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急迫性研究
2015-02-20王珍燕文国琴
王珍燕, 文国琴
(1.四川理工学院 人文学院,四川 自贡643000;2.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402160)
“传统文化,从广义的范围讲,是指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的历代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现实所能的条件所创造、改造、享受、继承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称。从狭义的范围讲,它是指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范围、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称。”[1]它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2],与一个国家、民族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及生产方式息息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历史人文条件下,在长期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中积淀而成的、具有华夏印痕的、不需要强制力作用而一辈辈自然承袭下来的文化精髓。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方面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随着经济的腾飞、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西方各界人士的亲睐。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加之孔子学院在全球开办,中外文化交流的新一轮浪潮已经到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这轮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把握和引领好文化前进的方向、恢复中国文化中心之地位,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时代课题。为了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不但要向大众弘扬、倡导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是我国历史实践经验的总结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只要这种平衡未被打破,原有事物就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趋势、规律,向前发展;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原有事物就存在被新事物取代的危险。传统文化的发展类似,秦汉以后,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与道家、佛家思想共同构成2000多年来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在2000多年的封建史上,中华传统文化虽然屡次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但最终都克敌制胜,如从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典型王朝元朝和清朝来看,元朝曾经试图在中原大地重现草原文明而失败,最后只得且行且借鉴汉文化;满清入关后,在吸取元朝灭亡教训的基础上大肆吸纳汉文化,以“仁”“孝”立国而成功。中华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以及海纳百川气魄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人类的主流文化观念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变化不大,国民的主体文化观念未发生明显改变,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世界主流文化即近代西方文化的挑战。
西方殖民国家大肆入侵中国,导致中华文化遭遇新的灾难,受到近代西方文化的挑战。在政治结构上,我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挑战。2000年来形成的稳定的制度结构受到威胁;在经济形态上,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威胁,其生存维艰,导致我国传统的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在思想文化方面,随着近代西方文明的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近代西方文明的挑战而相形见绌。中国再次面临新一轮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危机,必须找到应对之策。
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优越感及对外来文化的偏见致使近代西方文明传入初期我们未严肃对待,依然奉行文化“闭关”理念。不管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还是精华,都固执己见地加以保护,抗拒外来文化。
鸦片战争的爆发导致中外文化发展的平衡被打破,其后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锋从未平息。随着一连串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数不胜数的西方物质文明成果,彻底征服了我国的新阶级。到底是继续维持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还是彻底西化,成为新旧势力争论的焦点。直到在马列理论指导下,我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4]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一论争终告结束。
实践经验表明,不管是企图全盘西化的资产阶级还是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阶级,他们都走向了两个极端。特殊的国史、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正本清源,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在传统文化方面,那些为少数人服务的思想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步伐,理应抛弃;具有应世价值的相关内容应该继续弘扬。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成果显著。在思想文化层面,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这些特色文化之所以“特”,除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性之外,还有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的个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理论结晶[5]。
民本主义思想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民本主义思想的结果,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6]。
我国在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列理论的共同指导下走出了独特的革命及建设道路,但由于起步较晚,在经济、科技层面与西方各国还存在一定差距,在部分人士眼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未能得以充分发挥,导致他们怀疑我国的特色道路。究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在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滞后于物质发展的速度,所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建、传承工作理应提上议事日程。
由于西方各国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平衡即将再次被打破。今天已经到了新一轮的中西文化交锋的关键期,要么西式文化后入为主,威胁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要么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以期恢复中国文化中心的地位。所以,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才有可能占据文化制高点,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我大国风采,否则就有被西化的危险。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是一个艰巨而曲折的过程
矛盾运动规律贯穿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文化传播领域也不例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不会一帆风顺,而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一)来自内部民众的压力
1.引导民众树立传统文化自信需要时间
优秀传统文化的向内传承与向外传播能否成功必须依靠13亿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将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虽然我国向全球的文化攻势已经展开,但对于大众而言,中外文化竞争观念并不强烈。首先,全民教育的开展是加深国人文化印象的有效方式,使他们意识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国民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前途,国民素质的提高唯有靠教育,而教育发展水平与一国的综合国力息息相关。虽然我国在各方面均已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教育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次,经济、科技等物质层面的发展必须领先世界,才能打消国人的疑惑,重树其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曾经在2000年来的时间里在各行各业领跑世界,近代以来,地理因素及历史文化的原因使得近代西方各国在物质文明方面优于我国。在这一现实基础上,如果不加速经济、科技的发展,一味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徒劳,只有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依据,向大众证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优秀文化的优越性,才更有说服力。最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马列理论指导下,在政治生活及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找到恰当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途径,将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时代课题。
2.转变大众的文化思维理念需要时间
