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运行模式的探索
2015-02-22张茂仁周剑峰迟道才
刘 洋 张茂仁 高 华 周剑峰 迟道才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沈阳 110866)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运行模式的探索
刘 洋 张茂仁 高 华 周剑峰 迟道才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沈阳 110866)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创新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进而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沈阳农业大学将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与商业运作模式相结合,对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创建和营运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建立了“研究生院搭建平台、聘请点评专家,研究生充当学者作学术交流报告,在校研究生自由选择听取报告的“定时间、定地点、定货源、自愿选”的全校性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模式。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运行实践表明,其为全校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路径,为研究生的学术训练提供了新机会,为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新平台,为研究生表达能力、文献整理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新条件。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运行创新了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形式,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也使参与者从中收获颇丰。为此,《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和辽宁电视台等媒体都予以了报道。
研究生教育;学术交流“超市”;运行模式;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提高包括创新能力、科研素养在内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科技增强国力,青年开创未来,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学术引领能力的培养是将其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为此,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基于研究生培养的长期实践,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为宗旨,积极创新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形式,对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创建和营运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创新能力,又称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
研究生教育作为接续本科教育的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专门人才是时代赋予其的重大使命,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还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许多研究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而缺乏行动的自信心和行动力。
二是缺乏创新的毅力。虽然有些研究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见异思迁、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
三是缺乏创新的兴趣。受外部环境以及功利思想、急功近利浮躁心理的影响,一些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而经常变化、飘忽不定,缺乏深度和广度。
四是缺乏创新必需的观察力。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生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
五是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有些研究生虽然也想创新,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创新。研究生在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还比较稚嫩,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1]。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
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高等学校来说,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一些路径。
①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因此,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使研究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②强化学术创新与实践的联系。科研水平的提升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因此,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鼓励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咨询服务、科技开发、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并从中获得创新的动力。
③创新学术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将研究生的学术活动与日常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同时,通过搭建学术交流活动平台,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研究生能够及时地进行学科前沿、最新研究进展的交流以及创新成果的交流。
④为研究生的学术活动配备指导教师,将研究生的学术创新活动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为了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出台一些鼓励研究生创新的激励政策。例如,为研究生的学术活动配备指导教师,规定每位教师每年必须指导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同时给与教师一定的指导津贴,并将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与教师的职称晋升等挂钩。再如,对经正式批准立项的研究生课题,研究生导师可以拨给一定的课题启动经费。
⑤建立和完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将创新能力尤其是学术创新能力纳入研究生综合测评体系,探索并建立一整套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2]。
三、学术交流活动对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综上所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创新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进而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学术交流活动以信息传递为途径,以知识共享为根本,有利于引进和融汇各学科专业的知识。相关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在学科发展前沿、最新研究领域和科研进展情况等方面开展交流,有利于猎取百家所长,进一步开拓学术视野;同时,理、工、农、经、管等各学科专业的研究生通过跨领域参加以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和读书报告等形式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不仅有利于横向的思想交融和学科交叉,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纵向拓展专业深度。此外,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还有利于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普及与共享。
