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赤诚为教育,三尺讲台述忠诚
2015-02-20张丽萍
张丽萍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很幸运,我,就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何为教师,不同时代赋予它不同的内涵,古代先贤把师者诠释为传道授业解惑,现代哲人更有人类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之说。教师要有哪些品质,人们的说法不一,但是我要说,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写照。是啊,做教师辛苦,做一名党员教师更辛苦,因为我们付出得更多,奉献得更多,牺牲得也更多。然而,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正在为祖国、为党和人民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于是,我倍加珍惜这份的神圣的职业,誓言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它,从参加工作至今,我始终坚定的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2006年,我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那时农村学校普遍缺少英语教师,我所到学校的小学英语学科基本形同虚设,很多时候英语课也被挪做它用,孩子们深受其害。看到这种情况后,我主动请缨,毅然承担起三个年级十二个班全部的英语课教学。每周二十多节课,就我一个人,其辛苦不言而喻,但我无怨无悔。望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忘记了疲乏,甚至忘记了吃饭、休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工作让年纪轻轻的我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有时上着上着课就胃疼得大汗淋漓,但我都撑下来了,没请过一次假。结婚后,虽然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可为了让我能安心工作,他们主动承担起照看孩子的重任,每当看到他们奔波劳碌的身影,听到他们“千万要爱惜身体”的殷殷叮嘱时,我内心有说不出的酸楚。我深知他们的一片苦心,是不想影响我的工作,父母的恩情,我无以回报,只有用十倍百倍的努力投入到工作中,才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心。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怎能彻底明白陶行知先生的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质?任劳任怨、初心不改,源于我对党的教育事业的一片忠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忠诚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活水之源,代表着我们要捧出一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之心,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明确祖国所赋予我们的重任。不是吗?深藏记忆中的汶川大地震又一次让我们想起那些舍生忘死保护学生的教师,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在生死抉择的一瞬间,他们用血肉之躯挡住垮塌的钢筋水泥块,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学生。他们用生命托起了祖国的太阳,用青春热血浇灌出最绚美的花朵。他们的行动足以感动我们每一个人,感动全中国,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忠诚。
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挥洒自己的激情,体味教师生活的快乐与艰辛。铭记党的教导,践行自己的誓言,用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抒写着青春绽放的诗篇。每前进一步,我就更深层次的明白,党的重托,人民的期望,教师的责任。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感动着,激励着我,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这句话对于某些人来说似乎已不再时髦,但我从来不后悔自己的忠诚,我会持之以恒的继续履行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承诺,为家乡父老的孩子们,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