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中心南移后的中原文学
——以明代开封府作家群为例

2015-02-18黄凌云汪如润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黄凌云, 汪如润

(安徽省艺术研究院 研究部,合肥 230001;安徽省地方税务局 办公室,合肥  230061)



文化中心南移后的中原文学
——以明代开封府作家群为例

黄凌云1,汪如润2

(安徽省艺术研究院 研究部,合肥230001;安徽省地方税务局 办公室,合肥 230061)

摘要:明代文化中心扎根江南,北方本土文学逐渐衰落。然而,开封府由于特殊的经济文化原因,三百年间作家辈出,成为明代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明代北方文学的衰落状况进行数据描述,详细考证了开封府的作家数量、质量,并揭示出开封府作家辈出的深层次因素。

关键词:文化中心;北方文学;明代开封作家

开封府,一个卓越的文化地理单元,在明代三百年间产生的作家数量及质量足使整个中原黯然失色,其文学昌盛程度虽不能比肩江南苏州、常州等州府,却也毫不逊色于江南其他州府。在明代文学整体格局向东南倾斜的情况下,开封府本土作家群的异军突起有其深层次的经济文化内涵。

一、文化中心南渐与中原文学景观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大的文化中心南移现象。第一次是永嘉之乱和晋室南迁,中原衣冠士族避难江东,带来大量知识人口与劳动力。第二次是安史之乱,黄河中下游地区饱受兵燹浩劫,田园荒废,鸡犬不闻。靖康之难最终奠定了中国的文化格局。南下金兵烧杀抢掠,中原繁华都市大多遭受洗劫。绍定五年(1232年)三月,蒙古军队进攻汴梁,历十六昼夜激战,内外尸骨横藉者达百万之多。元季兵乱,中原地区又一次遭受浩劫,人文气象荡然无存。

相对而言,江南这片厚土开发较迟,经数代王朝精心培育,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教育方面均后来居上。“一三八O年前后,据官方统计,南方有三千八百万居民,北方有一千五百万,相当于二点五与一之比。稻田的真正壮举,还不在于能够不断使用同一块耕地和依靠适量灌溉保证较高的产量,而是每年能够获得两季至三季收成”。[1]

作家地理分布能清晰反映一个时代的地域文学风貌,并折射出不同区域经济、文化、教育发达程度。陈尚君与戴伟华均对唐代诗人的地理分布进行统计: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河北五省作家计563人,浙江、四川、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福建、安徽九省作家计284人,南北文学家之比约为2.8∶5.6。两宋时期,南北词人的地理分布格局打破,唐圭璋先生统计出两宋词人总计867位,浙江、江西、福建、江苏四省便占据半壁江山,计565位词人,而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北方五省却只有154位词人。[2-4]

到了明代,这种作家分布不平衡局面愈演愈烈,南北文学家比例由元代的6.8∶3.2变为8.7∶1.3,整个北方的文学家还不及南方的一个苏州府。[5]终明一代,北方虽不乏一流作家涌现,前七子中李梦阳、何景明、王廷相、康海、王九思、边贡六人,后七子中李攀龙、谢榛两人皆来自北方。不过相比之下,作家的区域总体数量更能反映南北的文学发达程度及差异。就甘肃省来说,近人张维《陇右著作录》统计出明代甘肃作家计132人[6];而明代陕西的作家人数大概近400人;明代北直隶的作家人数大约490余人;明代河南的作家数量大约660余人;明代山东的作家数量大约为514人。而江南地区的作家数量远超北方,明代江南松江一府有文集的作家达到125名[7-10];据清人郭柏苍的《全闽明诗传》统计,明代福建作家数量近千人[11]。

明代中原地区的文学发达程度远远滞后于江南,但是,北方仍有个别州府因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经济政治等因素,经过一番休养生息,本土文学度过蛰伏期,再次恢复繁荣面貌,明代开封府便在此列。

二、明代开封作家考述

开封府为豫省首郡,位于黄河冲击大平原的西部边缘,土质松软,河泽纵横,气候温和。明代整个中原地区,不论是在一流作家的数目上,还是在作家整体数量上,开封府文学昌盛程度皆首屈一指。

首先,开封府面积占整个豫省的五分之一,而作家数量达到274人[12],几近豫省作家总量的一半。从时间分布上看,开封府作家亘延整个明代,没有出现明显的断层,不过明代开封府作家以正统、正德时期与嘉靖、万历时期最为密集。

