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视域下高校管理的策略研究
2015-02-20柯江锋
柯江锋
(福州大学党委组织部,福州3501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把它放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之首。高校作为国民教育体系最高层的承载者,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任务。经历了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掀起的一轮又一轮改革,高等教育的整体形势、高校师生群体的数量和素质等都发生了急剧变化,要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高校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唤醒广大师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管理,提升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
一、高校管理的困境
(一)支持信度逐步滑坡
时代的发展影响着高校管理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历经多次改革,在适应市场变化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诸如因强调规模扩张导致教育质量下滑、育人效益下降,强调经济功能导致高校功能失调、大学精神缺失、“大楼林立而大师稀少”,盲目跟风重复设置使大学“千校一面”、学术泡沫横生等。此外,学风恶化、教风轻浮、学术腐败和就业不易等也成为人们对高校的普遍诟病。以上现象逐渐削弱了人们对高校的崇敬心态,甚至出现反感,导致社会对高校管理的支持信度逐步滑坡。
(二)管理方式相对滞后
相比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多元化的需求,高校的内部管理方式有一定的滞后性,亟须突破。一是管理着力点方面,当前的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在具体方式上表现为事无巨细,没有明显的着力点,缺乏战略思维,与现代大学的发展理念不符。二是条块分割明显,管理平台“山头林立”,整合度不高,缺乏系统性,无法为广大师生提供有效和便利的管理服务,不适应高水平大学的建设需要。三是师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很好确立,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有教代会、工代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以及学生社团组织等,但因行政的过多干预导致其实际效果不佳,师生参与校内管理的可能性和积极性不高,无法有效地激发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管理理念匹配性差
目前,大行其道的传统式教育管理理念重物本轻人本、重人治轻法学、重集权轻分权、重行政轻学术、重约束轻自由[1],崇尚效率优先的原则,将师生作为管理的客体,忽视对师生不同需求的关注,对广大师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力不强,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目标相比,显然无法适应。因此,必须从高校的自身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现代大学发展逻辑、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大学制度,优化资源整合,切实理顺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完善高校的治理能力,提升高校自身的管理和决策水平等。
二、“以人为本”及其在高校管理中的诠释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注重“人本”思想,“天地万物,唯人为贵”,强调人贵于物。现代的“以人为本”最早是一个哲学概念,源自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哲学,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被作为一种思想应用到管理学中。它通过顺人性、讲人情、倡人和、求人心的人本管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激发他们向上的工作热情和自觉的积极行动[2]。“以人为本”将人作为一切工作、一切活动的根本,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为核心,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主旨,致力于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发展。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组织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的提出
高校管理是高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重要保障,高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同样是体现学校办学质量与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进入瞬息万变的年代,高等教育自我革新步伐越来越快,高校管理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复杂。一方面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革新,对如何促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引领文化等基本功能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一轮又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使高校产生诸如支持信度滑坡、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式滞后等瓶颈问题。这些新需求、新变化需要高校管理有更多的智慧、更大的能动性和更强的应变能力,因此,突出人的自我管理、承认和尊重人的价值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应运而生。
(三)“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理念
高校管理工作繁杂、涉及面广,归根到底,其管理对象还是教职工和学生。高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具体表现为以师生为主体,利用管理制度的治理创新来整合资金、技术、设备等校内资源,并应用在如何充分利用师生和服务师生中去,以期通过师生的个人发展,保证学校目标和师生目标的顺利实现[3]。它将师生摆在核心位置,将师生作为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工作都围绕、服务和促进师生的发展,以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师生个人和组织的目标。可以说,“以人为本”理念为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是高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
三、“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策略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理念
高校的舞台是为全体师生搭建的,教师和学生是主角。高校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将教职工和学生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根本,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坚持“尊师为先、以师为先”。首先,要落实以学生为本。育人是高校最根本的职能,也是高校教育的主题。即要坚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摆在高校管理的制高点,作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的立足点,围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面服务,探索建立适合学生共性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管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治理的氛围和环境,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最大挖掘、个性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个人素质获得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次,要抓好以教师为先。“教师,学校变迁的核心力量,是大学的心脏和灵魂。”[4]教师不仅是实现高校育人功能的主体,也是高校开展科学研究、推进社会服务和传承创新文化的主力,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以教师为先,归根到底就是要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关心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具体说就是要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认识他们的劳动成果和价值追求;要在管理上突出教师学术权力的主导地位,“问计于师”,增强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可能性,让教师融入学校管理;要关心他们的前途和发展,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机会和平台[1]。
