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文化背景下中国书法的审美取向

2015-02-21梁遗鹏

雪莲 2015年36期
关键词:审美取向汉字书写文化

梁遗鹏

【摘要】回顾历史,中国书法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旅程,以其丰富多样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在世界文化领域独树一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教学与审美体系。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认识与理解中国书法的精神,中国书法家如何以文化高度自觉的审美方式,将中国书法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得以彰显,这一直是学界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触及这方面的研究,抛砖引玉,以期获得同仁对这方面的关注和探研。

【关键词】中国书法;汉字书写;文化;审美取向

中国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的方法与法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以晋代为代表的平和含蓄、以唐代为代表的刚劲雄健、以宋代为代表的自由豪放的书风,至今仍然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与欣赏。然而,通过我们细心的观察,不难发现,这些个性鲜明、表象迥异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无不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与审美价值取向。时过境迁,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与理解中国书法的内涵,中国书法家如何以文化高度自觉的审美方式,树立其民族自尊心,正视传统、放眼时代,将中国书法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得以彰显,是关系到未来中国书法具有核心审美价值的重要问题,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正道沧桑,中国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

中国的文化正是凭借着汉字和书写这些汉字得以传承的。“离开了汉字的书写,就无法谈中国文化,因此,书法作品不只是一种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结晶”。对于书法而言,它不仅是一门合乎汉字书写法度的艺术,更是一门关于汉字书写的学问。书写汉字,是中国书法艺术赖以形成的基础,它以其独特的形体孕育出高度的民族内涵。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最精妙地体现中国人精神境界,是中国人表现自然美,展现高尚情操与丰富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体现在汉字固有的艺术魅力。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中国汉字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写实性或抽象性双重特点,其构成方式分别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造字既有感性的形象符号又有合乎逻辑的理性思维。其图形符号语言与点画特征,与中国先民对汉字的情有独钟和赋予其内涵息息相关。早先的汉字,依附与生活器物之上,不管是对器物的制作者还是使用者而言,物上的图形、符号的刻画,除了考虑其实用目的之外,美观悦目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汉字的形态、点画以及点画间的布局安排,自然需要书刻者用心琢磨,方能体现其美观,久而久之,通过历代书家的研习,形成了中国汉字特有的美感与气质。

另外一方面,汉字的书写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创作,与其文學形象、文字外观的美合二为一,有着密切的关系。既然是书法艺术,毫无疑问必须是书写汉字,而且字与字之间必须连属成文,表情达意。只有这样,书写者才能将自己的精神风貌、喜怒哀乐等情性融入笔墨,使作品充满深邃的意境、丰富的内涵,最终使人受到教益、熏陶、感染和启发。

二、以书焕彩,中国书法之美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理解书法艺术的基本特质,就应该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才能得出深刻的认识。欧阳中石先生曾用十六个字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对书法的认识,即“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彩,切实如需”。将书法的“美”与“道”通过文化的分析,解释得十分恰当且颇具见地。“在中国古代儒、释、道传统文化中,儒家讲仁,即善;道家讲真,即自然;佛家讲心灵的彼岸,追求未来。‘真、善、美即‘儒、释、道,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书法艺术在其熏陶、影响下,提高了境界加深了修养,而恰恰是这些真、善、美的文化滋养、提升了书法的品位”。

中国书法的美离开不了传统文化的滋养,传统文化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我们对历代经典碑、帖作品的囫囵吞枣,深入不够,带来我们书法创作上的营养不良。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的国学对书家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巨大,古语:“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人格精神的写照。“人格”即“书品”,书法作品是书家精神的物化形式,其精神境界会不自觉地融入到作品里,反映出书家独特的认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也体现着书家的人格修养。中国书法传统文化缺失,会直接导致书法作品当代人文精神的缺失。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书法艺术一脉相承、血浓于水,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作品的创造不仅体现在技法的表现方面,而且体现在文化底蕴、道德价值方面,离开了丰厚的、肥沃的文化土壤滋养,其结果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推陈出新,中国书法是时代精神内涵的生发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意识形态与艺术作品。回顾中国书法几千年的发展旅程,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使得每个时期都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当代书家也逐渐意识到,书法艺术的美应是时代精神内涵的生发,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抓住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通过继承、借鉴、融合、创新,在书法创作中强调“到位”和“味道”的审美标准,从技术、文化、审美意识等方面对当代书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笔墨当随时代,中国书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形成书法多样化发展的局面。在作品的整体视觉上追求“尚式”,不管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均来源于当下生活,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应。书家以敏感的思维对其进行创作,并将其建立在合情合理的视觉之上,对书法的色彩、材料,以及古和新的关系做出思考和判断,力求提高书法作品的视觉张力与形式美感。并向其它姊妹艺术借鉴,拓展书法艺术的表现语言,把书法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去看待,强化其审美因素,将书法的线条、结构、造型、时间、空间等要素整体加以考虑,用开阔的视野、广博的胸襟,用书法自身发展的规律为基础,以现代社会时代精神与审美意识,去武装中国书法的当代语言。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国书法传统的、民族的、时代的精神得以彰显。

四、结语

书法艺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化、经济全球化,让我们处于东西方文化合流的历史浪潮中,中国书法虽然其使用价值正在逐渐削弱,但其艺术性却在与日俱增,因为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在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强大磁场下,中国书家已意识到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是书法产生独立的思想价值的关键。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与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中国书法艺术一定能谱写出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审美取向汉字书写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汉字书写,让传统延续美丽
文献翻译初探
浅谈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审美取向的影响
弘扬传统文化抓实汉字书写基本功
岭南四大园林的审美取向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研究
浅谈新课改下的写字教学
简论宋代画院对小品花鸟画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