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燮诗歌批评的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
2015-02-21马倩如
杨 晖 马倩如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无锡 215122)
叶燮诗歌批评的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
杨 晖 马倩如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无锡 215122)
叶燮的诗学理论已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成果丰硕,但他的诗歌批评实践却没有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导致这一领域的成果严重缺失。诗歌批评是叶燮诗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他诗歌批评实践中的对立范畴、跨文化比较,以及研究者对叶燮诗歌批评研究的态度与方法等方面,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并给予充分的研究。
叶燮;诗歌批评;思考;走向
叶燮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其著作《原诗》是中国美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金克木先生在《谈清诗》一文中称此书“几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它不但全面、系统、深刻,而且将文学观和宇宙观合一”,“组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1]叶燮根据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针对以盛唐为宗、主张复古的七子派和以追求新变、反对复古的公安派、竟陵派提出了自己的诗学主张,探讨了诗歌的流变问题,并且将以往诗话从单纯“诗教”、“诗法”角度研究诗歌的模式提升到审美的层次。叶燮的诗歌批评是他诗学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但相关研究甚微。本文将梳理叶燮诗歌批评的研究成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尝试着寻找研究的新的路径。
一、叶燮的诗歌批评研究
叶燮的诗歌批评虽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但仍有一些研究者涉及了这一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叶燮的诗歌批评标准
诗歌批评的标准是研究叶燮诗歌批评实践的重要内容,引起诸多研究者的关注。王霞的硕士论文《叶燮〈原诗〉研究》正是以“流变”为视点,在第三章中阐述了叶燮诗歌批评的标准问题。该文首先肯定叶燮“变”的历史观,探讨了诗歌变化发展的原因在于“以时言诗”和“以诗言时”两个方面,并将叶燮《原诗》的诗歌批评特点概括为:尊杜宗陶的双重伦理道德批评和以“境”为中心的艺术审美批评。张秀仑的硕士论文《崇正主变——叶燮的文学变化发展观》也属于此类研究。论文介绍叶燮对明清诗坛上出现的各种错误的文学主张之批评,其中包括前后七子、云间派、西冷派和主张书写性灵而忽视儒家诗教传统的公安派和竟陵派,还有以汪琬为代表的吴中诗派,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变而不失正”的文学史观。
与上述两者不同,郑丽琼的硕士学位论文《叶燮“与古人交为知己”理论研究》,从“与古人交为知己”为切入角度,结合《原诗》文本分析了叶燮的诗歌批评实践。作者认为,叶燮第一主张“不可忽略古人”,重视古人在文学活动中得出的经验总结,能“会其指归”,以古人的诗学观念指导今人的文学活动,从而推动诗学的发展。第二是“不附会古人”,要求用辩证的眼光、分析的态度对待古人及古代文学遗产,以“以在我之四,横在物之三”(《原诗·内篇》)为指导进行具体诗歌批评实践,并要求批评者将自己“设身处地”地进入诗歌营造的境界中去体会古人的创作心态。作者在论文中还列举了叶燮在《原诗》中对诗人的具体评价,进行了批评之再批评,验证了叶燮的“与古人交为知己”的批评实践观。
除了详述的以上3篇文章外,还有向柏松的《叶燮诗歌批评中的气生命观与原型》一文。文章探讨了叶燮的“以气论诗”,重新审视崇尚自然的诗歌创作,以及在此观照下诗歌创作的多样化。其中也有部分内容是从历史的纵向角度出发,通过梳理叶燮和沈德潜师徒两人在诗学批评思想上的关联与区别,也涉及到叶燮诗歌批评的相关内容。
(二)叶燮的诗歌批评特征
