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寸之间尽显一方人与土地和谐共生之美
——以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安徽展园为例

2015-02-20邵国良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花博会自然徽州

邵国良

(安徽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方寸之间尽显一方人与土地和谐共生之美
——以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安徽展园为例

邵国良

(安徽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摘要:花博会是国内花卉行业的交流、展览的盛会,地区展园是花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展现一个地区、地域的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地域文化是展园的灵魂,在设计中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地域景观的主题概念,情景式的表达一方景观特色,向游客展示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地区展园。该文以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安徽展园为例,阐述徽州儒学文化与山水田园文化在展园设计中的表达。

关键词:花博会;徽州;自然;园林设计

1展园设计的创意思考——体现地域文化与自然特征

所谓“地域性” 景观, 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 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等。景物或景观类型, 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是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相联系的[1]。园林景观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 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类型和满足当地人们活动需求的空间场所[2]。

城市展园所代表的地域文化与特色,可以通过主题的立意作为园区设计的切入点,将建筑小品、游路组织、植物配置等设计手法创造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三维空间,如:在沈阳世园会中郑州园向大家展示的是商文化的特点,设计主题确定为“商都记忆”。当游客参观此展园时,体会到的是与现代文化不同的文化符号,感受商文化的古朴与恢弘[3]。

2本届花博会安徽展园方案设计简介

2.1主办方与设计召集单位对展园文化主题的期望

本届花博会安徽展园设计召集单位——安徽省林业厅组织相关专家对本届花博会安徽展园设计提出了:体现悠久徽派文化、展现黄山独二美景、传递新安徽精神面貌的总体设计纲要。

2.2安徽展园用地状况

安徽展园即处于花博会室外展区内。占地约2000m2,东侧为门向,与园区游园主路相接,与浙江展园隔路相望,西与园区人工景观河堤,北与黑龙江展园毗邻,南侧为预留空地。安徽展园用地平整,北端东西向较长,南端东西向较短,形状呈不规则倒梯形。

2.3设计意匠

2.3.1设计构思

徽州村落大多是“枕山、环水、面屏”的宅居环境模式, 形成偎山依水、背山面水或枕山环水的格局[4]。利用徽派典型空间营造手段,表现徽派空间营造技艺中的中正、秩序等级的概念与山水田园风光相交融的美学特征。儒学文化主要用徽州人的精神文化载体——书院建筑来体现。山水田园主要以黄山胜境、徽州古村落村口景观来展现。二者交融辉映,体现徽州地区人与土地和谐共生之美(图1)。

图1本届花博会安徽展园总体鸟瞰图(作者设计)

2.3.2风格定位

针对绿化展园的占地面积有限,宜采用小而精的小品式表现形式特征,用现代人易于理解的手法,向世人展现一方美景,所以本届安徽展园,提炼出:古为今用、以新代旧、突出重点、点到为止的整体设计定位。

古为今用,是指提取徽派园林建筑中典型的景观符号及空间片段,代表性的体现徽派园林精华之处。以新代旧,是指用现代人易于接受的简洁、规整的形象代替繁琐、庸赘的细节营造,还徽派素净、淡雅的本来面目。突出重点,是指在体现徽派营造特征的景观构筑物上,严格按照徽派建筑传统营造手段,不遗余力的呈现传统徽派建筑技艺之美。点到为止,是指对项目性质及设计条件,在各处都取意不取型,点到为止(图2)。

图2本届花博会安徽展园总体平面图(作者设计)

2.4空间功能布局及意向表达

创造徽州景观的总体意向:将徽州古村落景观与黄山知名自然景观进行抽取、提炼融合到一园中,展示皖南的两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形成山环水绕,村落依山(黄山) 面水(水口)的典型的徽派村落景观意向。整个室外展区由四个典型景观区域:黄山胜境景观区、村口人文与种植景观区、村前湖面景观区、书院群落景观区有机组成。

