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有了创造的舞台,美术课堂才会更精彩

2015-02-20肖静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学本课堂创造能力激发

摘 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在美术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更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加强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孩子们在美术课堂中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创新意识、对事物和美的敏感、丰富的想象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创造的舞台,加强对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学生的美术课堂更精彩。让学生在“学本课堂”教学中,有老师的引导,更好地吸取知识,吸取甘露,幸福成长。

关键词:学本课堂;创造能力;激发;兴趣;学生的主体性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让美术教学充满了生机,主体性教学既是“学本课堂”也逐渐成为了当今美术课堂教学所倡导的主流。在“学本课堂”中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美术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和提升情感最为值得称道。因为美术无固定答案,作品贵在创新,学生的作品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这是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最根本的区别,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无疑超过了其它学科,美术创造需要对事物和美的敏感、发散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有求新探索的追求,这就为我们美术教育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要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卡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因此,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给学生营造一个创造的舞台,加强对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学生的美术课堂更精彩。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尽情享受美术活动的空间就成了关键:结合本人的一些经验和实践,体会如下几点:

一、在“学本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佳场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采取暗示、启发、引导等手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以设立疑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表现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参与到有关绘画主题的讨论中心来,我称这种方法为讨论探究法。其操作步骤为:首先由教师根据课堂主题设立疑问,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践找出答案;第二,将具有代表性的答案总结、分类、让全体学生分别讨论在各个不同答案间存在的其他可能性;最后由教师总结发言,明确哪些想法是具有创造性的,是新颖的,哪些构想应该进一步升华、提高、并鼓励学生参考这些想法,再各自发挥,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画面来。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大舞台;同时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给更多的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表现和锻炼自己,美术课堂也会变得更精彩。美术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对绘画的理解是多元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与独特体验,在绘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例如,我在上《桥都重庆》一课时,创作自己心中家乡的大桥,,在创作之前,我让学生明确了今天是以自己心中的大桥为主题进行创作后,便提出了一些极具启发性的问题,诸如“要创作自己心中家乡的大桥”我们就要找到桥是我们重庆道路的特殊形式和符号,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桥在重庆道路中的重要性。那么你们在重庆能看到哪些桥(已建成的桥、正在建的桥、准备建的桥)?听到关于哪些桥的故事、儿歌、关于桥的歌曲、桥的诗句、了解关于桥的成语故事、桥的谚语、重庆以桥命名的地点(童家桥、杨公桥、化龙桥、观音桥、陈家桥、石坪桥、天星桥、土桥、上桥、新桥)。由于提问贴近生活,学生能做到言之有物。他们便将自己对重庆的桥所见、所闻、所感一起搬上讨论会。看见《桥都重庆》的桥,同学们能够说出桥不仅仅是一种建筑、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桥象征着友谊、象征着成功、实现梦想的桥、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亲情之桥、生命希望的桥等等,甚至有同学哼起了桥的歌曲,于是我便引导他们只要能体现出“心中家乡大桥的精神”的,都可以入画和创作表现。一堂课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有三位同学创作的作品叫

学生们在《桥都重庆》课堂创作的作品

《环保桥》,他们所用的材料是一些废旧的易拉罐、废旧的纸板、一些红丝带以及一些看完的废旧的报纸做成的,他们作品的主打颜色是中国红,希望同学们可以用一些废旧的材料去做一些废旧的工艺品,也可以在家摆放,成为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有一组同学创作的作品叫《友谊桥》或者《珍珠桥》,他们用的超轻彩泥做的,因为他们希望他们的友谊就像这珍珠一样璀璨亮丽。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现、去思考、去创作、去总结,从中体验到艺术来源生活,领略到美术所特有的丰富精神内涵。尤其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创作的作品被老师采纳时,成功者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绘画和制作的兴趣会更浓,创造的热情会更强。教师要站在学生的心理角度上看问题,去感悟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情感,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孩子们强烈的创作欲望,使其拥有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创作自由。把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想说敢说、善说,就必须营造一种民主气氛,这样,学生才能在开放、民主、自立,喜悦的气氛中积极思维,各抒己见,感悟知识,共同探究。在“学本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个画家但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句话是对以上观点最好的诠释。

