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村走笔
2015-02-20梁国强
梁国强
黑石村走笔
梁国强
到了六堡镇,一定要探访黑石村。热爱六堡茶的人,都只知道六堡镇,但对六堡茶发源地的黑石村却知之甚少。很多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名都有它的出处,黑石村和六堡茶也不例外。据《苍梧县志》记载和民间相传,很久以前,天上的王母娘娘来到人间,途经六堡喝了一口山泉,甘醇清纯的泉水使王母娘娘喜形于色,于是令仙女乘夜色到华山取五色石筑井储泉水。彩石红、黄、蓝、白、黑五色闪烁,光彩夺目。为不惊扰凡人,王母娘娘指令五色石轮流发光,当彩石飞到六堡上空的当儿,刚好轮到白石发光,一时间亮如白昼。山中一酒翁见状,以为天亮了,赶紧起床蒸酒,殊不知,天地瞬间又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酒翁不觉用力一拍饭桌。王母娘娘猛听到拍桌的响声,以为天亮了,赶忙飞回天宫。此时,五色石全变为黑色,成了一座黑石山。后来黑石山脚陆续有人定居,人们便把此地称黑石村。一日,王母娘娘令石蛤仙吐一株茶树种子放在黑石山的沃土上,黑石村便有了第一棵茶树。村民采摘茶叶冲泡来喝,茶汤红浓甘醇,味道极佳。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六堡十里八方。茶树经农人不断种植、培育,便有了栽培历史逾1500年,今天闻名全国、走向世界的六堡茶。
清代嘉庆年间,黑石村的六堡茶就以其独特的红浓甘醇和槟榔香而载入中国名茶之列。清同治的《苍梧县志》记述:“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宿不变,茶色、香、味俱全。”黑石村的每个山头、每个家庭都种了茶叶,也有自己的茶作坊、加工厂,成了茂盛的茶园,也是名副其实的茶乡,黑石村人把六堡茶当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之物。
走进黑石村,峰岭是茶,山腰是茶,山沟是茶,只要是有土的地方就有茶。
黑石村人说起六堡茶,男女老少满脸都是自豪的神情。清代时期六堡茶曾作为贡茶,上京入朝,名声鹊起。更为村人津津乐道的是,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与会期间因水土不服,神情疲惫,食欲不振。湖南老乡谭延闿取出一包用毛锡纸包装的茶叶,泡了一杯浓茶给毛泽东。毛泽东喝了一口后,感觉此茶有一股很特别的味道,不觉皱了一下眉头。谭延闿说这是广西苍梧的六堡茶,有松烟槟榔香味,对治疗积滞拉稀有奇效。毛泽东喝了一天六堡茶后,积滞症状竟然消去,食欲大增,很快康复。隔天去到谭府辞行道谢时,见到时任粤军第一师师长的李济深,谭延闿介绍,六堡茶就是李将军家乡苍梧六堡黑石村的茶。
在黑石村,茶树一行行一排排一丛丛围成一片生命力极强的绿色,在山坡里,一垄垄一圈圈地组成遍山风景。一位种茶三十余载,拥有自己的茶山,年近花甲的茶农李伯,喜形于色地跟我聊起六堡茶。他说,每到春天,茶山的绿色便嫩得闪亮,茶季便有了一年的高峰,任黑石村人勤劳的双手欢天喜地地采摘。这时候,亲朋或是茶商,便从四面八方蜂拥进茶乡,分享茶乡的绿色和风情。
说到采摘春茶的情景,李伯开心地笑了起来,他说,这时候采茶姑娘们穿着鲜艳的衣服,一边采茶一边说笑,那百灵鸟般清亮的欢笑声缓缓飘去,在那一边的茶山上轻轻停留。欢声笑语,激起了热火朝天挑茶下山的小伙子的兴致,于是一声声回应的吆喝,在旷野中回旋,汇聚了黑石村年轻一代追求美好生活的共鸣。
黑石村的年轻人,勤劳、好学、聪明、健康,他们种茶、采茶、制茶、销茶,利用黑石村独特的温和气候、溪流甘泉、雾雨烟云、肥沃土壤,传承和弘扬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传统六堡茶制作技艺。石儒菲,是一个很有智慧,很有灵气的美丽姑娘,她不仅是黑石村六堡茶制作技艺的代表传承人韦洁群的女儿,也是村里许多采茶制茶能手中的佼佼者。
李老伯说采摘春茶后,跟着就要把毛茶进行筛分、选料、拼堆、出蒸、炒制,然后是包装进行陈化。据传,家家户户制茶的过程,自古至今,酿造了许许多多男女之情的好事。小伙子炒茶是力气活,展现一身健美的腱子肉和坚强的力量。姑娘一边揉着温温的茶叶,一边送过来千娇百媚,相互间的眉目传情。怪不得黑石村的六堡茶叶条索这么紧细均匀,这么温润闪亮,原来是浸透着黑石村和六堡茶男女的恩爱,承载着六堡茶1500年的感情。
有了上天赐予的绿水青山,有了得天独厚的六堡茶,黑石村人就拥有了一种诚挚与慷慨。每家每户都有陈年六堡茶,都摆着茶桌、茶壶和茶杯,渴了累了,你可以随意地喝。不管主人在不在,不管你是来走亲戚,或是途经黑石村,来到这里,你就是黑石村的客人。六堡茶就成了结交朋友,维系友情的桥梁。
行走在黑石村,俯视身边清澈流水,眺望远山近岭的葱郁茶树,我想,黑石村人千百年来无怨无悔栽种培育六堡茶,那漫山遍野的六堡茶树偏爱他们,照耀他们,也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傅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