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侯外庐先生“韧”的治学精神

2015-02-21张岂之

关键词:思想史学术思想

张岂之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9)

【大家学术随笔】

侯外庐先生“韧”的治学精神

张岂之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9)

侯外庐先生(1903—1987)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史学家、中国思想史家。

《韧的追求》一书是侯外庐先生的自传(自叙),用他的话说,此书记叙了他“平生追求的成败和心迹”。今天我们读这本书,可以深切地感到前辈学人为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尽甘苦,用“韧”的精神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外庐先生在本书自序中说:“大半生来,在我追求、研究的不平坦历程中,鞭策力是共产主义拯救中国的理想,但是具体实践中,也并非时时都靠宏大口号的支持。坦白说,相当多的时候,我的信条几乎只有一个字,那便是鲁迅先生所倡导的那个伟大的字——韧!从这一点而言,我写这本自叙,其实不过如同一个凿石的老匠或拓荒的农人回视作业,检点得失时的自白。”

坦率地说,作为侯先生的学生,我每读到上述的话,眼中都充满着泪水。如果要问:我们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我会这样回答:为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必须在学术研究上学习老师所坚持的“韧”字!有韧性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取得学术研究的成果。

我想,前辈学人“韧”的精神,他们对自己生命历程的回顾,所经历的挫折和痛苦,可供今天的年轻学人参考,并从中汲取力量,使自己的学术研究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密切联系起来。

《韧的追求》的成书出版,是在1985年10月,即外庐先生辞世前两年。关于此书稿的写成,侯先生在自序中有这样的话:“我患病多年,虽然记忆力尚可,却早已难于执笔。本书的完成,得力于同志们的帮助。在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北京外国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邱汉生、李经元、黄宣民、朱学文、侯闻初等同志为本书出力甚巨,我深表谢忱。”

在这里我想对朱学文同志略作介绍。她仰慕外庐先生的为人、为学,虽然不是外庐先生的弟子,也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但她用了许多时间来记录外庐先生关于“自叙”的谈话,又采访了外庐先生的学生们,作了详细的访谈录,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了《韧的追求》的文字初稿。后经外庐先生审定、定稿而得以面世。

外庐先生著作宏富,他自己最看重的是《中国思想通史》五卷六册,约260万字。在《韧的追求》一书的结语中,外庐先生用“简要的总回顾”为题,写了关于《中国思想通史》的撰述情况及其中的要点,文字是这样的:

我和我的同志们虽然花了几十年的心血完成了这样一部比较系统的中国思想通史,但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思想史体系,殊非易事。尽管有同志说我们的思想通史是自成体系的著作,而我们却不敢以此自诩。我想说明一下,我们在史学研究中注重的不是自己的‘体系’,而是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总结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遗产。

这里需要做出说明的是,外庐先生对历史唯物论的学习和研究,并非由苏联转手,而是直接来源于他1928年至1938年期间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翻译工作。不过,学人们要直接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找到关于中国社会史和思想史的具体结论是不可能的。《资本论》的主题不是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也没有提到中国。不过,马克思在分析以印度为主的东亚古代社会时,曾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最早见于《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资本论》中都有所论述)。经过研究,1945年外庐先生发表《我对“亚细亚生产方法”之答案与世界历史家商榷》论文。1946年他在修改《中国古典社会史论》(1941年版)的基础上,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史》(1955年再版时定名为《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将其观点加以系统论述。

在外庐先生看来,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中国古代表现为:和西方的希腊不同,中国从氏族社会走向文明社会,保留了旧有氏族组织的余绪,在氏族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国家组织;这种状况后来演变为血缘的宗法制,它影响了中华思想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与西方希腊不同的特色。总之,外庐先生研究中国社会史和中国思想史,力求从资料出发,找出中国古代发展的路径,并研究这些如何形成中国的特色。比如,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中国古史分期法典化标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等等,都有详细的论述,可供参考。应当承认,这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

