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习得的句法差异性研究——一项来自方差分析的证据

2015-02-22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习得实证隐喻



隐喻习得的句法差异性研究——一项来自方差分析的证据

张亚锋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摘要:首次从句法学特征出发对隐喻进行分类,即:名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以此出发来考察隐喻习得的句法性差异。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方差分析考察不同句法类型的隐喻是否随着学习者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及不同句法类型的隐喻的习得顺序呈现何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名词类隐喻和动词隐喻的习得,不同能力水平的受试者差异显著,并呈现非线性发展态势;无论学习者能力水平如何,学习者习得不同句法类型隐喻的顺序表现为(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

关键词:隐喻;习得;句法差异;实证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大量的隐喻。到了近代,关于隐喻的研究更是呈现出一种“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态势”[1]。受此影响,隐喻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有学者认为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应该同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一样单列出来加以重点强调,深入研究其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一项十分必要的举措[2]。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考察隐喻习得的句法差异性。

一、文献综述

(一)隐喻的界定

对于隐喻的界定或者说对于隐喻本质的认识,历来都有两种见解即广义和狭义。狭义的隐喻定义是从它的修辞功能来讲的,代表人物为亚里斯多德。而广义的隐喻主要是从认知角度来讲的。本文的隐喻定义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莱克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在语言中,还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中;我们进行思考和行动所依靠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讲是隐喻的。”[3]布斯曼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映像(linguistic image),而这种映像是通过两个物体或者概念之间的相似关系来建构的[4]。杰克·理查德斯等认为“隐喻是单词携带文化意义和语言意义的重要手段,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随时间积累起来的隐喻方式,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必须学习。”[5]因此,我们认为隐喻是建构在两个物体或概念的相似性的基础上的,不同的是建构的方式可以有所不同,而且隐喻也是我们外语学习的目标之一。

(二)隐喻的分类

隐喻的类型,依据标准不同,分法也各不相同。如莱克夫和约翰逊从隐喻性概念出发划分了三种隐喻:结构性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性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本体性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3]。韩礼德在三大元功能基础上建立了三类语法隐喻:概念隐喻、人际隐喻、语篇隐喻[6];束定芳根据隐喻的句法构成特点,分出名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形容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和介词性隐喻[1]。本文正是在束定芳的分类基础上对隐喻习得的句法差异进行考察。

名词性隐喻,就是由名词构成的隐喻,从认知视角来看,我们也称其为“以名词为整个源域所促激的隐喻”[1]。由于名词性隐喻从识解方式上来说是一个“按图索骥(ibid)”的过程,因此,一般情况下,名词性隐喻更易辨认,理解性更为丰富。动词性隐喻,是指话语中使用的动词与逻辑上的主语或宾语构成的冲突所形成的隐喻。动词性隐喻要实现这一目的,通常要和由名词来充当的“主语或宾语”相联系,具体可以细分为三类:1.主语概念与动词概念冲突而产生的隐喻;2.动词概念与宾语概念冲突而产生的隐喻;3.前两者共现的隐喻。[7]从识解方式上来讲,动词隐喻要复杂于名词隐喻,而两类隐喻在句法结构上的不同导致了它们识解方式上的差异。形容词型隐喻一般在句法表现上和动词相似。副词性隐喻的使用范围并不像前几类广泛,和其他种类的隐喻相比,其隐喻性较弱。介词性隐喻往往是根隐喻或者也叫概念性隐喻的派生形式。

(三)有关隐喻习得能力的实证研究

1977年召开的第11届中美语言学年会上,Flahive和Carrell首次提到了“隐喻能力”[8],之后大量的文献对于‘隐喻能力’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隐喻能力”概念最早引入到二语习得领域[2][9-12],此后中外许多学者围绕着隐喻的习得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13-16],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影响隐喻习得的因素探讨上,而鲜有学者对于隐喻习得的句法差异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将尝试着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考察隐喻习得的句法差异性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基于上述的文献回顾,尤其是束定芳和张建理对于不同句法差异性隐喻的隐喻强弱的分析,我们特提出以下两个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1:不同类型隐喻的习得是否随着学习者年龄的增长、能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研究问题2:二语隐喻习得呈现何种句法性差异,根据束定芳对于隐喻性强弱的论述,习得顺序是否呈现如下排列:名词性隐喻(形容词,动词性隐喻(介词性隐喻(副词性隐喻(“(”表示递减关系)[1]?

