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诗歌一个美丽的空间
2015-02-20马芳
马芳
摘 要: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语文课堂,我将先进的现代化教育媒体和诗歌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我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诗歌鉴赏,不仅能让学生亲近诗歌,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对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古典诗词积累,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等方面大有裨益。可以说,合理运用多媒体让诗词的美得到更充分地展现,让学生乐于读诗,赏诗。本文就以《春江花月夜》教学为例,谈谈多媒体在诗词教学中的巧用。
关键词:多媒体;《春江花月夜》教学
中国古典诗歌《春江花月夜》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她很美。而如何展现她的美,如何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她的美是值得深思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诵读、想象、描绘、问题探究与具有形象、直观、动感特点的多媒体整合,可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词,融入诗词意境之中,体会景象之美、情感之美、语言之美,从而提升学生文化品位。
一、导入课题时借助白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以“月”为主要意象的诗。上课伊始,谈月激趣。我在白板上展示了一幅动态的图片:画卷慢慢展开,深蓝色的天幕为背景,一轮明月缓缓地挂在树梢,此时,星星也静静地放射光彩。学生被这幅图片吸引了,一个个脸上露出了喜悦的表情,他们小声交流着。接着我让学生回顾古诗中写月的名句,并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写在白板上。学生显得非常兴奋,积极参与此活动,争着上讲台,尽管写在白板上的字七扭八歪,但我能看出学生很享受白板上写字的过程。其实学生喜欢的是这种轻松、生动的学习方式。“热启动”起到良好的温故知新作用,丰富传统文化的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赏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创设情境。
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意境时,配乐朗诵,营造感受景象的氛围
诗歌,亦诗亦歌,诗本身就具备音乐性。所谓诗情画意,本身即充盈着一种流动的音乐节律。优美的诗词配上音乐,更能让学步入诗境。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唤醒人的艺术感觉。”《春江花月夜》诗境如画,音韵和谐,特别适合朗诵。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优美意境时,配上轻柔舒缓的《春江花月夜》古筝曲,音乐带学生进入诗歌展现的画面中,学生轻声地涵咏吟诵。不同的学生对音乐和意境的感受不同,产生了各异的遐想。有的感受到了宁静,有的感受到了温馨,有的感受到了辽远,有的印象中有了景,有了人,也有了情。优美的音乐流入语文课堂,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把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统一起来,身心很快进入特定的情景中,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提升了文化品味。
三、品味画面时,链接flash,置身诗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句好诗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它总是要创造一个出一个完整的意境。常规的诗歌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由文字引发联想,感受意境。虽然说文字是一种有着无比巨大想象空间的独特艺术,但诗歌语言的含蓄性、跳跃性特点,成为理解诗歌的障碍。课堂上,如果调动画面,在屏幕上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电教媒体让学生感受清晰的形象,与诗词互为衬托,借助景物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将比较容易地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诗贵言境,以境表情”,《春江花月夜》教学中,当学生对意境有了初步的感受后,我为他们链接了阳宫映雪制作的fiash《春江花月夜》,那奔流不息的江水、那托举而出的明月、那澄澈空明的江天、那色彩缤纷的花林、那月下深思的哲人、那望月怀远的思妇、那遥望思乡的游子,以及那满载深情的落月,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色彩鲜明生动的画面,同时辅助于丰富的语言描绘,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沉浸于诗人所描绘的诗境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四、合作探究时,借助白板,缘景明情,提高学生 的鉴赏能力
“一切景语皆情语”,《春江花月夜》表达的情思丰富,品味情景交融的意境也是欣赏此诗的重点,为此,我预设了填空题,意在让学生缘景明情,体会诗人在浩瀚澄澈的江边,在明亮空灵的月下,思接千载,系及宇宙人生而抒写的情与思。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经过思考使用白板的书写功能填写空白处。例如:“可怜楼上月徘徊”“徘徊”二字极为传神,一是,二是。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最后八句写游子,诗用 、 、 来烘托游子的思归之情。学生通过白板,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品味欣赏情感美,发展思维、形成技能,增加语言、情感和思维的积淀。实现了教师、学生与电子白板之间的多元互动。我想在此环节中如果仅靠传统教学媒体,而没有电子交互式白板的支撑,是很难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个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生特有声响。” 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为了调准音调,拨动学生的心弦;就是为了让诗人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就是为了让一首首好诗、好词像一串串快乐的音符,流进学生的心田。就是为了“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给诗歌一个美丽的空间。多媒体与诗歌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让学生对诗歌不再敬而远之,它激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诗歌,愿意走近她,欣赏她。我相信多媒体技术一定会给诗歌一片晴朗的天空,一个美丽的发展空间,让中国的古典诗词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扬.论基于“体验”的诗歌教学[D].苏州大学2012.
[2]郁圣楠.诗歌教学中认识、审美与陶冶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