(二)推进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
依法治校是“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彰显人本精神、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说,依法治校是高校推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前提所在,其在管理上的具体要求就是要推进治理的现代化。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强化制度建设。“大学章程之于大学,如同宪法之于国家。”[5]高校要根据法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彰显学校自身特色、体现知识理性的准绳,以服务学生和教师为中心,全面规划、系统设计、逐步推进大学章程的建设,使之能为推进高校改革创新、实现内涵式发展保驾护航。二是要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影响高校管理成效的关键因素。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需要一套能够充分彰显师生作用的更开放、自主性更强的内部治理体系。因此,高校要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多元参与的新型治理模式,增强高校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要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通过进一步推行扁平化、模块化管理,在强化监督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管理中心下移,加大院系部等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它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办学活力,办出科学特色。四是要畅通渠道,推进民主建设。要营造氛围,强化教职工参政议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营造氛围、创建平台,强化学生的参与素质和主体意识,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参与高校的内部治理;要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工代会和学代会等制度,创造条件推进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保障师生对学校权力主体行使知情权、监督权的可能性和积极性。
(三)创建富有人性的高校管理模式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双核心”,他们都是与时代发展脉搏相连的群体,但知识层次和价值追求不尽相同,模式化的管理无法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应该通过富有人性化的管理来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要有三个对策:一是打造新媒体多维服务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加强和创新高校管理的有效手段,依托高校门户网站,整合高校电子政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等多个服务平台,借助微博、微信等多种新媒体技术手段,建立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管理校园服务师生的智能化多维服务系统,提高新形势下高校管理服务全校师生的工作效能。二是实施柔性管理。基于权变理论,以有利于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原则,在不违背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给教师和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拥有更多施展才能、实现价值的机会,从而促进个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如开展弹性学制、弹性课堂等。三是提供灵活个性的管理服务。高校师生是引领时代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其对高校的管理服务要求是动态的,高校应根据师生的需求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服务。因此,高校应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将管理服务从集体行为分解为个性化行为,根据师生要求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在满足需求完整性的基础上,尽可能提供可供选择的服务,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四)建设崇尚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精神所在,是引领高校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动力源泉,对师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等影响深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的践行不仅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执行机制,还应建设崇尚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利用校园文化的特有功能来营造充满人性的、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氛围,进一步固化人本思维。一是要遵循人本理念规划校园文化。导入“以人为本,综合发展”设计理念,在规划上要坚持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满足师生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上讲究整体和谐的审美情趣,追求文化个性、艺术感和本校符号的和谐统一,以环境氛围推动高校的人本文化建设,用校园环境所具有的魅力去陶冶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固化他们的人本思维。二是要营造有利于人本思维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利用校报、校园网络电视、新闻网、广播电台、微信和微博等多种宣传载体传递信息,逐步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沙龙、思想大讨论等方式,进一步解放广大师生的思想,特别是管理干部的思想认识,营造尊师重道、立德树人、爱岗敬业、彰显个性、崇尚奉献的舆论环境,提升大家的人本意识。三是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着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是高校凝聚力量、促进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高校应通过系统设计和维护自身形象提升整体软实力,获取良好的声誉和口碑,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品牌效应,增强师生的自豪感、归属感和自我约束力,有效凝聚全校师生的智慧,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董泽芳,李东航,谭颖芳.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3(10):10-17.
[2]桑成德.政治时代下的利益争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吴卿艳.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管理理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3):71-74.
[4]唐纳德·肯尼迪.大学之理念[M].阎凤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49.
[5]唐景莉.对话六所大学校长:大学章程,究竟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