(二)受试者

本研究主要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习得能力发展状况,采用研究方法是一种历时的方法。分别考察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级受试者的隐喻习得能力发展历程。本研究采用的抽样方法为整群抽样法。

初级受试者是某市人民中学初中三年级随机选取的一个班级,该组受试者2008年入学,实验进行时,他们是刚刚升入初中三年级。这组受试者中男生3人,女生8人,年龄从13~15岁不等。这些学生都至少有两年的英语学习经历。

中级受试者是某市高级中学高三随机抽取的一个班级。该组受试者同样是2008年入学;实验进行时,这组受试者也是刚刚升入高中三年级。这批受试者共49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1人,年龄从16~19岁不等。这些学生至少都有5年的英语学习经历。

高级受试者来自某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随机抽取的一个班级,该组受试者2009年入学,实验时刚刚升入大学二年级;受试者共有41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36人,年龄从18~23岁不等。所有受试者平均都有至少7年的英语学习经历。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属于假历时研究(pesudo-longitutinal research),数据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研究中,学习者的能力水平或者不同年龄水平和五类不同类型的隐喻是因素变量,年龄水平变量有三个水平值:初级、中级和高级;隐喻类型包括五个水平: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和介词性,因变量为五种不同类型隐喻的可接受性判断结果。本研究采用二因素因子准实验研究设计。

(四)测量工具

1.问卷结构

问卷选项采用里克特量表的编码方式。答案包括五个选项:完全同意、不完全同意、不太清楚、完全不同意、并非完全不同意。每个选项分别对应1、2、3、4、5等五个数字进行编码,以方便统计计算。问卷问题包括五类:名词类隐喻、动词类隐喻、形容词类隐喻、副词类隐喻、介词类隐喻等。每一类下面包括若干个例句和一个干扰项,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理论构成及其用例示范

2.问卷信度

由于没有可以参考的问卷可用, 而且在本课题理论框架下研究的缺乏,本问卷由作者自行设计。为保证研究数据的可靠性,正式测试开始之前进行了试测,并计算出了问卷整体信度和项目信度(见表2)。

表2 问卷整体信度及其项目效度

表2显示的是问卷的总体和项目信度测验结果,我们采用的是Cronbach's系数来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问卷整体信度达到了0.968,标准化系数也达到了0.966,超过了一般认为可接受的Cronbach alpha信度系数0.70,说明测量的结果非常可靠。其中有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等五类分别进行的项目信度检验,检验结果如上表所述。名词、形容词、动词等三类的系数都满足了0.50的临界值要求,但副词和介词则低于0.50,这在国内外应用语言学期刊上也有类似系数小于0.50的例子[17],因此问卷保留了这些测试项目。

(五)研究过程

本研究于2012年10月开始进行,正式开始之前笔者在某初级中学抽取15名同学进行了试测,发现由于词汇量有限、不认识单词是造成误选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正式测试初级受试者时,为防止上述情况而造成的误选或无效问卷,作者有意从某个随机班中抽取了前11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为受试者;问卷中不涉及主题的单词给出了汉语翻译,涉及主题的如果依然很难就替换容易的单词。

(六)数据收集与整理

经过试测并进行修改以后,于2012年11月份正式对三组不同年龄组的受试者进行施测。在原始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删除了每一类型中的干扰项得分,并对属于同一类型隐喻的测试项目得分进行了汇总,计算出了每组每一受试者的平均得分作为分析的最后数据。

(七)数据的分析

本研究是一项准实验研究。不同年龄的学习者是因素变量,该变量有三个水平值。分别为初级学习者、中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五种不同类型的隐喻可接受情况是因变量。因此本研究采用一维方差分析的方法(ANOVA)进行。

三、结果与讨论

(一)结果分析

1.研究问题1的结果分析

为考察学习者能力水平与对不同句法类型的隐喻的可接受程度是否有差异,进行了方差分析来验证研究问题1(见表3):

表3 五类不同隐喻类型受试者判断描述

从表3中可以看出对初级学习者来说名词类隐喻的接受情况最好,其次为形容词和介词;对于动词和副词类隐喻接受情况最差(M<27);而中级学习者对于名词类隐喻和形容词类隐喻的接受情况类似于初级学习者,不同的是中级学习者对于动词类隐喻整体呈现接受状态而副词和介词呈现边缘性不接受;高级学习者除了动词类隐喻其他可接受情况类似于中级。从不同词类的隐喻的不同受试者而言,名词类隐喻受试者普遍都接受,有同样表现的还有形容词。副词类受试者普遍不接受,而动词类隐喻除了中级受试者外普遍呈不接受状态,介词类整体呈现边缘性的接受或不接受状态。

