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射线底片常见伪缺陷及其预防措施

2015-02-20

装备制造技术 2015年7期
关键词:暗室底片胶片

(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先进铸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宁夏 银川750021)

射线检测[1]由于能够将检测结果直接记录在底片上,因此成为各种无损检测方法中记录最真实、最直观、最全面、可追踪性最好的检测方法。射线检测也因此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底片作为射线检测信息的记录载体,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射线检测的效果[2-3]。底片的质量不仅与现场射线透照工艺有关,而且与很多因素有关。由于胶片本身质量、胶片保管、剪切、装取、暗室操作处理不当,以及操作者其他操作不慎等原因,在底片上留下可辨别的影像,但并非是被检验工件缺陷在底片上留下的影像,被称为伪缺陷。实际工作中由于产生伪缺陷引起的重拍比例比较高,不仅增加了现场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检测成本,同时也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因此,对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底片质量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及提出预防措施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下面详细介绍X射线底片常见伪缺陷及其预防措施。

1 静电

静电曝光斑点的表征为锯齿状分支黑线或不规则且密集的黑色小点,这是由静电电荷的逸散运动导致的。在相对湿度较低(干燥)的情况下,装片或卸片时,从包装盒中快速取出胶片或快速抽掉胶片包装中的夹纸是导致静电曝光斑点的最常见的原因。

常见的伪缺陷静电斑痕有:冠状、枝状和点状三种类型。

冠状和枝状是最常见的静电斑痕,是严重的电子放电结果,是快速动作造成的。点状静电斑痕,是由于胶片表面受到附近完全瞬间放电产生的;当大面积产生较低电位放电时,也会引起点状静电斑痕。

静电斑痕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预防:

(1)要使用有衬纸的胶片,拿胶片时动作要轻柔,要让衬纸从胶片之间落下,再将胶片轻轻放入暗盒,切不可在增感屏之间滑动。

(2)胶片经X射线曝光后,暗盒在暗室中应慢慢打开,并将胶片小心取出。因为胶片一经曝光,对能源的敏感性会增加到2倍多。因此胶片曝光后会与很小的静电荷发生作用。

(3)避免穿着人造纤维工作服或戴人造纤维手套。

(4)装片、卸片工作台的金属面板必须有带电气接地,应避免在水泥地上铺设绝缘的覆盖材料。

(5)在环境湿度较低的时期 (冬季或北方气候),静电易于产生,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增湿措施,防止静电荷产生。

预防措施为在相对湿度大于40%的环境下保存胶片,从包装盒取出胶片时避免快速滑动或移动胶片。在空气干燥的秋冬季节里,静电很容易堆积,洗片人员尽量避免穿腈纶和毛料等易产生静电材质的衣服。

2 夹杂物

当外来物质(如头发丝、纤维丝、白色手套的棉线、裁胶片时产生的废屑等)夹入胶片与增感屏之间,就会在处理后的胶片上产生一条纤细白色条纹或不规则的斑点。

为尽可能减少因增感屏引起的伪缺陷,应该使增感屏绝对清洁、光滑、无缺陷和外来杂物。同时还要注意:若使用有塑料防护涂层的增感屏,在新屏使用前一定要将涂层清除掉。

3 折痕

胶片折痕通常是在装片或卸片过程中,胶片过度弯曲受折引起。胶片在曝光前受折,会产生黑度低于底片临近黑度的新月型显示,即产生白色影像;胶片在曝光后受折,会产生黑度高于底片临近黑度的新月型显示,即产生黑色影像。预防措施:切装胶片、对胶片曝光及暗室处理时,应避免胶片受折弯曲而留下。

4 划伤

射线胶片乳剂比较娇嫩,操作人员在暗室里装、拆胶片过程中无意刮、划胶片表面,例如指甲碰到胶片或磨料划伤胶片,都会在底片上留下黑线。胶片划伤可借助与胶片表面成某一角度的反射光来识别。预防措施装、拆、洗片过程中按规程要求操作,且经常修剪指甲或戴手套操作。缺陷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

图1折痕伪缺陷示意图

图2划伤伪缺陷示意图

5 跑光

若胶片暗盒在过亮的暗室中打开,或者胶片放在并不完全避光的暗盒中,导致未处理的胶片无意中受到曝光,从而使底片上局部区域出现规则或不规则黑色影像(如:底片边缘出现不规则的黑斑等)。这样胶片会造成严重的过曝光,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定期对暗袋进行检查,及时对破损的暗袋进行更换。定期对暗室红灯安全性进行测定,严格控制裁、装胶片及洗片时暗室的光线强度。除此之外,进口处应设置过渡间和双重门,以保证出入不漏光。跑光伪缺陷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跑光伪缺陷示意图

6 增感屏缺陷

增感屏可以提高可见光对胶片的感光作用,大大降低了胶片形成影像所需要的射线剂量。当增感屏被损坏或污染后,增感屏的局部增感性能就会改变,从而导致底片上有不规则的黑色或白色影像产生。作用的详细过程如下:增感屏被划伤,使铅膜的表面积增大,曝光时产生的散射电子多,增感作用增强,在底片上产生黑影;铅膜脱落或增感屏上有污物,则会使铅膜的表面积减小,曝光时产生的散射电子少,增感作用减弱,在底片上留下白色影像。预防措施:定期检查增感屏,及时更换损坏的增感屏。

7 指印

指纹类印记一般易识别,在底片上可造成深浅不一的影像,这是由于操作人员在洗片过程中,手上沾有汗渍、油污等污染物导致的。预防措施:操作人员在洗片时应保持双手清洁,并且佩戴纯棉制的白色手套,洗片过程中认真按暗室操作管理规定进行工作。

8 压痕

压痕是由于胶片局部受压而引起胶片上药膜局部感光,从而在底片上留下痕迹。例如在透照布片过程中一些零件可能落到胶片暗盒上,或装袋过程中增感屏不小心砸到胶片上,这样在处理后的胶片上就会产生压痕伪缺陷,一般曝光前引起的压痕伪缺陷黑度较低,曝光后引起的压痕伪缺陷黑度较高。预防措施:裁装和透照过程要小心,裁装好的胶片应立放,以避免胶片局部受重压。

9 灰雾

灰雾是未处理的胶片因受到低度辐射、高湿或高温,或受到光强超过限值的安全灯照射,所引起的一种轻微、普遍的曝光效应。

10 结束语

暗室处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底片质量的高低,要做好暗室处理工作,关键是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暗室处理每一个细节的成功才能保证射线底片的质量,提高射线探伤的一次成功率。

底片上伪缺陷的辨认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底片的评定过程中,通过双片中缺陷是否一样是辨认伪缺陷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1]强天鹏.射线检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ASME V-2007-22 SE-999工业射线照相胶片处理质量控制标准指南[S].

[3]GB/T 9348-1998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S].

猜你喜欢

暗室底片胶片
北斗导航接收机综合测试微波暗室结构设计分析
超高耐受功率暗室性能分析与设计
20世纪的摄影胶片如何拍出了美国的偏见 精读
旧底片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一座城的70年时光底片
胶片相机的维修 当胶片机出现问题了该怎么办
胶片复兴?
保护光明的“底片”
卫星导航专用暗室测试环境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