叶燮诗歌批评的特征也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涉及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3篇论文。邓心强在《论叶燮诗学批评的突出表征》中认为,《原诗》除了最突出的体系性和思辨性以外,还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表征,那就是儒家伦理道德批评的思想观念在《原诗》中表现得非常鲜明。文章认为,叶燮的诗歌批评理论注重诗人内心品行;指出对于诗歌价值的评定,叶燮选择从社会现实和历史语境相结合的方式出发,要求诗歌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历史曾发生过的事实是诗歌真实的前提。此外,文章还提出叶燮诗歌批评中创新求变的特点,即将“诗变”理论命题纳入了多重视角关系中审视,认同李晓峰提出的,叶燮“不仅从各个维度探讨了诗变规律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而且以此作为文学发展的外部规律,从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源流)、文学体现的时政特征(正变)、创作主体实现变的手段(因创)、阶段性呈现的变之消长(盛衰)、读者期待视野中变的界限(陈熟生新)等,充分说明了诗变作为文学生存发展的内部动力、呈现方式和实现手段,有其不可忽略的价值和内涵。”[2]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认为,叶燮以史的眼光去观照了诗人及其创作,肯定了历史对作家作品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叶燮在批评方法上采取了破与立、点与面相结合的方法论,使其批评具尖锐与犀利的风格。
殷满唐、毛洪文合著论文《诗论叶燮〈原诗〉中两种文学批评形态的纠葛与融汇》则从另一侧面探讨了叶燮的儒家伦理人格、道家自然人格与其批评实践中,表现的伦理道德批评形态与审美批评形态的相互作用。这两种批评形态特色鲜明又交融在一起,使得叶燮的诗歌批评呈现出具有伦理特色的审美批评形态。
李晓峰的博士学位论文《叶燮<原诗>研究》中的第4章也涉及到叶燮诗歌批评的多元化问题,文章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文本细读,认为其多元化的批评主要体现在儒家伦理道德批评上,并将以“史”为中心的社会历史批评,以及以“境”为中心的艺术审美批评进行了有机结合。文章详细的文本分析加上史料支撑,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了叶燮的批评特色。
(三)叶燮的诗歌批评观念
诗歌批评观念是研究叶燮诗歌批评的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刘丽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叶燮诗论研究》的第3、第4章中,探讨了叶燮对于诗歌、诗人的批评理论,肯定了叶燮的好诗必须满足“作诗有性情必有面目”、“具有心胸”、“华实并茂”以及“用典得当”4个方面,以及诗亡正在于“好名”与“好利”的观点。以这样的立足点,文章又分别阐释了叶燮对于杜甫、李白、沈约,还有后七子王世贞等诗人的诗论观及作品,并对其大胆畅言、不蹈袭前人思想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戚娜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叶燮〈原诗〉的诗论观及其价值》中的第5章,集中分析了叶燮的批评观。论文提出“叶燮对历代文学进行批评,涉及的方面极广,有关于作家作品的,有关乎题材体裁的,创见颇多,其中尤以汉魏六朝及唐代文学为重点”[3],认为叶燮在进行诗歌批评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其辩证思维,既能客观地看到自己喜欢作家作品中的积极一面,同时也能客观地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论文最后指出,叶燮对于李白的批评较为客观,但在评杜甫时却显得过于主观,体现了自己的偏爱。该作者同时认为,叶燮对于著名人物的批评体现了他极大的批评勇气。叶燮“踵时增华”的观点反对诗歌批评中的因循守旧,充分体现了他诗歌批评的辨证观和发展观。
相比上述文章,《叶燮〈原诗〉批评论中对历代诗学诗歌的批评》一文,主要列举了《原诗》中的诗歌批评内容,“照着讲”式的分析多,“接着讲”式的阐释少。
(四)叶燮的杜诗评价之批评