表4 五类不同隐喻类型判断方差分析结果汇总表

从表4可以看出在名词类隐喻和动词类隐喻可接受程度的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性(p<.05),表明受试者能力水平不同在这两类隐喻上的表现有明显差异;形容词类隐喻和介词类隐喻并不明显。这表明尽管受试者的水平存在差异,但在这两类隐喻的可接受程度上并无明显差异,在副词类隐喻上表现出的差异呈现边缘性特征。

表5 名词和动词类隐喻事后多重比较检验结果

如表5所示,为考察造成名词类隐喻和动词类隐喻可接受程度上的差异性原因,对动词类和名词类隐喻进行了事后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名词类隐喻三类不同受试者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动词类隐喻在可接受程度上的差异主要边缘性表现在中级学习者的层面上(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52和0.056)。

至此基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句法类型的隐喻并非随着受试者能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具体表现为形容词、副词、介词对于不同能力水平受试者没有差异;名词类隐喻受试者随着受试者能力水平的提高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动词类隐喻受试者随着受试者能力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中级受试者都是这一趋势的转折点。

2.研究问题2的结果分析

以上分别从横向上对学习者五种不同词类的隐喻理解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本部分中将从纵向上对这一结果进行分析。

图1 三组学习者五种词类隐喻可

*注:图中每一类隐喻的可接受程度得分情况依次顺序为初级学习者、中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

从图1可以看出,名词类隐喻可接受程度随着学习者能力水平的提高呈现V型发展;动词类隐喻可接受程度随着学习者能力水平的提高出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总体呈现倒V字型发展。受试者在形容词隐喻可接受程度上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别,其中中级学习者和初级学习者的表现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在高级学习者阶段稍有提高。副词类隐喻的总体表现情况类似于动词;介词类隐喻的可接受程度随着能力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图2 三组学习者五类词隐喻可接受程度趋势图

如图2所示,图中纵坐标的值27为判断学习者是否接受测试类型隐喻的分界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就名词类隐喻来说,三种不同的学习者的得分均在30之上,表示三种不同学习者都接受测试隐喻句型,表明这一类型的隐喻学习者习得较好,他们接受性顺序为初级、高级、中级。对于初级学习者而言,五类不同词类的隐喻习得的顺序为(名词(形容词(介词(动词(副词)))));对于中级学习者而言,五类不同词类的隐喻习得的顺序为(名词(形容词(动词(介词(副词)))));对于高级学习者而言,五类不同词类的隐喻习得的顺序为(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因此可以总结为五类不同词类隐喻的习得顺序为(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研究问题二得到了部分证明。

(二)讨论

1.隐喻能力与句法差异

影响隐喻习得或者隐喻能力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如年龄因素、认知方式(如场独立与场依存)、语境知识(语境信息的数量、人类知识结果、社会文化因素等等),但笔者选择的是在不同句法结构基础之上的隐喻分类,并在此框架下的隐喻习得能力考察。从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名词性隐喻由于其出现频率较高、比较熟悉,更易辨认,理解更为丰富;动词性隐喻要实现这一目的,通常要和所谓由名词来充当的“主语或宾语”相联系;副词性隐喻的使用范围并不像前几类广泛,和其他种类的隐喻相比,其隐喻性较弱;形容词型隐喻一般在句法表现上和动词相似;介词性隐喻往往是根隐喻或者也叫概念性隐喻的派生形式。这些描述就成为做出假设的主要理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也部分回答了研究问题,如名词的接受程度最高,而副词的接受程度较低;在句法表现上形容词和动词相似,对他们的可接受程度也相似,研究结果表明,形容词类隐喻可接受程度要好于动词,究其原因,首先形容词和名词的结合紧密程度要高于动词,而且影响动词形成隐喻的过程相对较为复杂,正如Goatly所说,动词性隐喻的实现是四种不同的动作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语言过程、存在关系过程之间的相互替代[18];另外动词所体现的具体性也是影响动词性隐喻判断的重要因素。综合上述因素不难解释为什么动词类隐喻的可接受性要弱于形容词。

2.隐喻能力与年龄、能力水平的关系

学习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英语语言水平也会同步增长,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是否可以说学习者的英语能力也同步提高呢?研究结果却不尽然。学习者不同词类的隐喻习得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水平的提高或呈现V型发展,或呈现倒V 型发展或呈下降趋势或停止不前。这样的研究结果恰好展示了语言习得的非线性(non-linear)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形容词呈现出的类似僵化的现象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其原因。学习者除了初期所掌握的一些基本形容词以外,没有掌握更多的形容词,而是集中在名词和动词上。对于介词的隐喻可接受程度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初学阶段已经基本学完,中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词汇量的扩展主要是名词和动词,因此导致学习者对于介词类隐喻的可接受程度随着学习者能力水平的提高不升反降。

