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毛译东民本思想的当代政治价值

2015-02-21旷为荣

关键词:根本利益工人阶级价值

旷为荣

论毛译东民本思想的当代政治价值

旷为荣

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时期,强调和坚持毛泽东的民本思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当代政治价值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导向性价值、国家“政治机器”权力有效性价值和社会实践主体倾向性价值。坚持毛泽东的民本思想,才能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确保“政治机器”权力的有效性,正确认识和发挥社会实践主体的积极作用。

毛泽东的民本思想;意识形态;政治主体;社会实践主体

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军事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等都蕴涵民本思想。毛泽东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涉及3个层面:一是主体层面,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主体,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二是主权层面,认为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三是利益层面,认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员干部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强调毛泽东的民本思想,注重发挥毛泽东民本思想的政治价值,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政治价值是政治生活中所追求或应当追求的价值目标,它们同时也构成对政治制度和公共政策进行评价的指标。在政治实践中,这些价值也是推动政治改革的重要动力。”[1]毛泽东民本思想的当代政治价值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意识形态导向性价值、“政治机器”权力有效性价值、社会实践主体倾向性价值。

一、有效发挥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

意识形态是为了捍卫一定政治集团或者社会组织的政治、经济利益而形成的观念形态和思想体系。意识形态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社会特征。毛泽东思想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中国作风和东方品格。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毛泽东的民本思想是维护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武器。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坚持毛泽东的民本思想,无疑具有意识形态导向性价值。

(一)意识形态的严肃性与毛译东民本思想的政治价值目标一致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是由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观念、信仰等等所构成的,并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或集团的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想的思想依据”[2]。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其自身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体系必须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体系,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哲学体系、社会道德、大众艺术是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观念总和,其社会学说、信仰、观念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价值总和,其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是为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行动纲领。意识形态虽然是观念形态层面的东西,但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无产阶级政党的意识形态决定了其自身的政治目标,那就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甚至破坏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的意识形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意识形态。这种政治目标性与现实利益性,决定了意识形态必然与一定的社会阶层、社会集团的实际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意识形态的政治目标性和现实利益性,决定了意识形态的严肃性。毛泽东的民本思想表现于意识形态的严肃性,那就就是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把一切权力交给广大人民群众,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毛泽东民本思想的政治价值取决于它的人民大众性质,它的人民大众性质反过来又证明了意识形态的严肃性。毛泽东民本思想的政治价值目标与意识形态的严肃性是完全一致的。

(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决定毛译东民本思想的政治价值内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的性质由处于基础地位的经济的性质所决定。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论证了经济和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经济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地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经济关系。在这样的所有制经济框架之内,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保障,也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维护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也就是从根本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物质基础。“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自由、民主、平等、权利、正义等政治价值的实现创立经济关系前提。”[]由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之内,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权利和民主权力得到充分保障。作为意识形态领域重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我国的经济制度决定了需要有毛泽东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毛泽东思想也是在实践中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科学理论。政治与经济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毛泽东民本思想的政治价值内涵之所在,这种内涵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这一政治主体的基本权利。

(三)意识形态的时代要求决定毛译东民本思想的政治价值立场

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是为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业,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事业。“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水平已经有巨大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是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毛泽东民本思想的意识形态倾向性,就在于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自觉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这种意识形态的倾向性既是显性的,也是隐性的:其显性的特征就是以严肃的政治制度形式和完整的法律体系形式来确保人民的根本利益;其隐性的特征则是围绕毛泽东的民本思想而形成一种社会共识,这种社会共识不仅表现在我们的社会道德之中,还表现在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之中。

毛泽东的民本思想之所以是意识形态倾向性的时代要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捍卫主流价值思想是我们的应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本出发点,自觉主动地高扬毛泽东民本思想的价值内涵。其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各种利益主体不断产生。各种利益主体的产生当然是正常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但这些利益主体的产生不能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冲突,更不能因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得以发展。但实践过程中,有人或者侵吞国有资产,或者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甚至直接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些都是与毛泽东民本思想的本质要求完全背道而驰的。其三,由于西方思想的逐步有意渗入,各种思想观念不断涌现,其中也有各种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观点。因此,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维护毛泽东思想的主体地位,越发具有时代意义和社会实践意义。

二、确保“政治机器”权力的有效性

政治价值一般包括自由、平等、福利、正义等价值目标。人民对这些价值目标的追求,不断要求并推动社会政治变革。坚持毛泽东民本思想的价值取向,清除“政治机器”中的异质因素,“政治机器”自身才能获得正向的有效性政治价值,从而保证其持续发展的活力,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有序管理。