叶燮对于杜甫的诗歌从不吝啬赞美之词,称他的诗“包源流,综正变”(《原诗·内篇》)。因此,叶燮对杜甫诗的批评也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香港大学邓昭祺的《叶燮论杜甫——〈原诗〉缺失初探》一文。文章首先针对叶燮《原诗》中论述杜甫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释,认为叶燮一方面推崇杜甫,称“变而不失其正,千古诗人唯杜甫为能”(《原诗·内篇》),赞其诗作登峰造极,无人能及。而另一方面,又极力推崇建安之诗,认为建安诗人在“变化”方面做得很好,又称宋诗应比唐诗更胜一筹。如果以叶燮的“踵事增华”逻辑,宋代诗歌创作成就应该超过唐代。因此,叶燮对杜甫诗的极高评价则与其“踵事增华”的观点产生了矛盾。其次,针对《原诗》诗歌创作论中的“理”、“事”、“情”等,文章认为叶燮是用传统的比喻方式来呈现3者的内涵,其中“情”当指客观事物的情状,如一草一木,“发生之后,夭矫滋植,情状万千。咸有自得之趣,则情也。”(《原诗·内篇》)文章指出,当叶燮用这套概念来评价杜甫诗歌时,却将“情”变成了诗人主观世界里面的感情,导致概念内涵的错位。与此同时,就叶燮对杜甫诗评论中模仿“俗儒”口吻对杜甫诗作了批评,认为叶燮一方面批评俗儒的只言片段评论之误,自己却也不小心陷入同样的境地。总之,这是一篇就叶燮对杜诗评价之批评,提出叶燮诗歌评价中的诸多不足,体现了对叶燮诗学评论的批判立场与态度。但尽管如此,作者邓昭祺也依旧肯定了《原诗》的历史价值及其意义。
此外,邓心强的《论诗环境、推崇杜甫及对传统之态度——严羽〈沧浪诗话〉与叶燮〈原诗〉比较研究》同样值得我们注意。文章采用了比较的方法,认为无论是叶燮还是严羽,他们都处在一个复杂动荡的诗学环境,都面临着各种学术资源的强烈冲击。文章提到严羽与叶燮对杜甫的推崇和肯定都采用了“比较”的批评方法,客观、冷静地评析了杜诗,但认为叶燮“把‘大变’之杜甫和其后‘小变’之诸位诗人进行对比,把杜甫放到史诗长河的流变中去,以诗史的眼光来打量,就文品和人品的紧密结合,从其诗歌成就、地位及影响来进行评价,从而确立一种新型的评判标准和尺度”。[4]同时,提出这两位理论家都充分继承和弘扬了传统诗学思想中的艺术一派,但叶燮更多关注的是“其论敌‘俗儒’的种种表现”。通过多方面的比较,文章认为严羽对于“诗—书—学”关系的把握更符合诗歌创作实践。然而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我们研究叶燮的诗歌批评,相反地,作者的分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叶燮的诗歌批评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除了上述两篇论文外,还有陈水云的《叶燮论杜诗》。但该文只是在参照《原诗》内容基础上对叶燮的诗歌批评理论进行二次理解阐述。相比之下,由张广林和段宗林合作完成的《叶燮〈原诗〉所举杜诗四例疏解》研究角度则相对独特,文章参照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和杨伦的《杜诗镜铨》,对《原诗》内篇中提到的杜甫四句诗作详细疏解,从而帮助读者更全面理解叶燮想要表达的诗学意旨。
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国内研究者对叶燮《原诗》中的诗歌批评关注得很不够,其研究成果与叶燮的诗学观念如正变、理事情、才胆识力、陈熟与生新、形象思维等问题相比较,不仅研究成果的数量少,且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比较零乱,几乎没有研究叶燮诗歌批评的专论文章。而且,对《原诗》的诗歌批评实践所展现的文学价值及历史意义的阐述,就显得更少。与其他的传统诗学论著,如《文心雕龙》、《沧浪诗话》、《人间词话》等相比,还有非常大的研究空间。特别是他运用自己的诗学理论,如何准确、适当地去分析评论具体的诗歌作品,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二、叶燮的诗歌批评研究之不足
纵观对叶燮的诗歌批评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叶燮的诗歌批评没有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就已有的研究成果看,研究者多重视叶燮的正变、理事情、才胆识力、形象思维等问题,而对于这些理论的运用却关注甚少,表现在对叶燮诗歌批评研究不同程度的忽视。检索中国知网,专论叶燮诗歌批评的论文屈指可数;检索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学位论文,不仅研究叶燮诗歌批评的内容极少,且都夹杂在对叶燮的诗学理论研究内容当中,处于非常边缘的地位。这与叶燮诗歌批评在其诗学思相中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研究者重视叶燮诗学理论的阐释,而轻视其理论的实践运用,这大概与研究者本身重理论而轻实践相关。这一研究中的不足也为相关学者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空间。
(二)已有成果的部分观点有待甄别与商榷
