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木古街
——不会遗忘的时光

2015-02-18

西江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樟木古街鹅卵石

赵 洋

樟木古街
——不会遗忘的时光

赵 洋

樟木古街

一座城市的魅力,首先在于街道。老街,能勾起人们对城市的美好回忆。

在樟木古街,众多古迹散发着历史的魅力,人们能从中领略到岑溪曾经的风土人情,触摸它背后的众生相和世态情。

樟木古街位于岑溪市区的东北部,成型于明朝嘉靖年间,繁荣于清末民初,为岑溪市现存较为完整、古民宅最多的古民居群。

古街总长约为1200米,由“两街四巷”组成。“两街”为肇福街和迴龙街。肇福街位于西段,呈丁字形,全长470米;迴龙街位于东段,与肇福街相接,全长480米。“四巷”为古街南北两侧的四条小巷。小巷不同,风情也不同。南面的第一条小巷叫叶京巷,宽3米,长50米,是以前周边乡镇居民赶集的必经之路;南面的另一条巷叫盐埠巷,是解放前买卖盐的地方。北面小巷通向邓公庙,叫邓公庙巷;东面小巷叫竹行巷,是旧时买卖交易竹子和竹织品的集散地。

对习惯在水泥路上行走的城市人,在樟木古街散步是另类的体验。古街路面由鹅卵石铺就,时光将粒粒鹅卵石打磨得十分光溜。当地的老人介绍,这些鹅卵石大多取自山涧小溪,旧时没有暗排设施,古人将稍呈“龟背形”的鹅卵石铺设路面,令雨水排放顺畅,路面干爽,由此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

在古街感受建筑之美,是一种极致的享受。古街房屋具有浓郁的广府建筑特色,民居一般有三进,中间设小天井,纵深为25至30米,后面没有门出入,这种民居又被当地群众戏称为“猪笼屋”。

去樟木古街的游客,总会造访肇福街38号的李家大屋。在众多老建筑中,李家大屋保存最为完好,建造时也颇具匠心。走进大屋,首先能看到一个韵味无穷的藻井,通透的三层小楼把阳光都收了进来,通过藻井洒在正厅里,如此一来,房屋的布局便不显得局促了。二楼开了大大的方格,做成了回廊式的阁楼。三楼装饰着各种题材雕塑的藻井,其中一首古训这么写着:“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操存如青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这让人读后不禁深思。或许,如今到樟木古街的人,已很难想象过往的繁华。

说起樟木古街的“根”,不得不提到樟木大井。据当地老人称,古街人的先祖多是在明清时期,自战乱不堪的中原迁徙而来,迁入樟木古街后,才得以休养生息重振家业。为何会选择樟木古街?因为有樟木大井。古人择水而居,樟木大井为古街的人们世代生存、繁衍提供了生命的泉水。樟木大井坐落于迴龙街东侧,过去是古街居民唯一的饮用水源,现为岑溪市级保护文物,列岑溪四大名井之首。

据史料记载,樟木大井建于二百多年前。据乾隆初县志记载:“长宁圩东南有泉,从葛仙地脉涌出,亦清冽可饮。”大井井水甘甜可口,可用于泡茶、酿酒;用来煮食,饭菜不易馊。樟木古街当年最出名的两大美食——百合米粉和豆腐酿,就是用樟木井水做出的。改邑不改井,当地居民为铭记大井的恩德,如今已专门为樟木大井立了一座碑塔,供后人感念。

樟木大井

近年来,樟木古街越来越为人所知、向往。古街的原生态风景曾引来国内影视界的关注,电视剧《绝密1950》的部分场景就选择在古街拍摄。

每一座城,每一条街道都会吐故纳新。随着岑溪经济社会的发展,古街里的年轻人想要闯出一片和前辈不一样的天地,他们或者出门打工,或到古街外另筑新居。

渐渐地,村里只剩下了老人和小孩儿。沿街漫步,人们不时能发现一些断壁残垣。主巷两边多了不少枯黑的门,由生锈的铁将军把着。岁月流逝,让老屋青砖上的雕花逐渐褪去了颜色。

然而,岑溪人念旧,在民间,保护和改造古街的呼声一直未断。

2014年,岑溪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修缮改造古街。按计划,政府将把古街房屋统一规划改造成明清风格的老式店铺,原貌重建18间房屋,统一改造199间房屋的外立面。为了增添古街的旅游元素,古街将新建一座牌坊式的门楼,此外,“五社八庙”、“樟木大井”、“百年樟树”等景点也将得到修缮。

人们将会记住古街的美丽和风情。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樟木古街鹅卵石
太平洋海底发现鹅卵石小路?
西津渡古街忆旧
你会后悔
低估
明清古街
樟木桥抒怀
重器千秋——稀有香樟
古街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