(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促进研究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加知识储备、拓宽学术视野的广度和提升科研创造能力。为了确保学术交流活动的品质,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运行引入了竞争和激励机制,这就促使参与其中的研究生必须加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不断提升学术交流水平。因此,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对提高其包括学术水平、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提升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要实现的目标是通过日常的学术交流,吸引研究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养成良好的学术科研习惯,从而使学术科研工作成为研究生日常的“必需品”。由于学术交流的准备和实现过程包括了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表达与阐述以及发现问题、进行相关的设计与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方案等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所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在提高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和锻炼了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学术环境作为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环境动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一个充满着浓厚学术氛围的环境中,研究生会对学术研究更有兴趣,也会对学术研究有更高的价值认同感。而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可以使研究生保持一种积极参与科研的状态,使其在内心一直存有追寻真理的梦想。这不仅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而且有利于研究生将这种学术氛围内化为隐性动力,从而间接地推动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高。
四、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构建
(一)“练摊”思想的萌生
研究生每天以实验室为学习的主要阵地,日常交流的地点局限于实验室和宿舍。研究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普遍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①一些研究生在办理个人事务时存在表述不准确、表达缺乏基本常识、交流时精神过于紧张等现象;②由于各学科专业培养研究生的平台不同,所以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获得的学术交流机会不同,甚至于有一部分研究生很少有机会参加学术交流;③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例如,参加学术报告会本应是研究生获取知识的极好机会,可是学术报告会的组织者为了避免听众较少的“尴尬”,往往需要借助行政手段进行硬性干预。
为此,沈阳农业大学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针对研究生存在的上述问题,也为了让学生敢于说话、能很好地推荐自己、能自由地表达思想、能主动在学术交流活动中获益,提出了“练摊”思想,即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固定的场所,使其能有一个面对或多或少的听众表达自己的思想、介绍自己的科学研究进展的平台。
(二)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应运而生
沈阳农业大学在“练摊”思想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扩展,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就应运而生了。确定固定的学术交流场所,将研究生学术交流的内容提前公布,研究生以学术报告的形式介绍科研工作进展并接收听众的反馈,这一过程正符合商业中“超市”的运作模式。在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中,“商品”是学术报告,研究生可以作为学术报告者,成为“商品”的出售者,也可以作为学术报告的听众,成为“商品”的选购者。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根据研究生的思维和生活习惯,借鉴商业运作模式,以研究生习惯的生活方式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形式的定位,提出建立和运营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设想。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以“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在学科专业、学术方向、实验室等层面定期开展的“读书报告会”“实验报告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学校层面不定期举行的高层次专家“学术报告会”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定时间、定场所、定货源、自愿选”的全校性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对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形式和载体进行了创新。其运行的具体环节包括选定“超市”地址、提前进行学术“商品”的“招标”、公布“商品”的“货源”、“商品所有人”进行现场“出售”、“顾客”自主选购、“商品”出售后“顾客”“付费”(即刷卡记次)。此外,还可适时举办“商品特卖会”。
五、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运行
(一)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建设的宗旨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建设的宗旨是交流思想、启迪智慧、开拓视野、激励创新。这一宗旨具体体现在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建设的目的和原则上,即以“开源以拓野、交流以弥新”为目的,遵循“求实崇真、学术自由、思想交融、百花齐放”的原则。
(二)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运行模式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为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顺利运行搭建了平台:①提供了开设“超市”的场所,保证了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有固定的地点;②允许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申报学术交流报告的内容和作报告的时间;③委托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对申报的学术交流报告进行海选和审核,在每学期初确定报告人、报告内容,并将结果公布于网站、教室和宿舍;④每期安排4~6名报告人围绕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前沿、最新研究领域以及自己的科研进展情况,以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和读书报告等形式进行专题报告;⑤为“超市”聘请了学术交流点评专家,由其从理论框架、技术路线、数据采集和分析、结论总结和研究方向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对专题报告进行细致的点评,并介绍专题报告所涉及学科的发展趋势;⑥每月进行优秀专题报告人的评选,并组织每月的优秀专题报告人进行年终总决赛,评选“十佳报告人”。此外,研究生院还组织研究生每月开展科普活动、每学期举办模拟的国际会议。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建立了“定时间、定地点、定货源、自愿选”的全校性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模式,其运行模式详见图1。
定地点:第1教学楼南区114。
定时间:每周一、四的18∶30—20∶30。
定货源:每学年末对专题报告进行海选,确定“学术货源”,每学期开学前以课表形式予以公布。
保质量:聘请点评专家对每期的专题报告进行指导和点评。
自愿选:在校研究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选择要听取的专题报告。
要付款:专题报告会后要求听报告的人刷卡,以统计听报告的次数。
有特惠:每月开展研究生科普日活动。
享VIP:每学期举办1次模拟的国际会议,进行全英文交流。
选能手:每月评选4名优秀专题报告人,年终评选“十佳报告人”。
(三)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制度建设
沈阳农业大学在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运营过程中,为了规范学术交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提升学术交流活动的质量,以品牌化运营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关于聘请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点评专家的通知》《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海选制度》《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管理实施细则》《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听众签到考核制度》《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优秀报告人评选制度》等。
图1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营运模式