洪武元年(1368年)至宣德年间(1635年)是明代开封作家出现的第一个阶段。由元入明的诗人构成了该阶段作家主体,王翰、滕克恭、申屠衡、张枢、张璧、刘醇等诗人承袭元季遗风,他们的心态尚未从刚刚逝去的元代诗坛中解脱出来。明初属于朱元璋整肃政坛时期,流风所及,汴梁文坛亦未能幸免,成长于这一时期的零星诗客显然不足以构成开封府的文学景观。

正统、正德年间是开封作家辈出的第一个高峰期。弘、正年间,李梦阳崛起,以一人而左右文坛,倡言复古。诗人的文学风格、诗学主张更容易在家乡产生一批追慕仿效者,李梦阳罢官家居后,奖掖身边年轻的后起之秀。左国玑、田汝耔、田汝耒来等游学于李空同之门,亲受其炙;李濂、高叔嗣等因李空同为之延誉而声名大振;又有稍晚崛起的王廷相,凌厉驰骋,欲与李氏并驾齐驱。

嘉靖至万历年间是开封作家第二次繁荣期,人才辈出,该阶段开封籍作家的总量几近百人,以二三流作家居多。此时明代诗坛的复古色彩悄悄褪去,踔厉词坛,秉持文风的是公安派、竟陵派之流,而开封诗人仍然沉浸于秦汉晋魏的复古思潮,不为时趋所动。

明季江山鼎革之时,开封又一次飘摇于战火之中,亲历开封保卫战的李光壂写下《守汴日志》,记述了李自成军队三攻开封,终于决河灌城的惨烈情状。此阶段的开封作家如张民表、刘理顺、理鬯和、史可法等人用生命与诗歌谱写了那一段风云惨黯的历史和历史中的士子群像。

其次,开封本土内作家分布亦不均匀。其中府治祥符、杞县、鄢陵、禹州、仪封、扶沟、太康、兰阳八县占去开封三十四县作家总量的三分之二强。显然,开封府作家密集于东北地带,该地区处于河南、北直隶、山东三省交界处,水陆交通发达,经济繁荣,过往商贾络绎不绝。另外,开封中南部地区,以贾鲁河流域周围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作家分布圈。相比之下,整个开封西南、西北一线的作家分布都相当稀疏。

表1 明代开封府作家地理分布表

如果对照明代河南开封府的各县进士、书院分布情况,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到开封本土文化分布不均衡状态。

从表2统计可知,开封府各县作家数量与该县进士的数量成正比,而与书院数量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就河南来说,书院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不过在更大程度上还是与该地的理学风气密切相关。

表2 明代开封府作家、进士、书院地理统计表

(续上表)

资料来源:开封府分县进士数量根据管竭忠所修《开封府志》(清康熙三十四年)统计,并参考《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河南通志续通志》补充。书院数量参考王洪瑞、吴宏岐《明代河南书院的地域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四辑)。

最后,开封府作家中不乏一流文坛领袖、诗文大家,宗领风气,对明代文坛产生深远影响。如李梦阳、王廷相、高叔嗣等诗人处风会之际,秉持文柄。二流作家更是层出不穷,如王翰、李濂、左国玑、理鬯和、王教、张民表等。值得注意的是开封周王一族文学长盛不衰,可以确考的宗藩诗人就有十几位,亦构成了明代开封作家群的特殊风景。

三、开封作家生命力的深层因素考察

透过开封府作家群形成的表象,可折射其地域文学生命力深层的种种因素。开封地区自然地理优越,拥有重要的政治资源,经明初百年的休养生息,已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又兼文学传统悠久、文化土壤丰厚,再度出现作家辈出的局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开封府优越的山川风物与交通地理

山川风物对诗人成长与文学创作的影响不言而喻,山川风土往往在作家的诗思中烙上难以消磨的印记,与其说这种印记是通过诗人“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而产生,还不如说地域、环境、气候通过作用诗人的成长而影响其个性、风格,乃至审美理想。孔尚任有一段精妙的看法:“盖山川风土者,诗人性情之根柢也。得其云霞则灵,得其泉脉则秀,得其冈陵则厚,得其林莽烟火则健。”[13]开封府处兵戎之要冲,经水患汩没之余,各邑仍存留大量名胜古迹,加之山川秀丽绍美,在中原地区隐然为一奥区。