这里我想提到与外庐先生相知很深、且有基本相同的学术观点的白寿彝先生对外庐先生学术研究的评价。他说,外庐先生“研究中国历史总是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也可以说把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民族化。这一点很重要”。

这里我想说明,《韧的追求》一书并不是外庐先生的理论著作,而是他的回忆录,其中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遇到的人、经历过的事——这些都有生动而具体的描述。读者如果想知道前辈学人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外庐先生的这本书可能是一个窗口。

令人遗憾的是,外庐先生《韧的追求》一书出版至今30年没有再次印刷。此次由人民出版社重印出版,不是偶然的,因为外庐先生的学术著作,如《中国思想通史》等,在新中国建立后,都是由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发行的,人民出版社重印《韧的追求》是顺理成章的事。我希望,读者朋友们能从前辈学人侯外庐先生的自叙中得到启迪。

2014年12月

【侯外庐先生简介】

侯外庐(1903—1987),山西省平遥县人,享誉国内外的中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1923年入北京政法大学法律系学习,次年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就读。1927年夏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研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1930年春归国,任哈尔滨法政大学经济学系教授。1936年,在中国首次翻译出版《资本论》第1卷全译本。“九一八”事变后,任北平大学法学院教授兼师范大学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山西、陕西等地从事学术文化活动,并参与创办临汾民族革命大学。1938年在重庆主编《中苏文化》,并参与中苏文化协会及中国学术工作者协会工作。1946年在上海主编《文汇报》之《新思潮》周刊。1947年转任香港达德学院教授。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51年至逝世,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顾问等。当选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等。上世纪50年代末,与多位学者合著的多卷本《中国思想通史》,是一部批判总结上下几千年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巨著,也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独立完成、标志着中国思想史研究进入成熟阶段的经典性丰碑。其他著作有《中国封建社会史论》《中国近代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纲》《宋明理学史》和《韧的追求》等。

《韧的追求》是侯外庐先生晚年的一部回忆录,由人民出版社于1985年初版。全书包括三个部分。第1章“坎坷的历程”是全书的主体,占总篇幅的三分之二,叙述作者从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到思想上受五四运动影响,再到与李大钊同志相识,最终在其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继而开始了对于信仰和理想孜孜追求的人生历程。第2章“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和第3章“《中国思想通史》的撰著”为两个专题,主要叙述作者几部学术巨著从酝酿到构思到最终完成的过程,并扼要地总结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治学方法。书中还穿插回顾了作者与郭沫若、杜国庠、吕振羽、翦伯赞等老一辈学者之间的学术交往与合作。通读全书可以看出,侯先生一生,始终都在“韧”的精神的鞭策下不断进取。“心里始终亮着一盏明灯,全凭自己对真理的信仰与追求,不顾一切地前行”,可说是侯先生对“韧”的简要诠释。

[责任编辑 刘炜评]

2015-12-15

张岂之, 1927年11月生,江苏省南通市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读研究生。1952年在西北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曾任西北大学历史系主任(1978—1984)、副校长(1983—1985年)、校长(1985—1991)。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高级顾问等。 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顾炎武》《儒学·理学·实学·新学》《中华人文精神》《大学的人文教育》《张岂之学术自选集》等。主编有《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卷》《中国儒学思想史》《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历史》(6卷本)《中国思想学说史》(6卷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15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等。

K09

A

10.16152/j.cnki.xdxbsk.2015-01-001

【编者按】 自本期开始,本刊增设“大家学术随笔”栏目,拟约请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界著名学者笔谈学术文化,内容包括作者治学经历和体会的自述、有关前辈学者情怀和风范的回忆、对于古今学术文化现象的解读、对于我国当代学术事业守正创新的倡言,等等。感谢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教授先赐新作,期待更多的大家随笔嘉惠读者!

猜你喜欢

思想史学术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思想与“剑”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费孝通学术思想史识认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