邓昭祺在《叶燮论杜甫——〈原诗〉缺失初探》中,对叶燮评杜诗时采取只言片语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其批判有合理之处,但要注意叶燮反对“俗儒”只言片语的评诗方式和他自己对杜诗只言片语的评论之间的本质差别。在叶燮对杜诗的批评过程中,常通过替换其中某字或某词,去引导读者感觉到杜诗的精妙之处,发现其中最精华的部分。长篇论述的批评方式不一定就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在诗歌批评中的感觉——无需多言,结果已经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最后只有画龙点睛式的点评。其实,以“只言片语”的方式去表达较为系统的思想才是叶燮的高明之处,这正是叶燮在对杜诗推崇的基础上表现出的独特诗歌批评风格。叶燮的批评过程传达出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歌批评方式,针对的正是那些只会摘句进行考证,一心遵循旧法,从不敢突破创新,最后把自己陷入长篇大论的逻辑分析套路中无法自拔的“俗儒”们。
叶燮身兼诗人与诗论家的双重身份,在较长时间的创作实践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古代诗歌感悟式的写作风格。在不满“今之称诗者”(注:指清初)的诗学创作、批评方法的情况下创作《原诗》,其目的是在批判“俗儒”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诗学主张,以渊博学识与深刻的理论主张来“对抗”当时鱼龙混杂的诗坛。而现在人们对《原诗》的批评,多数是以当今理性化的方式来解读。其实,在今天许多学者看来,《原诗》的诗歌批评充满随意性,许多言论的表达还不够严谨,但也许在当时,这便是诗歌批评的常态。笔者认为,这些观点之误,源自于今天的学者以今天的文化场域去衡量已经消失了的过去,以今天的思维方式去绳之于古人。
(三)研究领域还留有诸多“空白”
纵观叶燮诗歌批评的研究,现有的多数研究只是选取了诗歌批评的某个点进行阐述。诗歌批评一方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包括诗歌批评的前提、内容、标准、基本要素、特征、视角、形态等等;同时,诗歌批评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审美批评、语言批评、意象批评、文化批评、读者批评、比较批评等。而现有关于叶燮《原诗》诗歌批评的研究,不仅在数量上不多,在批评角度和内容上也较为欠缺。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如叶燮诗歌评论立场的普适性问题;批评标准的有效性问题;诗学观念的合法性问题;批评形式的理论性诉求问题;批评对象与批评理论的融合性问题等等。而这些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都没有得到体现,形成了研究领域中的空白。当然,这也将成为学者们研究的新起点,为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叶燮的诗歌批评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
三、叶燮诗歌批评研究的新路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进一步推进叶燮的诗学思想研究,我们必须突破已有的研究模式与方法。因为,研究者换一个审视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立场态度,将会发现更大的研究空间和更科学的研究路径。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重视叶燮诗歌批评中的对立范畴
从《原诗》的内容上来看,叶燮在其诗歌的批评中涉及到大量的辨证范畴,具体包括正与变、美与丑、盛与衰、本和末、因与创、工与拙、活法与死法等等,它们看上去彼此二元对立却又处于相互依存的关系当中。事实上,当我们在讨论一个范畴的同时,必然离不开另一个,需要把两者联系起来综合考量,在“变”中读出“正”;在“丑”中读出“美”;在“盛”中读出“衰”;在“末”中读出“本”;在“创”中读出“因”等等。为此,当我们研究《原诗》时,必须具备足够的高度,既要充分看到它们的“对立”,又必须认识他们的“统一”,从“对立”中看“统一”,又在“统一”中看“对立”。因此,在今后的《原诗》诗歌批评研究过程中,应紧抓每一对辨证范畴。
(二)尝试诗歌批评研究的跨文化研究
虽然对叶燮的诗学研究有同一文化圈内的比较研究:与南宋诗论家严羽、近现代词学家王国维,以及与其弟子薛雪和沈德潜的影响研究,也有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将叶燮的“理事情”之“理”与亚理斯多德之“理念”的比较。但是这些在诗歌批评中还没有过尝试。跨文化的平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在西方这一“他者”的立场中见出叶燮诗歌批评的独特性,以重新认识叶燮诗歌批评所体现的中国特色。通过这样的比较批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叶燮的诗学批评观念及其批评实践,同时对于今天的现代诗歌批评的认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从“照着讲”向“接着讲”的转向