开封城的旧迹不胜枚举,被历代文人反复吟咏的有“大梁十迹”“汴城八景”“又八景”等,开封作家自幼游览流连其间,凭吊往古,追思前贤。祥符作家李濂年轻时不屑于举子业,好聚郡中人挈酒登临古台,纵放悲歌,在诗歌与沉醉中品咂物是人非带来的历史沧桑感,“晨出南熏门,驾言登吹台。邹枚骨已朽,梁王安在哉。吁嗟歌舞地,樵牧令人哀”[14]。检读《空同集》,也可发现“大梁怀古”是李梦阳诗歌频频出现的意象,成为诗人复古的重要资源。

再看开封府的交通情况。开封府陆路交通被誉为“五门六路,八省通衢”[15],东门直通兰阳,小东门直通陈留,南门直通尉氏、通许,西门直通中牟,北门直通延津。这六条路向前延伸,可达河南全省府、县,更可通往山东、山西、陕西、南北直隶、两广等省份。从里程上算,开封府往东135里可达归德府的睢州;向西360里可至河南府的巩县;朝南480里可达汝宁府的上蔡县;往北130里可至卫辉府的汲县;而朝东北方向行1580里可至京师。

从水路看,《士商必要》记载:“陕西、河南二省,大同、宁夏等地,苏杭客货,皆由南、北二河而上,至汴城王家楼或孙家湾起车至陕西者”[16],则南直隶与开封之间水路畅通无阻,且可以通行货船。从李梦阳“黄河岸头多客船,大堤小堤杨柳烟”中,依稀可想见当时黄河水道的繁忙景象。

交通发达之地,文化亦随之开放而融通,作家眼界宽阔,文化心态亦包容而通脱。并且诗人之间互相燕游问学的机会较多,切磨之间,作家的文学观念深化,技巧得以增进。总之,开封府优越的山川地理与交通条件构成了明代开封的文学生态环境,启发和熏陶着文学、艺术。

(二)开封府良好的经济基础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立开封为北京。正因开封居天下中,拱卫神京,为历代兵家必争要津,朱元璋把第五子朱橚分藩开封,以图藩篱京师。嘉靖年间,开封府的耕地达301 376.67顷,人口多达174万余,规模、地位可见一斑。

明代,整个中原经济的总体水平远远滞后于江南,不过河南的经济实力还是不错的。傅衣凌先生认为:河南经济之发达“虽不能比肩江南,然有些地区亦颇相若。”[17]张翰的《松窗梦语·商贾纪》记载:

河南当天下之中,开封其都会也。北下卫、彰,达京圻,东沿汴、泗,转江、汉,车马之交,达于四方,商贾乐聚。地饶漆、絺、枲、纻、纤、纩、锡、蜡、皮张。昔周建都于此,土地平广,人民富庶。[18]

成书于17世纪中叶的《如梦录》用细腻的笔墨为我们展现了明代开封全息图像:七八百家商店鳞次栉比地分布在开封各条街道上,衣裳布匹等货物一应俱全;来自京城、南京各处商客云集开封,贩卖之声不绝于耳;鼓楼一带杂货堆积,有六安芹菜、四川黄杨、福建荔枝、吉阳夏布等,每日拥塞不断;街上酒馆林立,坐客满堂,清唱取乐,直至夜间二更方才散去。

明代开封还是一座典型的消费型城市。以周王朱橚为中心的一批王公贵族,以及周府的大小官吏、走卒仆佣,构成开封人口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并且开封是河南省会、开封府治所在,以祥符县为附郭,省、府、县三级官署衙门聚集一地,除大量的在职官吏外,还有一批退休官宦、乡绅寓居开封。

开封府经济繁荣,整个城市充满文化生机与活力,这种规模与气象不仅在河南省占得鳌头,就算在整个中原也不多见。重获生机的开封经济不断为教育事业提供物质资源,庞大的进士、举人及生员群体得以出现,而“文学人口”正与这一基数呈正相关关系,那么,明代开封文学再度繁荣就不足为奇了。

(三)开封府深厚的文化土壤与悠久的文学传统

文化能凝结成精神意义上的传统,这种传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阻隔,能蓄积成一座记忆的“水库”,不断制约与影响着文化的走势,研究中国文学史,乡邦文化传统与文学经典谱系一样不应该被我们忽略。

