉面润泽,如羊脂玉的质地般温润的秘密,正是原料大球泥,它是世上极为稀有的非金属矿石。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教授说:“大球泥是在亿万年前,燕山时期岩浆侵入地表时逐步形成的。大球泥的形成一个是与伟晶岩有关,一个是要具备风化的地质条件。如若风化太过,就成散状高岭土,如若风化不足就是长石了。由于苛刻的地质条件,大球泥的成型事实上是很难的。因其品质优异、矿源稀缺、不可再生,已被业内誉为了‘泥黄金’。”

当前,悠久而丰富的中国陶瓷艺术与科技在世界陶瓷文化领域的地位及其影响力,是任何民族的陶瓷文化都无法相提并论的!中国当代陶艺除了传承传统陶瓷工艺外,还应在中国文化丰厚土壤的基础上去创新,“大球泥瓷”作为湘瓷的特色品牌,拥有最顶级的制瓷原料,将努力与国际接轨,争取为全球当代陶瓷的发展开辟新思路、新视野、新空间,早日代表中国高端艺术陶瓷的最高水准登上世界文化艺术大舞台!陶瓷是中国之魂,中国梦、陶瓷梦!

《一庭仙气》瓶

猜你喜欢

温润大球湖湘
湖湘文化的统一战线价值分析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温润之美说扣肉
数理:大球和小球
大球泥瓷艺
尚德董集 温润如春
返乡笔记何妨多些温润的咏唱
有多少盏灯
愿做一支荷,配你青花瓷的温润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