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脉穴合平衡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71例
2015-02-19柴广慧
跷脉穴合平衡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71例
柴广慧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中医院,476800)
脑卒中后继发的痉挛状态是脑卒中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近年来卒中后康复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但痉挛状态的不利影响并未完全消除。平衡针刺为王文远教授所创,以恢复机体自我调控功能为治疗目的,对面瘫、脑卒中、面肌痉挛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均有良好疗效[1]。笔者在其基础上,针对痉挛性偏瘫的发病特点及病机,选择联合跷脉穴针刺对该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42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以改良Ash-worth 量表(MAS)[2]对肌张力进行评估,结合病史、体征,根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3]确诊,均为首次发病,排除MAS Ⅳ级、意识障碍及治疗依从性极差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29例;年龄47~83岁,平均(62.7±6.4)岁;脑出血28例,缺血性脑卒中43例;脑卒中病程22~121 d,平均(54.7±14.3) d。观察组中男45例,女26例;年龄43~85岁,平均(63.4±6.5)岁;脑出血24例,缺血性脑卒中47例;脑卒中病程24~136 d,平均(55.8±14.9)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积极内科对症治疗。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抗痉挛体位摆放、坐立位平衡训练、关节分离运动训练、控制能力训练等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跷脉穴合平衡针刺[4]:先刺人中,捻转法强刺激,眼球湿润后起针,然后以平衡针刺定穴法取健侧偏瘫穴、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肩痛穴针刺,偏瘫穴以捻转法行针,余穴以提插法行针,患者出现相应针感后起针,最后以传统取穴法取患侧照海、申脉、肩髃、巨骨,常规针刺,得气后肩髃、巨骨以捻转法行针,照海、申脉以提插法行针,平补平泻,留针30 min,15 min行针1次。
两组每周治疗6 d,1次/d,连续治疗4周。
治疗前后评估下列指标[2]:①肌张力:采用MAS评估患侧肘、腕、膝、踝等4个关节,0、Ⅰ、Ⅰ+、Ⅱ、Ⅲ分别计为0、1、2、3、4分,记分0~16分,分数越高,肌张力越高。②痉挛程度: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价,记分0~16分,分数越高,痉挛程度越重。③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记分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能力越好。④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评价,记分0~100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越好。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采用CSI评价疗效[2]。治愈:痉挛状态消失,肌张力正常;显效:CSI下降至少6分,肌张力下降至少2个级别;有效:CSI下降至少3分,肌张力下降至少1个级别;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治愈、显效、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4.37%,优于对照组的6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MAS、CSI、BI、FMA等指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AS、CS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I、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MAS、CSI、BI、FMA等观察指标对比(分,
注:组内对比,★P<0.05,与对照组对比,▲P>0.05,△P<0.05
讨论
脑卒中后数天或数周,因颅内病灶对神经中枢的影响,高级中枢难以控制随意性运动,运动神经元异常兴奋,肌梭纤维被持续激活而对牵张反射较发病前更为敏感,患者出现以下肢屈肌、上肢伸肌相对弛缓,下肢伸肌、上肢屈肌相对拘急,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异常运动模式,即痉挛性偏瘫[5]。现代康复理论认为,恢复肌群间肌张力平衡是治疗痉挛性偏瘫的关键,因此建议通过抗痉挛体位摆放、关节分离运动训练、控制能力训练等康复训练,拮抗拘急侧肌群运动,增强弛缓侧肌群运动,控制痉挛发作,恢复正常运动模式[6]。笔者临床中发现,康复训练对痉挛性偏瘫有确切疗效,但由于本病治疗时间长、恢复缓慢,且需要患者具备较高的治疗依从性,部分患者常难以获得应有疗效,出现误用综合征而加重病情。因此,探讨起效更快、疗效更好的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中医学中并无“痉挛性偏瘫”之名,《素问·生气通天论》有言:“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基本符合“痉挛性偏瘫”症状特征。中医认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是脑卒中发病基本病机,故患者可因筋脉失养、纵缓不收而出现肌肉痿软、关节不利等偏瘫症状,又因胃属阳明经,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言。但近年来,诸多医家认为,痉挛性偏瘫伴随的弛缓、拘急对立状态切合“阴急而阳缓”“阳急而阴缓”之意,故治疗当以调和阴阳为治疗原则。
针刺为中医学治疗疾病常用手段之一,现代研究发现,其可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调控脑神经递质,特异性改善脑部受损神经,恢复高级中枢控制,抑制神经凋亡,促进神经元联系恢复,调整牵张反射,使弛缓侧肌群产生自主收缩,纠正痉挛性偏瘫[7]。中医经络理论认为,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主司肢节运动,阴阳跷脉为病可致阴阳失调、肢节不利[8],故《难经·二十九难》有言:“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照海为阴阳跷脉与足少阴肾经交会穴,刺激可补肾益精,疏通跷脉变动之气下行;申脉为阳跷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穴,刺之可补阳益气,通利关节;肩髃、巨骨为阳跷脉与手阳明大肠经交会穴,刺之可调气和血、通经活络、化痰散结。四者结合,可疏导阴阳、理气活血、缓急解痉。平衡针刺为王文远教授结合中医阴阳学说、经络理论、西医神经调控学说而创的现代针刺理论,其根据中枢神经反应在周围经络学上的定位而取穴,不留针,强调即时效应,采用远距离交叉配穴,避免针刺疼痛对患肢的不良刺激[9]。笔者先以平衡针刺唤醒高级神经中枢对机体的调控能力,再取跷脉穴刺之,调整阴阳、缓急解痉,可提高机体对良性刺激的反应性,协同增效。
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MAS、CS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I、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跷脉穴合平衡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可降低肌张力及痉挛程度,改善关节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司世雷.平衡针灸法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6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0):37-41.
[2]王前新,姜贵云.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43.
[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4]王文远.中国平衡针灸[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5.
[6]李芳玲.针刺拮抗肌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794-796.
[7]高志群,杨骏.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2):201-203.
[8]段建伟,段丽丽.跷脉穴位在中风痉挛期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4,3:1243-1244.
[9]居诗如,费兰波.平衡针与传统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6):56-57.
单方验法
收稿日期(201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