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闻宣传的校本视角思考

2015-02-20刘尊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师生员工新闻宣传校本

校本(schoolbased)是外来词,最初应用指向是欧美国家的学校课程建设,其含义为:基于学校,围绕学校,为了学校。它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后来运用到校本培训、校本研究、校本管理等方面。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从形式到内容的变革都面临着诸多难题,如何达到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效果,对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挑战。而“校本”一词,恰可以为此提供很有价值的借鉴。

一、基于校本视角的高校新闻宣传基本理念

1立足于大学的任务。高校的新闻宣传机构是党委直接领导下的舆论宣传工具,是党的喉舌,与相对独立的社会媒体有着很多的不同。高校的新闻宣传要围绕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任务开展工作。

2立足于大学的定位。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定位,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校院系调整,造就了很多有行业背景的高校,如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新闻宣传要挖掘更多的行业背景素材,提高学校在这个行业的话语权,实现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

3立足于师生员工。高校新闻宣传要更多地关注校内的师生员工、校友,倾听他们的心声、诉求,多采访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写作的语言、方式也应更适合他们。切忌只把学校领导的新闻当作重要新闻,忽视师生员工的工作与学习。

二、基于校本视角的高校新闻宣传价值取向

1小众化取向

小众化是相对于“大众化”这个概念而言的,它指的是社会阶层内部的一些人群源于某种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品性而聚合成一个小圈子的趋势。这里的小众化有两层含义:

一是高校师生员工的小众群体。高校新闻宣传主要的对象是师生员工这个小众群体。虽然处于互联网时代,但师生员工还是希望通过校内媒体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所以没有必要无限制放大学校新闻宣传的内容与对象范围。二是在一个学校内部,依然有着若干小众群体。管理干部的需求和专业教师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也不是完全相同的,要设置不同的栏目,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2特色化取向

特色是立校之本,高校的新闻宣传从形式和内容方面来看都要有相应的特色,这样的新闻宣传才有好的效果。

从形式看,一所大学的风格往往决定了这所大学的新闻宣传表达风格,或沉稳、严谨,或活泼、洒脱。很多报纸,单从版面、文风基本就能知道是它是哪所大学所办。从内容看,受所在大学影响,具体每条新闻的特色化更为明显:在清华大学的校报上,可以看到很多的科研前沿的报道;在北京大学的校报上,对社会科学前沿的追踪又相对较多;在中国矿业大学这样的行业高校,重大的新闻报道往往出自与煤炭行业密切相关的事情。从实际效果看,立足于特色的新闻宣传更能引起社会关注,激发起师生员工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引起共鸣。

3严肃性取向

高校的性质决定了高校新闻宣传的严肃性。与社会新闻媒体相比,高校新闻宣传往往有着学术研究的成分。所以,高校的新闻宣传不能随波逐流,更不应主动挑起娱乐化新闻。

新闻宣传的载体不断发生着变化,报纸、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从高校的新闻宣传定位来看,高校新闻载体需要汲取社会新闻载体的营养,但绝不是生搬硬套,更不能邯郸学步,严肃活泼始终是主旋律。目前,高校中也有一些非主流声音,作秀、娱乐化的活动也屡见不鲜,但作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严肃的取向不能改变。即使很多高校有了娱乐化的新闻素材,也应该抱着不炒作、不回避的态度,跟风式添油加醋的报道最终不会给学校发展带来益处,反而会使一所大学失去了应有的庄重。

4开放性取向

高校不是象牙塔,大学承担着开社会风气之先河的任务,高校教师还有公共知识分子这个称呼。

高校教师公共知识分子的功能往往通过高校的新闻工作发挥,同时,很多高校在自己的报纸、网站等媒体也加入了对相关学术领域的关注。社会上的一些事件发生后,由于高校一直起着文化引领的作用,再加上高校仍然是社会信誉度很高的单位。作为专家,高校教师的言论往往被媒体所关注,一些知名的公共知识分子会被媒体直接采访,给社会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解释。高校新闻宣传的开放性还体现在一些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百度贴吧,这里面的内容非常广泛,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宣传。

三、基于校本视角的高校新闻宣传应对举措

1进行媒介整合

从石块、木条、竹简、丝布、纸张到现在的电子媒介,新闻宣传的载体一直在不断更新之中。高校校园媒体一样经历着历史变革,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综合性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面对如此局面,高校新闻工作必须进行转变、取舍、融合。

面对网络媒体的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高校新闻阵地必须进行转变。要改变以传统平面媒体为主的状态,以互联网为主要阵地。据调查,大学生95%以上的信息都是依靠网络渠道获得的,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发展,让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几乎离不开网络。

转变之后还必须取舍。高校新闻工作专职人员往往几人而已,不可能面对所有媒体,从校本视角看,高校新闻工作者必须取舍,选择一些相对容易操作的媒体,如新闻网、微博、微信亲自更新维护,而各种论坛、贴吧,就要适当放给学生管理。

更为重要的是,高校新闻宣传应该走出一条融合之路。要把报纸、新闻网、官方微博、微信三大阵地真正整合起来,打造优势互补的新闻信息服务平台。微博充分发挥其短、频、快的特点,确保第一时间报道学校发生的事件,掌握主动权。新闻网快速跟进,充分利用其容量大的特点,全面准确报道信息,并着力建成信息超市。对于校报要采取重大新闻“吃干榨净”的做法,更加注重深度报道、专题报道和跟踪报道。

2坚守内容为王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改变的是媒介,不变的是高校的新闻内容。高校新闻媒体的受众希望接收的是准确、客观的信息和新颖、深刻的思想。

高校校园媒体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宣传为主报道学校发生的大小新闻事件的新闻稿件,二是和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文学作品。要改变过去官方式的报道和领导新闻当头的思维,注重深入师生员工,注重学校特色与发展,讲好身边故事。更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用好时代语言。

要树立“用户思维”。信息爆炸时代,高校新闻宣传用户主导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信息获取多渠道,竞争已客观存在。所以,要进行需求细分定位,提供更加专业的内容服务。目前,大学生网络生存模式日益与国际接轨。在报道方式及网站和报纸编排模式上,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内容上注重讲故事,形式上多用图表。

3培养“全媒体”新闻人

高校新闻宣传没有办法社会化,必须拥有自己的专业化队伍。目前,多数高校的高校新闻宣传都得到了学校重视,但专业化水平仍待提高。身在其中,报道身边的事,情况熟悉这是优势。但写作水平不高,不熟悉新媒体,也是普遍现象。

从专职人员的角度看,由于技术要求高,职称评审困难,人员老龄化严重,很难跟上新媒体的要求;从学生角度看,他们是非专业人员,兼职工作,有学业压力,流动性太强,队伍年年更新,往往是刚刚培养好,就毕业了,导致业务水平不高。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不少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

当下,高校新闻宣传中非常有必要培养一批具有“全媒体”技能的新型人才,这种人才要达到以下三个要求:一是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掌握一定的新闻写作技巧;二是能熟练运用各种采访与编辑工具,熟练把握文字、图片、音视频各自特点,并能将它们进行采集、编辑综合运用;三是具有超强的信息筛选和组合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张国涛】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新闻宣传校本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新闻宣传中新媒体的有效运用策略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关于新媒体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探讨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关于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