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塞米松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APN、TNF-α、IL-10水平的影响

2015-02-21王刚李来传史有奎王国君陈京霞

山东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抗炎细胞因子血浆

王刚,李来传,史有奎,王国君,陈京霞

(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潍坊261031;2昌乐县人民医院)

急性肺损伤(ALI)是由非心源性的多种肺内外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血性呼吸衰竭[1],病死率达35%~40%[2]。脂连素(APN)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最近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多效性抗炎和血管保护作用[3,4]。国外文献报道,低APN血症可增加ALI发生的风险[5]。Summer等[6]的研究表明,APN有助于维持肺的免疫稳态。地塞米松是临床最常用且疗效可靠的糖皮质激素(GC),能降低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肺间质水肿、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因此,我们观察了地塞米松对ALI患者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ALI患者48例,均符合1994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提出ALI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23~72(40.5±9.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ALI组和干预组各24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28~78(43.0±12.6)岁。各组性别、年龄均具有可比性(P均>0.05)。各组均排除各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各种心脏病、高血压及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ALI患者均给予抗炎、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地塞米松10 mg/d,疗程3 d。

1.3 BALF的采集与处理 应用纤支镜Olympus-BFP40将其前端楔入右肺中叶内外侧段支气管开口处,注入37℃的生理盐水30~50 mL,以25~100 mmHg负压吸引。灌洗共2次,总量60~100mL,回收35%~60%。取10 mL的BALF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于-20℃冰箱中保存。

1.4 血浆和BALF中APN、IL-10及TNF-α检测采集3组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血浆和BALF中的APN、IL-10及TNF-α,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血浆和BALF中APN、TNF-α、IL-10水平比较,见表1。

3 讨论

多数学者认为,ALI是多种炎症介质反应及相互作用的结果,且细胞因子之间并非各自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形成复杂的“细胞网络”和“细胞因子网络”。一旦这些细胞因子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则会发生炎症介质失控性释放,导致肺组织甚至全身靶器官组织损伤。近年有文献指出,APN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强脂质氧化反应、变构激活腺苷酸激酶、调节AMP/ATP比值等起到保护内皮、抗炎、抗氧化作用,降低ALI的严重程度[7,8]。此外,在ALI发生、发展过程中,APN作用于巨噬细胞,一方面能调节某些激酶和p38的磷酸化,使瘦素引起的TNF-α生成减少,起到抗炎作用;另一方面,APN结构与TNF-α类似,两者可以互为受体拮抗剂,在脂肪组织中相互抑制各自的基因表达产物,在肌肉组织中互相抑制对方的功能。佘其美等[9]研究提示,TNF-α是通过降低PPARγ2 mRNA表达使APN表达下降。研究表明,IL-10能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相应基因的转录,并影响前炎症细胞因子mRNA的稳定性,从而导致细胞因子水平下降[9]。

表1 3组血浆和BALF中APN、TNF-α、IL-10水平比较(n=24,±s)

表1 3组血浆和BALF中APN、TNF-α、IL-10水平比较(n=24,±s)

注:与对照组同标本比较,*P<0.05,**P<0.01;与ALI组同标本比较,#P<0.05,##P<0.01。

组别 APN(ng/mL) TNF-α(ng/L) IL-10(ng/L) ALI 组血浆 8.20±1.20* 447.43±29.40** 36.16±7.29**BALF 1.40±0.20 273.66±39.07** 37.32±3.94**干预组血浆 13.10±1.80*# 336.14±67.44**# 25.17±5.34**# BALF 1.50±0.20 181.40±42.77**# 24.31±2.19**#对照组血浆 16.70±2.00 218.20±20.94 13.12±2.00 BALF 1.70±0.10 122.67±59.37 14.55±2.22

GC为多途径抗炎药物,其作用机制在于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与炎症反应控制基因上的κB位点结合,抑制炎症细胞因子mRNA的转录,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有研究表明,应用GC治疗可明显抑制ALI鼠NF-κB的激活,降低血浆IL-1β、TNF-α水平,对肺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0]。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ALI组和干预组血浆APN均降低,血浆和BALF中TNF-α、IL-10均升高,但是ALI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分析原因,可能与ALI发生、发展中复杂的炎症反应机制及地塞米松治疗ALI过程中的剂量—效应关系有关[11]。地塞米松能直接抑制TNF-α的产生,增加IL-10分泌,而TNF-α的降低可减弱对PPARYZ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则APN表达增加。

综上所述,ALI患者血浆 APN降低,血浆和BALF TNF-α、IL-10均升高,地塞米松可降低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同时本研究干预组应用的是小剂量地塞米松,与最近证实的小剂量GC即可发挥抗炎作用[12,13]这一理论一致。而关于不同剂量的地塞米松对APN表达的影响则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1]钱桂生.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现状与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28(2):97-101.

[2]Bernard GR.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Am JRespir Crit Care Med,2005,172(7):798-806.

[3]Tilg H,Moschen AR.Role of adiponectin and PBEF/visfatin as regulators of inflammation:involvement in obesity-associated diseases[J].Clin Sci(Lond),2008,114(4):275-288.

[4]Holland WL,Miller RA,Wang ZV,etal.Receptor-mediated activation of ceramidase activity initiates the pleiotropic actions of adiponectin[J].Nat Med,2011,17(1):55-63.

[5]Konter JM,Parker JL,Baez E.Adiponectin attenuates LP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throughsuppression of endothelial cell activation[J].J lmmunol,2012,188(2):854-863.

[6]Summer R,Little FF,OuchiN,etal.Alveolarmacrophage activation and an emphysema-like phenotype in adiponectin-deficient mice[J].Am J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2008,294(6): 101035-101042.

[7]任海涛,姚蓉,曹钰.脂连素在急性肺损伤中的机制探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1):37-39.

[8]杜厚伟,刘楠,王杰华,等.脂肪来源的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IL-10及TNF-γ表达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25(11):998-1001.

[9]佘其美,石献忠,王长江,等.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脂连素3T3-L1细胞PPARγ2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3(3):156-158.

[10]李志刚,马康华,等.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脂肪细胞中脂连素表达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5):361-364.

[11]胡小波,张育坚,陈霞,等.胰岛素、地塞米松、肿瘤坏死因子α能调节脂连素的表达和分泌[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5,2(2):90-93.

[12]宋志芳,郭晓红,王树云,等.糖皮质激素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6): 343-353.

[13]宋志芳,郭晓红,王树云,等.糖皮质激素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11):669-674.

猜你喜欢

抗炎细胞因子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