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徐伟轩要做大陆玻璃艺术“起艺军”

2015-02-18程朔实习生蔡子文

台声 2015年21期
关键词:气球玻璃大陆

作者丨记者 程朔 实习生 蔡子文

徐伟轩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是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的,作为中间的牵线人,不能偏陆,也不能偏台,需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高度上面。尽管这样地做工作要更打拼、会更辛苦,但我愿意。”

国庆假期刚开始,就接到朋友的邀请,到金台路上的万国艺术空间,参观这里举办的名为“起艺军”的玻璃工艺作品展。观展中,我们幸运地遇到一位颇为热情的身材中等、戴着大框眼镜、及肩长发染成黄色,散发着浓厚艺术气息的大男孩。

“这个展览是由万国艺术空间邀请,我们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玻璃艺术专业师生策划、执行的,你们看到那展品中有一件看上去是一只小狗的造型,就是我的作品。我现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攻读设计学博士学位。”

来自台湾、博士生、玻璃工艺师……最理想的采访对象啊!我们对这位热情大男孩的兴趣,马上超过了对玻璃艺术展的兴趣。于是,长假的最后一天,我们在清华大学美院的工坊中再次与大男孩坐在了一起。

起艺军·玻璃·气球·狗

向我们介绍情况的大男孩告诉我们,他名叫徐伟轩,自号“小宅”,出生在高雄,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在台师大美术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这个名为“起艺军”的展览,正是由他牵头组办。

“在大陆,知名画家,随便一幅画作,买家给几万还不一定会卖;而玻璃工艺品,相对工艺复杂、成功率低,主创人员的工作也相当辛苦,却可能一件作品连一两万都卖不出。玻璃艺术现时在大陆的文创市场内还属非主流部分,要被认知、认同以及实现价值,还有很长很难的路要走。”

小宅先向我们解释了“起艺军”3个字的内涵。他告诉我们,这里面的“起”字最重要,名曰“起艺军”,就是要表明,2000年才成立的清华大学玻璃艺术专业师生,决心要做玻璃艺术在大陆文创市场兴起的发起者、引领者,为玻璃艺术进入主流市场打好前锋。

小宅然后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了他送展的玻璃工艺作品,一件是他一个月前创作的《气球狗》,另一件则是他上学期期末创作的《禅眠》。

《禅眠》,是一件单品,造型是一个小沙弥在禅修时睡着,梦到自己坐在一片上面长了大树的云朵之中。相对于《禅眠》,《气球狗》的创作工艺要更复杂一些,作品想要表达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大概是“气球狗”更能映射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小宅对创作《气球狗》的心路历程,向来访者做了最详细的介绍。

大男孩告诉我们,自己总是能够回忆起小时候的情景。那时,和自己一样大小的孩子,跟着家长去菜市场或夜市时,家长担心小朋友走丢,通常会把小朋友放到市场中的小型旋转木马上玩耍,而那旋转木马旁边,也通常会有个折叠长筒气球的手艺人,将充气并不很足、五彩缤纷的长长气球折成各种造型的充气玩具,分送给旋转木马上的小朋友们。

长大后到台师大读书期间,小宅参加了学校的魔术气球社团。那个社团主要的活动内容就是做气球。“我后来做到那个社团的社长,社团不止研究气球的各种玩法,还能用气球项目赚钱呢。”原来,当时每逢学校布置某个大型活动现场,都会从舞美经费中,专门拨出一笔款项给气球社,让他们为活动现场布置气球拱门、气球造型等各种布景。

到北京前,曾经有一只名叫“爱丽丝”的约克夏犬陪伴了小宅很多年,小宅到北京读书的第一年那个寒假中,爱丽丝在他怀抱中离开了尘世。“考大学的时候都是爱丽丝陪着我读书,那时候它还很小,我那时会一直有一个错觉,认为它不会老,会一直陪着我,可它还是走了,并且颇让我抱憾。”原来,爱丽丝离世的时候,小宅才认真想起,自从考上大学后,10多年自己都奔波在外,就不曾有很多时间去陪爱丽丝玩耍,心中为此很有对爱丽丝的歉意。回忆,加上歉意,就令爱丽丝的可爱形象一直牢牢投射在小宅的艺术设计意识中。