人类研究一件事情中的道理,最先发生的是思想;思想贯通以后,才会有信仰;有了信仰,才会生出无穷无尽的力量。为了坚定国人的社会主义信仰,并且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必须让他们的思想发生变化。针对是否有民族文化自信,首先得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是否有民族认同感,并不是靠国家的法律法规等强制措施来办到的,而是随着综合国力提升的同时,大力倡导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结果,特别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优秀传统文化。
近代百余年时间里,我国不管是在文化方面还是在经济、科技方面,发展都远滞后于欧美各国,为西方文化的侵入提供了机会。时至今日,在文化领域基本上还停留在抵御西方的和平演变、防止他们对我们的文化渗透这种消极、被动的思维中。
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各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文化领域也应该转变其思维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将“抵御西化”转变为“将其中化”,以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当然这不可能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历史重任,将是几代、甚至几十代炎黄子孙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来自西方的文化抗衡
近年来,西方各敌对势力凭借其本国的文化优势,正在试图利用各种途径及方式,加紧对我国实施分化、西化的政治图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从表面上看,他们的渗透、分化、瓦解已经不再那么露骨、赤裸,而是呈现出一些新的时代特征。多数情况下,是以和平、隐晦的方式进行。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之时,西方各国以强势的物质文明为筹码,借助经济全球化之风推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向全球扩张。他们主要以自己的文化产品以及蕴涵丰富文化信息的物质产品为媒介,以商品的形式向他国推广,期间时时刻刻宣传、彰显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民主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冲击着社会意识形态及传统文化,直接威胁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文化安全。
国际文化领域,正呈现出文化多样化、多元化及多变化的特征;经济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经济一体化趋势正在形成;政治领域,霸权主义、强权主义依然统领着世界的政治格局。正是由于复杂的国际局势,导致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交流、交融与交锋正强势展开。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已经是大势所趋,无法回避,如何在新一轮的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义务。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回归优秀传统文化,找寻人生真谛是个不错的方向。
在优秀传统文化指导下,中国2000多年来在经济、科技等各行各业领先世界。历史上,周朝开创天下后,周文王制定了完整的礼仪文化制度,800年之后周朝虽然亡了,周朝的文化却传承了下来。汉唐时期中国威名远播,不少藩属国千里迢迢来我国进贡,甚至在20世纪的民国元年,尼泊尔还派使臣到四川来进贡,那种情形靠的是王道,而非霸道能维持,曰“昭文德以来之”[7]。盛世时期的藩属国对中华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更别提中国人自己了。
以史为鉴,为了实现中国梦、复兴中华民族,首先得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内,大力颂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强劲的民族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对外,打王道的文化牌,时刻展现“兴灭国,继绝世”[8]的国际人道主义风采,展示我泱泱中华的大国风貌,与国际霸权主义抗衡,在国际外交领域开创和谐之风。但由于西方各国的阻挠及中西文化的对抗,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将困难重重。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走出去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幸福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体现。纵观整个世界历史,与中华民族有过类似命运、经历的民族不少,但能像中国经历大起大落的历史沉浮、受尽蹂躏后依然百折不挠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却不多。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文明传承至今而未曾中断的国家。
正所谓:“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9]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考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应世价值,先人们在这段惨痛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折磨。最终,不管是在革命还是建设、改革道路上,均走出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之路,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才得以扭转。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由于外敌的入侵、西式文化来袭,使得中华子孙开始怀疑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徘徊于近代西方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推翻几千年来旧的政治体制而走向现代化是大势所趋,但如何实现现代化则经历了一系列艰难探索。首先,长期以来被统治、受尽折磨的农民阶级试图推翻腐朽落后的满清政府、建立一个崭新的封建王朝的太平天国运动终告失败。其次,作为统治阶级的地主阶级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开始胆战心惊地改变自己,向洋人学习,发起洋务运动,但由于他们在学习、仿效洋人的过程中,主要停留在器物层面而没成功。再次,新兴资产阶级试图彻底抛弃中国原有传统的政治道路,走西化之路,但不管是试图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通过走自上而下改良道路的资产阶级改革派发起的戊戌变法,还是企图以英美为师、将中国引上民主共和道路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辛亥革命,最终都无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有识之士到了无计可施的境况,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我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探索如何摆脱被奴役的地位。最后,终于在付出高昂代价的基础上,在吸取了血的教训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和经济建设道路。从此,国家的命运得以改观,人民开始过上幸福生活。
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全是精华,其中包括“三纲五常”的不良社会风气,也包括“修齐治平”的修持节操;包括“家天下”的封建烙印,也包括“天下为公”[10]的大同梦想。在文化方面我们要与时俱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做到向内传承、向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在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同时,还应致力于解决国际上的文化竞争这一主要矛盾,融入到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潮流中去,否则我国的“文化闭关”现象将会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若无法走出国门,就有被西方文化同化、取代的潜在危险。那时,国家的前途自然令人堪忧,人民的生活也不会幸福。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成功走向世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改革开放也是如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其成果固然显著,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文化方面,各种外来文化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欧美文化更是伴随着它强势的物质文明迎面而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外来文化呢?
历史上,盛世时期的中国犹如今天的欧美,通过领先的物质文明传播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使得中华文化威名远播。近代以来,由于经济、科技发展的迟滞,导致中华文化随之一蹶不振而沉沦上百年,中华民族也因为侵略而徘徊在亡国灭种的边缘。今天,我国在经济科技方面的发展成效显著,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之时,自然应该像历史上盛世时期的中国一样,抓住机会,把握机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以恢复中国文化中心的地位。否则我国不可能在国际舞台上很好地展现其大国风采,自然谈不上复兴中华民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成功走出国门,不但关系到中华文化在新一轮的中西文化竞争中能否成功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能否实现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幸福,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1]祝黄河.发展:社会与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17-218.
[2]孙文顺,张长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10):246.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2012-11-18)[2014-12-15].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
[4]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6-128.
[5]张敏.略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4.
[6]王炳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内涵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13-17.
[7]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0.
[8]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304.
[9]孟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35.
[10]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