现有的叶燮诗歌批评研究中,大多研究成果秉承“照着讲”的研究理念,陈述了叶燮批评什么,如何批评,而对于其深层的原因与动力分析得不多,“接着讲”的内容较少,即对之实现批评的诸多深层问题追问得还远远不够。叶燮《原诗》在今天越来越受重视,不仅在于他提出了有新意的诗学思想,还在于他运用自己的诗学思想进行了诗歌批评,表现了其理论与批评对象间的兼容和匹配。这正是研究叶燮诗歌批评的魅力之处,也应该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新的方向。
结语
纵观《原诗》的全文,可以从论著的结构上看,《内篇》侧重表现了他的诗学主张,《外篇》更多涉及其具体的诗歌评论。但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多将《外篇》作为其诗学思想,即《内篇》的佐证、附庸,这样的视角必然会忽视《外篇》的真正价值。诗学理论固然重要,但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论本身,更主要的是在于这一理论所具有指导实践的价值。没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是一种空洞的理论,也是一种伪理论。如果以这样的态度反观叶燮的诗歌批评,便可以赋予其更为重要的地位。叶燮的诗学理论是否对其诗歌批评体现出有效性,其理论与其诗歌批评实践之间的空隙和裂痕的表现及其阐释,都将成为叶燮诗歌批评研究的重要内容。或者我们换一个角度,将叶燮诗学思想的研究从过去的重视理论阐释,轻视批评实践的传统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以叶燮的诗歌批评实践为中心,辅之以他诗学理论的阐释,那么,叶燮诗学的研究将会出现新的视角与空间,产生新的研究路径。
[1]金克木.谈清诗[J].读书,1984(4):94.
[2]李晓峰.叶燮《原诗》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06:19.
[3]戚娜.论叶燮《原诗》的诗论观及其价值[D].吉林:延边大学,2011.
[4]邓心强.论诗环境、推崇杜甫及对传统之态度——严羽《沧浪诗话》与叶燮《原诗》比较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社会科学版),2009(3).
Status Quo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YE Xie’s Poetry Criticism
YANG Hui,MA Qian-ru
(School of Humanities Jiangnan University,Wuxi214122,Jiangsu,China)
YE Xie’s poetic theory is widely recognized by researchers in the academic circle.What’s more,relevant research findings are fruitful.However,as a poetic theory and practice,his poetry criticism does not draw enough attention,which leads to the serious lack of research findings concerning his criticism.YE Xie’s poetry critici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 poetics thoughts,which includes opposite category,cross-cultural studies,aswell as researchers’attitude and methods towards YE Xie’s poetry criticism.Those items should be attached more importance to and more researches are encouraged.
YE Xie;Poetry Criticism;Reflection;Prospects
I206.2
A
1672-4860(2015)05-0022-05
2015-04-01
杨晖(1964-)男,江苏无锡市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诗学。马倩如(1990-)女,江苏省南京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艺学。
叶燮诗学思想原创性研究(14BZW015)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