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人口压力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5-02-21张小云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时期人口

张小云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基础科学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明清时期人口压力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张小云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基础科学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明清时期是中国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伴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压力下的毁林开荒,围湖垦田,使黄河流域的草原植被破坏,使黄河流域原有的水系紊乱,破坏了黄河流域原有的生态环境。

明清时期;人口压力;黄河流域生态变迁

人口变量几乎在历史上所有重要的社会变迁中都发挥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1]。在农耕时代,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增加,在一定程度引起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很早就有人类活动。明清时期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人口压力带来的毁灭性开荒,造成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了黄河水患的不断发生。

一、明清时期黄河流域人口增长概况

明朝以前的历史时期,我国人口增长出现过几个高峰期。“据记载,在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我国有59 594 978人;在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有56 486 856人。鼎盛时期的唐朝,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有52 919 309人。两宋时期人口继续增加。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在金国即是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时,全国(包括金国统治区)共有73 948 158人。”[2]

明清时期的社会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口较前代出现大规模的增长。明初,面对黄河流域的民生凋敝,明太祖朱元璋采取鼓励垦荒政策,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数大约为7 270万,其中华北五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人口总数为1 979万,占全国人口的27%[1]。

清初,由于政府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取消了人头税,加上马铃薯、番薯等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有清一代,人口的规模超过了前面任何朝代的人口总数。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休养生息,至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全国人口已经达到3.115亿,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人口为3.831亿[1]。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有4.322亿[2],人口总数达到了中国历史最高峰。至清朝政权终结后的几十年里,中国人口停止了高速增长,始终徘徊在4亿左右。

地处中原的黄河流域人口增长更是如此。此时,豫北、鲁中一带的人口密度超过200人/km2,华北平原的其余地区以及山西、陕西的中南部人口密度达到50~200人/km2,陕北、陇东的人口密度达到10~50人/km2[3]。到清朝时期黄河流域人口已近2亿。我们从有据可考的明清时期黄河流域五省的人口增值情况,分析当时黄河流域日益沉重的人口压力和人地资源紧张关系。

由表1可以得知,明清时期,黄河流域人口增长快。截止咸丰元年(1851年),处于黄河流域的五省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3.23%,与1393年相比,其中山西的人口增长率是28.5%,陕西的人口增长率是41.8%,甘肃的人口增长率是56.6%。由上可知,明清时期黄河流域境内人口基数快速膨胀,山西增长了二十多倍,陕西增长了四十多倍,甘肃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五十多倍。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粮食养活,在当时生产力情况下,只能靠粗放式的方式来解决,直接导致了黄河流域境内的毁林开荒。这一时期开荒垦殖导致生态恶化,就是日渐增长的人口压力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表1 明清两朝黄河流域五省人口增殖情况表(单位:千人)①

二、明清时期人口增长对黄河流域生态影响的因素分析

大约在4000年前,黄河流域已经被开发利用。但对其生态环境没有造成严重的影响。从公元2年到1491年,经历了近1 500年的人口徘徊时期后,人均耕地面积开始持续减少。明清时期以后,人口的增长导致自然资源和耕地紧缺接近极限水平。强大的人口压力使得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超负荷运转,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史念海认为,黄河中游的森林破坏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春秋战国时代前期,黄河中游有大片森林覆盖,到了后期,平原多被开垦,林区显著缩小;秦汉以及唐宋时期,采伐范围不断扩大,山地森林已受到严重破坏;明清时期,黄河中游森林更受到毁灭性破坏[3]。

(一)黄河流域植被遭到破坏

首先是人类活动对天然植被的毁灭。明政府为了抵制蒙古势力的侵犯,沿着黄土高原北部和西部修筑长城,并大量驻军移民,开垦土地,进行屯田。至明神宗万历年间,延绥镇的屯田还有48 000余顷,雁门、三关以南的屯田也有37 000余顷[4]35。边疆屯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边军用量的问题,却使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植被遭到破坏。到明朝弘治年间,延安府的山林大部分被砍伐了。《延安府志》中记载“峰头辟土耕成地,崖畔剜窑住作家。濯濯万山无草木,萧萧千里少禽鸦”[4]36。明中叶以后,山西北部长城一带的林木被砍伐一空。“自成化年来,在京风俗奢侈,官民之家争起第宅,木值价贵,所以大同宣府归利之徒,官员之家,争贩伐木……”[4]36很快,满山林木十去六七。后来,采伐的人越来越多,这里的林木被砍伐殆尽。明清时期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是以毁坏植被为代价的。明代河西走廊地区均有耕地500万亩,清代河西走廊地区耕地面积近千万亩甚至千万亩以上[5]。

清代以来,黄河中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清代以来植被的破坏与人口的增加是分不开的。除此之外,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被破坏与当地农田开垦密不可分。清乾隆以后,大量人口由内地向长城以北地区迁移和开垦,破坏了当地的森林植被,同时黄土高原内部保存良好的自然植被也被开垦。晋西北的清水河地方“原系蒙古草原,所有居民并无土著,大抵内地各州县人民流寓”,乾隆初年,该地已有“民人寄寓者十有余万。”如陕西汉中被 “伐林开荒,阴翳肥沃,……至四五年后,土既松,山又陡峻,夏秋骤雨冲洗,水痕条条,袛存尸骨,又须寻地垦种”[6]。清代后期,陕西关中地区终南山的辛峪、黑峪、西骆峪的森林逐渐被垦种,农田从秦岭山地到渭河河谷连成一片,森林面积仅保留在距秦岭山脊二十公里的范围之内[7]130。山西南的清水县和宝鸡县之间的往来道路,原来由于其间森林阻隔,被人视为畏途,到了清中叶,已成为坦途,森林荡然无存[4]37。

