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集装箱国家标准文献研究
2015-02-16陈佩佩
陈佩佩
(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供应链的形成,现代物流标准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标准化的发展成为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利器,获取国际标准制定主导权,已成为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1]。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各地区标准不统一是重要的贸易壁垒,严重影响到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
近几年来,我国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物流标准化建设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问题表现为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物流标准的制、修订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需要;已经出台的与物流业相关的标准总体质量不高、脱离实际等。物流标准制定的差异与缺陷,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使商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流畅的供应链,现行的物流标准化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2 我国集装箱物流标准化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集装箱的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在集装箱标准的制修订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国际标准的制定参与度小,国家标准的制定又不够规范合理。从1978 年来,我国立足于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的国际标准,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集装箱的基础标准和专业标准。其中,现行的国家标准有43个,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有14 条,占总数的32.56%;等效采用国家标准的有3 条,非等效采用的有4 条,已经废止使用的有4 条,其他有18 条。
目前,我国在集装箱的基础标准和规范、箱体和部件标准等方面与美、英、日三国的差别不是很大。其中,海运集装箱标准化相比铁路、公路,与国际标准接轨度更高;在集装箱装卸搬运标准上,我国实行了统一标准,集装箱机械工具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有15 个,大大提高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实用率;在集装箱的管理信息标准上,统一的标准中能够相互转换兼容的标准使用率高达90%,EDI 标准也在逐步发展成熟,被越来越多的港口、国境站的信息系统使用。
可见,我国在集装箱物流标准化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工作,也有良好的收效,但是依旧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集装箱物流标准体系不够健全;各种运输方式的集装箱物流标准不够协调;采用国际集装箱物流标准的比例低;集装箱物流标准的推广、执行上依旧存在问题。
3 我国集装箱物流标准文件发布现状
目前,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发布机构也各不相同。本文依据的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标准工作部在2014 年出台的《物流标准目录手册》,选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国务院有关部委、各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的现行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其中基础类标准55 项,公共类标准330 项,专业类标准373 项,标准化工作指导性标准31 项,具体统计数量见表1。
表1 物流标准目录数量统计