文化土壤深厚之地往往拥有悠远的文学传统。西汉梁孝王广筑苑囿,招延四方文士,一时如枚乘、公孙诡、邹阳等从孝王游于梁园,形成了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个文学群体。到了唐代,开封府所包括的荥阳郡、颍川郡、淮阳郡、陈留郡共涌现出文学家84人。[12]北宋年间,开封作为京师,更是文人墨客、举子名士流连忘返之地,涌现出大量杰出的文学家。正如史家所论:“自东汉迄,赵宋历代建都汴、洛,河岳之气发为人文,生斯土者才隽迭出,而四方宦游辐辏,鸿篇雅奏,中土艺文之选裒然成集。夫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其应运而出有非偶然者!”[19]

汉魏、唐宋以来,开封作家的作品系列构建了该地域悠久的文学谱系,这种谱系会逐渐汇为一个蓄积的“水库”,以“小传统”的形式对地域文学产生持久的影响。承续不坠的文学谱系能够使“传统”图景式地清晰呈现在豫人的面前,加上碑刻志铭、古迹遗址、地方史志、逸闻旧事,无不让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士自幼浸润在浓烈的中州文学、文化传统里,生成强烈的认同意识,阅读吟哦与摇笔习文时自然以乡邦前贤为楷模。“士生其地,沾濡雅化,模楷乡贤,安见河声岳色不能浚发后人之性灵也乎?”[20]特别是二三流的文人热衷于模仿本地区前贤的诗文风格,明代文坛自李梦阳、何景明二人崛起后,倡言复古,一时为文士所宗,中州文士摇笔为文时更是有意追踪模范,以为典章。时过境迁,公安、竟陵相继树纛,于是天下文风由之一变,不过,开封文士仍然以李、何为宗。1616年,开封赵彦复辑选中州诗人李空同、何大复、王浚川、孟有涯、薛西原、高苏门、刘嵩阳、张周田、谢四溟九人诗歌,刊刻为《梁园风雅》,这本诗选不单是对“梁园风雅”的追认,更是借乡邦文化传统与文学经典谱系再次树起复古赤帜。

绾结而言,开封的山川地理、历史传统及物质背景与精神气象,无不建构着开封府作家的群体风貌、个性意志及整体成就,透发出文学中心南移后典型中原文学特有的风神。

参考文献:

[1]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1992:172.

[2]陈尚君.唐代诗人占籍考[C]//中西学术.第二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M].北京:中华书局,2006:33.

[4]唐圭璋.宋词四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1.

[5]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364.

[6]张维.陇右著作录[O].上海图书馆藏抄本,1962.

[7]杨挺.明代陕西作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9.

[8]程莉萍.明代京畿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26.

[9]周潇.明代山东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4.

[10]秦凤.明代松江府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7.

[11]郭柏苍.全闽明诗传[O].侯官郭氏闽山沁泉山馆,清光绪十五年(1889).

[12]汪如润.明代河南作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127.

[13]孔尚任.古铁斋诗序[C]//孔尚任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卷六.

[14]李濂.汴京遗迹志[M].北京:中国书店,1959影印明嘉靖本:卷三十一.

[15]侠名.如梦录[M].孔宪易,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2.

[16]江湖散人.士商必要[O]//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82册.

[17]傅衣凌.明代经济史上的山东与河南[J].社会科学战线,1984(3):124.

[18]张瀚.松窗梦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82.

[19]河南通志续通志[G].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9:1723.

[20]杨淮.中州诗钞·序[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1.

[责任编辑陈希红]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21(2015)01-0100-05

收稿日期:2014-04-21

作者简介:黄凌云(1982-),女,安徽黄山人,助理研究员,古代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A Study of the Central Literature after Cultural Center's South Moving
——Taking the Kaifeng Area Writers in Ming Dynasty as the Example

HUANG Ling-yun1,WANG Ru-run2

(1.Research Department of Anhui Academy of Arts, Hefei 230001, China;

2.The General Office of Anhui Local Taxation Bureau, Hefei 230061,China)

Abstract:The cultural center roots in the southern area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northern literature declines gradually. However, as the result of spe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asons in Kaifeng,which is in the north, writers pour forth during three hundred years,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ing Dynasty literary. This paper carries out data description to the literature decline conditions of northern area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investigates the writers'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Kaifeng, then reveals the deep level factors of the literary prosperity in Kaifeng area.

Key words:cultural center; northern literature; Kaifeng writers in Ming Dyna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