二、在“学本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美术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开发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是一种不按常规、寻求变异、又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具有流畅、变通、独特三种特性。三种特性相联、流畅、属于低层次,变通属于中间层次,独特性是最高层次。要独特新颖,必须有变通,变通才是关键。要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把课堂还给学生,有一个创造的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教师要转变观念,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力充分还给学生,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学习的民主,在“学本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例如:今年十月,为配合我校展开的“践行核心价值观、创文明城区”活动中,我让学生创作设计黑板报中的插画设计,我先给他们讲什么是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明白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创文明城区中去。要求同学们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同角度,用黑板报的形式加以反应。而黑板报的主题也可以各自选用以上核心词语,表现角度不同而自行确立。由于教师没有提要求讨论发言,学生们都埋头设计起来,教室里安静极了,我走在教室里对他们个别巡视指导。我发现同学们的画面上无论是视角、思维形式还是表现形式都丰富极了。主题刊头,我看见了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迎着一轮朝阳,天空中飞翔的小鸟让我们感受到城市的活力、充满热情的安全文明城区,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美好的未来。我惊异于孩子们想象力的丰富、知识面的宽广,都下课几分钟,做了简要的总结,展示了几幅十分成功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就这一黑板报可以再做不同的设计,力求寻找新的切入点,新的表现角度。事后证明,学生的设计大都是成功的,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极有力的开发。课后,我还建议同学们把自己设计做成黑板报专栏展示,让其他班的学生可以学习和交流,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从在课堂上延续到课外,不但点缀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在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基础上,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本课堂”,把握教育时机,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和发挥的舞台,把乐趣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开发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

学生的黑板报作品《践行核心价值观、创文明城区》

三、在“学本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方式。”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要创作反映生活的优秀作品,要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画面来,就一定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勤于思考问题,学会接受多方面的信息。

在一次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学校画展前,我布置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种种有关环境问题的社会现象,并用小本子记录下来,说明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一周以后,同学们搜集到大量有关环境问题的素材,大到臭氧空洞的出现,小到生活中的人们乱扔垃圾,并且他们都一一作了分析,找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们再根据其所见所闻作画,就显得十分轻松了。画展上,有同学将烟囱画成一张张大嘴,往外吐着黑烟,而黑烟在天空中织成了一张布,题为《蓝天不见了》;有画着河里的鱼儿受不住水的污染,全都将脑袋探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还有的画了一个潜水员,到海底去清理垃圾,还海洋洁净水面,美好的环境;而反映人们乱扔垃圾的,则画了一群学生在大街上拾杂物,题为《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等等,画展十分成功,学校教师纷纷赞叹同学们的思路广阔,问题看得深入。其实,这就是他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结果。同时让学生在“学本课堂”教学中体验到了成功。

学生环保绘画作品

四、在“学本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表现手段

在美术课堂中,作为教师,不要吝啬你的夸奖与鼓励,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生命的阳光,美术学习的乐趣,迈出自信的第一步就是在轻松愉悦的“学本美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表现手段。在教学中,我的做法与西泽克的观点不谋而合,我认为,孩子们应该画发自于他们内心的东西,而不是教师或家长强加给的,不要把学生的创造力全部抹杀在成人定向思维里,除了造就一个个小画匠,还能有什么作用呢?我们的美术教育往往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许多美术创作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只要能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表现手段,结合学习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孩子们的经验感受不可能都能达到老师所预想的,有些孩子也许会有不同于别人的体验,莎士比亚曾经说过;100个人看哈姆雷特,就会有100个哈姆雷特。所以无论是学生的自觉反应还是思维反应都应得到教师的尊重,只有在评价上得到肯定,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我在上《发现与创造》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让他们从材料的颜形状、质感、制作方法等几方面进行联想,接下来就是学生发现材料后要怎样利用材料来制作呢?学生就要开始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段来创造了,最后就是学生的评价,他们对每件作品是否用到废旧物品,作品设计是否有新意、作品是否实用,我尊重学生的评价方式和表现作品的手段,通过这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作品,也养成了环保和节约的良好习惯。在“学本课堂”教学中,我深刻意识到我充分尊重学生的表现手段,他们就有了创新的动力。

学生用废旧的硬纸板和废旧的笔杆创作的作品

五、在“学本课堂”教学中,不断激励,保护学生的创造激情

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是难能可贵的,我从不轻易批评他们,即使在他们的画面上有什么问题,我也总以商量,讨论的语气与之交换意见,而对优秀作品的表扬和对作者的鼓励,我却是从都不遗余力。我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通过比赛让他们体会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以期激发他们更高的创作热情。

总之,学生有了创造的舞台,创造能力得到培养,美术课堂才会更精彩,让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美术教学的关键。《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因此,我们在“学本课堂”教学中,创造教学的方式方法远不止这些,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教育事业蓬蓬勃勃的今天,我希望能和同行们为我们的美术教育事业找出更多的出路,使我们的事业发展得更健康、更活泼、更富有生气。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有关论文.

[2]《西泽克美术教育思想与实践评述》.

[3]引自王大根《试论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美术教学》 .

[4]《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尹少淳主编 .

[5]《美术概论》    王宏建主编.

[6]《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方元山主编.

[7]《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研究》钱初熹编写.

作者简介:肖静(1976-),江北区美协会员,2003年毕业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在江北区华渝实验学校任教,长期从事中学美术基础教学,多次辅导学生在全国、市级绘画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

猜你喜欢

学本课堂创造能力激发
如何在学本课堂中提升初中语文阅读能力
农村初中英语“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教学相长新内涵视阈下的学本课堂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