四、结语

调查研究表明,三组不同水平的受试者对于不同词类的隐喻可接受程度上的表现各有异同。从横向看,受试者的年龄或者能力水平的差异对于名词类隐喻的可接受程度的影响显著;受试者对于动词类隐喻的可接受程度随着受试者年龄或者能力水平的提高而有明显差异,主要差异都来源于中级受试者;介词、形容词、副词等三类词隐喻的可接受程度并没有随着受试者的年龄增长或者能力水平的提高而表现出显著不同。从纵向看,名词类隐喻的可接受程度呈V型发展;动词和副词呈倒V型发展;介词的可接受程度随着学习者能力水平的提高或者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形容词类隐喻,随着受试者年龄增长或能力水平提高却处于停滞状态。此项研究最主要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隐喻的考察,让我们对于语言习得的复杂性有了更清楚地认识,这种复杂性在本文就体现为非线性发展。对于隐喻的教学,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尤其是教师在安排教学材料时应该对于出现频率较少的副词性隐喻等给予足够地关注。当然本研究也有许多不足,如样本的大小、问卷的项目效度,只涉及了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状况,而对于隐喻的产出状况未能涉及;而且影响隐喻理解的因素如语境等,这些都有待于更多的后续研究来补充和验证。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50.

[2]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66-378.

[3] Laoff,G & M 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

[4] Hadumod Bussmann.语言与语言学词典[M].Gregory P Trauth,Kerstin Kazzazi,编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04.

[5] Jack C Richards,Richard Schmidt.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259.

[6] 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2nd ed.London: Edward Arnold,1994:273.

[7] 张建理,朱俊伟.动词隐喻的本体研究[J].外语教学,2011(1):1-5.

[8] Flahive,D E,&P L Carrell.Lexical expansion and the acquisition of metaphoric competence[C]//11th Annual Mid-America Linguistics Conference.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MO,1977.

[9] Mo Gardner,H & E Winner.The development of metaphoric competence: Implications for humanistic disciplines[J].Critical Inquiry,1978(5):123-141.

[10] Low G.On Teaching Metaphor[J].Applied Linguistics,1998 (2):125-147.

[11] Littlemore J.Metaphoric Intelligence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Humanising Language Teaching,2001,3(2):1-7.

[12] Danesi M.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The neglected dimension[C]//In J E Alatis.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Meaning.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1992.

[13] Roth R.M.The Role of Transfer in the Comprehension of Idioms:A Comparison of Advanced and Intermediate Students[J].Memory and Cognition,1997(27):357-375.

[14] 姜孟.英语专业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实证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6(4):27-34.

[15]李清华.从隐喻的角度看隐喻的理据性[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8):177-179.

[16] 夏丽云. 隐喻能力,概念流利与二语习得——一项对中国学生二语概念体系的调查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8):60-63,67.

[17] 秦晓晴.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21.

[18] Andrew Goatly.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M].New York:Routledge Press,1997:87.

[责任编辑、校对:李琳]

Syntactical Difference in Metaphorical Acquisition

——Evidence from ANOVA Analysis

ZHANGYa-f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aozuo Teachers College,Jiaozuo 454000,China)

Abstract:Research into the metaphor has ever been an extensive and long-lasting hot subject with fruitful literatures,which have laid the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into its acquisition.The author,for the first time,tries to examine the syntactical difference in terms of the metaphorical acquisition,based on the syntactical classification of metaphor by Shu Dingfang, that is,the nominal,verbal,adjectival,adverbial,and prepositional metaphor.Such a research is quasi-experiment,peudo-longitutional one with the questionnaire as its way to elicit the data.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acquisition of syntactically different metaphors does not show a linear but a nonlinear tendency,whether U-typed or inverted U-typed;the acquisition sequence,regardless of subjects' competence,is nominal(adjectival(verbal;adverbial;prepositional.

Key words:metaphor,acquisition,syntactic difference;empirical study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33(2015)06-0066-06

作者简介:张亚锋(1982-),男,河南济源人,讲师,从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SKL-2012-1498)

收稿日期:2014-11-24

猜你喜欢

习得实证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文化认知对日语习得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
O2O电子商务顾客满意度分析
寻找“言”“意”之间的慢思维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