六、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营运以来取得的成效
从2010年9月6日开始,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每周举办2次专题报告会,2年时间里共举办220期专题报告会,涵盖了学校的58个研究生专业;有来自2008级、2009级、2010级和2011级的1 217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共计30 000余人次听取了专题报告;有220人次专家对专题报告进行了点评。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营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全校研究生及导师的欢迎与好评。
(一)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增强了全体研究生学习科学知识、钻研科学问题的意识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将研究生是否参加学术交流“超市”举办的专题报告会作为研究生评优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还设立了“最受欢迎报告”“最佳PPT”“最佳报告人”等奖项,并通过激励机制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增强了全体研究生学习科学知识、钻研科学问题的意识。
《中国教育报》对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淘宝忙”的报道,对这一学术交流模式所营造的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作了最好的总结——参与“超市”、逛逛“超市”已成为研究生的新时尚。这也反映出“超市”在校园活动中的地位、所营造的浓郁的学术氛围。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建立和营运,从外部环境的角度促进了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升。
(二)搭建了符合研究生校园文化口味的校园科技文化平台,促进了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升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按照研究生的思维和生活习惯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利用商业模式营运和管理学术交流活动,使学术交流与研究生的口味相吻合,让学术报告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品,有效地提高了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提供让研究生充分自我表达学术理解和研究进展的平台,加强了研究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文献收集与整理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使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切实提升。参加学术报告会的学生和教师都对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建立和营运有着非常高的认可度。
(三)提供了学科交叉和学术锻炼的平台,促进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组织的专题报告,既有科普性的,又有具备一定专业深度的;参加报告会的研究生既可以是相关专业领域的,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这为相关专业知识的普及和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同时,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组织的专题报告与报告人的毕业论文的相关度高达90%以上,而且还为报告人配备了除导师之外的点评专家,使报告人获得了除导师之外的更多的专业指导,这为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四)强化了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和科学道德教育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充分利用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知名度和教育广度,在专题报告会开始之前进行了科学道德知识宣讲和案例教育;同时,在优秀专题报告和报告人的评选环节中,也巧妙地融入了科研诚信教育,从而对学校优良学风的建设作了有益的补充,进一步强化了研究生学术规范和科学道德教育。
(五)创新了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形式,并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作为沈阳农业大学最火爆的、最受学生关注的学术交流模式,获得了社会的认可。《沈阳农大研究生“学术超市”吸引学生“淘宝忙”》的报道更是引起了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2011年11月“振兴东北网”“人人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报》、辽宁省教育厅网站和网易教育网等都对此进行了报道,2011年12月辽宁电视台和沈阳电视台也先后作了报道,2012年1月《中国科学学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辽宁日报》以及辽宁新闻、辽宁省教育厅网站、新浪网、沈阳新闻等众多媒体又再次作了报道。
同时,沈阳农业大学在全国农林院校以及沈阳的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了经验介绍和推广。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项目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获沈阳农业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活动一等奖,并作为“辽宁省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的重要部分获辽宁省党建工作创新一等奖;撰写的相关论文被评为第2届全国农林院校研究生管理工作研讨会优秀论文。
(六)参与者从中收获颇丰
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参与者均表示从中收获颇丰。
作专题报告的研究生表示,“超市”的运营模式非常“时尚”,管理也非常科学。1 200余名作专题报告的研究生认为,从组织报告内容、参加海选、通过报告审核、作报告到聆听专家点评,自己的收获不仅仅是锻炼了表达能力、克服了紧张情绪那么简单,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传播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一个过程,还使自己的总结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在点评专家的指导下,自己的学术视野得到进一步开阔,研究方向得到凝练,完成科研课题的信心得到增强,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得到提高。很多作报告的博士还认为,走上讲台作专题报告与开题、答辩时的感觉确实不一样,自己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都有了提升。
自由“选购学术商品”的研究生的体会也非常深刻,他们认为自己通过“超市”提供的“商品”不但对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还获得了了解其他专业领域发展方向的机会;自己从报告人作报告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直观的提示,通过专业性或科普性的专题报告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获得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书本知识与社会生产结合起来的机会,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指明了方向。此外,“选购学术商品”的研究生更渴望自己走上讲台,通过作专题报告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聘请的点评专家也认为,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的建立和营运是督促研究生积极投身科研工作的一个很好的形式,为锻炼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此外,点评专家还表示,通过点评研究生的专题报告,自己更加明确了在培养和指导研究生时应该注意和加强的方面。
[1] 王磊.论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发展研究,2007,33(19):61-65.
[2] 吴照云.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19-23.
[3] 徐海燕.学术创新的内涵与思维工具的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1):90-93.
[4] 赵振宇.加强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教育[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4):67-72.
[5] 杨际军.关于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制度因素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97-99.
(责任编辑 柳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