黄山胜境景观区,天都、莲花、仙人指路、蓬莱三岛、云海、黄山松等,奇松异石、云蒸霞蔚,方寸之间尽显黄山胜景。村口人文与种植景观区,上水河道、牌坊、骢步亭、水口桥、良田、茶园、菜地,代表徽州村落典型的景观意向;体现了徽州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哲学思考[5]。村前湖面景观区,形象元素来自于宏村南湖书院前的南湖,随着徽州旅游业的发展和电影《卧虎藏龙》海内外的热映,南湖这一徽派人文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天工之作,给世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书院群落景观区,形象来自于宏村南湖书院,这一徽派书院的典型代表,包括书院建筑及后院、东园、西园、香桂小榭等组成。此次设计在外观上重点突出书院建筑及徽派园林的典型视觉符号,在空间处理上强调书院建筑群落的中轴对称——这一传统礼教、文化建筑的布局理念[6]。东园为书院建筑群落通往自然风景区的转换空间,主要以徽梅、倭竹等徽派文化含义较浓的植物为衬托。西园为主要的徽派地栽盆景展示区,利用有限的面积,运用叠石、理水、园艺、雕刻、书画等多种手法,营造典型的徽派文人园林的艺术形象。北面围墙景框式的开窗,每个开窗后面都种植一个地载盆景,形成一幅幅连续的画面,也是借景于园区外部河道景色的途径。香桂小榭是“四水归堂”徽派建筑空间形象代表之一,在园林设计中的灵活再现,三面廊榭、一面月洞墙围合一弯溪水,中间绿岛植一金桂与“归”谐音,从立意到形式上都体现徽派的园林及建筑内敛且深邃的文化特征(图3)。

图3本届花博会安徽展园功能分区图(作者设计)

2.5水系设计

徽州村落的水系设计包含了徽州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的生产、生活、景观、风水等实际用途和含义,在具体造园时庭院理水是师法自然的表现,有动有静、有蜿蜒盘绕、又一览无余[7]。本案中的水系设计融合徽州错落水系营造原则与具体造园手段中,体现了徽派园林理水的一大特色(图4)。

图4本届花博会安徽展园水系设计图(作者设计)

2.6花木配置

在花木配置方面,体现徽州地域人文特征与皖南地区观赏植被特色为宗旨。在大小乔木配置方面,银杏、乌桕、榉树、垂柳、枫杨、琅琊榆、枇杷、金桂、黄山杜鹃为主干树种。在灌木配置方面,芭蕉、花石榴、游龙梅、木芙蓉、木槿为首选品种。在花卉草本配置方面,阔叶箬竹、金镶玉竹、徽州贡菊、美人蕉、睡莲、千屈菜、黄花鸢尾等为主要品种。

3结束语

正如本文标题所述,方寸之间尽显一方人与土地和谐共生之美,是一个既小又大的话题,通过中标本项目设计,到后期现场跟踪服务,无不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虽一地域景观展园,但其中包罗的有形内容与文化外延表达是无穷尽的,设计者要在其中理出头绪,在方寸之间尽显一方人与土地和谐共生之美,是一件难而又难的课题。在此撰一小文,记录设计思考过程,以资同行批评指导,鞭策笔者日后更加努力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建宁,马会岭. 立足自我、因地制宜,营造地域性园林景观[J]. 风景园林,2004(55):52-55.

2朱建宁,丁珂.法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及其启示[J].中国园林, 2004(03):13-19.

3吴兰珊,刘 晔,梁志华,等.园博会城市展园的文化体现和设计表达——以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长沙展园为例[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30-136.

4张纵 高圣博 李若南. 徽州古村落与水口园林的文化景观成因探颐[J].中国园林. 2007(06):23.

5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五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2-103.

6肖宏.徽州建筑文化[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93.

7阚陈劲,吴泽民.徽州古村落水口景观及现状[J]. 小城镇建设.2009(01):63.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Expression of A Party of People and Land Harmony Beauty
——A Case Dtudy of Anhui Garden Exposition in The Eighth China(Changzhou ) National Flower Expo

SHAO Guoliang

(College of the Arts,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 230022, Chin)

Abstract:The flower expo is the flower industry exchanges, exhibition event, the exhibition are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lower expo, to show the culture and landscape of a region . The regional culture is the soul of the garden, in the design of the theme of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ve geographical landscape, a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 expression of situational, to visitors show to the display of a cultural exhibition area. The eighth session of the China Flower Expo Exhibition Park in Anhui as an example, describes the expression of Huizhou Confucian culture and pastoral culture in garden design.

Key words:the flower expo; Huizhou; nature; landscape design

收稿日期:2015-06-09

作者简介:邵国良(1980-),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

DOI:10.11921/j.issn.2095-8382.20150621

中图分类号:TU41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382(2015)06-106-03

猜你喜欢

花博会自然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中国第八届花博会ETFE场馆设计要点探索
徽州绿荫
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湖南展园景观设计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二○○八年江西中考试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