结合当前物流行业中的发展热点,本文从以上的标准化文件中选取“集装箱”主题的标准化文件共13 个,分别为《集装箱港口装卸作业安全规程》(GB 11602-2007)、《集装箱电子标签技术规范》(GB/T 26934-2011)、《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GB/T 1836-1997)、《集装箱术语》(GB/T 1992-2006)、《集装箱吊具》(GB/T 3220-2011)等,具体分类与类别情况见表2。这些标准化文件涵盖了基础类标准和公共类标准,主要是货运场站、集装箱袋、装卸搬运和编码等内容,文件类别又包括了术语、管理、技术、作业和信息技术,可见关于集装箱的物流标准内容庞大,侧重点也各异。除此,还一共整理收集该13 个关于集装箱的标准化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83 个,对这些引用文件按照出台实施的年份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年份的集装箱标准文献分布情况,如图1 所示。1995 年以前部分标准文件沿用至今,但是数量很少,1995-2008 年期间标准化文件数量变化不大,2008 年修订、出台、实施的与集装箱有关的标准化文件达到15 个,可见物流标准化的迅速发展。近5 年内,有关集装箱的标准化文件没有太大的变动,依旧有修订的文件陆续出台。
图1 集装箱标准文献年分布曲线
表2 集装箱标准文献分类与类别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以集装箱为代表的物流标准化文件进行研究分析。社会网络分析(SNA)通过研究网络关系,以数学方法、图论、计算机方法等定量分析方法,把个体间的网络关系与大规模的社会系统结构结合起来,是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数学、通信科学等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分支。
在学术界,引文关系可以为社会学、经管类、计量学、史学等科学发展研究提供很有价值的数据,揭示论文及其作者对今后科学研究的贡献,并且为同时代的研究者提供了学术知识。通常意义上来,说一篇论文、一个文件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它的价值越高。因此各大学术网站上都会显示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比如SCI和SSCI 等引文关系数据库都列出了大量的引文信息,读者可以根据影响因子和立即指数等指标做出论文质量的判断[2]。由此可见,引文关系如今较多的应用在衡量论文、期刊等的学术价值。
物流标准化文件类似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也有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通过13 个以集装箱为代表的物流标准化文件,以及83 个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文关系,以社群图的形式直观展示文件引用的关系,并且作了出入度分析和主路径分析。
4 对集装箱标准化文件的分析
4.1 集装箱标准化文件间的联系
通常反映引文之间的联系可以用网络密度指标。密度是指简单网络中实际存在的连线数量,以其占最大可能的连线数量的比例来表示,即:
其中,#E 表示网络中边的数目,N 表示网络中节点的数目。密度与网络规模呈负相关,即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密度越小,引文关系越紧密。本文通过PAJEK 软件,绘制了以集装箱为代表的物流标准化文件的社群图,如图2 所示。
根据网络基本信息显示,该网络共有78 个节点,83 条边,社群图的密度为0.10,密度依旧小于一般的社会网络图,说明所选取的13 个关于集装箱的物流标准文件联系并不是很紧密。鉴于网络的密度受规模影响,也可以用点度指标来衡量网络的凝聚性[2]。该网络的平均点度为2.184,高于笔者统计分析的57 个物流标准文件的平均点度,因为该网络是以集装箱为主题的物流标准文件的社群网络,凝聚性大大提高。即使这些标准化文件都关于集装箱,但是侧重点也不同,有港口装卸作业安全方面的,有电子标签、代码标志方面,还有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虽然围绕集装箱主题,但是每个标准化文件的侧重点不一致,导致各个标准文件的联系很小,由此可以预见,在整个物流标准化的体系中,近800 个标准化文件,除了个别关系紧密的文件,其余文件的引文关系程度都不高。笔者统计整理了57 个物流标准文件,引用文件共427个,平均每个引用文件引用7.49 篇物流标准文件,而且其中也有一些是同一篇文件的不同部分。
图2 集装箱标准文件的引文网络
在社会网络图中,“中心性”往往是研究的重点,其中中心势是用来描述整个图的紧密程度或者一致性,也就是一个图的一致性。中心势越接近1,网络图的紧密程度越大,直接联系越多。该网络图的点入度中心势为0.107,点出度中心势为0.282,说明这些集装箱物流标准化文件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并不对称,比如《集装箱吊具》(GB/T 3220)标准文件,规范引用了22 篇标准化文件,点出度高达0.265,但是这13 篇标准文件中没有一篇引用它;而《系列1 集装箱 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GB/T 1413),在整个网络中被引用了9 次,被引用率达到0.108。整个网络图的集中趋势并不明显,关于集装箱的物流标准化文件都比较零散,可见在庞大的物流标准化体系中,标准文件的引用、修订等都不够规范,没有形成集中、核心的标准化文件群。