《气球狗》

“我从事玻璃艺术以来,体验到了玻璃和气球两种材质在人们视觉上的共同点。它们虽然一个是实心的、非常重,一个空心、相对极端轻,但看上去统一都很有‘通透’的观感,也都有着光滑、可以赋予各种色彩的表面,所以才会想到,把之前不同时候投射在脑海中的3个映像,重覆在一起,也就叠构出了一个玻璃材质的气球狗的艺术造型。”

小宅告诉我们,《气球狗》是他取名为《气球系列》的系列玻璃工艺作品中的首件作品,而这个系列中同样注满童心的第二件作品也已经完成了造型设计,正在制作过程之中。

这样内心细腻、童真犹存的大男孩,总是会让身边人感到安心、暖心的。

国画·动漫·工艺美术·学术研究

“接触工艺美术,其实是在来清华大学之后,之前,我都是从事美术创作的。”小宅的艺术创作之路已经走过10年,10年的艺术探索中,他的努力方向几经变化。

小宅参加高考被台师大录取后,就读美术创作专业,学习国画。他在大学的学习状况,不是一直都优秀,但逢在“非典”肆虐那段时期,大家都只能呆在学校中,小宅也就闷头努力作画了。白天画室人多,他就赶在夜深时再独自去画室练笔。“我那时画工笔人物画,每张画都会用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在作画的过程中也不断向老师请教。”一番努力之后,小宅的毕业作品在最终审核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也获得了保研的资格。

硕士研究生课业结束,小宅做了一年的实习教师后就开始服兵役。服役期间,小宅是找不到模特来磨练画艺的,于是也就渐渐的不再想专工国画人物画了。而当时的台湾社会正深受日韩动漫文化的影响,被裹挟在时代潮流中的小宅,也开始尝试着将自己人物画的风格向动漫转变。“其实,大学时候,就曾有一位老师评论我的画中有漫画元素,我当时就想,为什么国画与动漫两者不可以有机结合呢!”

那以后,小宅开始主要创作动漫作品。他那时的创作,以商周青铜器纹饰作为贯穿整体的主轴,透过穿梭于不同时空的对话与感官冲击,引发观者对传统与当代关系深层的思辨。他的《机动图腾》系列作品,将现代信息符号与古代青铜器相结合,在古代工艺中发挥当代艺术的延展性;他的《御宅天王》系列作品,从青铜器型体发想,衍伸出机器人造型,并让那极具动漫概念的机器人形象展现出强烈的现代人的“宅味”。

本科毕业获奖作品《情思》

脱下军装,小宅一边继续艺术创作,一边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到金门的一所中学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小宅从小就有当一名老师的理想,在台湾,教师的地位还是蛮高的。不过,几年下来,随着台湾社会“少子化”情况的发展,小宅所在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也在萎缩;而同时,小宅的艺术创作也到了必须进一步提升的阶段,他于是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暂时割舍下从小喜欢的教师工作,重返高校继续深造。

2013年,小宅进入清华美院攻读博士学位,并开始接触工艺美术。进清华前,他本想从学石雕入手,进美院后却因缘际会地跟随自己的导师汪建中先生学习玻璃艺术。“我很任性,喜欢尝试,认为年轻人就是要多闯荡、多学习,虽然玻璃艺术品创作比想象中困难许多,但我仍然要投入。”小宅表示,相对台湾来说,大陆玻璃艺术比较年轻,还没有进入主流艺术市场,所以发展潜力很大,正有空间给这一代从业者去引导玻璃艺术的审美和价值体系在大陆建立完善。

“岛内的一个经验,我想要在大陆借鉴来用。”小宅进一步介绍说,台湾的工艺美术市场上,比较“厉害”的工艺品一般都有自己的品牌。台湾工艺品市场做品牌营销会比大陆同行更在行一些,即便是刚开始籍籍无名的工作室,只要做成功了,也最终要借助“品牌力”来发展。感觉在这方面,大陆并不是很重视,因此要引进过来试一试水。

“不过,我将来还是要向纯学术方向发展,这是我回学校攻读博士学位的目的,我希望未来人家看到的小宅更是位学术研究者。”小宅告诉我们,他将来更想做研究,而不是做市场。他现在的研究方向是台湾交趾陶(一种低温彩陶),以后的学术研究,则会根据将来的具体工作情况再定。