(一)清除“政治机器”的异质因素

“政治权力指某一个政治主体凭籍一定的政治资源,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而在实际的政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强制性的制约能力。”[]“政治机器”是指掌握政治权力的政治主体,这些政治主体主要包括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政治集团、社会集团和政党等,他们凭借自己的政治资源,建立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从而构成对社会的政治制约。政治集团的政治制约能力既表现出空间上的有效性,也表现出时间上的有效性。空间上的有效性反映其行使权力的广度,时间上的有效性反映其行使权力的持续能力。“政治权力机器一旦产生,便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对自主性与独立性,具有自己的独立运作、运行轨迹与发展规律,因而存在不受大多数甚至全体政治主体控制而产生权力滥用、腐化甚至专制暴政的可能性。”[]政治权力如果没有受到一定的制约,随之而来的便是权力的滥用与权力腐败。权力滥用与权力腐败必然导致政治权力机器的非正常与非良性发展,最终导致政治权力机器的瓦解。政治腐败是政治权力机器的内生性问题,它必然会降低政治主体权力运作的有效性,甚至摧毁其权力的有效性。政治腐败是对人民权力与人民利益的严重践踏,这与毛泽东民本思想的政治价值目标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坚持毛泽东的民本思想,清除“政治机器”的内生性异质因素,实际上就是为了强化“政治机器”的权力有效性政治价值,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服务能力,从而保证“政治机器”的良性健康运转。

(二)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政治价值认同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最终来自于广大人民的拥护,行政机关的行政服务能力最终来自于整个社会的支持。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首先表现在它的阶级性,即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必须服务广大劳动人民。《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离开了人民群众就丧失了力量源泉,其执政地位必将发生动摇。行政机关的权力是广大人民群众赋予的,赋权的途径和形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群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权力机关。执政的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项工作服务广大人民。这样的“政治机器”的权力有效性就是处在一种正向发展的运行状态。

事实证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各项成就,都离不开共产党人的努力,离不开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当然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也可以说正是因为“政治机器”获得了正向发展的有效性政治价值。毛泽东民本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包括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坚持毛泽东民本思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政权机关自然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从而努力实现整个社会所追求的政治价值目标。这样,国家“政治机器”自然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

(三)反腐败是获得政治价值认同的有效途径

腐败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利益,是对毛泽东民本思想的严重背离,将严重削弱“国家机器”政治价值的有效性。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藐视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必然阻碍“政治机器”的正常运转,最终会消解“政治机器”的有效性政治价值。毛泽东的民本思想,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强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党的各级组织和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强调毛泽东的民本思想,就是为了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活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各级政府高效运转,服务于民,取信于民,确保“政治机器”系统的有效性政治价值。年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腐败现象保持高压态势,连续重拳出击,既打老虎也拍苍蝇,反腐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坚决反对腐败,强力遏制和惩处腐败行为,是对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是毛泽东民本思想政治价值的回归。

三、正确认识和发挥社会实践主体的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广泛而积极的参与。人民群众广泛而积极地参与,在参与实践中获得自身利益的发展、促进社会整体进步,从而形成和保持对“国家机器”的政治认同,这是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国家稳定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以公民对所属政治共同体的基本认同为基础的。”[]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及其政治认同,是中国总体布局与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人民的范畴已经相当广泛,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人民参与并服务人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实践的主体主要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这些基本力量,并服务于这些基本力量。

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历史进程中,中国工人阶级始终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是始终处于领导地位的阶级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到2013年,从事第二产业的产业工人数量已经达2.3亿人[11]89,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达22.3万亿元[11]52。这表明中国的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工人阶级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在发生重大变化:其中知识分子的比例日益增长,队伍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进城就业的农民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历史反复证明,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实践的主体。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工人阶级的核心领导作用,必须充分保障全体工人阶级的合法权益,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保障工人阶级的合法权益,巩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这是毛泽东民本思想的根本要求所在。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就明确肯定了工人阶级对整个国家的领导地位。巩固工人阶级这一社会实践主体的主人翁领导地位,让工人阶级在社会政治参与中发挥领导作用,国家“政治机器”就可以处于良性运转之中,整个政治共同体就可以走上和谐发展的健康之路。

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我国都是一个农业大国。1949年,全国总人口5.4亿,农村人口占90%。到2013年年底,全国仍有6.2亿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6.2%[11]25。农民不仅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数量众多的最为基本的社会实践力量。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村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改革和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带动了整个国家的改革和建设事业。依靠广大农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也就是认识到了农民阶级这一社会实践主体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就确立了农民阶级的主力军地位。解决好农民阶级这一社会实践主体的基本问题,也就赢得了农民阶级的政治价值认同。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队伍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多而且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知识分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知识分子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这是党在改革开放时期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时期作出的正确选择。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强调工人阶级的社会实践主体作用,也就必需重视知识分子的社会实践主体作用。

总之,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各种思潮不断出现,强调坚持毛泽东思想尤其是坚持毛泽东的民本思想,坚定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保持“政治机器”良性运转,对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价值追求,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1]肖滨.政治学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311.

[2]宋惠昌.政治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15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3.

[4]田志文.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思想的基本原则[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6]王沪宁.政治的逻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59.

[7]田志文.论政治价值的实现[J].求实,2015(3).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9]郑建君.政治沟通在政治认同与国家稳定关系中的作用[J].政治学研究,2015(1).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编辑:米盛)

A341

A

1673-1999(2015)03-0003-04

旷为荣(1967-),男,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

2015-06-15

猜你喜欢

根本利益工人阶级价值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从党史国史维度看党的十九大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探究
浅谈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与狐谋皮
论董必武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群众路线思想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