4.2 集装箱重要标准文件分析
物流标准化文件的重要程度可以通过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性指标来衡量。点度中心度是指在社会网络中,一个标准文件与其他标准文件有直接联系,即处于中心地位,该标准文件的重要性就越高。中间中心性是指如果一个标准文件处在许多交往网络的路径上,则可以认为处于重要地位,中心性衡量的是标准文件对资源信息的控制程度,越在其他文件的引文路径上,该标准文件的中间中心度越高。
该标准化文件的引文网络的点度中心度为0.136,点度是一个顶点所拥有的连线数量。而点度中心度分为点出度和点入度:出度是指该顶点发出的弧的数量,入度是指进入该顶点的弧的数量。本文列出了引用的13 个关于集装箱的物流标准化文件的点度情况,见表3。表3 按照标准化文件的点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列出,由表3 可知,《集装箱吊具》(GB/T 3220)的引用文件的最多的,点出度达到0.265 1,引用到了很多其他文件,也使该标准化文件更加规范。具有相似特点的文件还有《集装箱港口装卸作业安全规程》(GB 11602)、《集装箱门框密封条》(GB/T 15846)等,这类高点出度的标准化文件在物流标准化文件发展过程中起到枢纽的作用,联系起已经实行的标准化文件,也利于后期标准化的推行和发展。
与点出度相反的是标准化文件的点入度,该网络中点入度最高的文件是《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GB/T 1836),其余文件的点入度普遍不高,这说明在物流标准化文件中被引用关系不够密集。《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GB/T 1836)规定了集装箱识别系统、尺寸和箱型代码及其相关标记和标记的标打方法等,被《集装箱术语》、《集装箱电子标签技术规范》等引用,说明该文件在集装箱物流标准化文件中处于较为核心基础的地位。基础的标准化文件往往处于标准化网络中心,被依赖度较高,也多为基础性的概念,比如术语、导则、标志等,其是细分的物流标准化文件的发展基础和物流标准化网络的必要路径。
表3 集装箱标准文件网络的重要文件
4.3 集装箱标准化发展路径研究
引文网络是传递科学知识和信息的信道系统[3]。如果一个物流标准化文件能够很好地引用以前的标准化文件,并且结合当前的物流现状做出科学合理的更新与修订,那么这篇文件往往可以取代之前的标准化文件,被后期的标准化文件引用,成为标准化文件发展的一个重要枢纽。研究集装箱标准化文件的发展路径可以采用主路径分析。本文的文件链接太少,没有形成基于SPLC 算法计算边的遍历(连通性)权重的主路径,但可以观察得到,根据节点重要性测度的线性加权办法,依据实际网络中的节点属性来确定权重[4],画出主路径图,如图3 所示。
图3 集装箱标准文件网络的主路径
由图3 可知,集装箱标准文件网络大致可以提炼出上述发展路径。值得注意的是,图3 所列的标准文件不只指某一个特定文件,也包括前后的修订。例如,《集装箱港口装卸作业安全规程》(GB 11602-2007)引用了《集装箱吊具的尺寸和起重量系列》(GB/T 3220-1982),而该文件在后期修订为《集装箱吊具》(GB/T 3220-2011),为了在有向网络中显示出两者的引用关系,本文一律采取《集装箱吊具》(GB/T 3220)的写法。在主路径分析中,考虑到同一标准文件的前后修订时间会给文件引用带来混乱,故特此说明,相同情况的还有《系列1 集装箱 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GB/T 1413-1998)修订为《集装箱外部尺寸和额定重量》(GB/T 1413-2008),《集装箱名词术语》(GB/T 1992-1985)修订为《集装箱术语》(GB/T 1992-2006)等。
根据图3,结合13 篇集装箱标准文件以及83 个引用文件,可以将集装箱标准的发展分为以下两个时期:
第一阶段(5-8):这个阶段的集装箱标准文件很基础,内容多为集装箱尺寸、重量、分类、名词概念以及一些通用的技术要求等,例如《集装箱名词术语》(GB/T 1992)、《集装箱外部尺寸和额定重量》(GB/T 1413)。该阶段为集装箱标准的起步阶段,标准的制定围绕着基本概念,这类标准实际上是集装箱理论和实践的标准化样板[5],是后期集装箱标准化体系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1-4):这个阶段的集装箱标准文件大多偏物流技术、作业、设施设备等,例如《集装箱电子标签技术规范》(GB/T 26934)、《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GB/T 1836),不再局限于集装箱的基础术语,向运输设备、单证编码、集装箱袋等方面不断延伸,响应了当前集装箱物流的壮大发展。
4.4 研究主题分类