这样一位勤奋治学、目标明确的博士生,让一大波敬意在倾听中不断袭来。

奔跑两岸·推动交流

“两边都会来回跑那样。”谈到未来是否会回到台湾或者留在大陆从业,小宅表示,在台湾还有他的人脉,以及过去发展的一些轨迹在里面;大陆这边文化艺术市场发展的潜力、研究的空间也都不能放弃。

“来大陆读书、创业,不意味着抛弃台湾;回岛内发展,也不意味着说放弃了大陆。在两边都有精力付出,这其实是一种优势,怎么可能轻易地放弃任何一边呢。”为更清晰地说明自己的意思,小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位大陆老师想到台湾交流,或者一位台湾老师要到大陆交流,本来两边互相因为不了解而没有更好办法顺利接触,那么我或者可以带大陆老师过去,或者说我带台湾老师过来,在大陆和台湾的文化交流交往中做牵线人,这样在两边都有人脉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以一个业内懂行人的身份,把两岸拉近,然后让两岸不同的文化做连接、做融合,这真的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不过,做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事情也并不很容易,尤其是近两年,有的时候甚至会为那不容易感觉很受伤呢!”小宅告诉我们,前段时间,他回台湾参加一些活动,一些自认为很客观平常的谈话,却遭到不少莫名其妙的杯葛。那些场合中,小宅介绍了大陆学生在高校中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生存竞争状态。但这就招来了一些批评的声音,有声音说小宅此番发言涉嫌美化大陆学生,换句话说,也就有了丑化台湾学生的嫌疑。

“我想说,我绝没有、也不会刻意美化谁、丑化谁,只是叙述亲眼所见的实际情况而已,大陆学生就是这样子,能进入清华做硕士生、本科生,都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而且我也不否认,大陆学生中也有很‘水’的,不过相对来讲,特别在清华这边所见的数量并不太多。我其实只是想给后面有想法到大陆读书的台湾同学一个正确的观念,告诉他们,如果来这边的话,真正是要拼命的。像我,今年十一长假的7天就没有一天休息,每天都在工作室,或者写文章或者搞创作,都没有出去的原因就是想着抓紧时间赶上别人一点、多进步一点。”

“另外,推动海峡两岸文化市场、特别是创意产品交流的诸种‘不容易’中,大陆这边的因素也‘伤’人。”小宅说,大陆通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今天某人烧制出一个东西,看着特别好,摆着卖5万块钱,可能隔天就会在你旁边的店铺中出现N个一模一样作品,却只卖50块钱,然后不久那原创就不得不倒闭了。

“大陆现在的文创产业,有些东西抄的痕迹太明显了,甚至有些一看就知道出自台湾设计,‘抄’应该是大陆现在遇到最大的问题。其实,大陆本土就有很好的设计,比如大陆一家设计用竹子做手机壳,创意就很好。台湾是个小岛,文创作者们的创意格局自然偏重在‘细腻’二字上做足文章;大陆毕竟幅员辽阔,创意格局要相对更大视野。从这个意义上讲,两岸的文化交流,特别是文创产业交流,其实应该更重‘存异’基础上的交融与互补,而非‘求同’意义上的互相引进或模仿。大陆的文创界应该不怕做自己的东西,大陆应该成为一个有创意的地方,甚至推自己的文创走向世界,不能永远只做加工、代工。这样的发展再反过来影响、带动台湾,改变台湾竞争力、增长力不足的社会问题。”

《御宅天王-奇崖争胜》

“事实上,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是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的,作为中间的牵线人,不能偏陆,也不能偏台,需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高度上面。”小宅最后向我们表示,尽管这样地做工作要更打拼、会更辛苦,他依然愿意去努力。

从这样一位负责任、爱台湾的年轻人身上,相信大家可以看到台湾社会及两岸关系向好发展的希望。

猜你喜欢

气球玻璃大陆
冰之大陆
IQ大陆
气球上树之后……
找气球
冰之大陆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玻璃上怎么会起雾?
一样多的气球
有趣的气球
大陆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