(二)黄河流域草原被毁坏

明清时期,黄河中游的草原地区被破坏相当严重。明代加强边防力量,在黄河沿岸草原地区实行民屯、军屯和商屯,每军士按规定开垦50~100亩不等的土地,有的地方达200亩[7]131。清代中期以后,迫于人口压力,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农业进一步发展并越过长城,继续向北延伸,开垦面积越来越大。雍正年间以后,大量的陕西及山西等地的农民进入该地区,结伙盘居,开地种粮,后人称“伙盘农业”。据道光《榆林府志》统计,仅长城沿线的榆林、横山、神木、府谷四县的伙盘就有1 500多个。到清末,黄土高原几乎没有林地和草原,风吹日晒,沙尘便到处飞扬[4]38。由于大面积的种植开垦,当地的草原植被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土壤沙化严重,成为黄河含沙量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黄河流域水系紊乱

据先秦文献统计,分布在远古黄河流域的湖泊约有40多个。比如在今山西中部的昭余祁、今陕西中部的扬跨、焦获和弦蒲等地分布着许多湖泊。南北朝时期,《水经注》中记载的湖泊、沼泽超过500处,其中位于黄淮平原上的湖沼有190个[8]。明代,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政府大力发展农业,开垦荒地的同时兴修农田水利工程(见表2)。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缓解了人口增长的压力。但是,人为的修建水利工程,无节制地利用水资源,导致了黄河流域水系的紊乱。

表2 明代石羊河流域水利工程及灌溉面积[9]27

清代继续在甘肃地区新建一批水利工程,如雍正十二年(1734年)“甘肃口外柳林湖地屯垦令筑坝建堤开渠”。同年,民勤县境内新修东、中、西、西外西四条大渠,共长1 360里[9]28。

兴修水利工程引起了黄河流域水系环境的变化。在没有开发水利工程之前,石羊河下游的猪野泽、黑河下游的居延海、疏勒河下游的冥泽等,形成规模较大的终端湖泊。但随着河流中上游地区水利设施的建设,河水被大量引灌农作物,下游河道水量减少,原来的终端湖泊的水系环境受到破坏。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曾经说过“农业人口的增加不仅需要更多的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的需求也会大幅度增加。在使用量不多时,河流中水量充足,并有余水从下游流入终端湖,地下水位也不会降低;但当使用过量时,即使水资源没有减少,也可能导致河道干涸,地下水位下降,终端湖因缺乏水源而干涸并最终消失。”[5]

(四)引起黄河流域土地沙化

明清时期,人口压力增加,生齿日繁,引起土地危机,人地关系紧张。明清政府提倡开垦土地。明政府成立初期在黄河流域的西北边境地区进行开垦。黄河流域的山西西北、陕西北部、宁夏平原、青海西宁地区、甘肃河湟地区、内蒙古河套地区是屯田的重点地区。当事人记载,明代军士垦种所得粮为甘肃十六万石,宁夏十八万石,延绥六万石,山西亦不下十万石[10]。由于过度的开垦农田,榆林镇东西延袤一千五百里,其间筑土墙堪护耕者仅十之三四……,其镇城一望黄沙,弥漫无际,寸草不生。猝遇大风,即有一二可耕之地,曾不终朝,尽为沙碛,疆界茫然。甘肃湟水地区的屯田亦是“昔为天泉而今为沙碛”[10]。

清朝时期,进一步扩大开垦黄河流域的土地面积。乾隆五年(1740年),朝廷发布了鼓励开垦土地的谕令“各省生齿日繁,地不加广,穷民资生无策。嗣后凡边省,内地零星土地可以开垦者,悉听本地民夷垦种,免其开科。”[6]59这项政策的实施,拓展了全国耕地的面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压力。但是大规模的农业开垦活动造成了黄河流域的土地沙化。如晋西北的清水河地方,原系蒙古草原,由于滥垦,也造成荒漠化后果[6]61。总而言之,明清时期,为缓解人口压力,在黄河流域过度开垦农田,导致许多土地沙化。

三、结语

马克思说:“中国不断增加的过剩人口早已使它的社会条件成为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的沉重枷锁。”[4]77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激化了人地矛盾,在农业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依靠毁林开荒,垦田等粗放式的农田扩展方式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效果,但它导致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失衡。从另一个侧面加速了黄河水患的发生,给黄河流域地区带来严重的灾难。

目前,黄河流域环境不断恶化,绿色植被遭到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如何在人、环境、资源之间建立和谐、动态的生态平衡关系,是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 根据高王凌《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清史研究》1994年8月第30-31页内容整理。

[1] 杨奇儒,郑笑平,王砚国.黄河流域人口的变化与水权制度变迁研究[J].人民黄河, 2010(4):7.

[2] 董林生.新议清朝人口剧增的原因及影响[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7.

[3] 陈志清.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淤积、决口改道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01(3):48.

[4] 卢勇.明清时期黄河水患与生态、社会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5]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变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EB/OL]. [2014-11-20].http://blog.sina. com.cn/s/blog_4d6c18580100949i.html.

[6] 徐辉.清代中期的人口迁移[J].人口研究,1998(11).

[7] 马雪芹.明清时期黄河水患与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J].江海学刊,2001(5).

[8] 王义民,万年青.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主导因素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0):428.

[9] 栾晓丽.明清时期石羊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环境变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10] 马雪芹.明清时期黄河流域农业开发和环境变迁述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18.

[责任编辑] 李志强

2014-11-24

张小云(1973—),女,山东东营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基础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5.01.023

K24

A

1673-5935(2015)01- 0073- 03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时期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