社会网络往往包括密集人群,社会网络分析把这种人群称为“凝聚子群”[2],即具有相对较强联系的节点集合。本文的集装箱标准文件网络也是如此,通过对社群图的直观观察,结合集装箱标准文件的分类和类别,可以进一步地划分为四大类,分别为物流基础、物流技术、物流管理和物流信息。
4.4.1 物流基础。以《集装箱术语》为核心代表形成的物流基础子群,在整个集装箱标准文件网络中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基础类标准在整个物流标准体系中所占比例很小。该标准规定了集装箱的术语和定义,属于物流基础类。依据2014 年的物流标准手册,基础类的标准只有55 则,包括术语、导则、图形符号与标志,这类标准规定了物流活动中的基本概念,是物流标准修订和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基础。
4.4.2 物流技术。在集装箱标准文件网络中,物流技术的子群相对庞大,包括的集装箱标准有《集装箱机械箱封》、《集装箱门框密封条》、《集装箱吊具》、《无压干散货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这些标准文件都属于公共类标准,涵盖的主题有物流设施设备标准、物流技术、作业标准,内容多为集装箱袋、包装设备、运输设备、装卸搬运等,是集装箱内容的主要标准文件。
4.4.3 物流管理。该子群由《集装箱公路中转站级别划分、设备配备及建设要求》为核心形成,其规范引用文件只有一个,由于被引用文件的点入度很高,因此没有形成被孤立的局面。该文件规定了集装箱公路中转站的站址选择原则、级别划分、设备配备及建设要求等,属于物流设施设备标准中货运场站的管理类。管理类的物流标准化文件多为园区、场站等的基本要求,对相关要求做出规定,提供相应的管理准则。
4.4.4 物流信息。以《集装箱电子标签技术规范》、《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和《集装箱自动识别》形成的子群可以命名为“物流信息”。这类标准化文件归为物流信息标准,包括单证、编码、报文、信息系统和信息交换,主要应用在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服务等方面,是物流标准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5 结语
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专家讨论选取以集装箱国家标准的13 篇标准化文件的引文网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第一,从标准化文件的引文网络来看,集装箱标准文献网络的密度较低,点度、中心势等也都较低,这说明物流标准化文件之间的规范引用不够紧密,物流标准的内容各异,文件之间联系较少,主题分散,标准文件的引用、修订等都不够规范,有国内的标准和国际标准,无法形成较为集中的核心标准。
第二,从标准化文件网络的重要文件来看,以集装箱为例的物流标准化网络并没有特别重要、核心的标准化文件,大多引用了很多其他主题的标准化文件,而自身被引用的频率非常小,即点入度很小,说明无法在网络中形成核心基础地位,这说明物流标准化的发展还是过于分散,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标准化网络圈。
第三,从标准化发展路径研究来看,集装箱标准文献网络大致分为起步和发展阶段。起步阶段主要侧重于基础概念,标准主题多为集装箱尺寸、重量等;发展阶段的标准文件多围绕着物流技术、作业、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实现了由基础理论向生产实践发展的趋势。
第四,从研究主题分类来看,集装箱标准文献网络可以分为物流基础、物流技术、物流管理和物流信息。物流基础主要关注术语、导则、标志等基础类标准;物流技术主要涵盖设施设备、物流技术、作业标准;物流管理侧重于物流活动中的基本要求,提供科学的管理准则;物流信息主要应用在物流信息系统、物流服务等方面,是集装箱物流发展的必经之路。
[1]刘三江,刘辉.中国标准化体制改革思路及路径[J].中国软科学,2015,(7):1-12.
[2]De Nooy W,Mrvar A,Batagelj V.Explorator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ith Pajek[M].New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5.
[3]韩毅,金碧辉.引文网络主路径分析方法的形成与演化[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4]叶春森,汪传雷,刘宏伟.网络节点重要度评价方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22-24.
[5]王佐.物流标准化体系的架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19):32-33.
[6]车美玉.浅谈我国物流标准化[J].商业经济,2013,(1):57-59.
[7]杨锋,王金玉.标准化评价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8,(30):36-37.